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34期 2009.06.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 聖嚴師父圓寂佛事後,護法體系核心悅眾們第一次相聚。肩負傳薪承擔的使命,眾鼓手齊心接棒,承續師願,繼續推動法鼓山的理念。 (許朝益 攝)

護法總會「二○○九正副會團長•轄召•召委成長營」紀實

鼓手同心 擊法鼓 續師願

護法悅眾們在聖嚴師父圓寂二個多月後,懷抱傳薪與承擔的使命,
再度齊聚法鼓山上,再次地凝聚信心願力,肩負傳承,發願實踐。
老鼓手歇息了,鼓聲未歇,眾鼓手們正齊心接棒,願法鼓隆隆,傳響世世代代。

◎陳玫娟

▲ 在法師的引導下,各組悅眾互相交流自己親近法鼓山的因緣,以及對佛法建立信心與願心的歷程。(黃平立 攝)
▲ 一路跟隨師父的果暉法師(中)、廖今榕(右)、施建昌(左),分享自己承擔師父交付任務的點點滴滴。(黃平立 攝)
▲ 承擔之前要傳薪,方丈和尚在成長營最後,以堅持漢傳佛教法統、發利益眾生的大悲願心與悅眾們共勉。(黃平立 攝)

頂著夏日午后的炙熱陽光,斗笠下的汗水,滴落在通往法鼓大學校地的環山道路上。「那邊,就是我們要蓋書苑的地方!」五月十六日下午,僧眾法師與來自台灣、香港的一百五十八位護法悅眾,踏著聖嚴師父走過的足跡,巡禮法鼓山的建築與自然環境,靜謐的園區,一景一物,正以無聲之言,講說著師父的理念,以及法鼓山的故事。


傳薪 正是為了承擔

五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園區第二大樓國際宴會廳進行著「二○○九正副會團長•轄召•召委成長營」。第一堂課上,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講說「慧命傳承──尋找善知識」。

「修行需要有老師,我們的師父,正是我們生命中最難得的老師!」隨著法師的引導,眾人思緒一下子跌入了回憶──我們的師父,不正是那位一生求法弘法、盡形壽獻生命、關心弟子成長的善知識?

「師父這位大善知識,為我們留下這麼好的佛法。那我們自己呢?」法師請圍坐在一起的各組悅眾,每人各自拿起桌上信封,「裡面有五張卡片,請大家想一想、寫下來,臨命終時,有哪些是自己可以留給後代、利益眾生的五件禮物?」

晚上課程,接續進行「弟子傳薪──從歷史看弟子們在宗門的角色」,僧大教師常慧法師帶著眾人,逐步了解佛陀留下的法統,經由歷代祖師、弟子們代代相傳,乃能展延至今。「我們是否清楚掌握法鼓山的理念,實踐在生活行事中,再把它傳承下去?」隨著法師層層透解,身為師父弟子,眾人的信心與使命感,愈加澄澈,也愈形堅定。


傳心 漢傳禪法不絕

在師父圓寂佛事後,這是護法總會悅眾們的第一次相聚。第二天,參與師父佛事規畫的果慨法師,分享「寂滅為樂的佛事精神」。法師解說每一階段的佛事內容,都是秉承師父一生簡單、透明、低調的原則,如同師父一生平實的修為,「大家都可以跟上師父的腳步。」

這次成長營主題是「傳薪承擔•心心相續」,果毅法師在「師父的叮嚀」課堂上,播放師父二○○一年在國父紀念館為當年悅眾開示的影片。片中的師父不時叮嚀,並要四眾弟子跟著誦念:「我要盡量地學習,要把我知道的佛法分享給他人!」「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瞬間,時空如同回到當年,眾人再次大聲跟著師父念:

「我要盡量地學習,要把我知道的佛法分享給他人!」

「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師徒對話,以心印心,縱是虛空有盡,師徒相傳的願心,當是無窮無盡的了。

.................................................................................................................................................................................................................

【聖嚴師父的叮嚀】

薪火相傳 信願為舟

在我童年及少年時代,民間信仰的環境中,分不清道教和佛教有什麼不同,直到出家之後,在一位教我課誦的老師啟發下,才知道原來佛說的經典和中國的四書五經相似,是給人照著去用的,是為解救人間一切苦惱說出的,因此,我非常感動地對自己說:「佛法這樣的好,知道的人這樣的少,誤解的人這樣的多。」我就發願:「要盡量地學習,將我知道的佛法分享給他人。」這是我少年時代建立的信心和願心,爾後我也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了過來。

▲ 踏著聖嚴師父走過的足跡,僧團法師與護法悅眾一起巡禮法鼓山,眺望興建中的法鼓大學。 (蔡耀蘭 攝)

當我年歲漸長,見聞漸增,發覺中國佛教界沉痾極深,僧尼世俗化、法門鬼神化、信眾庸俗化的情況非常嚴重;少數知識分子佛教徒,則自鳴清高,將佛法當做學問研究,以致佛教給人的印象只有兩種:不是迷信,便是消極。

這情況使我非常憤慨,因此寫了好多篇文章在佛教刊物發表,呼籲教內僧俗大德們,共同搶救佛教的衰運,也因此讓我建立了另一階段的信心和願心。我又對自己說:「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這樣的願心,促使我入山閉關、赴日留學、遊化歐美,在台灣奉獻而促成了法鼓山這個團體,直到今天,雖已老病相侵,都還沒灰心、退心,可以說都是「我來吧!」這股願心,強而有力地支撐著我。

今天在座諸位悅眾菩薩,都是由於認同法鼓山的理念而來,所謂「法鼓傳薪」,便是傳承、傳播、分享法鼓山的理念、精神、方向和方法;它的基礎,就是從我以上介紹的兩個階段的信心和願心為開端。所以,我懇求諸位,不用對我個人感恩什麼,但請把我的信心和願心,當作你們自己的信心和願心,擔負起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大任務,也請大家立下弘願:「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摘錄自二○○一年三月二十四及二十五日,師父為法鼓山悅眾講於台北巿國父紀念館)

.................................................................................................................................................................................................................
▲ 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聖嚴師父在落成開山大典中致詞。 (李東陽 攝)

美好的晚年(三)

開山前 生病了!

◎聖嚴師父

經十六年歲月,法鼓山終於在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落成開山,我的心中只有感恩。法鼓山建設,最早訂於二○○○年落成,限於工程進度而一延再延,至二○○五年春,我說決計不容再延,終在十月二十一日觀世音菩薩聖辰當日,以一個大致完工的面貌,宣布落成開山,進入法鼓山的新紀元。

在落成開山之前,其實山上已有部分建築先於二○○一年九月啟用。法鼓山工程能在我的期待中如期完成,必須感謝工務人員全力配合,同時也因有一位已退休營造企業總經理易力行菩薩的加入,他於工程後半期全力協助我們,訂出工程完工次序,使工程如期完工,他的功勞亦不小。

可是我沒想到的是,在開山前的一個多月我害病了,突然害病而入住台大醫院。所堪欣慶的是,落成大典期間我的身體狀況還不差,洗腎也很順利,因此我的幾次公開談話及大眾所見的我,雖不是中氣十足,還不至於病容憔悴,甚至有媒體形容我「容光煥發」,真讓我感謝!

法鼓山落成大典引起的回響相當多,我們收到各界的肯定與讚歎,尤其對「大悲心起」此一主題,都感到一種新意,又富於濃濃法味。其實這個主題,是由當時法行會的劉偉剛、連智富和段鍾沂等幾位菩薩發想。為什麼稱為「大悲心起」?因為法鼓山是觀音道場,觀音道場落成之時,便是大悲願心生起之始。法鼓山的落成,一方面要感念觀音菩薩的感應,成就法鼓山出現的因緣;同時也祈願所有信眾及全球人士,都能學習觀音菩薩的精神,發起平等無私的廣大悲心來,大典上所現「大悲心起」四個大字,則由書法名家董陽孜女士為我們書寫。(待續)

(節錄。胡麗桂記錄整理。)

.................................................................................................................................................................................................................
 
鼓手同心 擊法鼓 續師願

【聖嚴師父的叮嚀】薪火相傳 信願為舟

美好的晚年(三)開山前 生病了!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