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氣候變遷——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四大面向為地球環境永續創新思路

法鼓山首度舉辦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小農、農產通路工作者、專業學者齊聚一堂
從農業生產、產銷通路到消費意識
結合心靈環保,開展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多元對話
也看到新世代投入農創帶來的希望


(李東陽 攝)

農業創生

家庭農業 農作多樣性守護者

「農民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人類賴以為生的糧食,是農業所生產,因此對農業的關懷,不只關乎農民,而是全人類。座談會的第一個議題「農業創生」,探討在氣候變遷下的全球生態危機中,若把人類健康安全的未來視之為重,則建構一個尊重生命、共生共榮的農業思維及行動模式,是必然趨勢。

聯合國NGO規畫小組成員常濟法師分享聯合國發布的「家庭農業十年」願景,肯定小農對提供安全食物有重大貢獻,生產全球八成的食物,而且健康、多元和對文化有益。在聯合國二○一五年發布的十七項「可持續(永續)發展目標」,包括消除貧窮、消除饑餓、改變氣候變遷、維護陸域及海洋生態系統以永續使用、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等。農業生產貫穿了這十七項目標,選擇友善生態的農耕方式,是達成這些目標的重要方法。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玠廷,以佛教的身土不二(依正不二)觀點,介紹「有機3.0」的思維,不只限於農業生產有機,而是包含生態考量、文化多元、社會正義及具經濟可行性。指出農業不只是生產食物的手段,而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現代社會的運作方式,讓我們只在餐桌上認識食物,卻對食物從農地到餐桌的過程所知有限,呼籲找回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連結,思考如何讓生活在農村成為年輕人的生命選項,而不是只有「來去臺北打拚」。

臺灣友善農耕的重要旗手,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全面介紹了泛有機農法的思維演進,國際研究及典範,指出友善農耕方式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後石油時代農藥、化肥匱乏時,仍能支持糧食生產,甚至,採用免耕犁的農法,更可望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以利對抗氣候變遷。期盼在政府政策、消費者選擇的共同努力下,擴大友善農耕。

(釋演化)


農業生產

人與環境 友善關係


▲賞鳥人士林哲安因觀察鳥類的因緣,開啟耕種友善稻米的歷程。(李東陽 攝)

農業生產議題上,三位青農分享各自返鄉種田的心路歷程。除了結合各自的專業背景,更嘗試帶進「生態」概念,營造一個人與萬物共榮的環境。

身為佛教徒的張顥嚴,在臺灣大學攻讀農業化學碩士時,即以土壤學為專業。八年前父親生病,便決定回家接手有機栽植的茶園。「我看見第一代有機農,往往沒資金、沒技術,就一頭熱血投入。也好奇,有機農業到底有沒有希望?」心中的疑惑,開啟他結合佛法與科學的栽種實驗,嘗試將茶園「依緣而起」的土壤,建構出平衡的地、水、火(生物)、風(空氣)等條件,發現即使不除蟲、少施肥、少收一季茶,產量與品質都逐年增高,令他體悟:「要讓各種生命替我們做工,首先,要透過『聞思修』淨化認知,建構合乎真實的世界觀。」

原本對農業一竅不通的林哲安,是專業賞鳥人士,多年前便觀察到,宜蘭鳥類棲地受到破壞,導致鳥的數量銳減。因緣際會下,在新南村開啟種「生態友善」稻米的歷程。基於愛鳥的心,他開始以保價收購的方式,尋找農民合作,訂定生態契約,更打造有「雞」認證的品牌田董米:「董雞很怕農藥,所以牠的現身,也代表好環境、好農民!」

十九歲便棄商從農的龔哲敬,表示「人」是他投入農業的最大動力:「我知道自然農法才是真正對人好。」他與幾位農友,一同建構起自然農法的代耕系統,針對農民需要,並將對土地的干預程度降至最低。如今,他協助一百五十多戶農友代耕,協助新農進場,更熱衷提供種源、分享經驗。他說:「在土地上,我終於了解踏實的感覺!」

擔任主持的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不禁感動道:「這是青世代面對、解決問題的方式,讓我們看見農業正向的未來。」

(江胤芝)


農業通路

互信互惠 打開通路


▲韓國韓莎琳(Hansalim)合作聯盟執行董事尹亨根,分享韓莎琳成立歷史與理念。(曾麗霞 攝)

「有機農業不缺耕種的人,缺的是行銷的人,來打開市場!」合樸農學市集理事長陳孟凱一句話,說明農產通路在推動有機農業中的重要性。

此論壇由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理事長陳建泰主持,首先由擁有超過六十七萬名會員、二千二百戶生產者的韓國韓莎林(Hansalim)合作聯盟執行董事尹亨根,分享成立歷史與理念。韓莎林是由一群稻農發起,於一九八六年創立,一九八八年進一步成立生產者與消費者聯合社。尹亨根表示,韓莎琳的三核心為「生產者組織」、「聯合社」與「社會倡議」,即以農民為主體,建立價格、契作、資材、保險的合作網絡;藉由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組成合作社,建立互信與支持。此外,不只賣東西,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

於二○○七年成立合樸農學市集的陳孟凱,目的在於建立一個互惠共利的通路平台,二○一七年起,並開始培育CSA農食大使,成立樹合苑創生學院,他說自己是在「種人」,期許培育出跨領域農食人才,推動城市食育,讓產銷雙贏,進而達到友善大地的最終關懷。

雲林縣漳湖生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則從教育工作跨界生態保育,因為他認為不能讓學生與大自然失去連結。由於保護樹蛙的行動,他開始重視無毒自然農法。二○○七年擔任華南國小校長後,因學校座落在典型偏鄉農村社區,當地人口老化嚴重,在學校與社區的互相協助下,農村成功轉型,將荒蕪的土地,透過居民共識的翻轉,以無毒農法復耕。

三位分享者皆表示,做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最重要的是建立雙向的信任,而信任基礎無法一蹴可幾,需要慢慢累積,雖然如此,守護大地仍是一條必行的路,互勉不忘初心。

(邱惠敏)


消費意識

正念消費 從生活著手

「我從煮一頓飯得到的知識比我讀博士還多!」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共同代表五十嵐祐紀子如是分享。在消費意識議題上,三位講者從消費者的角度,分享如何以實際行動支持友善環境的生活型態,進而對周邊的人發揮良善影響力。

五十嵐祐紀子說,她剛來臺灣讀書時是外食族,結婚生子後,日本海嘯福島核災、臺灣塑化劑、含錳超標的不鏽鋼便當等事件接連發生,為了照顧家人健康,她開始上菜市場,也積極搜尋資訊、拜訪農友、了解友善耕作,並關心環境汙染。現居臺東縣都蘭村,她跟藝術家鄰居實踐共煮、共食生活,也邀請社區居民及志工利用閒置農地,共耕、共煮、共遊,建構共生社區。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祕書長的黃俊誠,從有機農夫市集經驗,發現消費意識有提昇的空間。他提倡「飲食素養」觀念,希望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有益健康的食材,關注食物里程、碳足跡,進而落實環保。

黃俊誠並引進二○一六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推出的「食物永續指標」,推動綠色餐飲指南,邀集餐飲業者參與「綠食宣言」運動,推廣在地、當令食材,以及健康料理與綠色餐廳。

現為樸耘生態教育園區負責人的黃福君,卸下傳統產業經營者的光環,帶領家人離開城市尋找適居之地,過程中學習自然農法、動手做食物,連珍珠奶茶也自己做,以「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的正念消費,實踐減碳且自給自足的生活。目前他規畫結合志工團體與社區,營造食農與生態教育的園區,希望以友善環境方式,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不管是消費者或生產者,都可以從自身出發,思惟尊重生命,選擇過有機生活,建構與自然永續生存的環境。

(林貞均)

農場參訪

打造有生命力的農業

◎江胤芝

彰化的壽光自然農場裡,聽聞佛曲長大的老欉火龍果,不僅果實飽滿、色澤透亮,滋味更是鮮甜;稻香休閒農場主人陳瑤騰,以回復物種多樣性為初衷,打造有機栽植的香草園;南投竹山的恆誠茶園,擁有土壤學專業背景的青農張顥嚴,分享如何採樣土壤,觀察土壤中四大元素的互為整體,並藉助科學的分析,讓生態回復平衡,幾年下來,雖然有機肥使用量大幅減少,茶葉收成與品質卻逐年增高。

十月二十八日,研討會專案召集人果祥法師,帶領三十多位相關領域的民眾,參訪彰化、南投三座採行有機或自然農法的農場,顛覆一般人對於有機或自然農法栽種出的農產品「不好看」、「不好吃」的刻板印象。當眾人疑惑地向壽光農場園主陳吉利問道:「小鳥、蟲子不會損害收成嗎?」他分享,作物雖然偶有被吃食,但病蟲害卻不治而癒,收成與品質反倒比過去實行慣行農法時更佳。這樣的結果,不禁讓人深思,減法哲學與護生思想運用在農業上,不但不會損己,反而指出一種與天地萬物共存共榮的可能。

來自臺東的小農賴麒泰分享,無論是火龍果園或茶園,都是從父母傳承的土地,開創出新的發展,展現生生不息的希望。甫從臺大農藝系畢業的李孟恒,觀察到三個農場皆是雜草旺盛,跟過去所學極為不同,也驚奇於自然農法種出的果實不易腐壞、能自然風乾,重新思考心靈環保的意義:「自然農法就像全人教育,內在具足了,才能更健康!」一場實地參訪,不僅是環境理念的交流,更透過土地滋養心靈,進行一場自然環保的體驗。


青農張顥嚴的恆誠茶園一片綠意,融貫了佛法與科學的栽種心法。(李佳純 攝)

專案召集人心得分享

逆轉氣候變遷 保護共同未來

◎釋果祥(法鼓山副住持)

近年來,我從事友善有機農法的推廣,也親自實驗無肥無防治的種植方式,因為我相信緣起的世間,一切環環相扣,土壤中蘊含的生物及元素不可思議,人類愈少干預愈好;也相信先近營養學界的說法:人體需要的十萬種植物營養素,不是大量殺害蟲蟻,與大量施肥的蔬果所能具足。又近年來,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的威脅愈演愈烈,其中的兇手――溫室氣體,四分之一來自農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農業已迫在眉睫。今年適逢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於是連結心靈環保、農業創生及氣候變遷的議題,在僧團支持下,邀集郭華仁、黃淑德、吳東傑等六位老師,成立諮詢小組,籌畫舉辦這場研討會,作為延續師父理念,報答師恩的系列活動之一。

開幕時,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盧虎生的一段話,令人相當感動,他說:「氣候變遷的定義,即是因為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化,因此要解決、調適氣候變遷的影響,就必須回到人類活動的調適;而在以往的操作策略中,卻缺乏人為的心理調適,『心靈環保』正是解決氣候變遷最核心的問題。」

專題演講中,仰山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先生指出:「維護環境,友善地球,從有機農業開始;食衣住行育樂,也都必須綠色消費,才能建造有機綠活的臺灣。」我聽了既歡喜也非常認同,願有更多政府單位和民間團體及個人,一起努力推廣友善有機種植,並在生活各方面重視環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逆轉氣候變遷的問題。

兩天的研討會,所有發表人和主持人都非常用心,聽眾的反應也非常好。會後,我們安排一天的農場參訪,帶大家親見友善農耕的出路與未來。衷心希望,回到現實生活中,法鼓山的僧俗四眾、農業界的朋友、政府單位,及社會大眾,都能繼續以心靈環保為核心主軸,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的山河大地。佛教徒相信:人(和一切眾生)往生後會再投胎轉世,保護地球,不只是保護子孫的家園,因為,從佛教的輪迴觀點來看,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會再投生回這個世界,因此保護子孫的家園,即是保護我們自己來世的家園。

【對應氣候變遷——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
四大面向為地球環境永續創新思路

【農業創生】
家庭農業 農作多樣性守護者

【農業生產】
人與環境 友善關係

【農業通路】
互信互惠 打開通路

【消費意識】
正念消費 從生活著手

【農場參訪】
打造有生命力的農業

【專案召集人心得分享】
逆轉氣候變遷 保護共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