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憶 攝)

中元法會懺悔教孝報恩

農曆七月教孝月 海內外共修報恩
各地信眾隨儀文禮拜 共修至誠懺悔

【本刊訊】農曆七月為佛教的教孝月、報恩月,法鼓山全球各分院道場倡導教孝報恩,八月起陸續舉辦各項法會,信眾透過《地藏經》、《慈悲三昧水懺》、《梁皇寶懺》等法會,誦經、念佛、禮懺,將修行功德迴向歷代祖先及一切眾生,並為現世親友祈福;同時藉由法會共修,收攝身口意,懺悔自省,長養慈悲心。


▲信行寺舉辦三時繫念法會,信眾隨法師們誦念《阿彌陀經》、持咒、念佛、迴向來祝福撫慰亡靈。(信行寺 提供)

八月二日開始,臺中寶雲寺舉行三天的中元地藏法會,八百多位信眾虔心禮拜地藏懺,恭誦《地藏經》。監院常慧法師關懷開示:「對父母的最大的報恩,就是用父母給予我們的色身,做對社會及眾生有利的事。」期勉大眾回到日常生活中奉獻利他,持續為在世及往生的親人,做出具體的報恩行動。


▲雲集寺中元報恩三昧水懺暨三時繫念法會由常應法師主法,祝福眾生離苦得樂。(蔡明典 攝)

八月四日起一連七天,北投農禪寺啟建梁皇寶懺法會,六千五百多位信眾於第一天參與共修。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到場關懷時,細說拜懺的六種功能,包括:增強對佛法的信心、開發智慧、培養慈悲心、修行禪定、超度與祈福,勉勵大眾將觀念帶回生活,淨化職場、家庭、社會。

農禪寺於法會期間,同步開放網路共修,九日利奇馬颱風來襲,線上超過三千人同時連線共修,讓實體道場的力量無限延伸。十八年來,每年全程拜梁皇懺的李文美表示,拜懺不只為自己,也為一切六道眾生,利人利己的布施行,讓七十七歲的她特別歡喜。

除了寶雲寺和農禪寺,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於七月二十六日先行舉辦中元報恩地藏法會,八月四至二十九日期間,蘭陽分院、基隆精舍、臺北中山精舍、安和分院、桃園齋明寺、齋明別苑、新竹精舍、埔里德華寺、臺南分院、高雄紫雲寺等,也先後舉辦一天至七天的中元地藏法會。

臺南雲集寺、臺東信行寺和高雄紫雲寺,則是舉辦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暨三時繫念法會,透過誦念《阿彌陀經》、持咒、念佛、迴向來祝福亡靈。今年適逢九二一大地震二十週年、八八風災十週年,臺南分院特別於法會中為受苦受難的眾生祈福。

海外的泰國護法會、美國東初禪寺、新州分會、洛杉磯道場、普賢講堂、舊金山道場、加拿大溫哥華道場等,也自八月三日起,陸續舉辦梁皇寶懺、中元地藏法會及慈悲三昧水懺法會,全球信眾共同以至誠心,迴向祝福過去、現在、未來的親眷及眾生。


▲老菩薩於寶雲寺中元地藏法會中,虔誠禮懺、誦經,為親人消災祈福。(趙炳義 攝)


▲舊金山道場舉辦地藏法會暨慈悲三昧水懺,信眾從禮懺中長養慈悲心,進而發菩提願心。(Jean Li 攝)

農禪寺贊普 展演師父生命史

【楊雅穎/北投報導】今年為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農禪寺梁皇寶懺瑜伽焰口法會的贊普區,其中十六個贊普桌主題,展演師父童年、青年、中年到晚年,不同階段的生命故事,呈現師父弘法利眾的一生。對贊普的擺設而言,是一次高難度的挑戰。

八月十日清晨六點多,距離瑜伽焰口法會開始還有八個多小時,巨蛋法堂旁,義工們忙著卸下一箱箱物資,準備移往贊普區。七點半,負責贊普擺設的義工也分組各就其位,依各桌的主題設計稿排列施食物品,儘管有時間壓力,參與的菩薩們都能安住身心,專注當下。

特地從臺中北上全程參與的陳芬蘭,細心修剪裝飾小花,同時在心裡默念佛號。統籌整場的張云綺,對大家不計辛勞,尤為感恩。負責搬運物資的劉俊北,一直忙到晚上法會結束,他說:「不怕流汗,我準備了三套衣服替換。」對於所有萬行菩薩的投入和用心,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非常感恩。法師表示,整個贊普的發想、設計和規畫,今年二月農曆年後即啟動,總計投入兩百多名義工。「參與的菩薩們都閱讀了師父著作,了解師父各階段的生命經驗,經多次細部討論才決定呈現方式。」法師對最後贊普的展現,讚不絕口。

果毅法師說明,贊普不只於物質上的布施,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希望召請來的有情眾生都能在聽聞佛法的當下,心開意解,離苦得樂。法會圓滿後,所有來自十方護持的贊普物資,將承續師父對法鼓山扮演「輸血管」角色的期勉,施送給二十多個社福單位,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農禪寺今年的贊普桌主題,展演師父不同階段的生命故事,上圖呈現師父閉關時的關房;下圖則是師父童年時的生活景象。(劉漢威 攝)

果醒法師東初禪寺、新州分會弘講

從《六祖壇經》提煉生活實踐

【翁蕙洵/美國新州報導】八月份,禪堂堂主果醒法師飛往美國弘法,八月七至九日,於東初禪寺舉行《六祖壇經》研習營;八月十日則前往新州分會宣講《壇經》,共有四十多位東西方人士到場聽講。法師對《壇經》鑽研入理,也對《楞嚴經》多有研究,演講中綜合了義理與實修,帶領聽眾從不同面向,了解「性」與「相」的究竟意義。

果醒法師指出,《六祖壇經》主要是講心性,一般人不會以佛性為我,而是以佛性去抓取的相為我。「我們平常不會特別去注意,當講到『我』時,到底是指什麼?」

法師表示,一般人所稱的我,大多是說自己的身體,我們能透過身體這個工具,來展現佛性的功能,但身體是被感知的,它並不是我。法師舉例,當我們說自己坐在這裡聽講,多半是指身體坐在這裡。法師並當場拋出一個問題,讓大眾去反思:當身體睡著、不被感知時,「我」跑到哪裡去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果醒法師與眾人分享:一是建立知見,從「有我」轉化為「無我」,從「有能所」轉化為「無能所」;再者,從心態著手,面對外境時,從「有取捨」變為「不取不捨」、從「有貪瞋」變為「不貪不瞋」;最後則由現象切入,不轉「不合意的」為「合意的」現象,不轉「被打罵的」為「被讚賞的」現象。更重要的是,修行是時時修、處處修,需要盡未來際,持續努力用功。

新加坡護法會 果慨法師分享《法華經》

修習懺悔法門 深入禪觀


▲果慨法師於新加坡,帶領九十位學員體驗懺儀與禪觀,互勉在生活中落實,改變並提昇自己。(新加坡護法會 提供)

【楊金嬌/新加坡報導】八月七至十四日,僧團弘化發展專案召集人果慨法師至新加坡,展開為期八天的弘法行,分享《法華經》的智慧。距二○一三年,法師帶領新加坡護法悅眾體驗懺儀與禪觀,已時隔六年。

八月七至八日「《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講座,每天都有近二百位信眾到場聆聽。「修行佛法的第一要點,是建立正確的知見和觀念。」法師首先強調,修行的關鍵不在於採用哪種方法,而是個人的心態。如果能對佛法起信,相信自己未來終能成佛,建立了這個觀念,接下來的行為也會跟著改變。

法師表示,修學佛法有境界,然而境界沒有好壞之分,「好與壞的分別,來自於我們的心,如果念念是善念,境就會轉換成好境。」法師藉以勉勵眾人來道場當義工,同時要修習懺悔法門,起煩惱時,有一顆慚愧柔軟的心,便不會輕易退轉,能有堅持下去的信心。

八月九至十二日的「《法華經》懺儀與禪觀研修營」,法師帶領九十位學員體驗懺儀與禪觀的方法。法師解說《法華三昧懺儀》的結構從懺悔、誦經至禪觀,過程從粗到細,目的是為了讓心慢慢靜下來。禪觀時,可使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像是數呼吸、隨息或默照,重點是專注、清楚和放鬆。四天的研修營,學員更加深入法脈源流、修懺要旨、懺儀的分類、懺悔的意義。

八月十三至十四日舉行「《金剛經》悅眾和義工成長營」,共有上百人參加。法師播放新加坡護法會成立迄今的照片,帶著眾人走進時光隧道,再次認識法鼓山和聖嚴師父,也讓新進義工了解護法會的成長歷程。兩天的成長營,義工們不僅增進對彼此的認識,也對自己護法弘法的使命,有更深的認知。

蘭陽講堂

倡導環保 減塑生活

【宜蘭訊】在生活中用心減塑,觀察、記錄自己每天產生的垃圾,思考消費對生活的意義,蘭陽分院於七月十三日,邀請「小事生活」創辦人洪平珊,分享「不逞強也可零廢棄好生活」。

洪平珊談到自己減塑生活的動機,源於七年前心中開始有三個想法,一是想拯救山林和海洋,二是維持心中的正義,三是想過更好的生活。她表示,當年正歷經人生轉折,恰巧看到一本分享減碳生活的書,讓她展開一年無塑生活的實驗,也拯救了自己的人生。她表示這個實驗不是過著山頂洞人般的生活,而是「用最少的資源,過更好的生活。」

從自己做得到的地方做起,洪平珊提供「不逞強心法」,包括「不逞強的減廢買菜招數」,如自備購物袋;「減包裝友善食材共購」,建立共購群組,請農夫將有機米、綠豆等直接裝麻布袋寄送,大家再帶容器裝回;還有「不逞強無痕生活提案」,如自備餐具、吸管、保溫杯、飲料杯提袋等務實作法。

如何不買東西而能滿足生活需求?洪平珊還分享「不買東西的消費哲學」,例如充滿故事的二手物資,理解來源後能更珍惜使用;還有豐富的跳蚤市場,分享多餘的、拿走需要的。「If you never try, you'll never know.」(如果你沒嘗試,你永遠不會知道!)她表示不管是心靈環保或減少垃圾,開始去做就對了,「這樣的練習會讓大家相信,我們都有能力過對自己更好、對家人更好、對地球更好的生活方式。」

香港書展 書香中有法音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三十屆香港書展,七月十七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開幕,香港道場設置了中文書攤位,由道場僧眾常禮法師、演清法師,以及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學生心空法師,一起主持開幕當天的祈福法會,七天書展期間,共一百三十位義工投入,與民眾分享佛法好書。

今年香港道場以年度主題「好願在人間」為攤位主視覺,並安排叩法華鐘祈福活動。來到攤位的民眾,在義工引導下敲鐘、誦念〈叩鐘偈〉。當鐘聲響起片刻,會場即生起一片祥和寧靜的氣氛。除了叩鐘祈福,現場還規畫了靜心鈔經、親子遊戲「小宇宙大發現」、禪修心體驗等活動。

許多未曾接觸佛法的民眾,在一片書海中不知從何著手,透過義工們詳加導覽與介紹,歡喜地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本。法鼓文化出版的「佛學入門Q&A」五十問系列、各種禪修類書籍,最獲讀者青睞,也讓忙碌的都市人藉由生活佛法書籍,汲取一帖帖放鬆心靈的妙方。

(圖.文/香港道場 提供)

中元法會懺悔教孝報恩

農禪寺贊普 展演師父生命史

【果醒法師東初禪寺、新州分會弘講】
從《六祖壇經》提煉生活實踐
【新加坡護法會 果慨法師分享《法華經》】
修習懺悔法門 深入禪觀
【蘭陽講堂】
倡導環保 減塑生活

香港書展 書香中有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