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第二堂~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法華經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第二堂~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法華經


安和分院《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講座於4月12日進入第二堂,菩薩們依舊踴躍,上千人湧進安和分院歡喜聆聽果慨法師講述整部《法華經》的要義,總計二十八品的經文中,無論是闡明諸法實相妙理的「十如是」,或者佛陀出世本懷,欲令一切眾生得「四佛知見」,抑或著名的法華七喻...,在在處處無不是引導眾生進入唯一佛乘,相信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真理。


同時,果慨法師也透過〈常不輕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等介紹諸菩薩本事及行願,做為學習典範,讓我們在修學佛法過程中,不僅有正知正見,信受無上大法,亦學習「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以大慈悲心包容眾生,以柔軟心忍辱一切,以智慧心處理問題!


開權教顯圓實 會三歸一


《法華經與改變的力量》講座第二堂課一開始,果慨法師首先為菩薩們點出《法華經》稱為經中之王在於此經包含了所有佛說的道理,攝受大、小根器的眾生都回歸大乘,就像海納百川,開權教顯圓實,大開大合,會三歸一。


不僅如此,果慨法師也以《法華經》的梵文說明這一部經就像蓮花般清淨,宣說微妙正確的佛法。由於蓮花長在汙泥,如同「菩薩在眾生中求」的道理是一樣的;蓮花的養分來自汙泥,就像菩薩離開眾生,不可能成就,所謂「菩提覺樹,眾生是沃土」就是這個道理。法師如是勉勵大眾。


果慨法師進一步解釋,「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汙泥可喻為煩惱,蓮花則是指我們的心,只要將汙泥去除,清淨本性就會出現,由此肯定每個人都可成佛,所以提婆達多可成佛,就是因為清淨的心本自具足。故《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闡述的就是每個人的心本自清淨。


對於經題充分了解後,果慨法師依據《法華經》內容區分為迹門與本門,「迹門」在於開權顯實,明如來設教的始終;「本門」,則是開迹顯本,明如來本迹之廣遠,說明佛是不生不滅。「迹門」講述的是法的統一以及聲聞眾授記成佛,說明眾生皆可成佛;「本門」闡述的佛身的統一,引導眾生從生滅進入不生不滅;經文的另一部分則是列舉出諸大菩薩作為學習榜樣,包括常不輕菩薩、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妙莊嚴王等。

彰顯諸法實相 令入四佛知見


緊接著,果慨法師開始介紹「法的統一」,也就是指成佛之道唯有一乘,自〈序品〉到〈安樂行品〉均屬之,首先,〈序品〉經文描述佛從無量義三昧出定,放光現瑞,彌勒菩薩起疑,遂請教文殊師利菩薩。「佛講法為何放光現瑞?」法師解釋,因為佛陀講的法,非凡夫所能理解,唯有起信才能悟入,故,放光現瑞的目的就是讓眾生起信。


在「法的統一」部分,從〈方便品第二〉到〈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則屬於「跡門正宗分」,經文重點有二,其一說明「略開三顯一」,其二闡述「廣開三顯一」。前者在於解釋諸法實相的妙理,指的就是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就其義理而言,指的是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一佛乘才是真實之道。除此,還宣說佛陀出世本懷,就是令一切眾生得「四佛知見」,亦即大家所熟知的「開、示、悟、入」。


至於「廣開三顯一」要義,在於闡述「三周說法」,其一,為上根弟子做的「法說周」、其二,為中根弟子做的「譬說周」,其三,為下根弟子做的「因緣說周」。在〈方便品〉中,佛陀宣說諸法實相、四佛知見、開三顯一等法門之後,上根上智的舍利弗領解證悟,此為法說。但中根中智的四大聲聞疑惑未除,於是佛以三界火宅譬喻巧妙說法,同時也以〈化城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為富樓那等五百羅漢下根者做因緣說。


除此,果慨法師也介紹了《法華經》的授記對象以及佛名、國名、劫名,其中比較特別的是佛陀在〈提婆達多品〉中為提婆達多及龍女授記,說明惡人及畜生均可成佛,又在〈勸持品〉為佛的姨母憍曇彌、耶輸陀羅授記,證明女人可成佛,而非常殊勝的是在〈法師品〉中的總授記, 舉凡聞此妙法而多少信受者及末代信此法者,都給予成佛的記別,給了未值佛世的我們無比信心與希望,與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末尾聽到佛說「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一樣的踴躍歡喜。


教示弘經三軌 廣度末法眾生


接著,佛陀在〈法師品〉教示了「弘經三軌」,作為如來滅後修行弘通此經的規則,那就是「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果慨法師解釋,「入如來室」者,指的是起大悲心;「著如來衣」則是具柔和忍辱之心;「坐如來座」指觀一切法空,就是無住生心。


聖嚴師父也曾開示,佛陀所說的「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是我們開始學佛的途徑。如同果慨法師對我們的慈悲提點指出,《法華經》講的是一佛乘,是成佛的方法,而成佛方法當行菩薩道,否則不可能成就。


了解弘經三軌之後,在〈安樂行品〉中,佛則宣說在佛滅度後應該以什麼樣的作風弘通《法華經》呢?「依據經文,欲弘揚這部經的人要注意身、口、意、誓願等四安樂行,這也是戒律。修學佛法若沒有戒律作為基礎,就像蓋房子沒有打地基一樣,而所謂的戒律並非束縛,一行禪師將戒律翻譯為freedom(自由),其實已說明戒律的真諦。」果慨法師特別向菩薩解釋戒律的義理。


如來久遠實成 法身常住不滅


解釋完《法華經》教法的統一之後,果慨法師隨後為大眾講授經文另一重要部分-「佛身的統一」,包含了〈見寶塔品〉、〈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等等。其中,這幾品經,佛陀都是在虛空中說法,隱喻著我們當提升自己,才能見到諸佛菩薩,也就是師父說的「提升人的品質」。「為何我們無法升到虛空中,因為我們放不下,所以上不去,也藉著此一事相,讓我們看到背後的理則。」果慨法師殷殷叮囑大眾。


在〈從地湧出品〉中,則說明了下方菩薩久遠之前就是佛陀的弟子,故能弘通《法華經》,加上下方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緣深,了解此土眾生根器,可澤及十方,弘通利益甚大,接著的〈如來壽量品〉,更彰顯佛陀久遠成實的真實,同時也一步步引導我們從現象進入實相,從生滅進入不生不滅。


對靈山一會大眾闡明佛壽長遠之後,佛在〈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中,為大眾一一說明聞法、隨喜及弘通此經的功德。功德從何而來?「從深信而來,大乘佛法不可思、不可議,入手方便是「信」,果慨法師如是說,並援引《瓔珞本業經》經文--「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 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又引述蕅益大師的話:「真實的信願,來自於聞經達理,斷疑生信。」藉以告訴大家「信」的重要性,相信如來不生不滅,且願意跟著學習的功德無量無邊。

列舉菩薩本事 策勵大眾


明白了佛陀教法及佛壽長遠而信行者的功德後,有無學習典範呢?有的,果慨法師依據經文列舉了多位菩薩,做為我們學習對象以及學佛的「行動方案」。藉著〈常不輕菩薩品〉期許大家做一個自信、帶給他人希望,且修忍辱行的菩薩。同時,勉勵大眾向藥王菩薩看齊,具足虔誠、供養、感恩的心,發願當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讓眾生歡喜,就是無畏施,亦是三壇等施。


另外,大家經常誦念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同樣也處處啟發我們哪裡需要,哪裡去的菩薩精神。至於〈妙莊嚴王本事品〉,果慨法師則特別提出此經的要義,在於開顯家人、小孩其實大都是帶著彼此成就對方的心情來的,希望菩薩們經由讀此品經鬆綁與家人的關係,彼此不要抓得太緊。


為了讓菩薩們有具體方法修持《法華經》,果慨法師特別引述聖嚴師父的開示,分享對於修持《法華經》的方法,也列出《法華經》的app,提供大眾隨時隨地修持這部微妙大法的管道,更提醒聽課的菩薩們,別忘了行門功課,時刻覺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把握當下,因為最重要的永遠只有「現在」,最重要的人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邊的人快樂。


課程最後,菩薩們第一次透過雲端討論,分享了當天課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低頭掃描QR code的模樣,不再只是打發時間滑手機的低頭族,而是精進的菩薩行者,螢幕上的熱烈的回響,一字一句都是法布施,自己得利,也帶給在此課程中共修共學的大眾無量歡喜!

文.陳麗珠/攝影.張愛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