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願Thus i Do 師父圓寂十週年

首辦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正視氣候變遷 結合生產、通路、消費意識 落實自然環保 探環境生機


▲研討會四個主題學者、生產者、通路營銷及消費者的多方交流對話,企盼能發展出可行合作模式,改善食安、生態與地球暖化等困境。(曾麗霞 攝)

【江胤芝/臺北報導】從「心」認識農業,實現人與萬物共榮的願景,十月二十六至二十七日,法鼓山於張榮發基金會大樓首次舉辦「對應氣候變遷︱︱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結合小農、農產通路工作者及相關學者,探討農業從創生、生產、通路到消費等實務面向,透過行動的開展、心念的轉變,回應全球當前極端氣候、物種滅絕、食品安全等重大議題。二十八日,並規畫彰化、南投等地農場參訪,實地走入農地,領受具生命力的農作及其共生的生態系。

開幕致詞中,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指出,面對生態系統的崩解,需透過群體力量來促成個體行動。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則表示,氣候變遷是「因為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化」,若要解決問題,須回到人類行為及其心理的調適,而「心靈環保」正是核心解決之道。

第一場專題演講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以「從心出發︱──地球環境的永續發展」為講題,透過聖嚴師父的「四種環保」,提出農業實踐方針:從生活環保,發展尊重生命的科學農業、環境教育的藝術農業;從禮儀環保,落實互助與服務的農業;從自然環保,開展人與土地共存共榮的農業;從心靈環保,推廣淨化心靈的農業。

在農業創生面向,首先著眼於全球視野,法鼓山聯合國NGO規畫小組成員常濟法師指出,農業貫穿了聯合國於二○一五年提出的十七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因此「家庭農業」將具有改善世界的潛力。除了現行的各種友善耕作,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提倡「生態有機農業」,期許共創生態、農村社區與消費者的良善循環。在生產面,三位青農分享實踐經驗,無論是結合佛法與科學栽植有機茶的張顥嚴,守護水鳥棲地而投入友善耕作的林哲安,或建立自然農法代耕系統的龔哲敬,皆呼籲重構人與環境的友善關係。

次日講座,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從政策與防災面向,探討臺灣轉型為有機農業的急迫性。然而,人心的翻轉並非一蹴可幾,僅有生產者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更有賴加工、通路業者及消費者的改變,以及食農教育的推動。通路部分,各地投入農產推廣的團體,透過社會倡議、社群合作、食農教育等不同角度參與。如韓國的韓莎林合作聯盟(Hansalim),作為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助組織,不僅有獨立的農產認證系統,更建立因應天災及市場波動的價格基金;在都會區推廣友善農作的合樸農學市集,近年更積極培育釀造、加工等「食農職人」。除了社群的力量,在消費意識面,個人可以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如響應共煮共食的日本主婦五十嵐祐紀子,或帶著全家實踐農村無塑生活的黃福君。

會議召集人果祥法師表示,誠如佛陀遺教:「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期盼此會,讓大眾經由「聞思修」,建構對農業更寬廣的認知,了解「萬法緣起」的道理,進而從生活中改變,學習淡化自我中心,慈悲善待土地上的一切眾生。(更多內容請見八版

氣候變遷內在面向全球青年系列會議

應對 勉青年帶領改變

【釋果禪、釋常濟/曼谷報導】由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DDMBA)、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GPIW),及地球憲章(Earth Charter)共同舉辦的「氣候變遷內在面向全球青年系列會議」,歷經四年,於全球舉辦五場區域性會議後,十一月十一至十六日,在泰國曼谷「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UNESCAP)」總部召開圓滿場,邀集近五十位來自世界各地,於生態、教育、環保及社會運動等領域表現傑出的青年領袖及指導老師參與會談,當地各界菁英近三百位共同參與,法鼓山僧團由常濟法師和果禪法師代表出席。

開幕式由常濟法師主持,聯合國環保署氣候變遷計畫亞太區域協調官員莫薩拉羅.阿蘭姆(Mozaharul Alam)致詞時指出:「氣候變遷不是未來要面對的問題,而是眼前就必須面對的,它更是由於人類的發展所造成的。」呼籲人類對此有所省思。

經過數日密集的討論與交流,彙集出幾個關鍵提問。面臨氣候變遷十字路口的緊要關頭,人類究竟會選擇團結或分裂?以及一個沒有階級分別、團結的社會是什麼樣貌?

回歸個人內在面向,以對應氣候變遷,與會代表激盪出如下共識:每一個人的歸屬感、價值觀需要被肯定和珍視,而不會被遺棄及邊緣化;聆聽可從文字、想法、概念到體驗,提供心靈的空間,再擴及至聆聽所有的有情眾生。當他人具有同理心時,即能了解我的處境並不孤單;當他人感受到我的痛苦時,我與他人是一體的。我們必須透過學習和了解,去尊重、體驗不同國度的領土和人民,超越外在表象,發現其內在價值。唯有拋開教條和藩離,放下自我中心,從心出發,深層地聆聽,才能有所轉變,創造出一個沒有階級且團結的社會。

幾位青年不約而同有感而發地分享,自己正處於看似無止盡的惶然不安中,面對大環境的崩潰,以及與主流社會抗爭等,在精疲力盡、心力匱乏、絕望憤怒之際,透過這場會議由內而外的心靈交流、鼓勵及支持,釋放瞋恨奪取之心,找回自己,而能抱持感恩之心,重新展望未來。最後,常濟法師勉勵所有與會青年,成為改變的領導者,帶動改變,啟發社會大眾。


▲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領袖透過由內而外的心靈交流、鼓勵及支持,期許找回自己,懷抱感恩之心,重新展望未來。(Carolyn Kition 攝)

感恩20 報恩行願

馬來西亞新道場啟用

法鼓山於馬來西亞弘化發展二十餘年,新道場經五年籌建,於十一月十日舉辦啟用暨皈依大典,以「感恩二十.報恩行願」為主題,感念十方信眾與教界,在二十年歲月裡共同護持成就。

典禮中,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右二)、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代總會長禪亮法師(左二)、馬來西亞首任召集人林孝雲(左一)、臺灣護法代表盧秀珍(右一)共同揭幔,佛幔上的「感恩報恩.發願行願」為繼程法師親題。方丈和尚、副住持果品法師接著分別在大殿及觀音殿主持開光儀式。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修成林住持長恆法師、馬佛青、那爛陀佛學會等團體代表,以及護法總會副總會長周文進等,近千位各界人士、信眾到場觀禮祝福,場面隆重莊嚴。

方丈和尚致詞時勉勵大眾,在馬來西亞這個宗教開明的國家,身為佛教徒,不需要改變他人的信仰,只需要持續提供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利益廣大眾生。當日下午的皈依大典,方丈和尚親授三皈五戒,歡喜迎接近三百位新生佛子。

十五至十七日,馬來西亞道場陸續舉辦「找到心のGPS——遇見心自己」青年工作坊及「承先啟後.願行相續——漢傳禪法之當代實踐」座談會等活動,呈現新道場的活力氣象。(更多內容請見三版

(文/編輯室. 圖/楊培福)

方丈和尚師範大學演講

期許科技與人文相融並濟


▲方丈和尚鼓勵學生,應以宗教智慧來開發精神生活。(林雅櫻 攝)

【釋演禪/臺北報導】應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系之邀,十月三十一日,方丈和尚以「人工智慧VS人生智慧」為題,為近六十位師生分享如何以佛法的智慧,面對即將來到的人工智慧時代,鼓勵大眾可以運用此科技,造福更多的人群。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方丈和尚首先引用資料說明,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外乎回應人類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生。雖然如此,在發展過程中仍伴隨許多問題,如傳統產業被取代、大數據下個人隱私被剝奪、科技快速發展帶來人類身心無法負荷的狀況等。方丈和尚強調,任何科技的發展本身都是中性的,如何運用皆取決於人心。拜科技之賜,人文學科許多文獻資料,都可以運用資訊科技將其數位化,如中華電子佛典集成CBETA的成果就讓更多人受惠,強調除了科技需要人文之外,人文也需要科技來協助。

此外,方丈也說明人生的智慧可以由生存發展到生活,再由生活昇華至生命,而宗教便是人類挑戰生命極限所發展出來的智慧,比起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我們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相對影響了生命,鼓勵大眾應該努力並行的開發精神生活。

提昇對於「生死與生滅」、「如何感受生命(我)的存在」等人生覺察,方丈和尚帶領師生探討存在與心念的關係,並指出自我的存在,不離時間與空間;自我的存在感,來自剎那、連續的念頭;自我的認知,就像照鏡子般不斷更新。而「念念生滅」的原因,是我們後一念心,永遠抓住前一念不放,因而產生了「自我」。

最後方丈和尚鼓勵同學,積極發展自己的潛力,學習提起與放下,不要跟過去的自己比較,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同時要將自己專業結合人文理念為人類服務。

日本西園寺住持 內藤香林訪法鼓山

日本著名禪畫僧暨黃檗宗西園寺住持內藤香林(右一),應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邀請,與臺灣水墨畫家葉玲琇,於法鼓德貴學苑共同舉辦「佛教世界禪、禪荷畫」聯展。十月二十九日,內藤香林與黃檗宗萬福寺宗務總長荒木將旭一行,特地參訪法鼓山園區及農禪寺。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親自接待茶敘,兩人就禪畫進行切磋,內藤住持並當場揮毫,畫就一幅觀世音菩薩聖像致贈。

方丈和尚與萬福寺宗務總長荒木將旭談及,聖嚴師父留日期間曾兩度參訪萬福寺,第三次則是一九九二年,由現任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等人陪同。師父對於出身中國,率弟子東渡赴日開創黃檗宗後復興禪宗,與臨濟宗、曹洞宗成為日本禪宗三大支派的隱元隆琦禪師極為景仰,因此特地至隱元禪師的墓前頂禮致敬,令當時接待的知客法師印象深刻。

在參訪完法鼓山園區後,一行人轉往農禪寺繼續參訪,對於法鼓山體系攝受人心的寧靜境教深表讚歎。

(文/釋演化.圖/釋常鐸)

下載>>法鼓雜誌第360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如是我願Thus i Do 師父圓寂十週年】
首辦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氣候變遷內在面向全球青年系列會議】
從心應對 勉青年帶領改變
【感恩20 報恩行願】
馬來西亞新道場啟用
【方丈和尚師範大學演講】
期許科技與人文相融並濟
日本西園寺住持 內藤香林訪法鼓山
下載法鼓雜誌第360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