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38期 2009.10.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特別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無盡的身教」座談會

聆聽師父最後一堂課

歷經七個多月的沉澱、發酵,聖嚴師父的圓寂佛事,在社會引發廣大的回響。
師父為我們上的最後一堂課,當中蘊含的精神、理念,怎樣啟發了社會大眾?
透過各界人士的觀察,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再次體會師父佛事為生命帶來的感動、啟示和提昇。

◎整理/編輯室•攝影/李東陽•許朝益

【主持人】葉樹姍(資深媒體人)
【與談人】單國璽(天主教台灣地區教團主席)、昭慧法師(玄奘大學宗教系系主任)、楊蓓(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單德興(中研院歐美研究所所長)

.................................................................................................................................................................................................................

單國璽 樞機主教:
以心靈環保為使命 喚醒社會良知

我跟聖嚴法師對於生命的交談,曾公開談過,也私下談過,我們兩個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看法。共同的看法就是: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規律,是不可避免的;人的生命是無價的、非常寶貴的,我們對於生命非常的看重、非常的尊重。最近我做了生命告別之旅,常常跟聽眾朋友說:「活著真好,因為活著就能夠跟大家見面,跟很多的老朋友、新朋友見面,可以跟大家溝通,還能夠為社會做一點事情。」比方我現在八十七歲,又罹患癌症,實際上也沒辦法再做別的事情,不過我至少可以鼓勵生病的人,為他們加油。

另一方面,我們認為生來沒有帶來什麼,死後也帶不走任何東西;對於人生的無常,我們的看法也相同;此外,我們在現世所有的功過、所做過的好事或是壞事,這些都要帶走,因為這些都有因果報應,這個也相同。

聖嚴法師最後三年,因為腎臟身體不好,我曾經和他私下談話,勸他腳步放慢一點,不要太快了。他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的使命感非常強,一定要做到鞠躬盡瘁,他不把他的工作當作一種職業,是當作一種使命,因為要做社會的晨鐘暮鼓,要用「心靈環保」的觀念,去改革社會的風氣,提昇各方面的倫理道德,這是他的心願。

我說:「看來我也是說服不了你,讓你放慢腳步;而你也說服不了我,讓我放慢腳步,那我們兩個就一起跑吧!」大師真正把生命當作是一種使命,要做晨鐘暮鼓,喚醒我們社會的良心、我們的良知,喚醒我們對環保的意識。他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他的心願,就是希望改革我們的社會,提昇我們的社會,去發揚倫理道德,我想這些是我們在世的人、活著的人,無論是什麼宗教、什麼族群,大家一個共同的心願,讓我們大家共同來完成。 (節錄)

.................................................................................................................................................................................................................

昭慧法師:
破除傳統觀念框架 體現佛法精神

長老的佛事,破除了很大的傳統框架,其中有一些是觀念層次,有一些是實作層次(儀軌)。不過儀軌背後,也透露出他的觀念,這些觀念都是徹頭徹尾的佛法觀念。例如「不築墓、不建塔」,就是他一貫的環保觀念——盡量節能減碳,不與活人爭地;另外還有「不傳供」,佛教因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喪葬儀式變得隆重繁冗。喪事原是哀慟心情的一種過渡方式,但在中國,「厚葬久喪」的觀念,使得喪事形成社會階層或經濟實力的排場。流風所及,連佛教也不能免俗。往往大法師的追思會上,會請許多法師排成兩列,把供品一個傳遞過一個,最後送上供桌。場面確屬壯觀,也顯示出高僧的人脈廣闊,地位崇隆。但長老完全去除這項儀軌,透露出了佛法的淡泊精神,他要謙卑而灑脫地離開人間。

另外,長老一直強調「不要辦成一場喪事,而是一場莊嚴的佛事。」也許我們會困惑:喪事跟佛事,不就只是一個名詞的轉換嗎?這必須回歸討論喪事的哀悼意義。長老希望大家向他作最後一次的告別,不要沉浸在哀傷的情緒裡,不要把他當作被哀悼的主角,而要把心念轉向佛陀——這是他此生給大家最後的祝福。這場佛事,讓與會者把心念轉向光明的、喜樂的、自在的、福德與智慧無量的佛陀。

有人問我,如果聖嚴法師認為「寂滅為樂」,為何創建法鼓山?通通消失難道會帶來快樂嗎?我特別提醒大家,「寂滅為樂」的「寂滅」,是指所有一切再堅固的事物,都是無常必趨於滅,當你洞穿了無常的真諦,就會知道:「凡有生者,必趨於滅,是為寂滅。」體悟及此,你就不會在面對無常世間的變化時,手足無措,你就不會對無常世間,產生「快樂常在,痛苦恆離」的錯誤期待,而能於逆境、順境兩皆自在,無往而不自得——這就是所謂「寂滅為樂」。長老對我們在觀念上的提示,其實是非常深厚而豐富的。(節錄)

.................................................................................................................................................................................................................

單德興 教授:
無我無執 利益眾生 用自己作教材

聖嚴師父最後的一堂身教,如果要我歸納的話,大概是底下幾點:言行一致,無我無執,利益眾生。

佛法講究信、解、行、證,也就是,修行的過程依序為相信、了解、實行、證悟。因此,佛法不只是理論,更是實踐。我認為從師父身後事的安排,可以看出他真正是言教與身教合一。師父生前曾說:「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場莊嚴的佛事。」他在很多場合曾針對生死開示,還出版過《歡喜看生死》。但這些基本上是言教,而師父利用身後的佛事,給我們一個最好的身教,讓眾人親眼目睹原來死亡是如此莊嚴的佛事。

第二個就是「無我無執」。師父的遺言中提到:「不編印紀念集」。其實師父教我們禪修時,隨時隨地提醒我們要去除自我中心,也就是去除我執。另外,師父教導我們敬奉三寶,要信佛、學法、敬僧,卻也不忘提醒我們,切忌盲從或迷信個人,以免誤入歧途,吃虧上當。我覺得,這些都展現了師父的無我無執、灑脫自在。

第三個是「利益眾生」。既然沒有我執,人生的目標就是為了利益眾生。方丈和尚提到,他向師父請示要不要開放法體瞻仰,因為許多弟子會希望有機會見師父最後一面。其實師父捨報圓寂後,哪還在乎這一切!但因為大眾需要,師父恆順眾生的需求,才應允:「那就開放兩天吧!」我遇到很多非佛教徒,他們看到師父處理生死大事的方式都很感動,不少人跟我說,將來往生後也要採取植存。師父的色身雖然離開人世,卻用自己的生死作教材,為我們上最後一堂課,真可說是「恆利眾生,死而不已」。

很多人惋惜,師父的色身舍利沒有保留下來,其實重要的是法身舍利,因此,意義更大、流傳更廣的是師父的法身舍利,也就是上百冊的《法鼓全集》。師父不只在今生提供我們一個典範,作為學習目標和安身立命的榜樣,甚至期勉我們把眼光放遠,超越有限的今生,把「建設人間淨土」當成生生世世努力的方向。(節錄)

.................................................................................................................................................................................................................

楊蓓 教授:
一場生命價值省思 自我提昇典範

這段日子以來,我發現師父的這場佛事,陸陸續續在發酵,原因是過去我們整個社會對於生命、對於生死,都有一些既有的想法、價值觀,可是到了這個時代,已經不那麼合時宜。我覺得師父用自己的佛事,而不用說教的方式告訴大家:我們在原來的價值框裡面,所認為對的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應該要來思考一下,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對?對整個人類是不是真的有益處?師父的行誼,讓所有人在心裡頭,開始跟自己問起「話頭」來,就是問自己:我原來相信的這些東西,是對的嗎?是真的嗎?我們開始真正去深思生命的價值、整個生命的意義。

我覺得師父的植存,是破除我們的執著,破除我們希望他一直在的一種執著,是破除依賴的一種執著。過去我們有師父可以靠,現在師父圓寂了,沒人可以靠的時候,我們就像儒家講的,開始要追念先人、承先啟後,這些是很好的價值,可是那裡面其實有很多的依賴。我覺得師父是要告訴我們,連依賴都不必了,你們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只要我們的理念方向是對的,比如植存這件事情,我覺得師父從根本上要破除我們對於人的身後事還有依賴的這種價值觀。

師父常講「依法不依人」,也常說:「只要你認同法鼓山的理念,做的事情就是一個佛教徒該做的事情。」他希望我們認同的是一個理念,讓這個理念變成我們行為各方面的準則,而不是以依賴他來作為我們的指導。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我覺得那個願,是可以把師父當作典範來學習。師父常說:佛法這麼好,可是知道的人這麼少。我覺得他用「心靈環保」的概念,希望我們一路傳下去,我們要把這個願傳下去、做得好,是要把那個依賴剔除掉,然後真正地以師父為典範、為楷模,把自己真的提昇起來,然後往下走。這樣也就不枉費師父用心良苦幫我們安排一場佛事,因為那場佛事不是給師父的,而是給我們的。 (節錄)

.................................................................................................................................................................................................................

美好的晚年(7)

告誡眾弟子書

◎聖嚴師父

吾曾目睹不少怪現象:有一新時代之住持僧,為使其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古剎煥然一新,竟非整舊如舊,而是重新設計,以現代工法及現代建材將古匾、古字、古雕刻全部拆換成現代模式,實使得古文物遭殃,聞之視之心痛不已,無它,當歸咎於僧人之未讀書也。有一位名聲甚美之長老以病往生佛國之後,生前所建頗具規模之道場,為其座下首席弟子繼方丈位,未久間,該道場文宣品中,介紹該寺沿革,對於其師某長老隻字未提,其首席方丈弟子則自稱開山,外人扣問其故,答云道場初建之際,長老已時抱病,實際事務均由弟子經手也。此乃倫理廢弛之一例也,弟子與師,爭奪開山之功勞,可嘆百千次!

吾見不少身著漢僧服裝者,並以漢寺及漢人社會為衣食資生,然其口口聲聲批評漢傳佛教之不是純佛法,漢傳僧尼生活方式不合佛制律儀,彼等不時讚揚南傳佛教純正,藏傳佛教有內涵有次第。外人扣以汝曾深入漢傳佛教諸宗文獻否?答云:既不合原始佛教又不合現代價值,豈用深入也。其實彼等確係無知淺聞,殊不知漢傳佛教本出於印度大乘亦融貫大小三乘,乃為發展中產生之適時適境而又不違根本之佛教。此種漢傳佛教之特色,尤其是禪宗百丈的戒律觀,乃為不違大小乘戒律,亦不墨守大小乘戒律,允為隨時隨方而又不失清淨及精進之最佳芳規,亦為今後世界佛教之必行也。

凡吾弟子當以吾此告誡,自勉勉人,庶幾漢傳佛教之法鼓宗,得以綿延不絕。否則,否定祖脈源而自以為高昭者,非吾弟子也。(完)

.................................................................................................................................................................................................................
 
聆聽師父最後一堂課

單國璽 樞機主教:以心靈環保為使命 喚醒社會良知

昭慧法師:破除傳統觀念框架 體現佛法精神

單德興 教授:無我無執 利益眾生 用自己作教材

楊蓓 教授:一場生命價值省思 自我提昇典範

告誡眾弟子書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