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24期 2008.08.10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山中三日 啟動飛翔願心

是一個棒喝!讓繽紛止息了,浮躁沉底了, 使我回返於本然的晶瑩剔透,明白了人生唯有懂得分享, 才有積極的意義。

◎張淑芬(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

我一直希望參加法鼓山的「菁英禪三」,自從報了名,我就像個小孩子在等待過年的心情。

報名前的一段時間,我正經歷心境上大幅度的震盪起伏。母親生病、過世,深沉的傷懷與感觸,交織著一趟遙遠深邃的印度之行。在那心靈信仰的國度,那佛陀生長、正覺、弘化、而至入滅的聖地,領會生住異滅、無常無實的諸法真相,對我而言,是內在很大的沖激與沃潤,我覺得,是該再一次安靜下來,深自內觀了。

於是遠離塵囂,我有了難得的山中三日。

多年來,我走著佛法的自修之路,這次進了禪堂,禪坐、用齋、行止進退照表操課。我不去思考,沒有動腦,全程開心,雖然我無法形容那分喜悅是如何的如花香縈繞。

上山來,不期待、不索求,只是在恢復平靜。像一杯舞動的水,經過一夜澄澈,繽紛止息了,浮躁沉底了,回返於本然的晶瑩剔透。我相信諸佛菩薩總是用最智慧善巧的方式,隨順眾生根器,教導每一個人重拾內在的純淨力量。

我受到的教導,是一個棒喝!很大的棒喝,完全無聲,卻巨響如獅子吼。

那是禪修第二天下午,下座時刻,我從座位站起,轉身,正要走出去,霎時間,我一眼瞥見,就在禪堂一角,有一個身影,戴著口罩,寧靜而慈悲,那不正是聖嚴師父!

那個身影對我而言,真是當頭一喝,我一看到,眼淚立刻滾落。除了感動,還有不捨。我覺得,師父年紀這麼大了,拖著病弱的身體,還在為大眾做著這麼多事,那麼我呢?

我不是更應該走出去,走到人群間盡更多心力?其實,「走出去」這個念頭,已在我心頭盤旋好久。我感恩自己的福報,然而放眼社會存在的許多暗角,仍上演著一齣齣境遇堪憐的故事,例如貧病無依的老人、蒙受家暴陰影的待援婦女、苦學上進的孩子、徘徊在生死線上的自殺危險群……在在都需要溫暖的手,扶持他們走過生命的幽谷。

我相信自己已有某種成熟度可以與人分享,我願意以我所見、以我所知,用自身經驗去和大家交流。如果能夠凝聚同願同行的力量,集思廣益,相信可以為社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想,若再不行動的話,我這輩子是辜負上天給我的福報了。

當生老病死在至親身上示現,當「成住壞空」在芸芸世間搬演,我看過,想過,經歷過。一個人對自己擁有的東西,能抓得多緊?能分享得多自在?每個人生命歷練不同,價值觀不同。我覺得,只有分享,才是擁有的積極意義。

如果山中三日,是澹靜如湖水般的和喜自在,那麼,我還有另一場驚喜,那是與一隻翩翩彩蝶奇妙的偶遇。

當時我在祈願觀音殿,水簾下的觀音菩薩微微側耳,傾聽眾生心音,意態莊嚴。我頂禮拜下,就在抬頭瞬間,天外飛來一隻蝴蝶,好近,好近!停佇在我眼前,與我對望。

眼明手快的攝影人員走上前來,按下快門,這個特別的剎那,已經凝定在他的鏡頭中。隨後,攝影人員輕輕捧起蝴蝶,我請他放到我手心。

我小心翼翼護著彷彿吹彈可破的蝶身,走到觀音殿外,對著牠說:「你開一開翅膀,讓大家看看你美麗的蝶翼。」蝴蝶真的張開了。

過一會兒,合了起來。

我看著牠,「再打開一下嘛。」蝴蝶好像聽懂我的話,又張開了。

一下子,又合了起來。

如此一開一合,大約五、六回。然後,沐著雨絲,飛走了。

能夠展翅的天地,才是飛翔的方向。蝴蝶,在我手心暫停,又在我眼前鼓翅起飛,飛入雨幕,飛入青山,飛入更遙闊的天際,那或許也是我應該啟動向前的遠景。

.................................................................................................................................................................................................................

【如是我思】

開悟之路 不能偷懶

◎黃果信

「我開悟了!」正在拉小提琴的女兒快樂歡呼著。我心想,大概是《大師密碼》裡的故事看太多了,要開悟哪有這麼簡單!好奇地問她:「妳悟到什麼啦?」只見她興奮地嘰哩呱啦講個不停。 原來,讓她開心不已的原因是──小提琴。女兒學習小提琴已有三年,過去老師雖一再指導她如何拿弓、拉弓等技巧,但她總無法領略箇中訣竅,僅能依樣畫葫蘆。而今天練習時,女兒忽然能抓到訣竅,演奏的琴聲順暢又好聽,使她雀躍不已。

第二天老師一來,聽到女兒拉出的琴聲,竟也興奮地大呼小叫:「妳今天拉的聲音就對啦!姿勢正確,放鬆又對位……真是太棒了!」在專家見證下,證實她在小提琴的學習過程中,確實有些「開悟」!看到學生「開悟」,老師高興地表示下次要送她進步獎。

接著遇上學校期中考,小提琴停課一次,兩週下來都疏於練習。這次上課,女兒一開始拉琴,聲音就不對勁,姿勢、拿法又出現問題,經老師細心地提醒、調整,總算又步上軌道。然而,我們母女倆心裡都明白,前些日子拿考試當藉口沒練,考試後又放鬆練得少。果然,要保持「開悟」不能偷懶,還是需要持續的工夫!

對照許多生命事物,何嘗不是如此。學習任何知識除了需努力練習,還要加上用心,才能體會箇中訣竅;但找到訣竅後,仍要持之以恆精進,才能真正地將所學深入生命。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帶領和參與心靈環保讀書會的學習路上,就是這樣!每年的初階課程,因擔任義工而有幸重複聆聽,類似的主題卻總有不一樣的體會與收穫。雖然離「開悟」還很遙遠,但我相信,只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用心體會、不斷精進成長,有一天我們都會「開悟」!

.................................................................................................................................................................................................................

【讀書會心得】

炎炎夏日 讀出清涼法味

◎姜常緣

七月,南部的天氣十分炎熱,在台南分院的小教室裡,有一場智慧海讀書會的期末聯誼正要開始,這一學期每週二下午的讀書會要告一段落了!今天,我們的熱情不亞於屋外的烈日,但心境卻又是如此清涼自在。

二年前,監院法師思量著如何讓道場的功能更多元化,以接引更多菩薩來親近道場、聽聞佛法,因而成就了讀書會,邀請到高雄的林淑美老師來帶領台南地區的菩薩,一起閱讀、討論聖嚴師父的著作,兩年來已閱讀了五本書。淑美老師感恩因緣,回憶這二年與大家一起研讀師父的書,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相互關懷、勉勵,所有問題都在師父的書中找到答案。有菩薩也分享,因透過讀書會,讓自己找到依靠的力量,在遇到困難時,知道有佛法、有道場、有讀書會的善知識相伴,所以能更堅強面對。

法師亦勉勵我們,對佛法要有正知見,也要學習運用在生活中。佛法不只是讓我們閱讀用的,如果境界來了,佛法還是佛法,你還是你,煩惱依然是煩惱,那我們學習佛法就是做白工了。法師讚歎大家都是有福報的人,才能相聚於法鼓山,鼓勵大家珍惜因緣、盡量來挖寶。

我看到在每一位菩薩眼中,都閃耀著清亮的光芒,菩提種子已在大家心中發了芽,在讀書會、在分院的護佑下,還會繼續茁壯成長。盛載著滿滿的感恩,我期待著下學期讀書會開課的日子早日到來!

.................................................................................................................................................................................................................

【法鼓山與我】

聲聲助念,句句溫暖

◎陳淑惠

一九九五年我接觸了法鼓山,成為勸募會員。四年後阿嬤往生時,才第一次接觸助念團,因助念團的師兄姊,在阿嬤往生時幫忙助念八小時的因緣,讓我、父母與弟妹,第一次感受到佛法的慈悲。

大家看見當時阿嬤祥和的瑞相,和全身的柔軟放鬆,心中都充滿法喜,對助念團的菩薩更是充滿感恩!全家不但欣然加入護持會員,爸媽還交代我們,希望自己人生最後的陪伴,也能有佛法的祝福!

今年三月二十日,一早弟弟打電話告訴我,爸爸在爬完觀音山後休憩時,因心肌梗塞去世了。當下,我的心情很複雜,馬上聯絡助念團的師兄姊,我自己則搭計程車趕往醫院,一路上不斷誦念阿彌陀佛聖號。

來到爸爸身邊,我在他耳邊輕聲說:「請您在心中要念阿彌陀佛聖號,放心!法鼓山的師兄姊會來陪您,我們也都會守在您的身旁。」不久,助念團的師兄姊一一趕到,為父親助念八小時。圓滿後,師兄姊留下幾本經文,請家人要早晚誦念,沒想到弟弟的小孩早晚都自動自發,到爺爺的靈前誦經。

回想當年阿嬤往生時,奠祭儀式仍遵循民間信仰。但現在爸爸的告別式,全家都一致決定用佛化奠祭儀式來舉行,我也在農禪寺為爸爸寫超薦牌位,參加地藏法會、清明佛七,迴向父親早日往生西方。感恩助念團的菩薩們!你們的聲聲助念,句句都充滿溫暖。

.................................................................................................................................................................................................................

【修行路上】

因失去而擁有更多

◎張常如

前幾年,我和同修到農禪寺皈依,我得到了法名「常如」、同修則得到法名「常安」,我們滿心感謝聖嚴師父,這兩個法名就像一分祝福,祝福我和同修,能「常常如意、安心地過日子」。

回憶過去,同修也曾是一位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但幾年前因不慎沉淪於物質誘惑裡,投資外匯失利,為還債而成了「卡奴」,成為卡債族。前年秋天,同修又因車禍,撞斷了左手。在住院期間,我和同修都體悟良深,相信這風風雨雨是佛菩薩給我們的考驗。我們不多想、不怨懟,專心學習「菩薩精神」,心中謹記師父開示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為自己加油打氣。

沒想到這一連串的災難,卻讓我們「因禍得福」。同修出院後轉業,雖然薪資變少,但是我們相處的時間變多,還一起去受菩薩戒,兩人的心境愈來愈知足常樂,真的就如師父給我們起的法名,生活上愈來愈如意、安心。

現在,我日夜誠心禮佛,心中發了一個願,希望跟同修好好修行過一生。俗語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沒有人知道未來將會如何,但我相信真正的導演是「自己」。現在的我們,因失去而擁有更多,我和同修誓願,只要活著,就會持續朝學佛的修行路走,永不後悔!

.................................................................................................................................................................................................................

【徵文】

「心得分享就是法布施」,所以,趕快提起您的筆來,將您的學佛故事、修行體驗,透過文字分享給所有讀者吧!

■來稿請寄:台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c.com.tw
■請註明「法鼓徵文」(本刊保有文稿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
 
山中三日 啟動飛翔願心

【如是我思】開悟之路 不能偷懶

【讀書會心得】炎炎夏日 讀出清涼法味

【法鼓山與我】聲聲助念,句句溫暖

【修行路上】因失去而擁有更多

【徵文】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