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楞嚴經》談禪的生死觀圓滿~因緣有 自性空

從《楞嚴經》談禪的生死觀圓滿~因緣有 自性空


法鼓山安和分院「從《楞嚴經》談禪的生死觀」講座於2018年2月3日圓滿,儘管天氣冷冽,菩薩們渴法的心令人讚嘆。果醒法師在三堂課中傾囊相授自己修行的心得,殷殷叮囑大家,色身有限制、會敗壞,生命的永續經營之道在於練習放捨諸相,心不取相,不受世間現象生滅困囿,就能隨緣任運、安適自在!


第三堂課一開始,果醒法師繼續分享無我的觀念,強調心有無窮妙用,眾生卻常認物為己,從真起妄,還會用記憶修理自己,造成二度傷害。若心不動,沒有想要感知任何現象時,就能轉識成智。


法師解釋,心性無相,就像鏡子般,本身無相,卻能反映所有相,故稱我們的心為大圓鏡智,無所不照。但是,我們的心總是執取外相,從真起妄,造種種業。如《大悲懺》云:「現前一心。本具千法。皆有神力。及以智明。上等佛心。下同含識。無始闇動。障此靜明。觸事昏迷。舉心縛著。平等法中。 起自他想...」《楞嚴經》也提及眾生因一念妄動,產生能所,而有虛空、世界、眾生、業果。


「心不抓任何東西,就是寂滅,就沒有生死。」法師慈悲提點,並勉勵每個人要練習看到討厭的境界時,思考到底面對的是前念?還是仇人?面對喜歡的人事物,也要學習「能喜歡、所喜歡皆空寂」,了悟一切現象都是自己的前後念,這時候生命才能自主。若只在色聲香味觸法下功夫,只能體會欲樂,不可能感受到禪悅為食的法喜。

為了讓菩薩們了解生活中怎麼處理喜歡或討厭的情緒,果醒法師特別分享自己喜愛下棋,甚至不下棋會感到難過,藉此告訴大家處理難過情緒的究竟妙招。法師說,一般人生起討厭的感覺、情緒都會想轉為平靜,其實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轉,並且享受難過的感覺,因為難過、不難過是平等的,不需要轉。法師笑稱這是最近禪修心得,毫無保留傾囊相授。


法師詳實解釋,首先,難過的感覺裡沒有「我」;其次,難過的感覺是當生當滅,所謂的難過是我們感知的現象而已。因此,生活中要經常練習反問能難過的是誰?體驗能難過、所難過皆空寂,不斷反參直到身體消失、世界消失、虛空消失,就能返妄歸真,見到本來面目。


那麼,見到本來面目的下手處為何?法師要大家練習「入流亡所」。由於我們的心習慣有能所,習慣用攀緣心追逐抓取外境,忘記能看、所看皆空寂。此時不妨練習放捨諸相,從想法當中看出來這些想法,是生滅法。如此,不斷用方法,達到能聞、所聞雙亡,就能契入空性。


課程最後,法師慈悲叮囑,所謂的「生死」是後念緣前念,有能所,就有生死,故生命的永續經營要常練習「入流亡所」而後「反聞聞自性」,當心不取相,不住相,知道一切現象都是唯心所現,就不會現象的生滅困住,也就有機會從「有生死」進入不生不死,再從涅槃狀態倒駕慈航,廣度眾生。

文.陳麗珠/攝影.許綺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