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27期 2008.11.10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聖嚴師父開示】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提到「因緣」一詞。因緣指的是什麼?如何看待生命中各種因緣?本期起,師父為大家詳說因緣,以及如何運用因緣,讓自己生命有所提昇與成長。

運用所緣 精進奉獻

很多人見了面都會說:「因為我們有緣,所以在一起工作;因為我們有緣,所以能夠見面。」如果一見面就吵架,算不算有緣?算!不過那是惡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就要改善它,把它變成善緣,緣是能夠改變的。

在佛教經典中,將「緣」講得最徹底的是「唯識」。唯識提出緣有四種:一是因緣,二是所緣緣,三是等無間緣,四是增上緣。

第一個因緣又叫做「親因緣」,是指主要的一個因緣。緣開始的時候只有一種,就是親因緣。譬如,對法鼓山這個團體來講,我就是親因緣。最早我們這個團體裡,只有我一個,剛剛開始的時候,什麼也沒有。然後漸漸地有了團體,也有了道場和建築物。那最初的一個因是我,這就叫親因緣。

諸位也是一樣。在你出生的時候,只有你一個;結婚以前,父母手足不算在內的話,也只是孤家寡人一個;然後漸漸地,各種各樣的緣才聚集在一起。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單獨的、最初的這一個分子的存在,就是親因緣,簡單地講,即是因緣。

 

▲ (參學室 提供)

第二個所緣緣,就是因為你這個親因緣,漸漸地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關係,譬如你跟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姊妹、同事、同學,甚至社會大眾都跟你有互動的關係,所以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活動、在這個世界上有功能和作用,而所有跟你有關係的人、事、物,都叫做所緣緣。「所」是「被」的意思,那些被你接觸的、奉獻的、學習的,都是你的所緣緣。比如夫妻兩個互相學習,就是互為所緣緣,也可以叫做「互為因緣」。因為自己是親因緣,那麼所緣緣就是自己的對象。現在諸位在這個地方,就是我的所緣緣;而我則是你們的所緣緣。彼此互動之間的雙方,你的對象是我,我是你的所緣緣;我的對象是你,你就是我的所緣緣。

有的人很會運用所緣緣,讓自己在各方面成長;有的人不擅於運用所緣緣,那這個人在社會上將會是不受歡迎或重視的人。因為若是一個人只想到自己,不想為社會服務,不為家庭想、不為父母想、不為兒女想,這個人就是不擅於運用所緣緣的人,是個自私鬼,在家裡會受到歡迎嗎?到了社會上、到了團體裡,會受到歡迎嗎?不但不受人歡迎,也不能成長、增長自己。其實好好地照顧兒女、跟兒女互動,即使兒女的學問不如你、知識不如你,什麼都不如你,但是你自己一定會成長。在這裡,兒女就是你的所緣緣。所以,所緣緣很重要,人必須靠所緣緣才會成長,所以懂得運用所緣緣的人,一定是個非常努力、精進,為社會奉獻的人。(待續)

.................................................................................................................................................................................................................

【教師禪七心得】

好容易 有幸福

◎陳常定

今年三月間,由於工作忙碌、壓力大、身心疲勞等因素,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本來經過幾個月的調養,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是參加了此次教師精進禪七,卻發作得更嚴重。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努力撐完全程,就當置之死地而後生吧!

炎熱的夏天,皮膚炎加劇,身心交迫下,反而讓我切身體會到一個道理:身體若放不下,心裡怎麼可能放下?後來,我開始不管身體,好好運用師父教的方法,雖然皮膚炎愈發嚴重,但我儘可能將念頭拉回到方法上,打坐便慢慢地進入情況。

很慚愧的,起初的妄想還是紛飛,糾纏不去,隨著一天天的禪修活動,我這顆躁動的心也慢慢安定下來,妄念任它來去、身體任它疼痛,不斷地回到方法上……。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是我們不願放過自己、折磨自己、「纏縛」自己啊!這樣的「纏」七,讓我體會到:打禪七,就是來解脫纏縛住自己的東西,那就是「自我」,瞭解、放下自我,何愁不能自我精進呢?

清淨的七天禪修,如同身在淨土,學習放鬆身心,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不能看書、禁語、不准寫字,對擔任教職的我來講,是一種身心的休息。除了在此洗滌蒙塵已久的心靈之外,更學到不少環保的生活實踐方式,實用又可貴。一切照著規定的功課進行,平時在家難得那麼規律,十點安板、四點起板,一整天的禪修活動,除了八式動禪、早晚課、打坐、經行、瑜伽運動、師父開示、無相拜佛、懺悔感恩禮拜之外,還進行戶外禪,與大自然做心靈的交流。細心安排的每一樣活動,都讓我們領略禪七的滋味,我想,這就是師父常說的「好容易」與「有幸福」吧!

能夠參加這次禪七,實是莫大的福報啊!找回自己的初發心、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是我這次打七最大的收穫,有機會一定要再去打七!

.................................................................................................................................................................................................................
人人都是法鼓大學創辦人
.................................................................................................................................................................................................................
 
【聖嚴師父開示】運用所緣 精進奉獻

【教師禪七心得】好容易 有幸福

人人都是法鼓大學創辦人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