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40期 2009.12.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禪的智慧 踏上熱帶國度

編按:長年來,跟隨聖嚴師父到全球各國弘法的果元法師,今年十月底,第一次踏上熱帶島嶼的國度──印尼,在蘇門答臘島上的棉蘭、爪哇島上的日惹、雅加達等三地,展開十二天的弘法行程,本期一起來分享果元法師印尼弘法的見聞與記行。

▲果元法師帶領日惹禪五的學員赤腳經行,全新難得的體驗,讓學員感到非常歡喜。(釋果元 提供)

◎釋果元(禪修中心副都監)

這次到印尼弘法的因緣,是來自印尼華人阿格斯•森多索(Agus Santoso)的邀請。阿格斯是一位土木工程師,住在日惹,曾到美國跟聖嚴師父學習禪修,前後將近十年,幾乎每一年,都特地從印尼到象岡道場打禪七。

學禪後的阿格斯,在當地組織了一個共修團體,今年九月,他與家人來參訪法鼓山,特別邀我們去帶禪修,於是有了這趟印尼行。

日惹青年 漢傳禪法新體驗

這次行程當中,就讀僧大禪學系、也是印尼華僑的常陀法師,還有曾任棉蘭安心站站長的李徒菩薩,也一起同行前往。我們去的地方有三個:棉蘭、日惹、雅加達。

十月二十五日,結束在棉蘭的禪一後,便到日惹的一處天主教靜修中心(Omah Jawi Retreat House)帶領一場禪五。參加學員很年輕,大學生就占了六、七成,有天主教徒、基督教徒與印度教徒,當地兩位南傳寺院的沙彌也來參加,有一位還不到二十歲。

禪五當中,我主要是做早晚開示,還帶領一些新的活動,包括:打坐時眼睛睜開的練習、打坐後做十五、二十分鐘的按摩,還有戶外經行。印尼地方雖然大,但都市裡面沒有綠地,靜修中心戶外有一片草地,可以赤腳經行,對學員是一個很新的體驗,他們感受非常好、非常歡喜。

▲印尼婆羅浮屠現在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明遺產,開始整修。婆羅浮屠的存在,見證了當時印尼佛教的興盛。右一為促成果元法師印尼弘法行的阿格斯。(釋果元 提供)

結束時的皈依儀式,有十二個人皈依,將近所有學員的半數,相信他們在這次的禪修中,一定有所領會。結束時還有傳燈儀式,我跟大家說明傳燈的意義,象徵將慈悲、智慧傳下去,祈願人人身心安定、世界和諧。

婆羅浮屠 見證當年佛教興盛

在日惹,我們還去參訪世界奇觀之一的「婆羅浮屠」(Borobudur),它是由八世紀一位篤信佛教的印尼國王所蓋,前後歷經三代,總共花了一百年才完成。婆羅浮屠在一座山上,建築物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欲界,第二段是色界,第三段是無色界,最頂端是涅盤。由第一層浮雕呈現的是欲界眾生的狀況,接下來是佛陀本生故事,然後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不過導覽人員告訴我們是六十四參,或許是佛法在流傳過程中,有些內容遺失了。

婆羅浮屠經過二次地震毀壞,後來荷蘭人統治時,重新被發現,現在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明遺產,開始整修。婆羅浮屠的存在,見證了當時印尼佛教的興盛,然而目前周圍居民都是伊斯蘭教徒,已沒有佛教徒住在當地,不過現在每年的衛塞節,會有上萬的佛教徒去朝聖。

應機解惑 印尼禪眾心生歡喜

十月三十一日我們到了雅加達,在無量壽禪修中心(Sadhana Amitayus Retreat Center)舉行禪二。在日惹、雅加達兩地,我發現禪眾對一個問題有共同疑惑,就是透過禪修而有智慧,是怎麼形成的?怎麼知道這個智慧,就是禪修的智慧?我告訴他們:體驗空性、見空性,一定要跟慈悲、智慧相應,如果沒有與慈悲、智慧相應,那就是假的;真正禪的體驗,是要自我中心完完全全地脫落。

▲在雅加達無量壽禪修中心舉行的禪二,果元法師、常陀法師與學員席地坐在戶外,分享禪修的心得。(釋果元 提供)

在印尼,我學到三句印尼話,其中一句是「Sama」(一樣、同樣之意)。雅加達禪二結束後,一位學員用印尼話提問,當時聽不懂她講什麼,於是回答「Sama、Sama」,結果所有學員都歡喜地拍手,原來她是問:「做好事跟做善事,有什麼不一樣?」

印尼當地學禪、教禪的人,藏傳、南傳都有,但漢傳禪法十分少見。跟師父學禪的阿格斯,已在印尼開了路,但需要法師深入去帶領,我們去當地,引起一些有興趣學禪的人,去跟阿格斯學習,將來只要因緣許可,我們會再去。

.................................................................................................................................................................................................................

【讀書會充電心得】

生命 在互動閱讀中成長

◎陳惠芬(香港)

我們真的懂得讀書嗎?一天忙碌之後,我們拿什麼來清洗塵垢?個人閱讀和讀書會,對我們的生命成長,能提供什麼養分?

十月十八日回法鼓山,參加信眾教育院舉辦的「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培訓,八個小時的密集式課程,身體雖有倦意,心靈卻無比充實。在聽、看、說的開放和互動過程中,我們重新反思了帶領人的素質、生命與生命的觸發點等與讀書會相關的元素。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令我們觀念清楚,在理性思惟下行動,可是人也是感性的動物,一個真實的故事,更可能觸動人性的內在動力。每次當我聆聽師兄姊分享佛法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使我感覺到:生命力量必然是出自於個人的內在經驗,它是一種直接的表達、自然的流露,與無私的分享。個人閱讀可以獲得主觀的生命資糧,但在讀書會,可以透過彼此關懷、勉勵來互相輸送生命能量。

修行是佛弟子心靈鍛鍊的基本功課,而讀書會也是修行的功課。在讀書會中,無論是帶領人或參與者,必然與一個「舊我」相遇,這幾乎要我們不斷放下自己固有的觀念,以謙虛的心態聆聽、接收他人的意見。每次的讀書會,都是檢驗自己對佛法的認知和實踐程度。

在這資訊氾濫的時代,我們流浪於聰明與愚昧之間,如何啟發心志,走出知識的桎梏,化掉我執,步向覺醒,是多數人期盼的心靈境界。回想這次培訓內容,令我深深感到:讀書會,確實是淨化身心的機緣。

.................................................................................................................................................................................................................

▲台中分院的祝壽活動中,子女們跪著向老菩薩奉上大悲水,並誦念感恩信,許多人都淚濕雙頰。(台中分院 提供)

【一場感恩的洗禮】

再忙,也要為老菩薩奉杯茶

◎蔣麗麗

十月二十四日一早,台中分院許多義工即陸續來到寶雲別苑。苑內植物以綠意盎然的姿態,歡喜迎接參加佛化聯合祝壽的老菩薩,以及陪同而來的家人。

母親曾參加過兩次聯合祝壽,但都是妹妹陪同,這回台中分院舉辦,我就替老菩薩報了名。不同以往,今年報名的子女必須先參加「感恩孝親反哺營」,我一方面感謝分院的用心──要喚醒忙碌的子女感恩孝親;另一方面也如當頭棒喝──每天庸碌地過生活,對於體貼的妹妹照顧母親、孝順的哥哥常探望母親,自己就放了心似的,從沒好好陪伴母親。

活動前兩天,母親因體力不堪長途車程,無法南下,我急忙告知分院,希望將名額讓給其他老菩薩,才知道活動已為壽星準備貼心相簿,無法轉讓他人,於是我滿懷感恩的心,單獨赴會。

祝壽活動精彩又溫馨,當子女們跪著向老菩薩奉上大悲水,並誦念感恩信的同時,許多人都淚濕雙頰。我們有多久沒向老菩薩恭敬地奉茶?又何曾承歡膝下,向老菩薩訴說自己的感恩?真高興有這樣動人的時刻,讓父母與子女的心更靠近。

後來去探望母親,轉述當天活動概況,並認真捧著大悲水,行禮如儀跪著奉茶,母親很高興喝下我的祝福與感恩。感恩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提醒在外的遊子,不要因忙碌疏忽了親情,套用一句廣告詞,讓我們互勉:「再忙,也要為老菩薩奉杯茶」。

.................................................................................................................................................................................................................

【有法鼓山,真好!】

感受父母內心的歡喜

◎張修維

每個週末,當父母從法鼓山回來時,總是帶著一抹笑靨,雖然他們總是說很辛苦,但我很明白、很深刻地感受到,擔任義工的他們,真的做得很開心。

趁著考完大學的空檔,在非假日時間和父母一同前往法鼓山。從上山開始,便看見許許多多義工,走過父母假日當班的停車場,才明白在毫無遮蔽物的情況下,要與太陽搏鬥的辛苦,如果不是內心真誠地發心,怎麼有可能辦到呢?

踏進法鼓山,不同於一般宗教聖地,裡面的一切人事物,是這樣地和諧。一層層往上走,看見了祈願觀音像,靜謐莊嚴地安坐在殿中,從殿中望向殿外,那一池水與山下景色連成一線,使人內心頓時沉靜下來。生活在喧囂的台北市,很少有機會這樣放鬆自己,沒有人群吵雜的聲音,也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只有不斷吹來的徐徐微風,激起了池上的波紋。

到了大殿,晴空萬里中飄著幾朵白雲,彷彿時間靜止,只留下來自心靈的平靜。在山上遇見了兩位法師,不同以往對出家眾的印象,法師們的談話是這樣地親切、平易近人,積極入世的態度,也改變我對一般宗教的看法。初次到法鼓山,感受這樣的人文氣象,很難想像這些純粹來自一個簡簡單單的信仰。

感謝法鼓山每一位法師、每一位義工,父母帶領我看見他們平常所做的一切,相信在未來,他們的奉獻會帶給他們更多笑容,以及更多心靈的財富。

.................................................................................................................................................................................................................

禪的智慧 踏上熱帶國度

生命 在互動閱讀中成長

再忙,也要為老菩薩奉杯茶

感受父母內心的歡喜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