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72期 2012.08.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特別報導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高雄市茄萣國中臺灣原生百合復育記】

三年守護 百合花開

二○○九年,法鼓山活動處推廣「用心種百合•從花看生命」活動,

獲得全臺許多學校、社區響應。高雄市茄萣國中師生,

三年來用心守護百合,本期邀您分享茄萣國中百合花開的故事。

▲經過三年復育,臺灣原生百合今年在茄萣國中朵朵盛開,參與復育工作的老師和學生們,和百合花一起綻放歡喜燦爛的笑容。

◎文/陳玫娟•圖/茄萣國中 提供

法鼓山上復育的臺灣原生百合,今年春天在南臺灣盛開了!走進高雄市茄萣國中,朵朵喇叭似的純白百合花,彷彿吹奏著樂曲,分享生命綻放的喜悅。這個成功復育臺灣原生百合的故事,要從三年前的秋天說起……
師生合力栽種

有花開也有失落

二○○九年十月,茄萣國中在法鼓山邀請下,加入復育臺灣原生百合的行列。由輔導主任楊煌琦號召,熱心的鄭宏義、陳福生、黃智昭、董純妤等老師和同事,率領學生在校內的花圃和空地,分頭展開復育工作。

師生合力整地、鬆土,種下法鼓山提供的種球與種子。「埋進土中之前,要先測量種球間的距離,埋的深度也必須注意,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學生鄭民立從栽植中發現:培育植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二、三個月後,百合幼苗先後冒出頭來。隔年(二○一○年)二月到四月,除了種子區因幼苗過小,種球區的百合,每株都開了一朵。花雖不多,卻已讓師生第一次感受到百合之美。二○一○年,師生再栽植種球,卻因當年梅雨和颱風降水過多,種球長期泡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直到秋天都未能發芽。

看見百合韌性 感受生命盛開與美好

師生們原以為復育工作可能失敗了,回過頭來竟幸運發現:種子區的百合幼苗還在!為了好好守護百合,楊煌琦請多位學生來照料。學生們利用課餘和午休時間除草、施肥、澆水,從中感受泥土的氣味、等待開花的過程、心疼花苞被小昆蟲「摧殘」……,這些體驗,都是課堂上學不到的事。

二○一一年春天,百合花開了五、六十朵,幼苗也呈倍數成長,分株更多。師生們繼續努力,今年數百個花苞盛開,「那開心、感動的感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讓我覺得種植百合真是件快樂的事!」學生黃昱興歡喜分享。

「因為照顧百合,學生才明白處處用心皆學問。當初看到百合種子時,覺得薄薄一片很不起眼,等到它冒芽、長葉、開花,才深深感受到生命的韌性。」楊煌琦看到了學生的成長,「言教不如身教,和學生一起動手復育百合,守護共同關心的對象,師生間的互動也更加緊密了!」開學後,楊煌琦計畫邀請全校一起來種百合,一同體驗生命的豐富和美好。

▲百合種子發芽了,鄭宏義老師繼續努力除草,像照顧自己的小孩般細心呵護幼苗。

▲學生們為百合澆水、除草、施肥,樣樣不馬虎,體會「用心就是專業」的真諦。 ▲看到花苞了!學生們利用午休、課餘時間,持續用心照料百合,其中一株還長了六個花苞(右上)。

【茄萣國中師生回響】

花海中的夢想和期待

◎陳福生(茄萣國中會計主任)

記不得什麼時候,楊煌琦主任拿一些百合種球,說是法鼓山提供給學校,要推動百合復育,他一口就答應下來。我分配栽種學務處後的小花圃,小時候在澎湖住家小花圃栽植,看到生命成長及豐碩果實,小小心靈對生命的震撼,又浮現腦海中。

在楊主任帶領下,一群熱忱的老師和學生,利用時間除草、施肥、澆水。有時偷懶多日未注意,雜草又快要掩蓋百合,只好鋤草、再鋤草。記不得哪一天早上,楊主任說我的百合開花了,而且是全校第一朵哦!快步前往察看果真沒錯,黃土一點白,兩人有如頑童蹲下來觀賞,你一言我一句,感覺學校好像變得漂亮起來了,醜小鴨變天鵝了。

君不見小花圃真的變天鵝啊!由於栽植百合,改變我們的心念。不知道什麼日子,空氣中又傳來熟悉聲音:「陳主任、陳主任,聽煌琦主任說,人事室後面樹下有一排百合花活下來,是鄭宏義老師的傑作!」這一回,我確信茄中校園又多了一位喜歡拈花惹草的老師了。

今年人事室後面開滿百合花,這一群小男人又是你一言我一句。我們說夢想與期待,希望將來整排都是百合花海,希望年年都能看到百合花在校園中綻放,退休後走過學校,也能找得到它的芳蹤。

國中生活的璀璨回憶

◎史絃政(茄萣國中九○八班學生)

那是國二升國三的那一年,某天到輔導室,自此接下了復育百合的任務。第一天面對的是一大片荒蕪、雜草漫生的土地,才剛除完草,午休時間便結束了。爾後接連四天,當同學們在樓上倒頭大睡,我都得頂著烈日在樓下澆水、除草,可是連一丁點兒百合的影子都沒看到。

下一個週一,一如上一個週一那樣頂著烈日,豆大般的汗珠沾濕整件上衣,突然驚喜看見,有幾株百合已耐不住性子,悄悄破土而出了!接下來的日子,在澆水、施肥、除草中循環度過,灑落在百合上的不只有自來水,還有汗水。

約莫三個月過去,花苞漸漸發上枝頭,眼看美好的結局就在眼前,不過此時卻來了一群蚜蟲,幾株百合被蹂躪得不成花樣,幸好其他的都還很健康,之後再看到百合花綻放,我知道,我們復育的任務大致成功了。

隨著時光流逝,我們也快畢業了,但今天歡送我們的,不再是鳳鳳花,而是那百合啊!在此謝謝楊主任在我們畢業前,為我們留下最璀璨的回憶。

................................................................................................................................................................................................................

【老照片•心故事】

走進農禪寺 先入慈悲門

農禪寺是無數四眾佛子學佛生命的入口,更是生活中修福修慧的道場。今年底,農禪寺將以全新面貌迎接大眾,本期起邀您走入記憶中的畫面,分享古早的農禪故事,接續那份跨越時空、永不退轉的學佛和護法願心。

◎文/陳玫娟•圖/本刊資料

蓋「入慈悲門」的身影

往年進農禪寺大殿前,一定要先穿過「入慈悲門」。當年聖嚴師父為什麼要蓋入慈悲門呢?照片中,正在蓋入慈悲門的身影,是一九八五年追隨師父出家、目前是法鼓山副住持的果暉法師。法師回憶,當年大殿外面是一大片竹子園,當時有一位護法居士建議師父做大門、圍牆、照壁和水池,讓寺院的環境有內外之分。

「不過,入慈悲門不是我蓋的喔!」果暉法師澄清,自己不具水泥工專業,「我只是負責監工,有一些細部地方,幫忙整理一下而已。」

------------------------------------------------------------------------------------------------------------------------------------------------------------

綠色琉璃瓦下的願心

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八日,農禪寺舉辦「新春信徒聯誼大會」,信眾們在入慈悲門下穿梭,響應聖嚴師父興辦佛教教育的願心,為剛創立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進行義賣活動。照片中,可以看到由綠色琉璃瓦、圓柱構成的入慈悲門已經完工,後方照壁則完成了水泥主體外觀。

為什麼稱為「入慈悲門」呢?「聖嚴師父希望來學佛的人,要先發起大慈悲心。」果暉法師說,內心起了大悲心,對任何人及所有眾生,都能以包容、平等的心相對待,「這是待人最基本的態度。」

------------------------------------------------------------------------------------------------------------------------------------------------------------

照壁前 有一排歡喜笑容

一九九二年十月四日,法鼓山會員大會在農禪寺召開,接待組義工坐在印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照壁前,歡喜迎接回家的悅眾。

回憶照壁上的題字,果暉法師說,聖嚴師父曾表示法鼓山是禪修道場,照壁選用《金剛經》中這句話,正是六祖惠能當初開悟的關鍵,「師父期許我們入了慈悲門後,能夠照見本來面目,進一步長養『放捨諸相,休息萬事』、化煩惱為菩提的智慧。」入慈悲門與照壁,象徵著悲智雙運,也是師父常說「以慈悲關懷人,用智慧處理事」的期勉。

................................................................................................................................................................................................................

【法鼓山二○一二大悲心水陸法會】

共修帶領人培訓開跑!

◎編輯室

「法鼓山,有夠讚,i大悲go水陸!」七月二十一日上午,臺中寶雲別苑響起一陣有力團呼,四十多位桃園、臺中、彰化、南投等地的菩薩,共同參與二○一二年大悲心水陸法會第一場「共修帶領人培訓」。

課程首先由弘化院監院果悅法師說明,今年邁入第六年的大悲心水陸法會,已進入穩定發展期,在地區的推廣也由「宣講」邁入「共修」,法師鼓勵眾人從「修行自知錄」入手,記錄日常生活的定課與持戒來實踐佛法。

水陸小組召集人果慨法師在「水陸法會與心靈環保」課程中分享,聖嚴師父一生堅持「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提昇人品正是「開啟自性大悲」;建設淨土就是「祈願眾生離苦」,與水陸法會精神相呼應。法師表示、修行的真正下手處,是從「心」開始,再走入家庭、職場中,一棒一棒延續下去,勉勵水陸共修帶領人,以眾生的「心靈領航員」自期。

水陸參學小組說明今年水陸法會共修運作模式,鼓勵地區在念佛或禪坐共修時段加入水陸共修體驗,透過觀看心靈環保數位學習網的水陸法會十壇講座、梁皇寶懺講要等線上課程,進行討論分享,再結合誦經、持咒等前行功課,一起「聞、思、修」,更能感受共修力量。

今年水陸法會首度成立「i大悲go水陸」臉書專頁,鼓勵菩薩們運用社群網路,將各地區水陸共修活動預告宣傳與分享放到網路上,引起大眾討論與興趣,也協助接引外縣市的親友就近參加水陸法會共修課程。

課程結束前,共修帶領人一起持誦聖號繞佛,進行水陸共修體驗,並展開小組討論,各地區初步規畫從九月份開始共修的方式與內容,大眾信心滿滿,要帶領各地菩薩對水陸法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體驗。

◎「i大悲go水陸」臉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igoddm

................................................................................................................................................................................................................

【高雄市茄萣國中臺灣原生百合復育記】三年守護 百合花開

【茄萣國中師生回響】花海中的夢想和期待

【茄萣國中師生回響】國中生活的璀璨回憶

【老照片•心故事】走進農禪寺 先入慈悲門

【法鼓山二○一二大悲心水陸法會】共修帶領人培訓開跑!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