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課程報導】7/28 快樂學佛人-修行篇

7/28 快樂學佛人-修行篇


聖嚴師父有感於:「佛教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而誤解的人卻這麼多」。他在1989年創立法鼓山時,以推動全面教育為使命,落實大學院教育、大普化教育、大關懷教育為方法,作為法鼓山發展的核心價值。以培養能攝導信眾的僧眾人才,透過各項宏化,並以現代人在忙碌生活中可接受的修持研習方式,及多元實用的禪修方法,讓社會大眾在初接觸、或修習佛法時,能有一個有系統、有次第的引導及學習方式,不再對學佛這件事心存困惑,而裹足不前。

常聽到有人說:「學佛就是修行」。但是,什麼是修行?要修些什麼?該怎麼修?如何修?這個疑問,不僅是初開始接觸學佛者心中的一大問號,可能連學佛有一段時日的人,也未必能有個完整的詮釋!很多人認為「修行」彷彿是一件艱澀及遙不可及的事,事實上,「所謂修行,簡單的說,就是修正自己身體、語言、行為的偏差,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就是修行。」

如同常嘉法師在課程中所提,佛學並不艱深,學佛就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內在的起心動念,到外在的言談舉止,能少一點得失心,多一點慈悲心,並透過學習禪修的方法,讓自己學會身心放鬆,身心得到適時的調劑後,心靈才能穩定;心安定,當境界現前時,就不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才能覺照自己的心境及情緒當下的變化,運用所學之佛法來轉化自己,用智慧去處理及化解煩惱,自在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塵世變化,心中的桃花源其實就在轉念間。

常傑法師更明確的指出:「修行即是修正我們的身、口、意」。至於如何做呢?大多數的初學者往往從閱讀經典,或是誦經、持咒、念佛等方式開始修行之路。除了個人在家自修外,參加寺院舉辦的法會、共修等,亦是一條修行的路徑。但在修習過程中,修學佛法者常常因為受限於修習中固定繁瑣的規範所產生的困擾,比如課誦場所、地點、時間、是否一定要有佛堂、定時定課等等,遂又放棄了學佛的念頭。

常傑法師進一步說明,這些規範就好像學生去學校唸書學習知識,回家後若無一定的規範及方法協助練習,則易陷於「忙修瞎練」中。雖說處處都是修行的好道場,但對初學者或定力還不到一定程度的修習者,這些規範的存在是在協助修習者在修習過程中不易受干擾,才能專心的修心及攝心,法才易入心;就如同是定時吃三餐,透過定時的課誦就如同是定時吸收「法食」。這些規範不是限制,而是依循的大原則,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可依個人的時間、體力、空間限制等安排調整。修行不在於有為的表面形式,而是透過佛法的聽聞,將佛法之智慧思維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的實修實證、點滴累積而成。

聖嚴法師曾說:「修行雖然不在於形式,形式卻可以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安定的目的,除了自我修練和反省,也有諸佛菩薩的加被和護持。」所以,不論修行的程度或時間的長短,修行者是藉由形式、儀軌,來培養安定與專注力,並進而增加向內觀照力,進而達成淨化內心的目的。老師或法師只能指點方法、方向,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實際的修行及練習還是需要靠自己個人的努力、體會和實踐。

最後,果旭法師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來祝福及鼓勵大家。很多的不幸福、不快樂多半來自貪欲,在能要的範圍內,獲得需要的東西才會心安理得,人人能有「如果要了會使別人痛苦難過,則不該要」這多一層的思考,人與人間就能少一些相互傷害,多一些和諧。惟有心靈健康,才可以保護我們的心不受外在的污染,內心也就不會有憤怒、嫉妒等不好的念頭產生,並能從中察覺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貪欲的「想要」。 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生命便會有明確的方向感,社會也會有安定的力量。

文/雅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