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期 2005.05.01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焦點報導 


北大、清大訪問團成員專注聆聽圖資館館長杜正民(右一)解說。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學術訪問團 來台體驗法鼓山

師父會見團員 表示必須透過人文教育 方能豐富現代人心靈

【李宜紋/台北報導】來自大陸的學術訪問團,應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簡稱「獎基會」)之邀,三月二十五日起一連七天,由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暨副教授鄧婭、清華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夏廣志,率領十位北大、清大「法鼓人文講座暨獎學金」受獎博士研究生來台進行訪問,聖嚴師父親自會見訪問團成員,並合影留念。
三月二十六日上午,學術團成員參加由獎基會執行長曾濟群校長所主持的一場座談會,會中藉由簡報、影片觀賞,深入認識法鼓山的三大教育、四環、國際弘法等內涵,鄧婭教授連聲讚嘆,希望「四環」的理念將來能融合在北大的通識教育之中,因為這正是目前大陸乃至於世界所需要的。

隨後,學術團成員在法鼓山園區導覽義工帶領下,參訪法鼓山各項硬體設施,並藉此瞭解法鼓山的緣起、護生環保的理念,以及法鼓山身為觀音道場的意涵。北大中國古典文學博士生孫華娟表示,走在法鼓山有如置身於人間淨土中,尤其是建築物與環境的融合、愛護草木的實際作為,體現了佛教的精神與內涵。
一行人到圖書資訊館時,由館長杜正民親自引導解說,團員們對心經影璧、特藏室的貝葉經典印象深刻。在瞭解目前圖資館的藏經數位化搜尋系統,以及豐富館藏後,清大政治經濟學博士生李偉群認為圖資館的藏書量、語言版本以及數位化等各方面都極有特色。

參訪完園區後,在曾校長的陪同下團員並與聖嚴師父進行餐敘。席間師父針對環保、兩岸佛教現況、宗教觀等議題,與團員們交換意見。師父表示,現代社會物質豐厚,心靈反而空虛,如果沒有人文做為調劑,人就成了機器人,永遠不會快樂,夏廣志副主任十分認同師父的想法,並認為在企業界普遍只贊助科技學院的風潮中,獎基會捐助北大、清大的人文學術研究,意義十分重大,有助於提昇整個人類的心靈品質。
結束參訪法鼓山教育園區及金山鄉社會大學行程後,訪問團二十七日起陸續參訪文史哲相關研究單位及機構,包括中央研究院、台大、清大、故宮以及國家圖書館,整個學術訪問之旅在三月三十一日上午圓滿結束。


東海大學的月白樺(Beverly Moon)教授(左二)在圖資館發現自己參與編輯的《宗教百科全書》,十分欣喜。右一為圖資館副館長果見法師。(陳漢傑 攝)

東海大學與中華佛研所/僧伽大學進行交流

【陳漢傑/台北報導】以研究宗教社會學聞名學術界的台中東海大學宗教研究所,四月八日由所長趙星光率領十二位該所師生,至法鼓山教育園區進行為期兩天的交流訪問。除了參觀園區各項硬體設備,東海師生並和中華佛研所所長李志夫、副所長果肇法師、僧伽大學副院長果鏡法師等人展開座談,並參加園區的早課和禪修課程,體驗漢傳禪法的清淨妙用。
八日中午東海師生抵達法鼓山教育園區後,即透過戶外導覽和影片欣賞的方式,瞭解法鼓山的理念。在圖書資訊館副館長果見法師導覽下,一行人參觀了圖資館,實地體驗豐富的館藏,以及清幽的研究環境。
稍後東海師生和佛研所、僧伽大學師長,進行一場宗教和教育的交
流座談。趙星光教授以《聖經》中的亞當夏娃為例,指出「少欲知足」同為佛教和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可為兩教對話的起點;成員之

一的黃俊諭認為,法鼓山的環保和教育理念,是一種普世價值。佛研所所長李志夫則表示,法鼓山用最平易切實的方式來推動環保和教育,希望讓所有接觸漢傳佛教的人都能受益。
九日上午,東海師生參與了早課和禪修課程,在禪修講師的引導介紹下,練習八式動禪和基礎打坐,成員郭瑜讌表示,以禪修來放鬆身心,是基督教沒有的修行方式。一行人對法鼓山印象深刻,趙星光教授並邀請中華佛研所和僧伽大學師生到東海大學訪問。
.................................................................................................................................................................................................................


台灣大學法鼓人文講座」四月七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灝,於台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演講。(李宜紋 攝)

台大法鼓人文講座 邀中研院院士張灝演講

談近代中國因西方衝擊產生問題 未來需多關切社會各層面

李宜紋/台北報導】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何時產生轉型?九十四年度第二場「台灣大學法鼓人文講座」,四月七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張灝,於台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演講「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的轉型與展開」,吸引該校歷史系、地理系近三十位師生到場聆聽。
所謂的「轉型」乃是指文化核心產生大規模、持續性且具深度的轉變,依據對歷史的觀察,張灝教授將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的轉型定在一九八五年,也就是鴉片戰爭後五十年。
張教授指出,西方以鴉片戰爭打開中國門戶,但五十年後中國思想文化才有了量和質的重大改變。量的部分指的 是西學大量散播,像康有為等知識份子大量辦報、商務印書館等大型圖書公司興起、西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等,都反映了西學散播日益普遍的情形。
在質的方面,張教授分析在一九八五年以前,中國人有自己的一套宇宙觀及價值觀,此後在西方衝擊下,文化認同方面已由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轉變成只是許多國家的一部份,有些知識份子甚至產生自卑心態,中國人自我認 同及意識型態出現嚴重問題,
至今仍然沒有解決。
針對延續至今的自我認同混亂,張教授認為全世界政府過去太重視經濟、政治的發展,忽略多方關切社會的每個層面,未來需要多關懷如環保、自我認同等問題,社會才能健全地發展。
.................................................................................................................................................................................................................

【中華佛研所演講】

加州大學老師藍效農介紹GIS

結合科技的地理資訊系統 讓佛學研究更便利

陳漢傑/台北報導】中華佛研所佛學資訊學程三月十五日特別邀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老師藍效農,於佛研所海會廳介紹「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共有十多位佛研所、圖資館等師生、職員出席聆聽並參與討論。
藍老師指出,GIS原本是為了都市規劃、公共建設而建立的資料庫和資訊架構,然而其簡便的操作介面、開放豐富的資料庫,以及綜合時空向度的架構,不同學科領域也能加以運用,他以「絲路與佛教」研究為例,說明GIS能呈現出中國、西域、印度的地圖和路線,透過時間軸的推移,還可展現西域通商路線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大大省去查找文獻、拼湊地理位置的工夫,讓佛學研究更加便利。
此外,GIS可透過3D的方式,表現地表人文和自然景觀;也可利用超連結的方式連繫其他資料庫或網站;GIS還可由學界自行輸入學術研究和統計成果,提供需要者免費運用。
藍老師也帶領在場師生實際操作,體會GIS的實用便利。佛研所圖資館館長杜正民表示,佛教地理的研究由來以久,以往爬梳文獻、筆繪地圖相當辛苦,GIS將科技和佛學研究結合起來,對未來研究者助益良多。

京都大學教授船山徹講因明學

【陳漢傑/台北報導】應中華佛學研究所之邀,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船山徹教授,於三月十五日至三月二十三日假法鼓山教育行政大樓海會廳,以「中期印度佛教的認識論及蓮華戒論師對瑜伽行者的直接知覺之詮釋」和「真諦三藏著作的特徵—─中印文化交涉的一個例子」為題,進行了六場演講,並由中華佛研所研究員見弘法師擔任中譯,吸引了中華佛研所、僧伽大學等二十餘人前往聽講。
船山徹教授精研印度佛教知識論(因明學)及中國魏晉六朝時期的佛教思想。對佛教傳入中國的思想轉化亦有高度興趣。這六場的演講,獲得在場師生一致好評。佛研所圖資館副館長果見法師表示,船山教授為大家釐清因明學在印度佛教史上不同的學說內容和傳承法脈,有助於瞭解印度和中國佛教因明學和唯識宗的發展、演變。僧大方怡蓉老師則指出,船山教授將佛教認識論和西方認識論相比較,突顯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

.................................................................................................................................................................................................................


社大春季班開學 展現豐碩學習成果

法鼓山社會大學九十四年第一期春季班,四月二日上午在金山鄉中山堂舉行開學典禮,社大校長曾濟群、金山鄉鄉長游忠義、護法總會總會長陳嘉男等貴賓都出席當天的典禮。
這次典禮除了安排了一般課程的學習成果展,如立體雕塑、繪畫、陶藝等作品,還展出了寒假期間舉辦的「拼布刺鏽」、「針線風情」等課程作品,並由參加「小小話劇家」的小朋友帶來一連串表演,只見小朋友個個台風穩健、口齒清晰,背起《心經》、〈四眾佛子共勉語〉一點兒也不含糊。表演結束時,小朋友們還邀請曾校長、游鄉長和與會貴賓們一起上台拍照留念。
在典禮現場,學員們為籌募「建設法鼓大學」基金,也發起了惜福義賣活動。典禮在英文班演唱「春天組曲」中圓滿結束。
(圖•文/廖素月)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 五月專題


病不可怕──害怕的心才可怕
當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生命頓挫?如何突破預期性悲傷,重新面對生命、接受生命?生了重病,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了嗎?本期專題從生理、心理、佛法等方面,以及病友的分享,讓您瞭解重病並不可怕,只要有正確的認知,一樣可以病得很健康。
今年正逢印順導師百年嵩壽,大愛電視台製播另類的傳記《印順導師傳》動畫電影,還有「敦煌藝術大展」正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本期「特別報導」皆有詳盡的報導,讓您做個「看門道」的內行人。另外,新專欄「南國海嘯救災記」忠實呈現兩位年輕女子到斯里蘭卡擔任義工,如何面對眼前受到海嘯侵襲後的滿目瘡痍,並調適自己的心境以及奉獻心力。
什麼是台灣農人的心聲?「電影與人生」介紹《禪意飄飄無米樂》紀錄片,每個農人視「做田」就是「坐禪」,在這片土地上如實地修行。
(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
◆洽詢電話:(02)2896-1600
◆網路心靈書店:www.ddc.com.tw
.................................................................................................................................................................................................................
招生資訊
法鼓山僧伽大學94年度招生
•類別:佛學院
•報名日期:4月1日至5月31日止,郵戳為憑,一律通信報名
•詳情請洽:02-2498-7171轉 2349僧伽大學教務處註冊組
 02-2893-3161農禪寺 或上網查詢:
sanghau.ddm.org.tw

中華佛學研究所暨「佛學資訊學程」招生
•類別:全修生、選修生
•報名日期:(1)通訊報名:5月16日∼6月12日
•親自報名:6月13∼14日
•考試日期:6月25∼26日
•詳情請洽:02-2498-7171轉2372教務組
E -mail:
jwt@chibs.edu.tw
網站:
www.chibs.edu.tw/news/c_index.htm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學術訪問團 來台體驗法鼓山

台大法鼓人文講座 邀中研院院士張灝演講

中華佛研所演講

社大春季班開學 展現豐碩學習成果

法鼓書齋

 

招生資訊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