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期 2005.03.01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焦點報導 
獨臂的滋味

獨臂的日子諸多不便,但換個角度欣賞,不也是「人生處處皆風景」?
尤其每天睡醒,發現右手臂又能往上舉高一些,
就像初為人母看到自己寶貝學走路,
跌跌撞撞中終於往前跨了一步那般歡喜……

◎邱常梵(李宜紋 攝)
元月二日到法鼓山上參加導覽義工培訓,行至貴賓室時,為了趕到隊伍前面錄下解說內容,匆忙中三步併做兩步,外加一個跳躍,沒想到一個踉蹌,重重摔倒在地。被身旁的師姊們扶起來後,眼冒金星,視野一陣模糊,右手臂劇痛無法動彈,大家著急詢問有沒受傷的聲音,好像是從外太空飄入耳中。我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是傻傻地微笑著,直到坐在椅上連續深呼吸一陣後,終於回過神,腦中同時想起弘一大師用齋的小故事。

有一次,弘一大師和朋友用齋,有道菜鹹到令人舌根發麻,大家吃了一口就放下筷子,直嚷好鹹,只有大師歡歡喜喜地繼續吃著:「鹹是鹹了些,不過,鹹也有鹹的滋味。」回過神的那刻,一個念頭也平靜地在腦中浮現:「有機會體會獨臂的滋味了。」

頭幾天,總在夜半睡夢中被疼痛驚醒,我用左手輕柔地撫摸著疼痛的每一吋肌膚。醫學說人體內約有六十兆個細胞,各負責不同的任務,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那麼,疼痛是一種訊息吧,是細胞在吶喊抗議我的疏忽所造成的損害,同時也代表他們正在努力修理,好讓身體早日康復。我不禁懷著虔誠感恩的心,向每一顆細胞深深致意。

因為同修出國,兩個小孩在外地求學,一切都要自己來,本是配角的左手,承擔起右手的工作。我旋即驚覺平常是多麼忽略左手的存在啊!因為左手欠缺機會練習,所以即使是單手就可完成的簡單動作,現在也只好笨拙地嘗試。我告訴自己:別急,慢慢來,還不時給左手讚美鼓勵。

有些動作實在單手無法完成,只好試探右手疼痛的底線,先找一個支點給右手肘依靠,讓右手臂不必太費力就可幫忙。接著,慢慢地嘗試使力,這個角度使力會痛,就換個角度;還是會痛,再換個角度……,以遊戲般的心情,反覆在不同程度的痛中,尋找比較不痛的可能性。

這也是受傷後最大的收穫──體會「慢」和「放鬆」。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放鬆、放鬆,要放才會鬆,愈慢愈能鬆。」不只身體如此,心更是如此,當雙手無法如常運作時,若愈急就愈弄巧成拙,欲速而不達,唯有靜下心、放鬆心,一切動作慢慢來,反而有餘裕能圓滿完成。

意料之外的收穫還有,以前出門不是開車就是騎摩托車,都是採最快最短的路線;受傷後,近程靠步行,遠程靠公車。公車總是繞經人煙稠密的路段,花費許多時間,但也讓我看到之前沒機會瀏覽的街道風景及乘客眾生相,有時不想外觀,就轉而內省,或是持咒、冥想、觀呼吸,身心一片自在。

回首獨臂的日子雖有諸多不便,換個角度欣賞,也是「人生處處皆風景」。尤其每天睡醒,發現右手臂又能往上舉高一些,就像初為人母看到自己寶貝學走路,跌跌撞撞中終於往前跨了一步那般歡喜,總是滿溢重生的喜悅。


.................................................................................................................................................................................................................

【如是我思】

在無常中回到初發心

◎林常宜
去年底南亞大地震、大海嘯發生時,我剛好在農禪寺「彌陀佛七」中擔任義工。幾天後得知這則消息,當下的反應是對無常的震驚,以及對佛法的感恩,當時的我,深深感受能在農禪寺做義工、聽聞念佛聲是多大的福報。

事後再細想,對這次的無常示現又有更深一層的體驗。或許在這場災難中,很多人都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可怕,以及人類面對無常的無力感,生命之所以苦,正是因為我們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透視無常的真理,在任何時刻都保持安穩自在。在這場無常的災難中,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注定要死,只因種種因緣捲入其中,不管如何,它令我們實實在在體驗到:無常是生命必然會發生的事實,卻不是永遠的終點。

聖嚴師父在佛七的開示錄影帶中說道:「能夠知道無常、認識無常,其實是很好的,因為苦將不是永遠的,未來一定是有希望的。」去認識、體悟這層事實是很重要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走上「悲智雙運」的菩薩道,一方面願意布施來救苦、勸人造福和培福;另一方面願意以修行的方式,來落實對自我生命的珍惜。

由於自己常犯許多修行上的毛病,還好無常一直提醒自己:「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師父告訴我們,要常回到初發心,才能避免落入修行上所產生的種種偏差。我們不需因無常的苦難發生而恐懼害怕,退失學佛善根,反而應當在苦難過後,提醒自己回到初發心,積極地利他自利,協助他人離苦,策勉自己更精進地修行和奉獻。




.................................................................................................................................................................................................................
【智慧小部典】
利人就是利己

◎聖嚴師父(繪圖/蘇力卡)
能夠每個念頭都想到「利人就是利己」,便會採取積極的態度。許多人只管自掃門前雪,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其實,那是最傻的。

古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今天的我們則應說:「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損人者必自損、害人者必自害,單一地區的環境污染、經濟惡化、政治混亂與社會風氣敗壞,立刻就會對全體人類的生活安全,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首先要為全體的他人著想。所謂全體,在家裡指的是整個家庭,在社會指的是整個社會,在國家指的是整個國家。全體受益的話,個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

做生意時,先考慮也讓他人賺錢;交朋友時,先想到能對朋友有何幫助。如果能夠做到這樣,保證你會被視為一位活菩薩。

(摘自「智慧掌中書」系列《積極人生,元氣滿分》,法鼓文化出版)

.................................................................................................................................................................................................................
【環保心生活】

吃得清淡心清淨

◎許少華

近年來,由於文明導致的病痛愈來愈普遍,使國內興起一陣生機飲食的熱潮,大家都在關切如何吃的正確、吃的健康,但總覺得眾說紛紜,無所適從。去年我和同修報名參加台中分院舉辦的「有機健康講座」,使我學到終身受用的觀念及技巧,並體會日常飲食中也蘊含著佛法的道理。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句話說明了飲食和健康之間的因果關係。多數人之所以不健康,原因在於漠視飲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以及欠缺正確的飲食觀念。課堂上,講師舉出許多例子,包括有人力行生機飲食,每天食用大量生菜,反因鉀離子過多而需要洗腎。這些實例讓我們明白:根據自身的健康情況,瞭解自己該吃或不該吃哪些食物,就等於是掌握了預防和治療各種病痛的知識。

在課程中,許多人從各地趕來分享自身經驗,其中一對從岡山來的老夫婦令我們印象深刻。兩位八十幾歲的老菩薩坐了好久的車北上,用誠摯、親切又幽默的話告訴我們:「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別人說哪裡有好吃的,就跟人去吃了!」這麼平凡的話,由老菩薩口中說出,是那麼令人深思,這不就是多數人的毛病──不能適切掌握自己的需要嗎?

這些觀念和實例,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和鼓勵。回到家中,我開始嘗試新的飲食習慣,也讓兩個小孩一起培養健康的飲食觀念,連遠在北部的家母也受我們影響,改變了重口味的烹飪習慣。

吃的清淡,不要太重口味,更不要過度注重口腹之欲的滿足,吃些身體需要的、有助健康的食物。我們努力去實踐這些觀念,漸漸從平淡的食物中享受其甘美之味。希望大家也能掌握自己的需要,做自己的主人,讓生活在健康清靜的飲食習慣下,使心靈也能達到清淨的境界。



.................................................................................................................................................................................................................

【一本書的因緣】

人生,很簡單

◎周雯菁
那天,在靜謐的假日中,與一位朋友同坐在公園裡,看著小松鼠跳上跳下,不畏人類靠近,一副自在的模樣,讓人心生羨慕。

年紀稍長的朋友同我談起「人生」這個問題,他說這些年來的生活經驗,讓他感觸頗深,在追尋一切外在的物質層面之後,發現人生不過就是很簡單的幾個字,就是「好好地過日子」,讓自己的心靈平穩踏實,而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盡一點自己的力量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如此而已。

我心中想著:沒錯,人生就是這樣,很簡單,卻也很難。難在哪裡?因為大多數的人總把眼光放在各種追求上,即使已經擁有很多了,腦中仍想要追逐更多,因而給自己過多的壓力,造成身、心各方面的不安定。名與利的追逐,並非不好或不對,但唯有從人生的價值層面著眼,才能展現生命的真諦。在我們一味往前衝的時候,或許也該停下腳步,好好慎思,才不致於迷失了方向,讓自己這一生徒留遺憾。

人生為何?就如同聖嚴師父在《人生為何》一書中提到:「人生的意義在於盡責任、負責任。」用盡責、負責的態度,在每個不同時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透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奉獻、貢獻,讓生命發光發熱,除了能成就自己,更能利益他人,這就是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寬闊的胸襟、慈悲的心懷,以及佛法的智慧,就能成就和圓滿。

(徵文)您曾在閱讀智慧隨身書時,深受啟發嗎?或在推廣隨身書的過程中,和許多人歡喜結緣?「一本書的因緣」歡迎大家來稿,分享您看隨身書、結善因緣的故事!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邀請您來助印】
邀您一起將聖嚴師父的人生智慧和所有人分享。
每本工本費五元,如果您捐贈1000元,就等於和200個人結下善緣。
小小一本書,卻能傳遞您無限祝福!


•募款助印:請至法鼓山各分院、辦事處,指明「助印智慧隨身書」項目繳款
•郵撥助印:戶名: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劃撥帳號:19078983(請註明「助印智慧隨身書」)
•信用卡助印:請洽(02)2827-6060分機623捐款組

 
 
獨臂的滋味

在無常中回到初發心

利人就是利己

吃得清淡心清淨

人生,很簡單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