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03期 2006.11.10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焦點報導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  特別報導 


十月二十六日「青年領袖促進和平象岡論壇」開幕式上,聖嚴師父特別向與會青年提出「和平從內心開始」的觀點。 (隨行小組 提供)

法鼓山青年代表團 參加美國象岡青年論壇

聖嚴師父期勉青年從內心和平做起 並將此觀點帶給全球青年

【張菀真/紐約報導】十五位「法鼓山青年領袖代表團」的青年代表,十月二十二日在聖嚴師父帶領下,由台北出發前往紐約,參加由法鼓山和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 GPIW)於十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兩天,於美國象岡道場合辦的「青年領袖促進和平象岡論壇」,邀請七十五位將參與聯合國舉辦的「全球青年領袖高峰會」的成員,與法鼓山青年代表團進行跨文化、跨宗教的對話,並針對貧窮、性別、環保等問題,提出如何在「和平」精神架構下,謀求改善。

二十六日論壇開幕式上,聖嚴師父特別向與會青年提出一個觀念,就是「造成人類貧窮的主因,不在於天災,而是人類挑起的戰爭」,而要消弭戰爭,則「需要有一顆富足、不貧窮的心」。師父表示,不貧窮是指「不自私、不貪心、不貪求無厭」,隨時隨地準備為別人奉獻;相反的,心中只有自我而吝於為他人付出,即使財富不虞匱乏,仍然只是一個貧窮的人。

師父勉勵與會青年,也許解決人類長期存在的貧窮問題並不容易,但大家仍有努力的空間,而努力的起點,就是「從每一個人內心的不貧窮與內在和平開始」,師父指出,當我們的內心是祥和的,即使外在環境不平安,至少自己不會受到影響,「當我們自己的心安定、和平了,我們周遭的人也會一起跟著安定、和平」。師父希望與會青年能將「和平從內心開始」的觀點,在聯合國高峰會中提出,提供全球青年一個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接著,論壇在 GPIW召集人Dena Merriam與前任聯合國副秘書長Olara Otunnu的引導下展開。26日探討「了解與實踐和平」、觀賞聯合國和平大學教授Narinder Kakar提供的 「達爾文的夢魘」( Darwin's Nightmare )紀錄片, 27 日則討論「治療與重建」、「性別平衡如何帶領我們更靠近和平」等議題,希望能尋求內心的和平以事先預防問題的發生。

除了深度理性的討論之外,論壇也設計了靜坐、晨思、療癒故事等活動,讓與會者回歸到自己的內在經驗,思索和平的可能性。

世界穆斯林會議秘書長 Amir Al-Islam 教授即提到,自己是一名在美國長大的非裔黑人,因為小時候曾經歷種族不平等的不愉快經驗,所以他也希望不要再看到世界有不平等的現象。今年三十歲的 John Thon Majok 則說,自己是一九八三年蘇丹內戰的倖存者,原本他有十一位兄弟姐妹,最後只剩下他與姐姐。所以他希望世界改變,不再發生同樣的事。

論壇進行片刻,與會者也到戶外感受秋意濃厚的象岡。北美印第安卻洛奇族長老

Robert Chastin 即帶著各國青年穿越森林; His Holiness Swami Chitananda Saraswati 則主持了「火儀式」,在熊熊火光中,經由儀式淨化內心。透過跨文化的交流,彼此不僅跨越國界,也跨越了內心的疆界。(詳細內容,請見本刊下期報導)

.................................................................................................................................................................................................................


法鼓山佛教建築研討會」邀請建築、佛教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佛教界人士,共同探究法鼓山建築所蘊涵的理念與精神。 (李菁菁 攝)

法鼓山佛教建築研討會

分享法鼓山建築理念 師父勉讓台灣佛教建築成當代楷模

【張錦德/金山報導】人間佛教盛行的今日,寺院建築形式如何反應其精神內涵?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又應如何達到內涵的融和?十月十四及十五日兩天,法鼓山以「佛教建築的時代意義」「傳統與創新」為主題,假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法鼓山佛教建築研討會」,邀請知名學者李乾朗、陳清香、黃蘭翔等十五位建築、佛教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佛教界人士,共同深入探究,同時藉由這次研討會,實地分享甫於去年十月落成啟用的法鼓山建築,所蘊涵的理念與精神,與建築界的專家學者及佛教界的人士共同切磋討論。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特地於十四日開幕時以「法鼓山建築理念及目的」為題進行演講。師父明白指出召開本次研討會的緣起之一,是為了分享法鼓山的建築理念,及說明法鼓山的建築精神。所以師父在演講最後,勉勵在場所有與會人士,希望藉由佛教建築的探討與落實,讓台灣佛教在建築領域上,成為當代佛教的楷模。

兩天的研討會分成「佛教建築歷史回顧」、「佛教建築的現代化」、「佛教建築的使用管理」及「佛教建築作品賞析」等四大議程進行討論,就古今的對照,及現代化佛教建築的分享,探討佛教建築的時代意義。此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李玉生,以及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寶德亦分別在十四、十五日兩天前來致詞演講。

李玉生表示近年來流行於世界各地的「綠色建築物」建造與研究,這些與環保結合的建築模式,都可在法鼓山清新舒暢的建築中感受得到。漢寶德則認為每個時代的核心價值都是來自宗教,而史上有影響力的建築都是宗教建築,而一棟好的宗教建築,就是要帶動人心,反應當時的宗教思想。

除了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法鼓山之美」做深入的專題介紹,讓與會的專家學者對法鼓山整體建築之美,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法鼓山建設工程處處長李孟崇在分享這十幾年來的建設時,非常感謝默默努力的義工菩薩,因為他們自動自發的協助工程人員灑掃清洗,讓法鼓山在建設過程中,儼然成為一個落實生活環保的環境。

.................................................................................................................................................................................................................

「聖嚴思想與當代社會」研討會

國內外各研究領域學者 探討聖嚴師父思想對各層面的影響

【高煜玟/台北報導】由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聖嚴思想與當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十月十八日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十七位來自國內外各研究領域的法師和學者,就本身研究的領域和聖嚴師父思想之間的關聯,展開深度的探討和對話。

此次研討會分成三個主題論壇,第一場主題論壇──「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對話」,由中研院院士楊國樞以臨床心理學的角度,討論聖嚴師父的淑世思想與臨床心理學彼此交流影響的可能性;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教授于君方則提議,可在未來大學通識課推廣閱讀《法鼓全集》,替漢傳佛教提供一個新視點。

第二場論壇「聖嚴法師與佛學研究」,堪薩斯大學宗教所教授丹尼爾•史蒂文生( Daniel Stevenson )表示,師父所說的「承擔自己的責任」,對當代社會與未來世代,提供了正面精神;田納西大學教授米瑞安•雷維霖( Mirriam Levering )提出師父思想反映當代人對佛教和佛法的認知;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英善則發表論文〈聖嚴思想與如來藏說〉。

第三場論壇「聖嚴法師與現代社會」,北京大學湛如法師分享從師父著作中體悟教授學生的想法;台大公衛所教授張玨則表示師父「心靈環保」思想,呼應目前世界關心的心理健康;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丁敏從師父「寰遊自傳系列」作品,討論師父在文學上的成就。

閉幕式由聖嚴師父親臨致詞,師父表示自己不是「學問家」,只是一個宗教師、思想家,關心別人沒想到的事,以及去瞭解別人沒瞭解的事,然後提出想法引導社會,希望對社會有幫助。研討會就在師父謙卑的自我評論中,畫下圓滿句點。(研討會詳細內容,請見六版)

.................................................................................................................................................................................................................

新方丈接位 美國佛教媒體關注

師父向美國讀者表示 自己卸下行政工作 弘法行程一樣持續

【陳玫娟/台北報導】法鼓山第二任方丈接位不僅是漢傳佛教界的大事,亦深受國際佛教媒體注目。美國知名佛教雜誌季刊《佛法》( Buddhadharma )記者蒂芭拉•蘿絲( Debra Ross ),就美國讀者關心的新方丈是否像創辦人聖嚴師父一樣,將定期至美國弘法一事,特別向師父請益。

聖嚴師父於九月二十九日回覆《佛法》雜誌,並藉此向北美讀者說明:法鼓山是個弘揚禪法、致力教育文化、淨化社會人心的團體,每個領域、每個道場的運作,皆有不同專長的弟子在負責,美國道場亦有專門負責弘法的弟子,至於法鼓山方丈的專責,乃負責法鼓山整個體系的行政管轄和調派任命,有機會也會到美國巡行關懷、參與禪修、主持弘法活動。

關於聖嚴師父是否能如以往定期至美弘法?師父坦白表示,由於自己年紀已大、體力衰減,留在美國弘法的時間不會比過去更多,但還是會去。卸下方丈職務的師父也說明,除了卸下行政工作外,自己還是會到處弘法、指導禪修,實際上在台灣和美國的工作並沒有因此減輕,未來行程還是會一樣忙碌。

.................................................................................................................................................................................................................

雲來寺 落成啟用

法鼓山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雲來寺,十月七日舉行大殿佛像開光及啟用典禮,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主持開光儀式,邀請法行會會長蕭萬長、台北市民政局局長鍾則良、前民政局局長林正修、發展局局長許志堅、法鼓山北投區榮譽董事何劉連連、潤泰建設總裁尹衍樑、林玫卿律師、護法總會會長陳嘉男等貴賓共同引禮揭幔。

不克前來的聖嚴師父,特別錄製一段影片在現場播放。師父感謝雲來寺十年建設的歲月裡,諸多人士的支持、工程團隊的盡心盡力,同時感恩到場的每位菩薩,因為有這麼多十方信眾的護持,才能成就法鼓山雲來寺的落成啟用。 (圖/張錦德•文/編輯室)

•雲來寺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公館路186 號
•行政中心電話:(02)2893 - 9966
•文化中心電話:(02)2893 - 4646

.................................................................................................................................................................................................................

【新聞簡訊】

果東方丈出席國際和平日活動

應天主教修會之邀,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於 9 月 21 日「國際和平日」這天,率領五位男眾法師及信眾前往位於新店「大坪林天主堂」,參加該會發起的「拒絕暴力祈願和平」活動,教廷駐華大使館代辦安博思蒙席、伊斯蘭教教長馬孝祺等各宗教代表也出席該活動,傳達和平概念。

果東方丈表示,去年全球共發生三百六十起天然災害,奪走了超過九萬一千人的生命,希望在場每一個人、乃至全世界每一個人,都能至誠祈禱「願世界和平、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人安心」。(編輯室)

農禪寺舉行法華法會

法鼓山園區的法華鐘,即將於今年 12 月 23 日落成啟用,為了祈求法華鐘裝置過程平安順利,法鼓山弘化院特別選在 10 月 12 至 15 日,於農禪寺舉行四天的法華法會,並於 15 日施放一堂焰口。

這場法華法會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每天分為四個時段,內容以誦讀整部《法華經》為主,全經二十八品,共約七萬字,四天共計近四千人與會。 (編輯室)

.................................................................................................................................................................................................................

訂電子版《法鼓》雜誌 珍惜資源更環保

為了節約地球資源,減少紙張使用, 期望大家轉訂電子版《法鼓》雜誌, 並同時取消您現在正在閱讀的 印刷刊物。 感恩您對《法鼓》雜誌的大力支持, 也邀請您 與我們一同來推動環保、廣種福田。

◆轉訂方式:
•網路訂閱:網址 http://www.ddm.org.tw/ddm/epaper/jepaperindex.asp
•電話轉訂: ( 02 ) 2893-9966 轉 6358 、 6359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編輯室

.................................................................................................................................................................................................................
 
法鼓山青年代表團 參加美國象岡青年論壇

法鼓山佛教建築研討會

「聖嚴思想與當代社會」研討會

新方丈接位 美國佛教媒體關注

雲來寺 落成啟用

【新聞簡訊】

訂電子版《法鼓》雜誌 珍惜資源更環保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