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67期 2012.03.05 出刊
 
要聞 心靈環保i接力特別報導(一)(二) 各地報導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第九屆生命自覺營」特別報導

找回單純的自己

  ▲ 一百九十八位來自臺灣與美國、德國、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地的青年參與「第九屆生命自覺營」,在法鼓山上體驗出家生活。(法鼓山僧大 提供)

二月二日至十日,來自臺灣與世界各國青年,共同於法鼓山上體驗出家生活, 在生命自覺的課程中,尋找生命的方向,找回最單純、喜悅的自己。

◎法鼓山僧大

由法鼓山僧伽大學主辦的「第九屆生命自覺營」,二月二日於法鼓山園區展開,一百九十八位學員齊聚禪堂,創下歷屆參與人數最多的紀錄。

第一天「雲來集」活動後,為學員進行落髮,露出一張張清秀的臉龐;換上灰色中掛後,學員深刻體會到,沒有五顏六色的衣裝,更能襯托本來純真的面貌。

搭衣正授 建立守戒信願心

初入佛門,學員學習合掌、問訊、禮佛、長跪、穿搭海青和縵衣。搭衣後,二十多歲的孩子變得成熟穩重,原本浮動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正式授戒前,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以及果通法師、常元法師分別為學員說戒。惠敏法師說明,「戒」具有行為、習慣、性格等意義,而非一般觀念中的束縛;好習慣稱善戒,壞習慣稱惡戒,受戒者藉由跪拜、合掌等儀式,表達建立好習慣的信願心。果通法師講解因果與業的關係,指出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都會累計,遵守戒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

▲ 聆聽僧大副院長果光法師、常寬法師分享「高僧行誼」時,聽到精彩處,學員笑得開懷。(法鼓山僧大 提供)

正授當天,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擔任得戒和尚、副住持果暉法師為教授阿闍黎,學員們威儀齊整,乞求納受清淨戒體。唱誦〈搭衣偈〉時,許多學員忍不住感動落淚。方丈和尚期勉眾人把握九天的學習,珍惜難得的出家因緣。

自覺營期間,適逢聖嚴師父圓寂三週年暨心靈環保二十週年活動,學員們也透過視訊全程參與,同步傳燈、接受信物、簽署「心靈環保全民宣言」,並許下心願:願將心靈環保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高僧行誼 學習寬廣高遠心

「高僧行誼」由僧伽大學兩位副院長果光法師、常寬法師分享高僧故事。兩位副院長心目中的高僧,都有聖嚴師父。常寬法師提到曾隨師父出席一場國際會議,正當一位發言者講得十分激動之際,師父忽然要他送礦泉水給與會者,並將隨身攜帶的「八仙果」遞給那位發言人,大家頓時會心一笑,原本緊張的氣氛也緩和下來。常寬法師發現,師父不管在何處,總會關注每個人的需要,並扮演關懷和滿願的角色,以一顆寬廣高遠的心,包容照顧身邊的人。

果光法師目前著手研究心靈環保的經濟思想,相信如果人們能從佛法的觀點,來做決定與選擇,肯定能滿足所有人內在的需求,這才是對全人類真正有用的經濟學。法師透過實踐師父理念的方式,來感念師恩。

傳燈傳心 發願利他菩提心

▲ 感恩之夜的傳燈活動,學員們學習聖嚴師父感恩奉獻的精神,發願要以佛法利益自己、利益別人。(法鼓山僧大 提供)

普化中心副都監果毅法師以佛法結合生活的實際,講授「如何找尋自己人生的價值」。三學院監院果慨法師介紹梵唄的歷史、功能和發展,同時帶入專注、放鬆的禪修方法,帶領學員唱誦〈迴向偈〉,祈願更多人聽聞梵唄法音。

總護果竣法師於「出家與在家」課程中,播放聖嚴師父講太虛大師行誼的開示。「建僧」是太虛大師的心願,師父也因而發願建立僧團。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佛教不缺出家人,而缺少有悲願的出家人。」勉勵有志出家的青年發起大悲願心,弘法利生。

最後一晚的感恩之夜,學員觀看《他的身影》影片,學習師父一生感恩奉獻的精神。「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為菩提心,利他為第一……」,傳燈活動上,師父所寫的〈菩薩行〉一字一句流入學員心中,學員們長跪接燈,並跟著唱誦,發願要以佛法利益自己、利益別人。今年參與、護持自覺營的兩百多盞心燈已被點亮,未來將持續發光發熱,為社會帶來希望和光明。

................................................................................................................................................................................................................

佛教學院舉行招生說明會

  ▲ 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中)率領果暉法師(右至左)、蔡伯郎教授、果肇法師、見弘法師等,為有志報考佛教學院者進行解說。 (黃佳卿 攝)

【黃佳卿/金山報導】「法鼓佛教學院的學生有個特色,就是都會微笑,身心健康。」二月十一日法鼓佛教學院舉行考生輔導說明會,分別進行學士、碩士與博士班入學說明,共有八十多位有志報考者參加。校長惠敏法師讚歎眾人接觸佛學的善根因緣,期勉眾人如有機會進入學校,能以「知足常樂、助人快樂、寂滅最樂」,做為人生的基本態度,實踐佛法,為社會帶來正向力量。

說明會由惠敏法師、行政副校長果肇法師、副校長蔡伯郎、學士班系主任果暉法師,以及多位教師和一年級學生,進行入學解說,回答校園生活、學費及研究計畫等各方面提問。由於今年首度招收博士班,惠敏法師特別提到,與歐美、日本相比,目前臺灣的佛學研究還在起步階段,法師鼓勵報考博士班的同學,未來能為全世界提供最好的研究成果,也希望新一代研究者接棒傳承。

首屆博士班預計錄取三名,有十三人到場了解報考資訊,多是國內外具備佛學、法律、宗教、經濟、中英語文等專業知識的人才。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的黃玉真希望報考博士班,研究聖嚴師父的思想,這是她在師父示寂時所發的願。

參加碩士班說明會的張立欣表示,法鼓山長期以來推動的理念,對現代人很有幫助,希望自己也能藉由研究與方法的學習,來回饋社會。來自桃園智海蓮社的性湛法師,以佛教學院學士班為第一志願,希望在度眾的道路上持續學習。即將高中畢業的王宇廷,從小親近齋明寺,由母親陪同參加說明會,他表示,如能順利入學,大學期間一定會努力用功,學習奉獻自己。

佛教學院自三月起開放網路報名,四月份舉行筆試與口試,詳細考試資訊請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ddbc.edu.tw

................................................................................................................................................................................................................

二○一二冬季青年卓越營心得

數日時光 沉澱再出發

▲ 「心靈工作坊」中,學員由肢體的律動體會人我之間互動的關係,感覺自身與大眾一同血脈搏動、呼吸勻停。(青年院 提供)

二○一二年除夕的法鼓山,法華鐘樓人潮湧動,眾人合十繞法華鐘,潮寒的夜空下,只有虔誠的祈願與祝福。如此熟悉的場景,恍若回到一月十八日的禪堂,冬季青年卓越營的「心潮之夜」,每位學員與法師一同圍在排列成心型的燭燈旁,細細整理幾日來的點滴。有人娓娓道出心得、有人默默流下淚水,那晚的寧靜,有眾生心中暗潮的湧動,但不是煩惱,是無盡的感動與感恩。

回想卓越營「心靈工作坊」中,咪咪老師(心劇團團長蔡旻霓)以肢體的律動、遊戲式的引導,還有立體的形象、影片的鑑賞及親身的參與,讓人體會人我之間互動的關係,感覺自身與大眾一同血脈搏動、呼吸勻停。想起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意謂渺小不起眼的事件或現象,在紛擾不可測的混沌中,可能會扮演具有影響的角色。如同活動中,所有人跟隨某一人做相同動作,再由四人模仿一人、百人模仿一人,這種擴散的反應,可以撼動人心甚至改變世界。

「名人演講」邀請文創產業創意總監陳永基分享,從窮困的出身到不凡的獲獎紀錄、克服色盲的缺陷而在設計界成為翹楚、學歷不高但無法障礙他經營成功的人生,所有源源不絕的創意與設計,都是看似缺憾的過去所累積出的果實。陳永基無私分享他的人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贈予一句「Time is money」。重新思考這句話,也許這是陳永基的深刻心得,一切都有改變的機會,唯有時間不等人。

工作坊的「動」與名人演講的「靜」,一動一靜引人調劑身心、省思人生命題。禪堂之內,從活動的過程檢視自我;禪堂之外,由花草的變化感受生命。看這偌大的山林,從竹子山一路綿延至此,鐘山、鼓山之間的緩坡山麓,法鼓山寺宇殿堂從地涌出,金山市鎮遙遙在彼,此端恍如佛國淨土,晴光雨霧,皆為禪境。

卓越營僅僅數日,這剎那的時光,沉澱、成長、重新出發。在山上的學習不只是感受山林的靜美,藉由禪的練習,也能體會每一段人生過程的美好,生命因而能感受呼吸,在紛擾的塵世隨時提起方法、沉澱心靈。

▲ 「名人演講」邀請陳永基分享如何克服窮困的出身、身體的缺憾,努力經營自己獨特的生命歷程。(青年院 提供)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43期3月號

彌勒菩薩的五大淨土願景

在印度,彌勒與文殊、觀音、普賢並列四大菩薩,是大小乘佛教都尊崇的菩薩。彌勒菩薩以「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的凡夫特質,繼佛陀在人間成佛,做為娑婆有情的榜樣,而彌勒的淨土思想,更是著重於人間淨土的實現;只要努力建設人間淨土,人人都是佛陀的接班人。彌勒菩薩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傅大士、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為何古今許多高僧大德皆以往生兜率內院為臨終大願?本專題從聖嚴師父談淨土以及彌勒菩薩的大慈本懷、修行法門、弘傳、造像、大師與彌勒故事等面向,帶您一窺究竟。

2012年是心靈環保推動二十年,本期「特別報導」有「心靈環保i接力」紀實報導。「清心自在」分享十四歲音樂神童牛牛的話頭禪初次體驗。「電影與人生」介紹《末日情緣》,帶領讀者走進一趟失去感官的自我認識之旅。(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www.ddc.com.tw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佛教學院研修中心講座

■拯救瀕危的植物王國

【主講人】李家維教授
【時間】3月14日(三)14:30?16:30

■佛教與女性

【主講人】蘇美文教授
【時間】3月21日(三)14:30?16:30
【講座地點】法鼓山園區第三大樓階梯教室

法鼓佛教學院•春季班推廣課程

課程名稱

教師

開課 地點
日文閱讀 鐘文秀
3/19(一) 德貴學苑714教室
梵文閱讀 3/22(四)

【課程詳情】請上網查詢http://ddbctw.blogspot.com
【線上報名】http://140.134.134.243/ddb_pes/
【洽詢電話】(02) 2773-1264

................................................................................................................................................................................................................

「第九屆生命自覺營」特別報導 找回單純的自己

佛教學院舉行招生說明會

二○一二冬季青年卓越營心得

【法鼓書齋】彌勒菩薩的五大淨土願景

法鼓佛教學院研修中心講座

法鼓佛教學院•春季班推廣課程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