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的一年 無盡的感恩

時間又來到歲末,二O二三這一年,您的人生有哪些轉變呢?
法鼓山上的大寮義工寬恆小菩薩,今年完成了人生四件新嘗試、新挑戰。
曾經歷學習障礙的孩子,與您分享自己生命蛻變的這一年。

◎段寬恆

昨晚,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突然驚覺:二O二三年快過了。於是開始想,今年截至目前,做了什麼事情。這才發現:今年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十一個月內,做了四件人生的第一次嘗試。

單車環島 放下萬緣前進

五月時,去參加單車環島,九天的旅程,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們,大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但都抱著一個相同的夢想:放下萬緣,前進!

「臺灣人一定要環島一次。」這句話很常聽,環島那九天,這句話更有意義。已經去過的城市,靠著自己的毅力、體力,騎到了那個地方,就像完成對自己的一個承諾。

環島期間,全身都很辛苦,所以心念非常重要,必須一心鎖住一個目標。記得在關鍵的第七天,體能已到極限,沒有體力,只有意志力。那時想著:如果放棄,會不會有遺憾?想到這裡,決定繼續騎下去。

就是這樣的決定,很多時候影響了我的未來。當我想放棄時,其實沒有人會阻擋,然而,一旦堅持面對,很多助緣就會出現了。回頭想想,放棄很快,但堅持下來,會得到更多。

感恩晚會 好好感謝道歉

六月底,毅然結束了自學生活,決定要挑戰高中團體生活,這是一個關乎未來的重要決定。在法師們支持下,舉辦了人生第一次感恩活動,想感恩大寮的法師及菩薩們,大家陪伴我自學的時光,告一個段落了。

舉辦一個晚會活動,是沒嘗試過的事,這才知道一個小小活動,背後有這麼多細節需要處理。當時,只是想向法師和菩薩們好好地感謝、道歉。

感謝很簡單,說一句「對不起」,對我而言卻是非常困難的事。活動當晚,我道歉了,也哭了。哭是因為感恩大家的包容,感恩所有人及護法龍天,讓我在大寮學習。那天,大家把想講的話都說出來,讓我知道打開心房,才能接受更多自己不知道的事。

生日禮物 堅持騎上武嶺

再來是七月二日生日那天,我又完成一件從來沒想過的事。同樣騎著單車,一路上坡至臺灣公路的最高點──武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想放棄時,打了電話問:「爸爸,我可以下山嗎?可以回頭了嗎?」

「你用爬的,也要爬上來,我在上面等你。」爸爸這句話,讓我咬牙撐下去。爸爸說的是真心話,他年紀大我四十歲還在騎,他都完成了,我想自己可以試試,最後真的完成了。

重回校園 勇敢接受選擇

九月份開學了,重新踏入校園,面對導師及團體生活,我整個完全改變。回來校園生活才兩個月,就胖了九公斤,我沒有後悔,是自己決定回來讀高中。我在內心告訴自己:我很勇敢,我接受自己的選擇。

然而,這個選擇很累,要面對同儕的壓力、學校的課業……但我相信,這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去學校上課,失去很多,想做的事沒辦法做,想騎腳踏車,卻沒時間練習,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會覺得很累,應該是壓力沒有紓解吧!

最後,想跟今年的我說:「謝謝!」向出現在身邊的每個人說:「謝謝!」尤其是一直支持我的爸爸媽媽,也請您們好好照顧自己,不管未來會有什麼改變,我們彼此感謝。我愛您們,一起向二O二四年邁進吧!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提供)

「我執」才是真正的病

◎果暉法師

問:常有人說,五十歲是健康的分水嶺,中年人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狀況走下坡的現象?

答:其實我們的身體不是五十歲才開始變化,從一出生就已經在老化了,只是我們不會用「老」來形容,比如看到小菩薩,我們會說:「好好讀書、快快長大」,用的是「成長」的角度。

隨著年紀漸長,老的感覺更加明顯,很多人會想:為什麼我昨天還好好的,今天變成這樣?身體是因緣所生,變化是必然的過程,即便我們不願意接受,它還是會持續改變。

感覺身體在走下坡,這是出於一種「比較」的心理。今天跟昨天本來就不一樣,如果順著因緣來調整心態,接受身體的變化,反而比較能夠照顧它;如果一直想著昨天如何、去年如何,那就是沒有活在當下,不願意面對,徒增困擾。

我們可以練習「健康地老化」,換句話說,不跟年輕的自己做比較,也不跟別人做比較,老實地面對現在的自己,接受它,隨時隨地適應當下的身心狀況,這樣也會過得比較自在。安於當下,這也正是禪法所說的「現在觀」。

《維摩詰經》裡有一段話:「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有身體就一定會生病,我們吃五穀雜糧,沒有人可以不生病,即便佛陀也歷經老、病、死的階段,所以生病是正常的,而且病不是現在突然發生,也不是從過去就一直存在。

該經接著又說:「但除其病,而不除法」,這裡的「病」是指「我執」,也就是以身體為我、以四大五蘊為我,這才是真正的病。所以我們要除的是我執的病,不以身體為我、不以四大五蘊為我,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治病,連生死的大病都能夠根治了,身體的病根本不是問題。

「不除法」的「法」,指的是無常法。既然是無常,有生必有死,身體是因緣所生法,病也是因緣所生法,這個病法不需要除,但要除我執的病。歷史上很多禪師生重病的時候,也是他們修行最得力的時候;記得元朝的蒙山德異禪師得了痢疾,整天拉上百次肚子,但他的疑團沒有間斷,由此可知,心才是主人,不要為身體的病所困擾。

我的皈依因緣

踏上尋求本心之路

◎魯寬妙

我出生成長於中國大陸,大學時聽從父母之命,就讀最熱門的金融學科,然而內心深處,深知這「金飯碗」與自己的秉性並不相符。我從小熱愛中國古典文學,尤其被蘇軾、王維等人的詩文所蘊含的佛理,深深吸引。

爾後,我到法國、美國留學,畢業後從事財會工作。新冠疫情爆發前兩年,與高層主管們參與總部會議及晚宴,席間聽「成功人士」們談論物質生活的享受,心底有個聲音說:這不是我的人生願景。二O一九年疫情爆發,公司受重創,高層主管們四散離職;赴美與我團聚後回國的父親,遇上封城管制。面對突如其來的種種變故,頓覺身心無處安放。

某日在網路上,聽到一位臺灣作家誦讀《金剛經》,體會到不同尋常的安定。從作家的介紹中得知法鼓山,搜尋到許多聖嚴師父早年弘法的影片,聽到師父講解「無常觀」時,忽然有豁然開朗之感,隨即將《大法鼓》影片全部看過一遍,深深折服於師父的智慧和言談的風度。影片中,也看到僧團法師們長期持戒修定的威儀,讓我由衷仰慕,更清楚內心渴望的是脫離物欲羈絆,過清淨的修行生活。

二O二一年開始,我在一所幫助童年受創傷的青少年社服機構兼職,滿心以為可以幫助青少年重塑人生,然而一段時間後便產生無力感,許多青少年在創傷陰影中,始終無法自拔。

在這樣的苦惱中,聽到僧團法師講到,一個人如果修行工夫不夠,雖有慈悲憐憫的心腸,卻有心無力度不了人。聽到這句話,當下在心裡說:「是的,我就是這樣!」在社服機構的經歷,使我意識到個人力量的不足,發願要找機會到法鼓山修學,隨即在舊金山道場的網站上,看到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即將主持皈依大典的海報,頓感因緣殊勝,便買了機票前往舊金山。

皈依大典當天,看到方丈和尚和法師們的行儀,不由心生敬意。師兄姊們的親切熱情,讓我有「回家」之感。典禮中,回想過往人生,感慨生活如同在兩條軌道之間輾轉前行,一條是為謀生而順從社會價值,一條則是對本性真心的探尋。我渴望學習佛法的智慧,來調和這兩條軌道,更渴望透過修行,得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願此生能與法鼓山的善知識們,在修行道路上結伴同行。

佛一義工有感

與佛同行 不即不離

◎林淑芬(基隆)

十月底,基隆精舍舉辦今年最後一次佛一,擔任攝影義工的我,要在光線不足、不用腳架輔助的情況,拍出畫面清楚、有共修氛圍的照片,可說是一大挑戰。由於平時不常用相機拍照,前一晚重新複習相機的功能鍵,懷著「不會就學、學了就會」的義工心態來出坡。在法鼓山學佛,體會到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一切隨順因緣來開發個人潛力。

一早,報到、知客、場布、引禮等各組義工已就位,香積義工用心準備供菜,維那及法器悅眾收攝身心,副寺果樞法師領眾唱誦。「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每個人執事不同,理念與方向相同,清楚每場活動皆是眾緣和合,非一己之力所成就。

想起剛學佛時,因信心不足,做義工時常擔心自己動作太慢,造成別人的麻煩,以致身心緊繃。有一次參與水陸法會,開始感恩自己有福報,能出離生活慣性,即使無事可做,坐在角落莊嚴道場,同樣參與活動,何其清淨。如此與佛同行,不即不離,慢慢增強了自己的信心及願心,放下得失心與驕慢心。

下午,義工們隨眾拜懺及繞佛,法師讚歎執掌法器的悅眾,帶領大家由慢漸快高聲念佛,對治靜坐時常見的昏沉。止靜時,佛號自動從腦中湧出,共修力量真不可思議。法師期許大家回到生活中,即便少了悅眾的助緣,只要對念佛法門有信心,時時都能「聲聲阿彌陀佛」。

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方法除了做義工,還要禪修及念佛。身心失調時,用禪修提醒自己放鬆;消極時,用拜懺、念佛將信心及願力提起,學佛路上才能不鬆不緊,平時多練習,才能喚起內心的智慧和慈悲。

明年(二O二四)初,精舍將開辦福田班、初級禪訓班、快樂學佛人等課程,歡迎大家廣邀親友報名,一同培福修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蛻變的一年 無盡的感恩

【方丈和尚答客問】
「我執」才是真正的病

【我的皈依因緣】
踏上尋求本心之路

【佛一義工有感】
與佛同行 不即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