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52期 2010.12.05 出刊
 
要聞  焦點報導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特別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建設法鼓山 
   

當台下學生睡成一片

整整快五分鐘,我靜靜地環視全班,詭異的安靜氣氛中,
終於有一位同學注意到老師已經站在台上很久。
他推了班長一下,要班長喊起立……

◎陳淑娟 ───────────────────────────────────────────

(繪圖/菊子。法鼓文化 提供)

在高中教書,堂堂邁入第十年。一個炎熱的下午,正是午休結束後的第一節,當老師的人都知道,這一節課學生打瞌睡的機率最高,最能考驗老師們的EQ。不過這一天,我遇到的可不是打瞌睡而已。所謂「夏日炎炎正好眠」,走進教室,正開著清涼的冷氣,整個教室的學生,趴在桌上睡成一片,除了冷氣的呼呼聲,全班靜悄悄地,睡得好沉。

吸氣呼氣 默念動禪箴言

本想直接透過麥克風,用我驚人的肺活量與大嗓門,將學生從夢裡「震醒」,但是,這一次我沒這麼做。因為,以前遇到的情況是少數人在睡,但這一班實在睡得太不像話了。我一下子腦筋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反應,暫時沒有做任何處理,只因覺察到自己有一點點不快的情緒。我知道如果這時候開口,一定是不好聽的話;即使把他們都叫醒,也一定會影響接下來的上課氣氛。

於是,試著運用在法鼓山學到的禪修方法,將注意力放在觀自己呼吸的一進一出。吸、呼、吸、呼……,心裡默念八式動禪的十六字箴言:「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一、兩分鐘後,自己的情緒很快平撫下來,頭腦開始可以冷靜地思考怎麼叫學生起來,才不會導致不愉快。

學生清醒 宛若百花盛開

整整快五分鐘,我靜靜地環視全班,詭異的安靜氣氛中,終於有一位同學注意到老師已經站在台上很久。他推了班長一下,要班長喊起立,這時班長轉過來看著我,於是我對班長使了一個眼色──終於班長喊「起立」了!全班一個一個從沉睡中醒來了!啊,那就像是站在一個春天的花園,看到百花一朵一朵盛開的感覺!

再次環視全班,我用一種調皮而故作無奈的語氣,慢慢開口說:「感謝靈巧的班長,跟老師心有靈犀一點通,貼心地幫我喊起立!」班長向我會心一笑。接著我又說:「唉,真的很抱歉,下午第一節是最好睡的時候,看你們睡得這麼香甜,這種情形下,卻必須把各位叫起來,我覺得真是一件很殘忍的事……。」許多人都笑了。

「但我也是千萬個不得已,因為我是老師,有老師的責任呀,不能讓你們睡太久,不然進度落後太多的話,就只好飆車了……。」大家笑得更大聲了,在眾人開心的笑聲中,全班都清醒了,於是我們過了一堂很愉快的國文課!

禪的智慧 放鬆蘊含教化

這一堂課,給了我很大的省思。當老師的人,如果心情能夠「放鬆」,就是學生最大的福氣。當然,心情放鬆,可不是規矩放鬆喔!該要求學生學習的部分,還是得嚴謹。

身為教師,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若能先同理學生們的心理,再理性說明為何這樣要求,通常氣氛會比較好,上課效率也會提昇;反之,若總是用較高的姿態責罵學生,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產生對立,無法讓學生敞開心胸接受我們給予的教育,這樣就失去了投身教育工作的初衷了。

曾聽過聖嚴師父在某一場演講時,對台下打瞌睡的聽眾說:「實在太好了,我今天來這裡演講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因為大家都很能夠『放鬆』!」台下的人一陣笑聲,睡著的人,在笑聲之中也醒過來了。師父的話在放鬆中蘊含著教化,這就是禪的生活態度吧!

.................................................................................................................................................................................................................

【有聖嚴書院,真好】

聽!智慧開啟的聲響

◎林麗華(台北•萬里)

因緣聚會,法鼓山幫我連結了學佛路徑,從參加安和分院的禪訓班開始,到法鼓山社大金山校區的默照禪,跟隨法師的帶領,我清楚聽見智慧開啟的聲響,透過禪坐的過程,學習放鬆,讓呼吸變得輕柔、心變得沉淨,舊有的習氣漸漸去除,進而改變了在職場上的應對進退,猶如一株沾染塵垢的小草,經過甘露法雨的洗滌之後,變得更加翠綠挺拔。

兩年多前,得知聖嚴書院在金山開辦,我雀躍不已,向來對佛學經典的深奧,充滿疑惑,這樣的機緣,來得好不如來得巧,於是力邀住在同樓層的三位師姊一同報名。每週三晚上,我便開著幸福的學佛專車,載著善知識一起到聖嚴書院,展開為期三年的佛學課程。

「『五蘊皆空』應該如何解讀?所謂的『空』,在生活中代表了何種意涵?」一開始,同學們滿「害怕」法師的上課方式,不過慢慢地,這樣傳遞麥克風隨時提問,讓同學感受法師的用心良苦。課程結束時的大堂分享,同學們紛紛感恩法師的提問,因為每個問題,都引導我們去深思、去體會「一切唯心造」,去了解活在當下的生命真義,明白對自己的生命歷程負責任,才是佛教徒可以自利利他的基礎。

每位法師傾囊相授,從實用的佛學課程切入,讓我們學習將佛法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半年時間,我熟讀聖嚴師父著作《心的經典》,將《心經》中的文句,拿來當做生活上隨時可提用的方法,磨平了不少以自我為中心的尖銳稜角。

歷經兩年半的課程熏習,我們非常珍惜這個得以聽聞佛法的善緣。初階三年的聖嚴書院課程,只剩下半學期就告一段落,但我們相信,與善知識同學佛法,是累世促成的因緣。我們一起約定,還有更深一層的中階課程、更完整的高階課程,要一同精進;我們決定追隨聖嚴師父的腳步學佛,踏踏實實往「建設人間淨土」的方向前進,努力經營自己的法鼓山!

.................................................................................................................................................................................................................

【人生必修課】

學會倒出缽中水

◎陳昱樺

身為職業婦女,每天總是過著忙碌的生活。某天,聽聞同事提及打坐的好處,帶著想學習放鬆的心,參加了法鼓山初級禪訓密集班。

二天課程中,法師教導了打坐方法、法鼓八式動禪、慢步經行等,以及體驗托水缽的活動,我逐漸學會了放鬆,明瞭「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的涵義,然而,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托水缽。原以為安排這個活動,是為了穩定我們的心,沒想到卻無意間啟發了我,並間接療癒了我的喪父之慟。

托水缽之前,法師說了一則故事。有位出家修行的人,受到多年供養,卻遲遲未能開悟,國王因而要求他托水缽繞城堡一圈,如果缽中的水濺出,就要砍頭。當然,我們不用面臨「砍頭」,不過也須托著滿水的碗,繞行教室三圈。

起先的每一步,我都走得很小心,但不管怎麼小心,水或多或少會濺出。好不容易走完一圈,一旁協助的義工師兄又將水加滿。剛開始第一步,總是濺出最多的水,心愈急時,水愈容易濺出。好不容易走完第三圈,正開心水沒濺出太多時,師兄竟叫我們將水倒掉。

「倒掉!」頓時,我愣住了,我如此用心、小心呵護的水,最後卻是倒掉!突然間,我領悟到手中這碗水,彷彿是最親愛的父親,無論我多麼用心重視、小心照護,他終是離開了我。即使再怎麼不捨,終須有別離的一刻,這是人生的必修課程,我必須學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仍得一步一步地,踏實走好自己該走的路。

之前雖然知道這層道理,卻不曾體會如此深刻,這次,我是真的懂了!

.................................................................................................................................................................................................................

【參訪法鼓山】

一池淺水 沉淨心靈

◎趙果岑

經過一個多月,眾人引頸企盼的參訪法鼓山之行,終於在十月十六日清晨六點三十分出發了。約九點到達桃園大溪,看著熱鬧繁華的商店街,聽到有人說「齋明寺到了!」心想:齋明寺在街道旁嗎?待車子轉進不甚寬的街巷中,約五百公尺到了盡頭,看到花木扶疏、一片綠意,竟將不遠處的塵囂隔絕於外,好一個世外桃源齋明寺!

在一位師兄的引領下,我們沿著石徑,穿過了花園,來到百年古剎齋明寺。透過師兄的詳盡解說,了解齋明寺歷經清朝末年、日據時代至民國,從佛教道場轉為齋教,直至一九九九年聖嚴師父接任第七任住持,才又回歸正信佛教。

漫步寺院後方的小徑,來到新建的禪堂,那是一座自然採光、通風的環保建築,清水混凝土牆不貼磁磚,讓散熱快速,還有雨水回收設計,可以用來灌溉和沖洗便器。新禪堂前方是一片綠地,一棵百年樟木矗立於前,樸實無華的建築,與四周景致融為一體,靜靜佇立其中,重重煩惱也暫時忘卻了。

用完午齋,往金山法鼓山出發。見到巨大的山徽石,知道法鼓山快到了。車子隨著坡度緩緩前進,路旁溪流沿著山勢蜿蜒而下,溪岸兩側是翠綠的樹木、盛開的白色野薑花。

由於法鼓山十一月底將舉行水陸法會,導覽義工引領我們進入布置成法華壇的活動大廳。我們依序入座,將自己前方的小燈點亮,祈願後雙手捧燈,將燈供在佛前。隨後到了祈願觀音殿,殿前一池寬廣淺水,風靜靜吹過,撥開陣陣漣漪,心也隨著慢慢沉淨下來。

下午四點,必須上車離開法鼓山了。車子沿著山路下行,行經來迎觀音像前,車行速度放緩,大家向來迎觀音道別,期待明年的法鼓山參訪,再細細體驗寧靜的心,清淨的境。

【徵文】

提起筆 耕福田

生活中,您是不是有許許多多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 或是參與活動、上課學習的心得?
佛法這麼的好,需要您提起筆,與所有讀者分享喔!
《法鼓》雜誌邀請您,一起用文字來耕福田!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當台下學生睡成一片

聽!智慧開啟的聲響

學會倒出缽中水

一池淺水 沉淨心靈

提起筆 耕福田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