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青年 用禪心淨化社會

臺港青年藉禪修回歸自心 學習奉獻利他 鍛鍊處理問題的悲智


▲新世代青年在禪修體驗中回歸自心,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青年院 提供)

【本刊訊】七月二十六至八月二十七日,法鼓山為臺、港青年規畫卓越禪修營、青年禪七,以及香港青年五日禪等禪修活動,在地球愈趨炎熱、世界局勢動盪的環境中,以禪法的安定智慧,為青年朋友的身心帶來清淨與清涼。

自七月一日起,從總本山至各地分院、辦事處的兒童營,青年身影即無處不在。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對這些參與青年讚以「如珍珠般寶貴」,指出時下年輕人生活不虞匱乏,然而受現代消費習慣影響,心有煩惱,也傾向經由消費、娛樂或網路紓解,而青年院提供的青年平台中,年輕人可以透過陪伴兒少、關懷老人、偏鄉服務等活動,打開心胸眼界,得到成就感與生命的提昇。從佛法觀點而言,透過奉獻服務,更能積累福德資糧,心中的菩提種子也更容易茁壯成長。

常炬法師也坦言,新世代青年思維模式改變,以往為探索生命問題而扣佛門的青年已不多見,許多第一次來參加活動的學員,更不乏被父母「逼」來的。曾有學員直言,前來的理由是應母親要求,「當作給媽媽的一份生日禮物,但沒想到參加後受益很深,結果是自己得到了一份禮物。」如此的心態轉變,在營隊中極其常見,常炬法師因而讚歎這位母親的智慧。「就算是抱著給父母一份禮物的心態,我們都非常歡迎。這就有了親近佛法的因緣,而佛法可以說是幫助年輕人面對所有困難挫折,唯一、且最根本的藥方」。

七月底由香港道場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同舉辦的青年五日禪,報名人數突破三百人,為近年新高,在種種變數中,仍有近一百五十位青年參與。活動過程中,這些青年的惶惑與不安溢於言表,過半的提問不離社會情勢。監院常展法師以斧頭砍樹為譬喻回應:「如果要砍一棵樹,您是選擇用利斧還是鈍斧?心穩定下來,思考才會清明、判斷才會正確,如此去面對問題,就像用利斧砍樹,絕對比拿著鈍斧頭砍樹有效。」鼓勵青年藉由禪修暫時回歸自己的身心,鍛鍊處理問題的悲智。

總護演定法師也從經行中觀察到,學員心境從首日的急躁,到後來愈趨放鬆安定。據活動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二的學員表示「日後會有計畫持續禪修」、百分之九十四肯定「禪修對日後面對壓力及處理困難有幫助」。由此可知,禪修帶來的改變是年輕人可感可見的。

常炬法師深感佛法那麼好,因此,接引年輕人學佛務必趁早,青年院也將持續提供青年學佛平台,讓佛法成為支持新世代的力量。(更多內容請見五版

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 越南分享茶味定心禪


▲果鏡法師以茶會形式,帶領越南當地青少年,體驗禪坐及茶禪。(陳惠秋 攝)

【陳惠秋/越南報導】七月十二至二十六日,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應法鼓文理學院學生、來自越南的道戒法師之邀,帶領佛教學系六名學生前往越南交流參訪。果鏡法師以茶禪形式,為越南青少年介紹禪宗的茶文化,內容包含早晚課、動禪、念佛經行等體驗,帶領新世代越南信眾感受活潑而生活化的禪法。

果鏡法師此行主題「茶味定心禪」,為道戒法師的畢業呈現,以茶會分享茶禪的形式,為越南當地首創。十三日的第一場茶會於永福河仙寺舉辦,共有二百多位當地小學至高中的青少年學員參加。在所長引導下,學員們認識茶具、茶葉,學習泡茶、品茶,領受茶禪一味的安定法喜。午齋後,擔任隊輔的高中學員分工合作,一起清洗餐具,並運用日光消毒烘乾,展現當地純樸環保的生活方式。

二十一日於河內龍光寺舉辦的第二場茶會,則有近七十位青少年參與,念佛經行之後,法師引導眾人練習放鬆,體驗禪坐及茶禪。大堂分享時,許多學員表示非常喜歡茶禪,也對中國禪宗茶禪的歷史感到濃厚興趣。

近年來,越南籍法師赴法鼓文理學院就讀的人數逐年成長,此行果鏡法師也前往拜訪校友彌堅法師住持的寺院。「法鼓文理學院的越南學僧,不管在校或畢業回國,都努力將所見所學帶回國,與當地的寺院和信眾分享,非常讓人感動。」果鏡法師表示,越南佛教界相當重視僧眾教育,主動將僧眾弟子送到佛學院就讀參學,或是出國留學,因此,在世界各國都可以看到越南留學僧的身影。法師也期盼,日後越南佛教經由這些僧眾回國弘化,使佛教的前景更加光明。

方丈和尚上廣播節目

分享幸福密碼 感恩知足 廣結善緣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上廣播節目《幸福密碼》,分享學佛「僧」涯的幸福密碼。(法鼓山人基會 提供)

【張田沛/臺北報導】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七月二十二日,受由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共同製播的《幸福密碼》節目之邀,與大眾分享學佛「僧」涯的幸福密碼。精彩內容於八月三十日播出。
「我的幸福密碼是感恩、知足、廣結善緣」。方丈和尚表示,一生當中受到的恩惠太多,佛法說感恩圖報,要報眾生恩、父母恩、師長恩以及三寶恩,因此需要與更多人廣結善緣,同行菩薩道。

方丈和尚也分享自己在日本求學時的觀察見聞,讚歎佛法深植於日本文化之中,例如曾在街邊的花圃中,看見「草木皆有佛性」的告示牌;各種傳統技藝如茶道、劍道、花藝、書道等,均可看出佛法的底蘊。

主持人張光斗請教方丈和尚如何面對壓力?方丈和尚想起聖嚴師父過去時常提醒他「要記得微笑」,鼓勵大眾碰到困難時記得Stop(暫停)、Relax(放鬆)、Enjoy(享受當下)。並鼓勵大眾發揮生命的光彩與價值,利益他人,便是成長自己。

法鼓山人基會表示,該節目將邀請來自媒體、科技、出版、醫學、宗教等各領域人士一同分享幸福能量。歡迎每週五上午十點鎖定教育廣播電台,收聽觸動心弦的感動。

波蘭禪二十一

安心為始 鋪展入禪之道


▲參加波蘭禪二十一的禪眾,許多是每年固定參與,禪期中展現出安定特質。 (釋常護 攝)

【釋常護/波蘭報導】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十七日,聖嚴師父馬來西亞法子繼程法師、象岡道場住持果元法師等一行前往波蘭,再次於華沙市郊的德露潔芙(Dluzew)藝術學院舉辦禪二十一,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士、義大利、法國、克羅埃西亞、波蘭、臺灣、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四十六位禪眾參與,其中包含了七位出家眾。

自二○○八年迄今,德露潔芙已成為法鼓山在歐洲弘揚漢傳禪法的重要據點,共舉行十二屆的禪期,這次是自二○一五年以來,第五場長期禪修,為期二十二天,有一半以上的禪眾每年固定來參加,另一半則是聽聞禪期殊勝,慕名前來體驗。禪期一開始,禪眾便展現耐坐特質,禪堂氛圍也因而更顯安定。

每日晚間,主七繼程法師開示七十分鐘,脈絡清晰、解行並重,貫徹中華禪法鼓宗的禪法。法師首先以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覓心了不可得」的公案,點出眾生心不安的關鍵「Duḥkha」(苦),再循序講述安心之道,延伸說明話頭與公案的修行區別,指出聖嚴師父教導話頭禪的珍貴與方便。

有鑑於近世以來,多數修行人以為佛法是「知易行難」,事實上卻是因不諳佛法核心「無常」,而掌握不到重點。基於此,繼程法師將所謂的「難」與「易」詳細詮釋,「難」是指修行者對佛法的「空性」觀念沒有深入體解,而淪為意識層面的想像,所以對生理和精神層面的苦無法解決,或者在實踐練習方法時,落入了慣性而停滯不前;「易」是一旦掌握了「空」的正知見,修行時的障礙即可逐一處理,而能更進一步。清晰的解說,為禪眾鋪展出一條安穩而正知的入禪之道。

圓滿梁皇懺 精進有始終

八月四日,農禪寺啟建第二十一屆梁皇寶懺法會,首末日各有六千多位菩薩前往共修,方丈和尚果暉法師亦到場關懷,勉勵大眾將修行獲得的觀念帶回日常生活,淨化職場、家庭、社會,共同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表示,「七天的梁皇寶懺,等於是為期七天長時間的反省懺悔,力量更為強大,加上這麼多人一起共修,內心產生的沉澱更深。」

法會期間,果徹法師開示懺悔法門及功用,鼓勵大眾修學善法,悔過就是得道的因緣,懺悔能使自己行為有積極增上的動力;強調做自己心的主人,便是種下菩提道業的業種。(更多內容請見三版

(文/編輯室.圖/江思賢)

《人生》 70年 英文專書出刊

【本刊訊】今年是《人生》雜誌創刊七十週年,距離創刊的一九四九年,又是一個全然不同的驟變世局。《人生》繼五月出版「悟吧!在世界佛教村」七十週年專刊後,接續發行Global Buddhist Awakening英文專書,內容分成四大單元:回應驟變、佛教文化、禪法西來、世界佛教村,期盼書寫佛教在當代世界的發展與機遇。

書中收錄二○一八年六月,《人生》邀請不同傳承的法師大德,包括美國索諾瑪山禪修中心創辦人關寂照老師、夏斯塔寺住持梅安法師、馬來西亞普照寺住持繼程法師、梅村香港基金會執行總監法欽法師、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美國智慧出版社發行人丹尼爾.艾特肯、《三輪》雜誌副社長山姆.茂等共同分享佛法悲智,提供修行指引的兩場主題演講和座談會內容。

聖嚴師父與多位西方弟子結下法緣,賽門.查爾德、吉伯.古帝亞茲、麥克斯.柯林、卡門.米哈勒內,分享師徒故事與在西方弘揚漢傳禪法的努力。還有美國菩提長老反思社會制度對人的壓迫,分享從傳統僧侶生活轉而投入社會倡議的歷程;義大利籍法樂法師,分享從舞蹈到投身佛學,成為女性出家人的經歷。

本書發行獲得廣泛回響,美國《三輪》雜誌與《禪》雜誌相繼請求轉載書中文章;今年六月回臺參加「漢傳禪法之當代流傳」的多位法子,也紛紛帶回與當地佛子分享,並期盼法鼓山持續發行英文期刊或書籍,為英語系人士開啟更多認識漢傳佛教的門窗,加深東西方佛子的連結。

下載>>法鼓雜誌第357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新世代青年 用禪心淨化社會

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 越南分享茶味定心禪
【方丈和尚上廣播節目】
分享幸福密碼 感恩知足 廣結善緣
【波蘭禪二十一】
安心為始 鋪展入禪之道
圓滿梁皇懺 精進有始終
《人生》 70年 英文專書出刊
下載法鼓雜誌第357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