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道場落成 10週年系列報導(1)

蛻變農禪 照見都會禪心

2012年底,聖嚴師父喻為「空中花,水中月」的水月道場落成,
農禪寺從樸實的鐵皮建物群,蛻變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觀道場,
在喧囂的都會紅塵中,成為新一代信眾學佛修行的心靈家園。

◎文/陳玫娟.圖/農禪寺 提供


▲位於臺北都會區的水月道場,是喧囂紅塵中的一方心靈淨土。 (廖順得 攝)

農禪寺裡,來自十方的參訪民眾,或拿起手機打卡,將大殿、金剛經牆定格在小螢幕上;或坐在水月池畔,享受清風徐來、雲影變化……這些畫面,自水月道場落成以來,已成為農禪寺的日常景致。隨著建築、人文環境改變,法鼓山的發源地農禪寺,也隨順時空因緣,開展出嶄新的弘化生命。

二O一三年水月道場落成後,景觀成為農禪寺一大特色。面對絡繹而來的訪客,如何在維護景觀、規畫環境的同時,也能讓大眾感受禪宗道場的精神?「其實建築、花草本身就會說話,不需再加上任何東西。」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談及,寺院內沒有任何禁止標示,也沒有佛教或禪修用語,目的是著重於引導大眾「自己去體會」。這些「有所不為」背後的用心,形塑了境教的氛圍,無形中引領人們直接從「心」感受寺院的清淨、放鬆與安定。


▲水月禪跑結合現代人的日常運動,年輕人呼朋引伴,一起來體驗動中禪。

十年來,農禪寺改變的不只景觀,還有前來的人們。「以前還是鐵皮屋時,來農禪寺的人,大多是為了禪修、念佛、聽經,或是透過信眾接引而來;水月道場落成後,很多年輕人、遊客和團體,都是自己跑來。」農禪寺資深悅眾林淑華道出自己的觀察。

如何讓不同特質的來訪大眾,都能有機緣貼近佛法,嘗到禪修法味?新型態的活動和課程,由此應運而生,不需報名即可參加的「半日+半日禪」、「鈔經@禪」,適合年輕族群的「幸福覺招團練室」、中壯年的「後四十的人生必修課」,還有融合現代人運動風氣的「水月禪跑」,「其中,週三的半日禪,很多學員原本都是遊客。」擔任禪修義工的林淑華說,不少參加半日禪的學員,還進一步報名初級禪訓班,開始踏上學禪之路。

除了創新,傳統的延續也是農禪寺一大亮點,尤其是節慶活動。每年的新春、元宵、佛誕、中秋,各種好看、好吃又好玩的應景活動,傳統又饒富創意,多年來已是大臺北都會民眾共同的生活記憶。

「聖嚴師父在農禪寺留下的底蘊,真的很深厚。」果毅法師說,無論是傳統的漢傳佛教文化、適應現代的禪修方法,還有景觀道場的創建,都引領著蛻變後的農禪寺,朝現代化、年輕化、國際化的方向,為利益不同時空中的眾生,不斷前進。


▲坐在水月池畔,尋禪而來的民眾靜下心,跟隨義工引導,體驗身心放鬆的感覺。

藏在景觀中的禪

得天獨厚的鬧中取靜

一般印象裡,寺院多半給人遠離塵囂的寧靜之感,然而,位於臺北都會區的農禪寺,實際環境卻是「很熱鬧」。

大門口照壁外,緊鄰車水馬龍的大度路與高架橋,大小車輛穿嘯而過,夜晚路燈熾亮,宛若白晝。原有的六十五巷入口,巷弄裡各種音聲、烹煮的味道,交相雜錯。大殿旁、連廊外,不遠處的垃圾車氣味,不時也飄來湊熱鬧。

「剛住進農禪寺,會很期待安靜,尤其是佛七、禪七的時候。」身為寺院的常住眾,果毅法師總是希望來修行的人,能夠在安靜的寺院內繞佛、經行,但一走到戶外,就是會有各式各樣不受期待的存在。

「不過,這也正是農禪寺『得天獨厚』的地方。」法師說,種種聲色氣味,都是日常生活原本的樣貌,與其期待安靜,不如練習接受當下的存在,「所以,農禪寺從不會強調是遠離塵囂,因為這裡就在紅塵中,是一個鬧中取靜的都會道場。」

至於這個「靜」,是在內?還是在外?端看來者自心的領會了。


▲照壁外即是高架道路,戶外經行的禪眾練習接受當下環境,安步前行。

花草樹木在說話

走入歷史建築「入慈悲門」所在的慈悲花園,細心的參訪者可能會發現:修剪過的樹木,外觀看似圓形,卻有許多未修剪的枝條,自在又不踰矩地伸展著。順應季節植種的花草,在繁盛凋萎、生生死死中,交相更迭。水池上的觀音像,面對著關渡平原,遠處是萬家燈火,彷彿正照看守護著芸芸眾生……

「水月道場的建築,本身就具有人文之美,花草樹木雖說是自然,也都經過人工種植和修剪。」果毅法師表示,善用這些人為景觀,將佛法概念注入其中,建築、樹木、花草,都能化身為無聲的說法者。

來到農禪寺,不妨駐足傾聽,花草樹木說了什麼話。


▲慈悲花園裡的觀音像,面對關渡平原,照看守護著芸芸眾生。


▲禪修公園栽植著應時的花草,走入其中,同時感受自然生命的更迭。

看不見的標語

置身水月道場,不見任何標語、告示,除了法堂、禪修公園等空間標示,唯一可見的是知客處旁,幾段文句落在兩塊透明的壓克力板上,彷若隱身水泥牆中,小小聲地告訴來訪者:「歡迎你來,你可以做什麼,請你不要做什麼……

「不放『禁止』類的標語,一開始還引來法師和義工們反彈呢!」果毅法師笑著說,水月道場是開放的環境,來訪者形形色色,難免有人踩草皮、折花木、大聲說話,「然而,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我們到了一個地方,走到哪兒都被告知『這個不行、那樣不可以』,很難不起煩惱吧?」

在特定景觀點,放置相應的「自在」、「清涼」等詞句,是寺院常有的做法,「原本農禪寺也想跟進,後來發現:這也是多餘的。」法師表示,文字雖具有引導功能,相對來說,卻也限制了人們的想像和思考。

少了標語的水月道場,也少了散心雜話,卻多了更多回歸內在、端正行儀的訪客。


▲除了空間標示,水月道場內沒有任何禁止文字,來訪者少了散心雜話,多了回歸內在。


▲「入慈悲門」是歷史建築,也是一句期勉。入慈悲門,起大悲心,學菩薩行。


新水月‧心成長

林淑華(農禪義工資歷36年)

感恩眾中學的人生

「我的人生,一大半都在農禪寺!」三十六年前,林淑華為了學打坐,踏入了農禪寺,自此開始,跟隨聖嚴師父打禪七、擔任禪坐會悅眾、義工;水月道場落成後,還承擔了聖嚴書院禪學班、佛學班、福田班的班長和關懷員。「很感恩能在這裡依眾靠眾,有了共修的力量,自己也跟著不斷提昇。」已邁入古稀之年的林淑華歡喜地說。

在農禪寺共修,對林淑華來說,不只坐在蒲團上,還包括了做義工。「禪修讓我身心安定,懂得去觀照自己,然而投入義工、眾中學的過程中,才真正看見自己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她說,做義工讓自己有機會面對各種順逆因緣,在與人互動中,看見自己的稜角,開始練習柔軟,「個性急躁的我,現在也會跟人家說:沒關係,慢慢來就好。」

除了看見自我成長,三十多年的義工時光,也讓林淑華看到農禪寺的轉變與傳承。「先前接引大眾,多半透過禪修、念佛、法會、師父講經開示,這是當年教育、關懷信眾的方式。水月道場落成之後,則是透過各式各樣的課程來接引大眾、培訓義工。」

林淑華回憶,以前的共修和活動,都是由師父親自開示,或是輔導法師關懷,現在的課程,都由新一代的法師上台講課,藉由新型態的課程、義工培訓,來達到教育及關懷,「雖然有了新建築道場,教育形式也不同,但我看到師父的理念,都有一代代傳承下來。」她充滿欣慰地說。

「到了現在這個年紀,還有義工可以做,真的很感恩!」如今的林淑華,依然在水月道場裡,上培訓課、當關懷員、擔任助理監香,繼續開展快樂奉獻的「第三人生」。(陳玫娟)


方丞(農禪義工資歷8年)

在新水月翻轉新生命

二OO五年的一個夜裡,在朋友邀約下,方丞第一次來到農禪寺。到了大業路六十五巷口,他心想:「這是什麼地方,黑漆漆的,我才不要進去。」朋友參加完法會,看到他還在門外,體諒地說:「沒關係,因緣還沒到,本來就幫你準備的海青,還是送你。」那件海青,轉頭就被他塞到車子的角落。

十年後,方丞遇到了生涯的挫折,想學禪修沉澱自己,在網路上看到「水月道場」、「空中花,水中月」,覺得很有意思。摩托車騎來一看,才發現是當年徘徊門外的寺院,「農禪寺不像一般的宗教道場,它很現代化,環境樸實幽靜。而且法師的威儀,莊嚴又親切,傳遞正知正見,讓人自然對佛法生起好樂心。」

剛開始,方丞只管來共修,後來想進一步參加禪學班,才知道要先上過快樂學佛人、福田班、佛學班,只好老實地從頭來過,「這些課程翻轉了我的生命。」尤其福業的學習,他選擇到生命園區,看盡了人生百態,讓他轉變心念,確立以佛法為核心,實踐六度萬行的人生方向。如今,在農禪寺各項課程、總務出坡、大事關懷中,都可見到他的身影。

「看到來奉獻的義工們,都是抱持認同、實踐聖嚴師父教法的心,那樣的單純與真誠,真正地感動了我。」回想當初只想學禪、不想種福田的心態,方丞除了慚愧,如今多了一份同理和坦然,「身心安定,就能理解現象,耐心包容、陪伴。」在水月道場八年來的學習,讓他體會所謂「因緣到了」,事實上是「自己的心念轉了」。學佛後的他,有了哪些轉變?從他的放鬆、開朗中,已道盡了一切。(楊仁惠)

【水月道場落成 10週年系列報導(1)】
蛻變農禪 照見都會禪心

【藏在景觀中的禪】
得天獨厚的鬧中取靜

花草樹木在說話

看不見的標語

【新水月‧心成長】
林淑華─感恩眾中學的人生

方丞─在新水月翻轉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