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期 2005.10.01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焦點報導 
擾人的「為什麼」不見了!

當法師介紹到禪宗「放鬆身心、放下身心,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放棄種種以自我中心為考量的愛、憎、喜、怒、利害得失」時,
我想到了聖嚴師父的一句話──逆境中好修行,
剎那間,心中無數個「為什麼」粉碎了……


◎黃果空


有一天在東勢安心站,聽到一位法師這麼說著:「一個學佛的人,如果沒有不斷成長,來提昇自己,終有一天會被你幫助過或培植過的人『打敗』,商場是如此,政治界是如此,宗教界也常常如此……。」
「這怎麼可能,這樣豈不是『恩將仇報』嗎?」當時的我,心想這麼想著。

然而過不了多久,我就面對了如法師所言的狀況:非事實的批評、誹謗、背後謾罵、傷人的流言……等等,使我非常難過,內心經常浮現無數個「為什麼、為什麼?」的問號,並一直困擾著我。

很長的一段時間過去,但我心中始終放不下那些「為什麼」的問號。直到八月二十七日,到台中分院參加「大悲心起──法鼓山開山落成大典萬行菩薩成長營」的課程。課堂上,幾位法師輪流上課,當講到法鼓山的四大方向「禪法、文化、教育、關懷」時,我的內心生起了一個念頭:困擾我的那些問題,也許是因為關懷心不夠所致吧!因為自己有了計較的心,才會產生種種困擾問題。

當課程進行到「要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悲,不要看人類的醜惡面,要學習菩薩精神」這部分時,我又自問:有沒有學習到菩薩的慈悲精神?當下的我,不禁起了慚愧心,並且難過地低下頭,不敢面對眼前的法師。

緊接著,當法師再介紹到禪宗「放鬆身心、放下身心,隨時提起、隨時放下,放棄種種以自我中心為考量的愛、憎、喜、怒、利害得失」時,我想到了聖嚴師父的一句話──逆境中好修行,剎那間,心中無數個「為什麼」粉碎了,身心有如放下千金重擔,頓時輕鬆舒暢,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的感受,太奇妙了!

而那一剎那間,內心更產生一種感激──感激這個讓我體驗「放下自我中心」的因緣,若非身處逆境之中,那有可能體驗到?這也使我更加慚愧,原來佛法是如此實用,而我卻不會去落實,該懺悔啊!

這個體驗和懺悔,也使我明白:所謂的「悲田」、「福田」、「智慧田」,若沒有誠心去經營,是不可能維持的,唯有如法師所提醒的「時時成長自己、提昇自己」,才是正途;而聖嚴師父不也常告誡我們:「做任何事不要預設立場,有利他人之事,該做即做,因緣不具足,就暫時放下。」既然如此,又何需在意別人的蜚短流長呢?
這次的課程,透過法師精心的授課,不但使我「溫故而知新」,更使我體驗到心中有問題時,調整自己、放下自我中心的妙用。今後,我該多做關懷、少計較,多學習隨時提起、隨時放下。感謝授課的諸位法師,以及帶給我這次活動訊息的蓮友,還有成就整個活動的義工菩薩們,感謝大家,阿彌陀佛!
.................................................................................................................................................................................................................

【修行路上】

在體會到的那一刻

◎湯常適(法青會會員)

五月底的法青回饋日,收穫連連,令我終身難忘。

這次活動,我由學員變為活動召集人,身分的轉變,讓我體會一些平常難得遭遇的事。像是舉行回饋日的地點一再更動,活動內容不斷跟著調整,面對活動過程的各種無常和變動,身為召集人的我不僅不能陷溺各種情緒中,還要很快做出明確的調整和決定,以利活動順利進行。因為這樣的機緣,除了親身體驗無常變化,更進一步讓我省思自己幾年來的禪修功夫,一直停留在「不管妄念,回到方法」,對於「不貼標籤、不給比較、不給名詞」的直觀卻缺乏練習。

這次和司機溝通,以及參與慰訪工作,也是讓我深刻難忘的經驗。活動過程中,我們對開車的司機有些請求,但都踢到鐵板,不僅如此,有時我還要安撫他不安的情緒。老實說,這對我而言是件苦差事,但為了活動圓滿,仍勉力去做,這是我以前不太能辦到的。

隔天的慰訪,東勢安心站師姊的陪同下,我們探訪了五家慰訪戶,其中一戶陳設簡單,屋內一塵不染,從師姊口中,瞭解不久前這戶的環境是凌亂不堪的,是三年來安心站的菩薩不斷用佛法關懷,才把這戶飽受兒子暴力相向、自我放棄的老婦人拉拔出來。

慰訪過程中,老婦人都只有簡單回話,但當我們要離開時,她卻熱心將自己悉心栽種的龍鬚菜送給我們。雖然從頭到尾我沒同她說過一句話,但她的悲苦與真誠,卻在她無私分享的這一刻,清楚而沒有障礙的刻在我的心裡。她什麼都沒說,卻又說了這麼多:不管是弘一大師的「悲欣交集」、《金剛經》的「無相布施」,還是聖嚴師父所說:「受苦受難的是菩薩,救苦救難的是大菩薩」……,在那一刻,我都體會到了。

經由這次回饋日的洗禮,我突然驚覺:修行不一定要往名山古剎跑,回饋也不必拘泥特定形式,任何時刻、任何地點所遭遇的事事物物,無一不在說法,也無一不是修行與回饋的道場。

.................................................................................................................................................................................................................
【智慧小部典】

用平常心看平常事

◎聖嚴師父(繪圖/陳威達)

運用禪修的方法,可以幫助化解情緒。當情緒出現時,要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種感覺上,例如,注意鼻孔呼吸出入的感覺,或是身體某個部份的感覺,此時情緒自然而然就會緩和下來。千萬不要壓抑情緒,被壓抑的情緒其實並沒有受到控制,總有一天會爆發,爆發起來可能會更可怕。

《六祖壇經》說:「瞋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意思是說,不要太在乎個人的喜歡與不喜歡,這樣心中就沒有事了。對於喜歡的事,不要太眷戀;對於不喜歡的事,不要太抗拒,要在心中把它們當成平常事來看待,告訴自己:「這件事就這樣發生了,我知道了。」如果能做到這樣,你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了。

(摘自「智慧掌中書」系列《做好情緒管理》,法鼓文化出版)
.................................................................................................................................................................................................................
【歡喜做義工】

法鼓山義工,不能少我一個人

◎鄭果吉

參加三重地區的環保組已有多次,大家到農禪寺協助環境清潔工作,還參與了其他諸如佛七、禪七寮房的布置整理、油漆、電器保養、圍籬、上下行堂與香積組等等工作。我們這組義工,平時可動員十至十五人;遇上大活動則可動員約三十至五十人,大家不僅凝聚力大,做義工時也和睦歡喜、不厭倦,大家是怎樣做到的呢?

就我個人的心得和觀察,發現大家在做義工時,除了配合團隊運作,也配合道場的作息,按時用完午齋、藥石等;此外還虛心接受資深義工的引導,學習資深義工誠懇的態度、柔和委婉語調,並遵守帶隊者的指示;在事情進行時,按照既定計畫進行,不會當場爭論,事後再提出建議及檢討。

雖然大家是當義工,但都秉持敬業的態度,去做每件事情,就好像從頭做起一樣;大家也懂得量力而為,不會逞強,遇到超出自己能力、體力的事情,便請其他義工協助或代勞。這些原則,其實是每個做義工的都知道、但做的時候卻常常不小心疏忽,我們這組義工則都會老老實實地遵守。

此外,我還發現大家都很珍惜當義工的機會。由於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做義工,難免會有時間不允許、生病、有事羈絆等,因此大家不僅創造因緣,更把握因緣,不錯過任何一次做義工的機會;大家也會參加各種共修、法會,以及法鼓山舉辦的各種活動,並深入研讀師父的著作和開示,不斷自我精進。我想:這些應該就是大家愈做愈歡喜、既高興又不厭倦的原因了!

看著大家做義工時,那份堅定和歡喜的臉龐,彷彿說著「法鼓山的義工,可不能少我一人」,所以,我也要在這條萬行菩薩道上勇往直前,永不退轉!
.................................................................................................................................................................................................................
【一本書的因緣】

從《佛法妙錦囊》掏出法寶

◎德孟

結緣書,是佛教特有的。它不但含攝萬法,而且免費又環保,一直是我的最愛,而與「法鼓山智慧隨身書」的相遇,也是我的美好經驗之一。

約二年前的某日,那天我到南陽街附近的一家素食店用餐時,在店內看到一個書架上放置了數十種小巧的結緣書,立刻吸引我的注意。我發現這些由聖嚴法師所著的結緣書,外型精美、內容多元,讓人每一本都想看看!

仔細翻閱後,發現《佛法妙錦囊》這本令我特別喜愛,因為裡面收錄了許多聖嚴法師的法語,很能啟發我們面對生活的智慧。其中讓我很有感受的是「惟有體驗了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想到自己學佛以來的境遇並不順利,當時各種的障礙總是讓我感到痛苦煩惱,然而,這卻是一種逆增上緣,愈是不容易走的路,愈會激起堅持努力的心,因此也就會更加珍惜所得。

所以師父在這本小冊中也說:「人生有些波折,才能有些成長,所以不論順逆,凡是成長成功的助緣,都應該心存感激。」就像我在面對逆境時雖然難過,但想想經過這些磨練,真的使自己成長不少,也更堅定了學佛的信念,才知道應該感謝當初的人事,而非怨懟和不滿。當念頭如此一轉,真正明白了事理時,也就能使自己破涕為笑,轉煩惱為智慧了!

因此我這才暸解,若是真正懂得在生活中修行,佛法真是可以妙用無窮的。如果當初我就懂得感恩逆境,那麼自己和週遭的人也就不必受苦,甚至能轉逆境為順境呢!所以我知道了,下次再遇到困難時,就隨時從「佛法妙錦囊」中掏出法寶,那麼凡事都可迎刃而解,人生就可以過得歡喜又自在了!
..........................................................................................................................................................................................................
 
擾人的「為什麼」不見了!

【修行路上】

【智慧小部典】

【歡喜做義工】

【一本書的因緣】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