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心得分享】莊嚴的佛經書寫文化__佛教 莊嚴了中國書寫文化 啟發了生命智慧

佛教 莊嚴了中國書寫文化 啟發了生命智慧

生活於科技高度發展的我們,資訊的取得易如反掌,即使是佛教經典亦是如此,導致我們容易欠缺一份珍惜與恭敬之心。其實,示現在我們眼前的佛典得來不易,是諸多高僧大德悲心願力才得以成就,從翻譯到文字選定、抄寫,無不是耗費畢生精力,希望人人蒙受佛法的潤澤。

為了讓菩薩們了解佛經書寫文化的發展歷程,安和分院再次禮請崔中慧老師來分享,循著前人腳步,跨越亙古時空,欣賞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的佛教書寫,進一步了解中國書法融入佛法後,對於生命智慧的啟發,甚至從古人抄寫的佛典中,更稍來了解脫的訊息。

崔中慧老師向菩薩們解釋,目前發現最早佛教書寫文字是刻在阿育王石柱上的文字,那是婆羅迷文字。望著螢幕上的銘文,涵義,我是看不懂的,但雕刻於堅硬的石碑,字裡行間卻毫無銳利的鋒芒,反而透著一股圓融、沉穩、靈秀之氣,刻者定是一位具無量悲心且心意柔軟的大菩薩,長年浸潤於法海中。

那麼,對於文字起源甚早的中華民族,何時才受到佛法的薰陶?身為使用中華民族文字的我們,有責任清楚明白。對此,崔中慧老師說,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文字大都是用於溝通天地,字體並不統一,直到東漢書法家蔡邕將六經文字正定,採取莊嚴、正式的章程書體(類似於現今的楷書),對後來的佛教寫經影響深遠。

隨後,佛教東傳,為了讓佛教得以在中國流傳,先是一代高僧竺法護自組團隊開始了譯經的工作,一生之中共翻譯149部佛教經典,等於將生命全部奉獻在佛法弘傳上,為佛法開創了典範。

不僅如此,竺法護也於所翻譯的《正法華經》中強調了書寫流通的重要性,當時所採用的文字就是西晉官方文字--章程書,並參考三國時期鍾繇的書法,以「正書晉言」為書寫佛經的字體,在優雅中,彰顯佛經的莊嚴。

竺法護之後,佛教逐漸興盛,隋唐時期佛經翻譯工作從民間改由國家接手,國家譯場的成立,對佛法的弘傳有莫大的幫助,也開啟了書法家抄寫經典的潮流,王羲之、黃庭堅等書法大家均以抄經為榮。中國書法也從文字之美的賞析,躍升為生命智慧的體悟。

透過崔中慧菩薩的解說,「文字」不再只是溝通的工具,或高明技巧的展現。有了佛法的催化,「文字」傳達的是生命的厚度,尤其是書寫佛典,不僅莊嚴自己,更能帶來無量法喜,如此,漸漸修習不放逸,心中那朵蓮花必能從含苞待放到完全綻開,微妙香潔,普薰十方。

文/麗珠. 圖/凱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