網路版271期 2012.07.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絡漢傳佛教的多元對話

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邁入第四屆,參與人數、發表論文皆為歷年之最,
展現漢傳佛教豐厚創新的內涵,為未來的研究趨勢奠下紮實基礎。

▲本屆聖嚴思想研討會的研究角度多元,除了傳統佛學研究,還兼具回 應時代的特質。  (李東陽 攝)

◎許翠谷

本屆論文在質與量皆有顯著成長,六十二篇論文主題涵蓋淨土思想、禪法、文學、環境哲學、生命教育、終極關懷等面向,其中與人間淨土相關的論文數量最多、討論最為熱烈,尤其吸引大眾目光的,是批判性觀點的出現。

批判觀點 提供反思空間

例如:在〈「人間淨土」的反思〉一文,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越建東拋出「人間淨土與佛國淨土有何異同?」、「心淨與土淨是否為衝突的概念?」等問題,試圖從佛教義理檢視人間淨土的建設所能達成的目標與限制。

對此,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昭慧法師抱持肯定的態度,法師認為有些思想理念,因為大眾過於熟悉反而失去對話的可能,他以〈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聖嚴禪教之安心法門:「看話禪」與「無住」思想是融貫的嗎?〉兩篇論文為例,說明這些題目儘管不完全成熟,但相當具有張力,提供大眾一個反思的空間。

「如果沒有學術性、批判性的討論,很容易淪為歌功頌德。」談起對本屆會議的觀察,越建東不諱言,批判性的觀點有助於大眾深入理解師父的思想脈絡,「有些不清楚、甚至誤解的地方會被拿出來討論,同時產生新的問題意識、新的理解和詮釋,這對於進一步推廣師父的思想有相當大的幫助。」

跨領域研究 回應時代脈動

本屆論文除了傳統佛學研究,社會科學領域至少涵蓋兩個場次,從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公益到災害防治,換句話說,漢傳佛教和聖嚴思想的研究,不再局限理論或文本上的討論,還兼具回應時代的特質。

例如:經濟學者出身的果光法師,援引心靈環保中的「四要」、「四福」,作為生產、消費、分配理論的核心,提出少欲利他的「心靈環保經濟學」,嘗試回應當前全球金融、環境危機。而受到日本三一一海嘯的啟示,環境工程學者商能洲、邱明民針對核電廠所在的北海岸進行複合性災害評估,提出法鼓山園區作為民眾避災、心靈歸屬的空間規畫。這些研究的提出,與師父長年關注社會脈動及社會需求的態度是一致而無礙的,也可看出漢傳佛教在當代社會的應用現況。

隨著研究角度趨於多元,心靈環保、心五四也有了新的樣貌,學者之間有矛盾、也有開創性的見解,但藉由一次次的對話、交流,確實達到「研」與「討」的功能,也再次凸顯聖嚴思想研討會作為漢傳佛教研究與對話平臺的意義。

▲學術性、批判性的討論,有助於深入理解聖嚴師父的思想脈絡,對推廣師父思想有相當大的幫助。 (許朝益 攝) ▲各國學者在會議中熱烈交流討論,凸顯聖嚴思想研討會作為漢傳佛教研究與對話平臺的意義。(李東陽 攝) ▲多篇論文深入探討師父的思想理念,提供了反思空間,昭慧法師對此表示肯定。 (李東陽 攝)
................................................................................................................................................................................................................

【主題演講】

老朋友和西方弟子的回應

今年大會特別安排二場主題演說,邀請聖嚴師父的老朋友、日本立正大學佛教學部教授三友健容(右圖)談〈聖嚴法師與人間淨土思想〉,另一場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助理教授俞永峯發表〈法鼓宗立「宗」的意義〉。

三友教授談起四十多年前,他和師父在立正大學圖書館裡關於「淨土在哪裡?」的一場對話,追溯師父人間淨土思想的雛型,當時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師父一句「無論如何一定要在人間世界好好努力」,深深印在三友健容的腦海中。三友教授認為師父倡導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與鎌倉時代日蓮上人「娑婆即淨土」的思想不謀而合,而且對當前天災人禍不斷的世界起了積極轉化的作用。

俞永峯則從漢傳佛教發展脈絡檢視「宗」的概念,並探討聖嚴師父如何從超越宗派的立場轉變為立宗的態度。九○年代曾擔任師父侍者的俞永峯觀察,一九九八年是師父萌發立宗思想的關鍵,那一年與達賴喇嘛對談、弘講神會禪師的〈顯宗記〉,在在都讓師父開始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待整體佛教的發展。俞教授提出法鼓宗的「宗」是體驗自性,具有應機、多元、變化的內涵,而非一般所認定的宗風家派。這些論點引起現場熱烈的討論,也對近代漢傳禪法的研究提供新的啟發。 (文/許翠谷•圖/李東陽)

................................................................................................................................................................................................................

【第二屆法鼓山信眾論壇】

▲透透過「法鼓八式動禪」的勤習,放鬆緊繃的身心,在生活中加以活 用,最後必能開發智慧,即使面對多重壓力,依然能活得愉快、自在。(本刊資料)

分享法鼓山的成長與願景

◎許翠谷

身為法鼓山的一份子,您如何認識法鼓山?有的人從禪修入手,有的人擔任義工從奉獻服務中入門,也有人透過閱讀聖嚴師父的著作……,每個人所體驗到的或許只是法鼓山的一小部分,而每兩年一次的信眾論壇,則讓我們看見法鼓山整體的風貌。

信眾論壇邁入第二屆,今年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的推展現況為主,另有「中華禪法鼓宗的開展」及「法鼓山的永續發展」等五個主題,由僧團果字輩法師帶領常字輩法師分享法鼓山的成長及反思。這五個主題,從禪修、文教到慈善公益,不僅彰顯法鼓山弘化的特色,也是法鼓山參與時代社會、服務奉獻的著力點。

例如:普化中心從共學活動到分齡課程、從實體教室到數位學習,呈現法鼓山推動信眾教育的軌跡。禪修中心的常護、常啟兩位法師,除了回顧師父禪法的演變,也透過西方法子在歐美推動漢傳禪法的現況,提出國際弘化的反思。

此外,大學院教育則由八位僧伽大學畢業學僧發表論文,無論是教理的爬梳或生活佛法的推廣,形式多元且論述紮實,展現僧伽教育的開創性與活潑性。法師們從書信、教學、寫作、國際弘化等面向論述聖嚴師父的學思歷程,也讓與會大眾再一次領受師父的言教與身教。

而備受大眾關注的「法鼓山的永續發展」,由僧團都監果廣法師主講,透過師父二○○七年提出「四大堅持」的開示影片,重申法鼓山的核心理念與定位。

隨後在綜合座談中,與會人士也紛紛提出建議,包括增設居士論壇、規畫新的主題等,臺上列席的法師也一一作出回應。僧俗四眾藉此論壇真誠交流,共同思考如何積極推動法鼓山的理念,誠如聖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楊蓓所說,「辦信眾論壇是希望讓信眾深入了解僧團、法鼓山發展的各個階段,從切磋中長出韌性,再繼續往下發展。

................................................................................................................................................................................................................

【心靈環保20週年系列報導】推廣大事記(五)

(11)啟動心六倫 提昇好人品

二○○七年,聖嚴師父回應時代需求與人心觀念,延續「心靈環保」的一貫理念,進一步推動「心六倫」運動,倡導家庭、生活、校園、職場、族群、自然等六種倫理價值,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而努力。

為了推廣「心六倫」,使人人從「心」出發,讓社會邁向安定和諧,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邀請各行各業的人物,與師父進行「心六倫」對談、拍攝公益影片,而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也在海內外弘法演講,與全球信眾分享「心六倫」,加上電視、廣播節目等媒體的播出與宣導,使「心六倫」獲得社會廣大回響。

為了讓「心六倫」成為現代社會共同接受的倫理價值,人基會進一步開辦「心六倫種子教師培訓」課程,並接受政府機關、企業團體、社區、校園等各界邀請,深入宣講「心六倫」。此外,人基會於二○一○年成立「心劇團」,以戲劇表演方式推廣「心六倫」,讓心靈環保的種子,在下一代心中扎根。 (黃佳卿)

(12)心靈環保學習網 接引新世代學佛

天涯若比鄰的網路世界,也是無數人接觸法鼓山、學習心靈環保的重要園地。二○○八年,法鼓山成立數位學習網,契合數位時代的學習需求;二○一○年,進一步架設「法鼓講堂」現場直播課程,帶動線上學佛的風氣。

二○一一年,普化中心整合數位學習網、法鼓講堂直播課程,全新架設豐富多元的「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內容包含聖嚴師父歷年的經典講座、禪修開示影片,以及僧團法師、佛學講師的弘法講座,不但聽經聞法不受限於時空,世界各地學佛人更可隨時上網參與提問、討論,此外,「心靈環保學習網」也提供各地實體課程的開課資訊,使得學佛資源更廣泛、快速被獲取。

在傳承漢傳佛教的使命中,「心靈環保學習網」肩負數位教學的功能,使法鼓山豐富的佛法寶藏能透過網路,跨越時空傳遞給全世界。(黃佳卿)

(心靈環保推廣大事記系列完)

................................................................................................................................................................................................................

【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活絡漢傳佛教的多元對話

【主題演講】老朋友和西方弟子的回應

【第二屆法鼓山信眾論壇】分享法鼓山的成長與願景

【心靈環保20週年系列報導•推廣大事記(五)】(11)啟動心六倫 提昇好人品

【心靈環保20週年系列報導•推廣大事記(五)】(12)心靈環保學習網 接引新世代學佛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