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44期 2010.04.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師父圓寂週年特別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師父圓寂週年徵文】

感念師父身教與叮嚀

我們要在苦和無常的體驗中,同時有法喜和禪悅的體驗,
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力量、希望和積極的精神。 ──聖嚴師父《法鼓山的方向》

(許朝益 攝)

為師父錄稿 領受了隨機教化

◎吳果慕

我於一九八九年在聖嚴師父座下皈依三寶,至今整整二十年了。

自一九九○年至二○○○年,十年間,在紐約東初禪寺,有幸為師父做文字錄稿的工作,得以親近他老人家,接受他的教誨,開啟了我對佛法的認識與修學。

師父對弟子,隨機調教,方便應化。記得一次整理文稿後,師父誇獎道:「這篇文章整理得很好,通順又沒有錯字。」我回答:「這沒什麼,很容易呀!」師父一句話不說。一會兒工夫,因為一件很小的事,師父藉機好好「訓示」我一頓,為的是要消除我的慢心。

師父早已超越對身體、病痛的執著,記得筆錄《抱疾遊高峰》時,正是師父百病纏身,被醫院檢查出身上大部分器官都出了狀況。當師父敘述這一章節,講到除了器官出狀況,牙齒也因做根管治療,被弄得口腔潰爛,無法進食;又因攝護腺出問題,每晚上廁所頻繁,無法休息。他娓娓描述,語氣詼諧幽默,好似在說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道具、一件和自己完全無關的事。我忍不住笑了出來,進而一想:師父這樣的身體令人擔心,又悲從中來,熱淚盈眶。這一笑一哭的當下,師父也毫不動容,只說:「繼續寫、繼續寫。」

海外弟子都希望師父能多停留海外的道場,紐約上州的象岡道場、加拿大的溫哥華道場,都是師父可以養病之地。每當我們提出希望師父留下靜養,師父總是說自己的福報不夠,並說只要有眾生需要他,他就不能休息。

回想這二十年,師父帶領四眾弟子,一步一腳印創建法鼓山,廣開弘化之門的艱辛,不由得敬佩師父的高瞻遠矚與悲智弘願。然而一路走來,我們卻還不時提出疑問:「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為什麼要辦那麼多活動?」如今師父的教化深入人心,在台灣即便不是佛教徒,也能對「四它」、「四要」琅琅上口,臨終關懷、佛化婚禮等等的推動,影響了整個社會風氣;而接引的信眾,更涵括了各行各業、各色人種。我終於明白,師父所做的一切,無一不是善巧方便在度化眾生、利益眾生。如今師父色身已幻滅,教法將永續傳承,在極端不捨中,我有著無盡的懷念與感恩。

勸募中成長 永懷法身父母恩

◎邱果潤

與法鼓山結緣,是在一次行經國家圖書館的國際佛學會議路上,當下,收到兩本結緣書《正信的佛教》與《學佛群疑》,回家後很認真地閱讀這兩本書,也認定聖嚴師父就是我要找的明師。

一九九七年起,開始擔任法鼓山勸募義工,一路走來,謹記著師父的提醒:「勸募是勸人來學佛,募人來修行。」由於募人募款,對法鼓山理念必須清楚,因此給自己訂了功課,大量閱讀師父的著作,也多次參加成長營,一路走來,從擔任勸募小組長,到勸募組長、預備委員、委員、副召委、召委,始終抱著學習再學習的態度。

師父常說的一句話是:「要做好關懷,不要當募款的機器。」因此,如果對護持會員關懷不夠,心中常有無名的慚愧之感湧上心頭。

日前接到一通護持會員無助又緊急的電話申請助念。從第一時間下午四點,到圓滿八小時助念圓滿,已是午夜一點鐘。曾有菩薩好奇問這位護持會員的捐款數,我們的回答是:百元護持與千元護持的關懷,沒有分別。

多次聽到師父開示,法鼓山義工的身、口、心儀,代表法鼓山的家教,身口意如果不好,外界會認定是師父沒教好。師父提醒我們「不能丟他的臉!」就像小孩子做錯事或行為不佳,人家不會問他叫什麼名字,而是問這是誰家的小孩?他的父母是誰?師父雖不是我們的生身父母,我們卻都是因為認同師父的理念,而在法鼓山結緣成為同學、同修,他就是我們的法身父母啊! (許朝益 攝)

.................................................................................................................................................................................................................

【跨宗教的友誼】

王修女的「四弘誓願」

◎釋果祥

去年(二○○九年)底,我與常悟法師前往越南,參加第十一屆國際佛教善女人大會,我發表的主題是「台灣佛教比丘尼與天主教修女的友誼」。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有感於世界上太多人因宗教信仰不同,而互相敵視、爭執乃至迫害,因此,我想藉著這個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不同信仰的宗教師之間,也有著動人的友誼,世人為什麼不多多開發人類美好的情誼呢?

這次大會中,有一位生長在美國的華裔天主教修女瑪利亞•王,穿著一身白淨修女服,穿梭在灰袍圓頂的比丘尼當中,忙進忙出協助打字、翻譯、接待等各項工作,並上台介紹一位比丘尼的生平,主題是「體現跨越文化之價值──瑞妙比丘尼」。

王修女看起來清臞削瘦,上台發表時卻是精神爽朗、聲音清亮,準備的資料充實完備,贏得了滿堂喝采。王修女以「四弘誓願」為主軸,配合她的報告,結束前又虔誦一遍「四弘誓願」。聆聽她念誓願文時,我深深感受這位修女是一位菩薩道的行者。

她一到台下,我立刻上前表達我的感動,也分享瑞妙法師對我個人的影響──瑞妙法師正是促使我到北投文化館,親近聖嚴師父的人。而王修女在夏威夷服務時,也因瑞妙法師的接引而學佛,後來經常參加念佛共修、擔任寺裡的義工。

大會結束後,王修女依舊一身修女服,跟隨我們參訪胡志明市附近的佛寺。臨別前,我贈送一張《法鼓全集》光碟給王修女,她則把上台時配戴的花環送給我。王修女清楚出家眾不配戴花環等飾品,但她提到瑞妙法師在夏威夷時,為接引不同文化的人,必要時也配戴花環。她希望我也能打破文化框架,把佛法帶入全世界人的心中。

配戴著王修女所贈的花環,我感受到慈悲、溫厚的菩薩道精神,而這,正是我們該向前輩大德們好好學習的。

.................................................................................................................................................................................................................

法鼓山呀

(許朝益 攝)

參與感恩音樂會的感動

◎張淑玲(法鼓山合唱團台北團)

我們的歌聲啊,不能不宏偉,
那是來自我們的心,打從靈魂深處來的,
要穿越了時空,凌上天際,
要讓師父聽到:
師父!我們感恩您!

一句句的歌詞,就是您的法語,
傳承了佛陀智慧與慈悲。
聽那如雷的掌聲,
因為我們唱您譜的詞,撼動了他們:
「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壞人,
偶爾起了邪念,做錯了事,說錯了話,
幫助他吧!他呀!正是菩薩要度的眾生!」
師父!我們要發揚您!

(李東陽 攝)

流浪 心燈

參加傳燈法會有感

◎廖翎而(中華佛研所畢業生)

滿懷希望,離開家園, 以為夢想在遠方,
不料挫折,虎視耽耽, 一再跌倒失望。

掙扎站起,又看見您, 在黑暗照亮山岡,
是您終於,停止忙盲, 讓心燈點亮我。

前方光亮,不再迷惘,
前方坦盪,不再喪膽。

我聽見黑暗中人, 摸索流浪,等待光芒,
這盞心燈,必須流傳, 願世界一片光亮。

.................................................................................................................................................................................................................

【徵文】 提起筆 耕福田

生活中,您是不是有許許多多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 或是參與活動、上課學習的心得?
佛法這麼的好,需要您提起筆,與所有讀者來分享喔!
《法鼓》雜誌邀請您,一起用文字來耕福田!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感念師父身教與叮嚀

為師父錄稿 領受了隨機教化

勸募中成長 永懷法身父母恩

王修女的「四弘誓願」

法鼓山呀

流浪 心燈

【徵文】 提起筆 耕福田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