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課程報導】快樂學佛人第二堂~走入法鼓山 啟菩提心 開解脫緣

快樂學佛人第二堂~走入法鼓山 啟菩提心 開解脫緣

2013年3月30日,農曆2月19日,正是觀音菩薩聖誕,一群來自十方的菩薩們齊聚安和分院,帶著歡喜,帶著快樂前來上課,藉由常嘉法師的介紹,認識法鼓山、認識聖嚴師父,開啟菩提善根,並初嚐禪修安定身心的法喜;同時也透過常傑法師的解說,瞭解佛教徒居家修行的要領,將佛法日常生活中,清淨三業,滋養法身慧命,以慈悲、智慧面對生命的各種考驗。


安和分院第二梯次「快樂學佛人」進入第二堂課,常嘉法師以「走入法鼓山」為題,分享法鼓山篳路藍縷的建設過程及創辦人聖嚴師父的行誼及悲願。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訴說著法鼓山如何從東初老和尚創建中華佛教文化館開始弘法利生,最後於2005年法鼓山落成啟用。無論世間人事如何更迭,道場的風貌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是聖嚴師父分享佛法,利益眾生的悲心,八十年的人間歲月盡形壽,獻生命,捨報圓寂留下的智慧法語「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是聖嚴師父行菩薩道的寫照,也是對我們的勉勵。


常嘉法師說,聖嚴師父的一生就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普及正信佛法、倡導心靈環保、著書寫作講經說法,提出各項生活化的佛法,淨化人心、提升人品;並且舉辦禪修活動,將禪法有系統、有次第的介紹給現代人,幫助每個人強化心的力量,引導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身心的安定,用微笑的心、以放鬆的態度來面對周遭一切人事物,同時讓自己對生命有深入的覺察及省思。

禪修,的確妙用無窮,但修習禪法首先必須具備正確的觀念並搭配正確方法,才能得力。常嘉法師解釋,禪在日常生活中,有動有靜,不是離群索居;禪也不等於打坐,而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另外,禪修的過程若得到覺受,都要用平常心對待。至於禪修的正確方法則是身心放鬆及專注,當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其型態囊括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無處不是禪。經過法師的解說,菩薩們稍稍體驗了禪修的妙用,雖是短短幾分鐘,都已感受到身心放鬆的美好及安定的法喜。


菩薩們對法鼓山及聖嚴師父有初步認識之後,作為一個剛剛邁入學佛道路的嬰兒菩薩,如何透過身口意展現修行者的威儀?常傑法師解釋,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若希望生命有更大的突破,需要願力精進,需要學習正確的知見,以作為轉化生命的資糧,讓自己更有智慧,才會慈悲圓融對待一切。因此,日常生活中必須以十善來彰顯佛教徒應有的生活方式及行為舉止,不輕忽每一個結善緣的機會,一個小小善行,有時會成為菩提道上大大的助緣。


師父也勉勵我們,希望每個佛子都能透過五戒十善來生活,利人利己,不僅幫助自己身心健康平安,可以擴展人際和諧,廣結善緣。五戒十善是對眾生的大佈施,以五戒十善不是佛陀對佛弟子的束縛,是佛子的解脫道,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是倫理的基本德目。


至於平日可以透過哪些法門的練習來修正身口意?常傑法師進一步介紹居家修行的方法,勉勵菩薩們依照自己的喜好,自訂適合的早晚課,每日於固定的時間沈澱身心,觀照自我,檢核觀照自己身口意,滋養法身慧命,最重要的是虔誠恭敬,方可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常傑法師叮嚀,佛法必須落實於生活,否則將與生命分道揚鑣,居家修行的精神就是在日常中練習體驗佛法,不管是誦經、打坐…每個法門並無高下、好壞,適合自己就是好的法門,只要謹記師父的教誨,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時間,將身心全部交給自己的信仰,這樣才能得到修持的力量。


課程進入尾聲之際,常嘉法師送大家一個「心的禮物」,那就是師父留給我們對治煩惱的心靈處方簽–「四要」,希望菩薩們深刻理解並實踐「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意涵,當成咒語運用於生活中,只要多練習,煩惱就會少一點,心自然會清淨些,不僅自己快樂,也讓身邊的人得到佛法的滋潤而快樂、歡喜,做一個真正「快樂的學佛人」!

文.陳麗珠/圖.吳佩憶.方瑞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