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306期 2015.06.01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綜合大樓兼具教學、研究、生活與行政功能,是法鼓文理學院的核心。(王育發 攝)

法鼓文理學院巡禮 走進心靈環保校園

▲禪悅書苑是七棟建築結合之院落式空間,為聖嚴師父親自命名。除住宿空間以外,書苑內有許多共同的空間,讓不同學習領域學生可以自然交流和共享知識。(黃佳卿 攝)


【黃佳卿/金山報導】法鼓文理學院第一期校園工程已邁入完工階段,自四月八日校慶日起,已有國內外團體陸續參訪,在參學室導覽義工帶領下,走入建築工藝與自然環境融合一體的校園,實際體驗心靈環保校園境教。四月二十六日北上參訪的豐原辦事處資深悅眾方女珍分享,巡禮校園的一柱一瓦,看到師父的願心終於落實,就像回顧自己多年來參與「大願興學」的一步一腳印,心中有無限感恩與感動。

文理學院校園設計,依聖嚴師父期許的「本來面目」精神,一九九八年起,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延續法鼓山園區建築特色,保持山林地形原貌,不移山填壑,使用石、木、磚等簡單建材,呈現沉穩樸實的自然風格。為降低施工時的環境污染,並因應金山多雨潮濕氣候,外牆一概選用清水模、鈦鋅板、抿石子等綠建材,讓整體建築雖是新建,卻有歲月古感,像是從大地長出的有機體。

量體最大的綜合大樓,具備教學、行政、會議、研究等多功能用途。建築順應山坡地勢而建,內置一千五百九十道踏階,將三座高低不同空間,連成一座U型建物,並藉多道平臺,供人自由穿梭進出,寓意多元涵容的學習氛圍。每間教室皆大面開窗,引進充足光源,一窗一景,遠眺可見四周環抱的山林景色;地勢較低樓層,則使用多處天井採光,減少陰暗處,更帶入戶外景色。

由聖嚴師父命名的禪悅書苑,以七棟建築結合成院落式空間,提供學生住宿、學業交流、座談討論;書苑內的圖書館麗英館,有七萬冊人文社會學群藏書。禪悅書苑毗鄰法印溪,中庭景觀以水為設計元素,意味淨化身心的觀照與鍛鍊,讓學生透過法鼓山禪文化的熏陶,涵養如水一般清澈明亮的心境。
穿越空橋,可從禪悅書苑銜接進入「揚生館」,命名寓意「發揚生命教育」,是培養健康身心的活動、運動區域,亦規畫作為校園禪修場地。室內雙面對開的大窗,配合挑高樓層的天窗,引入自然風。方整的建築牆面上,有幾處推出的陽臺,提供聽溪、觀瀑的放鬆空間。

隨紫雲寺參訪團前來的義工郭苗宜分享,文理學院校園與園區建築連貫一氣,同樣具有禪悅境教,令人欣見世間又多了一處弘揚佛法、培養佛教人才的園地。

▲揚生館是揚起生命活力、安頓身心的重要場域,將提供禪修、瑜伽、健身、球類活動、學生社團等空間設施。 (李東陽 攝)

▲原法鼓佛教學院所在的園區第三大樓,繼續提供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碩、學士班的研修空間。(李東陽 攝)

.............................................................................................................................................................................................

文理學院慈悲心像計畫

首開線上慈悲禪修課程

【本刊訊】法鼓文理學院執行科技部「慈悲心像:禪修在宗教教育場域的運用研究」計畫,經過二年多耕耘,第三年以「正念慈心培育課程」(Mindfulness-Based Benevolence Cultivation Course,MBBC)落實研究計畫,由助理教授溫宗堃授課,開設為期八週的實體與線上課程。五月二十日起,實體課程在法鼓德貴學苑開課;六月五日,線上課程(eMBBC)在學聯網(ShareCourse)數位學習平臺開課,運用新一代數位學習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模式,創佛教禪修課程在線上互動學習之先例。

「正念慈心培育課程」是因應「慈悲心像」計畫而研發的實驗性創新課程,內容以正念減壓療法(MBSR)為基礎,著重在「寬恕」與「感恩」的學習。學員除了八週的禪法學習與一日禪,還須在課程前、後參與二次的腦部磁振造影儀(MRI)檢測,填寫問卷評量等。

二十日晚上的首堂實體課程,學員帶著瑜伽墊走進教室,跟著授課老師的引導,體驗吃葡萄乾、身體掃描、腹式呼吸,每完成一次體驗,都為自己祝福。學員也必須在生活密集練習,以正念用餐、刷牙、沐浴、洗碗、交談等,並不忘在每次練習過後,祝福自己、感恩身邊的人。課程中也將安排正念伸展、靜坐、慈心練習、覺察呼吸與情緒等,透過反覆練習,強化慈悲禪修的學習效益。

在數位學習平臺建構慈悲禪修課程,屬於研究計畫的成果之一,而研習學員的評估與回饋,則有助慈悲禪修教育的方法更具彈性。

.............................................................................................................................................................................................

僧大講經交流 分享經典與體驗

「如何在短時間內,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沒接觸過佛教的人,知道佛法?」護法總會監院常續法師,以參加第一屆講經交流的學長身分,對照領執後的經驗,為第七屆僧大講經交流揭開序幕,也勉勵學僧多方嘗試。

四月十八日舉行的講經交流,共有十二位學僧參加。其中佛教學系一年級的演暢菩薩用臺語講「心六倫」令人印象深刻,他以手的形狀來說明「心五四」與「心六倫」:五個手指是「心五四」,意義是服務,指間是「心六倫」,意義是奉獻。當兩隻手鼓掌的時候,就是法鼓山聲音的展現。

擔任評審的法師,普遍肯定參與學僧的用心與努力,但也提醒學僧,在呈現時要努力平衡觀念和自己親身的體驗,不要太偏於任何一方。僧大副院長常寬法師勉勵大家,要學習轉化自己的語言,讓分享的內容去掉「我執」,就容易打動人。(文/編輯室.圖/法鼓山僧伽大學 提供)

.............................................................................................................................................................................................

法鼓山社大試辦童軍團成立

小狼,集合!

【黃佳卿/金山報導】Pack! Pack! Pack! 幼童軍「小狼」集合!法鼓山社會大學試辦「法鼓童軍團」,四月二十五日於法鼓山園區舉辦成立活動。來自北海岸四區的二十六位幼童軍,在團長張瑞松的口令帶動下,合唱童軍歌曲,用和諧的歌聲,宣布童軍運動啟動。二十多位家長也加入服務員行列,親子一起共學成長。

成立活動邀請社大校長曾濟群、三學研修院男眾副都監常遠法師、僧大男眾學務長常順法師、團長張瑞松等師長,為幼童軍小隊代表,別上法鼓童軍團的領巾與布徽。社大校長曾濟群致詞時表示,童軍活動

▲成立活動圓滿,每人擺出展現童軍友善精神的「貝登堡姿勢」,微笑並將雙臂左上右下疊抱胸前,拍下全團首張大合照。(吳嘉峯 攝 )

所倡導的觀念,與法鼓山心靈環保的核心價值理念一致,目的都在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尤能培養青少年成為品格高尚、常識豐富、身心健康,並且樂於服務社會的人才。

代表僧團出席的常遠法師,樂見「法鼓童軍團」成立,歡喜表示藉著幼童軍成立契機,法鼓山得以更多元的活動,為社會播撒美善的種子,期許參與活動的家長與小朋友從中得益,進而影響校園與生活周遭的人。

就讀金山國小六年級的彭冠瑜,希望在童軍活動中學習團隊合作精神,培養更多生活技能,媽媽鄭曉雯也加入服務員行列,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來自淡水的李彥勳,夫妻倆帶著一對就讀國小二年級、幼兒園大班的兒女參加,期望孩子從小就在奉獻服務的團隊活動中成長,成為懂得付出與回饋的人。

.............................................................................................................................................................................................

【法青山水禪】

禪心淨灘 觀照自然

【本刊訊】桃園縣觀音鄉的海岸線,以豐富的藻礁生態與巨大的風車風景聞名。四月二十六日,法鼓山青年會與法鼓文理學院「淨心淨土,金山環保」社團,來到桃園觀新藻礁生態保育區淨灘,為「法青山水禪」展開不一樣的活動內涵。

在桃園縣觀音鄉保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經贈的解說與帶領下,大眾一邊認識當地藻礁與潮間帶的生態環境,一邊淨灘,並將撿到的垃圾記錄在「ICC國際淨灘行動紀錄表」,回報至臺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T.O.C.A),讓淨灘的成果納入研究的數據。學員劉芷旻表示,在淨灘過程中感受到海洋生態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擴大自己對不同種類生物的同理心,希望各種生物都能在乾淨、安全的環境中自在生活。

活動中也邀請法鼓文理學院會計室主任張振華分享社團創立的緣起,二○一二年社團成員見到飛抵金山棲息的候鳥「黑頸」誤食橡皮筋死亡,為了實踐心靈環保,而發起每月的淨灘活動。張振華也分享自從持續淨灘的活動後,許多生物如招潮蟹等慢慢出現,乾淨的沙灘展現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82期6月號

用〈淨行品〉過每一天

菩薩的思惟迴路是怎麼運作的呢?正如《華嚴經•淨行品》所云,面對生活中各種境、緣,能時時刻刻「善用其心」,念念不捨眾生,因此所見所聞盡是美麗境界。〈淨行品〉由智首菩薩提出如何成佛的一百一十問,而文殊菩薩舉出一百四十一種生活中的修行,可說是一部菩薩道的修行手冊,歷代各宗祖師大德亦十分推崇〈淨行品〉。本期專題,馬來西亞繼程法師為「淨行」解題,引導我們學習「舉手投足皆文殊心,見聞覺起皆普賢行」。專研華嚴的陳琪瑛說明,熏習〈淨行品〉並學菩薩發大願,能跳脫小我的思維模式,活出大心菩薩的品格。

一次駕帆船環行航海世界一周的壯遊,一趟單車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旅行,梁琴霞、李寶蓮在「人生Café」分享從山海之間所汲取的生命養分。「人生選擇題」常寬法師以現代版的「如是我聞」,開始驗證「聽說」與「傳說」。「電影與人生」介紹《忠犬追殺令》、《深夜食堂》,透過「寵物」與「食物」的題材,呈現愛與責任、關懷與尊重的人生真諦。(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 夏季班課程

課程名稱 教師 開課日期
學佛法要 佛使尊者 《一問一智慧》導讀 楊郁文 6/21(日)
簡易巴利經典選讀與文法解析 6/22(一) 張雲凱 6/22(一)
《成實論》談善惡業與果報 陳世賢 6/23(二)
中觀學概論 劉嘉誠
《維摩詰經》要義 藍吉富
敦煌能量養生舞 飛天散花2 黃靜蘭
(靖嵐)
基礎藏文 曾德明 6/24(三)
進階藏文
妙高峰上般若行 公案100導讀 釋如碩 6/25(四)
日文閱讀 鐘文秀
梵文初階
國際議題與生活挑戰 吳正中
《華嚴經》的生命美學:如來篇 曹郁美 6/26(五)
24小時學會藏密英文詞彙 楊書婷
正念幸福課 啟動幸福方程式 溫宗堃

※更多課程,請上網查詢http://dilatw.blogspot.tw

【上課地點】臺北市延平南路77號 (法鼓德貴學苑)

【線上報名】http://140.131.255.111/ddb_pes/

【E-mail】buddedu@dila.edu.tw

【洽詢電話】(02)8978-2110分機8011、8013://www.dila.edu.tw/node/13026

.............................................................................................................................................................................................

法鼓文理學院巡禮
走進心靈環保校園

文理學院慈悲心像計畫
首開線上慈悲禪修課程


僧大講經交流 分享經典與體驗


法鼓山社大試辦童軍團成立
小狼,集合!


【法青山水禪】
禪心淨灘 觀照自然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82期6月號 用〈淨行品〉過每一天

【教育文化看板】
法鼓文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 夏季班課程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