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課程報導】《大悲懺法》第七、八講~起大悲心修菩薩行 雨甘露法拔眾生苦

《大悲懺法》第七、八講~起大悲心修菩薩行 雨甘露法拔眾生苦


歷經近三個月的時間,安和分院《大悲懺法》於2012年11月11日正式圓滿,法鼓山三學院監院果慨法師殷切叮囑大家謹記,課程的結束不是修行的盡頭,直至成佛前,修行是無止盡的,菩薩們當珍惜因緣用功精進,恆抱大悲心,利樂眾生,將佛法的利益分享給他人,教導眾生面對災難困境的安心之道,讓世間每個人有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才能轉煩惱為菩提,共同往成佛道路邁進。


安和分院《大悲懺法》講座進入〈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後,課程也即將接近尾聲,11月4日第七講及11月11日的圓滿場次都以行法為主,至於前六堂課則以方法為授課重點,以持大悲咒為方法,果慨法師解釋,持咒的目的在於將散亂的心安住於咒語上,當心安住於方法時,心的力量會逐漸增強,不易為外境所牽動,即時面臨境界考驗,也比較願意面對及接受。但是,倘若持咒只有停留於口誦、耳聽,是修「止」的功夫,是修行的第一步,如同拿石頭壓住雜草,不讓其蔓延叢生,一旦石頭搬開,雜草又開始生長。因此,我們必須具備觀慧的功夫,而真正的智慧則來自生活互動,故持〈大悲咒〉需起大悲心,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並將此利益眾生的悲願心落實於生活,讓〈大悲咒〉的義理與生命結合,才是真正的持咒。


為了讓菩薩們瞭解〈大悲咒〉的真正意義及其功德力,對咒語的義理具有正確的知見及增加持咒信心,果慨法師延續第六堂課持續詳細解釋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簡稱《千手經》),經典中說明了誦持〈大悲咒〉可以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說明〈大悲咒〉就是大慈悲心,就是平等心、無為心、無染著心、空觀心、恭敬心、卑下心、無雜亂心、無上菩提心,持大悲咒應該持此九心。

完成《千手經》的講解後,《大悲懺法》講座進入行法解說之前,果慨法師先行對《大悲懺》的編者知禮大師生平作一番介紹,一方面感謝祖師大德的用心,一方面期勉大家學習祖師們悲憫眾生的願心,並解釋《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屬於非行非坐的「隨自意三昧」,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強調生活即修行,無論任何時間、任何時候都可以用此方法,走路可以持咒,洗菜可以持咒,一切時處都可以持咒。


不過,果慨法師再次叮囑我們,若要修大悲咒行法得具備空正見、菩提心以及大悲行,瞭解世間一切因緣和合,無須執著,但應懷抱不忍眾生苦的菩提心,而發起拔苦予樂的悲願心,並於日常生活中起大悲行,常常給人歡喜,於人際互動中,時時給予祝福,因此,菩薩們修行此法必須抱持為眾生而修的心念,觀想與眾生一同修大悲懺法,一同供養三寶,一同懺悔發願。


菩薩們修持此一行法,於修供養、禮佛、讚嘆、作禮、發願持咒之後,接著進入懺悔核心,誠如果慨法師於前幾堂課所言,我們是凡夫,不可能持戒清淨故需懺悔,不僅為自己所造諸惡業懺悔,也要一心一意為眾生行懺悔法,包括深信因果、生重慚愧…等,如行法所云,菩薩們應運心觀想逆生死之流的十種善心以對治順生死之流的十種惡心,發露懺悔斷惡修善,願觀世音菩薩佛力加被,讓內外障緣歸於寂滅,希望所有眾生能夠解脫六道輪迴,同證無上菩提。

課程告一段落之後,果慨法師慈悲分享二年前日常修行記錄資料,勉勵大家平日可透過紀錄瞭解自己修行狀況,作為檢核調整之用,並謹記修行是無止盡的,要珍惜人身,用功精進,但不執取,因為修行是減法,不是加法,應如火箭升空,具有「捨」的智慧。除此,法師不忘再次叮囑大家,修行的目的除了學習作自己的主人之外,最重要的是將佛法的利益分享給他人,讓世間每個人有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導眾生面對災難困境的安心之道,這才是最究竟的離苦方法。


的確如此,無常是世間的真理,在經典《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中,佛陀對力士有一段開示闡明「禪定與解脫,福德智慧力,如斯諸力等,無常力最大。」顯示無常力量很大,隨時都會出現,面對世間及生命的種種無常之苦,我們能做的就是果慨法師於八堂課中不斷的叮囑,期許我們面對「苦」,才能從苦之中得到解脫,從苦之中起大悲,如此,生命所面對的無常之苦就會轉化為菩提,成為菩薩道的增上緣。


經過八堂課的熏習,菩薩們個個法喜充滿,11月11日圓滿日當天,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特別到場期勉菩薩們,修學佛法能夠讓生命獲得成長,展現不同的生命風貌,進而成為接引他人親近佛法的契機,期許大家共同創造一個學佛的因緣,讓其他人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文.陳麗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