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鼓山興建因緣,無常為常體現佛法

法鼓山興建因緣,無常為常體現佛法


為什麼法鼓山總本山蓋了十幾年的時間?


為什麼祈願觀音殿前面是一方水池,而不是枯山水?


法鼓山的建築為什麼長得不像一般的寺廟?


圖書館前的七棵雀榕,有什麼因緣?


甫過完農曆春節,法鼓山安和分院福田班共200多位學員,2月20日一早,就分別搭著五台遊覽車上山。各組透過導覽員詳細生動的解說,在步步踏實中,親身體驗境教的攝受;再加上邀請當年興建法鼓山的總工程師陳洽由菩薩,細說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一磚一瓦如何呈現聖嚴師父的理念。透過這次課程,學員們不僅對聖嚴師父的法鼓山有全「心」了解,同時每個人心中的法鼓山,也滋長成形著。

「法鼓山光是地下工程,就進行了三年,很多人都覺得法鼓山蓋不起來了!」總工程師陳洽由菩薩回顧當年承接任務時,很多工程師禁不起工事進行中,設計圖一改再改,黯然退出。甚至為了保留現今學院圖書館前的七棵雀榕樹,設計圖重新修改,建築物往後退讓,騰出約20萬本藏書的空間,讓「七如來」留在原地。十幾年的工程,土地、法規、需求不斷地變化,設計圖不斷修改,「無常」是最常面對的工程問題,陳洽由菩薩最終體會到的,不是工程的精準,而是佛法:「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就是要用佛法的精神面對我們的生活和功課。」


當初興建法鼓山時,縱有很多人不看好,忙於奔波台灣、美國的聖嚴師父,只要人在台灣,每星期一定和工程師們開三、四次會,每次會議長達四、五個小時。透過與師父一次又一次的會議,陳洽由菩薩說:「原本覺得師父的理念很不重要,但是最後才覺得,理念其實才是領導建築的核心,所以說,法鼓山的設計師其實是聖嚴師父。」就像當初,很多設計師提議祈願觀音殿前設計一座枯山水,揣想肯定能迎合留日的聖嚴師父。沒想到,師父認為既不能突顯漢傳佛教的特色,也不實用,更不易照顧,整個否決掉了。

聖嚴師父在興建法鼓山時,一開始就交待建築團隊保持基地原有地貌,不可移山填壑,珍惜原有的溪流、活泉乃至一草一木,務使建築物像在這塊土地上自然生長出來的一樣。師父也很堅持,要讓法鼓山變成教育、修持的環境,而不是觀光香火的廟宇。當年有建築師提議,在建築物週遭埋上電管,晚上強燈一打,從金山腳下就可以看到法鼓山耀眼的光芒。聖嚴師父郤堅持,法鼓山晚上的照明,頂多就像月光一樣。由此可見,法鼓山園區的一草一木甚至呈現出來的燈光、色彩、形式,無一不是師父的理念延伸,處處更是無聲說法。

透過導覽組義工引領菩薩學員們到大殿、祈願觀音殿、開山紀念館、開山觀音…,深入了解每個場地的規劃,都有師父對佛弟子的期許與叮嚀。此次課程適逢農曆春節後,特地安排學員們在莊嚴安定的佛號聲中,一一出列供果,祈願新的一年,自己這顆小小的佛種,能夠茁壯成長,提昇自己、利益他人。

攝影:王御承/郭若蘭/黃紹偉 文字:施心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