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資料)

重訪澳洲看見弘法願心

2004年4月,聖嚴師父首次、
也是唯一一次踏上南半球的澳洲,
展開學術交流、跨宗教座談、弘講,
關懷當地信眾。
《他的身影2》拍攝團隊2022年底重訪澳洲,
尋師足跡之外,
更看見雪梨、墨爾本兩分會堅定傳承師願,
將佛法的好,持續發揚出去。

2004澳洲

心在當下就平安

◎聖嚴師父

禪的首要基本觀念在安心。一般人希望求得安心時,總會去求一個對象,例如對自己信仰的宗教對象祈求或禱告,不過所求的安心,大多希望擁有更多的金錢、權力,以及地位,但是一旦得到後,是不是就能因此心安呢?答案是不一定,因為環境往往會影響人們內心的平安。

最近我看了一則新聞,報導中提到,目前生活在澳洲的人,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認為恐怖攻擊可能在當地發生,因而覺得不平安;我卻覺得位於南太平洋的澳洲,是個最太平的地方。數月前,我前往中東的以色列,耶路撒冷是當地最神聖的城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將它當成「聖地」,照理說,那應該是上帝最照顧、最眷顧的地方,然而生活在那裡的人,卻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不快樂。

平常過生活 提早擔心沒有用

眾問我如何安心?因為他們很恐懼,每天都生活在可能有炸彈爆炸的地方。我給他們的建議是:做好防禦措施。擔心、恐慌是沒用的,好比每天出門,什麼時候會遇上車禍?哪輛車子會撞到你?都是未知數。既然擔心、恐慌沒用,何必不安心呢?所以,平平常常去過生活,災難未來臨時,沒有事;即使會來臨,提早擔心也沒有用。

不求安心,才是真正的安心,把心放在當下,就是平安的。中國禪宗二祖慧可去見菩提達摩時,求達摩給他一個安心的方法,達摩對他說:「你把心找出來,拿給我,我來替你安吧!」慧可向內心觀照,想找自己不安的心,卻找不著而向達摩說:「我找不到我的心在哪裡!」此時,達摩則對慧可說:「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不管過去未來 只是活在現在

當我們專注觀照內心時,心就不會浮動,這時候的心是安定的。如果我們的心隨時隨地都能安住於一種方法,做任何事都是一心一意,那就是活在現在。對於未來,我們可以去思考,可是事情尚未發生,不需要去憂慮或興奮;對於過去,既然已不是當下,就不用後悔,也不必覺得驕傲。如果忘掉現在,只想著過去、未來,那麼心就無法真正安定下來。

禪宗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把心念放在現在。過去的不管它,未來的不管它,只是在現在;當發覺連現在也僅是過程,而非根本的存在時,就是開悟了。心念,從極短暫的現在,不斷地變成過去;而未來尚未開始,所以說現在根本是不存在的。因此,當達摩叫慧可拿自己的心給他看時,慧可不看過去、不看未來,只看當下,但他發現連當下的心也瞬息生滅,領悟到自己的心原來並不存在。既然無心可安,心當然是安定的,所以達摩會說已將慧可的心安好了。(摘錄)

(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講於澳洲雪梨大學,選自《禪的理論與實踐》)


▲二○○四年,聖嚴師父於雪梨大學演說「禪與心靈環保」,近七百位東西方人士到場聆聽。(本刊資料)

2022澳洲

傳承使命不曾忘記

◎張光斗(《他的身影2》製作人)

時隔十九年,《他的身影2》拍攝團隊,重返二○○四年四月,聖嚴師父拖著病體,辛勞到訪的澳洲。在我們停留的期間,每到一個定點,都能從當年拍攝的紀錄中,看到師父盡形壽、獻身命的光與熱。

雪梨分會

一向重視教育的師父,當年到訪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就是代表中華佛學研究所,與雪梨大學宗教系簽訂學術交流備忘錄,同時舉行一場學術演講。為了師父的到訪,當年的澳洲護法會雪梨分會召集人莫靄瑜菩薩,與義工們竭盡心力籌備。

莫靄瑜菩薩於二○一五年,偕同當地有識之士成立「漢傳佛教聖嚴法師紀念講座」,傳承師父弘傳佛法的悲願。我們到雪梨大學當天,她特別安排紀念講座的另一位成員、任教於該校的何秋輝博士(Chiew Hui Ho)受訪。何教授說,雖然當年沒有因緣迎接師父蒞臨,但能在日後藉由此活動,向一位偉大的禪師致敬,覺得與有榮焉。


▲今年三月四日,雪梨分會於當地的華僑文教中心舉辦傳燈法會,輔導法師常恩法師引領信眾一同發願傳承師父的悲願,把佛法傳揚出去。 (雪梨分會 提供)

墨爾本分會

結束雪梨的拍攝後,我們繼續飛往聖嚴師父二○○四年到訪的墨爾本,再次追尋師父的身影。

師父依照當時墨爾本分會的安排,與當地的宗教領袖舉行座談,也有公開演講。記憶中的師父,雖然累到眼睛都有點睜不開,但一上台,立刻像換了個人似的,精神抖擻地說出直指人心的開示,處處受到來賓的讚佩與歎服。

我們先到墨爾本君悅飯店,師父在該飯店參加跨宗教領袖會談,受邀擔任引言與結論致詞。我們又趕赴墨爾本迪金大學,師父當年應澳洲心理學會之邀,在該校演講「禪與心理健康」。近二十年過去,當年演講的會所已轉賣私人。

墨爾本的自然公園也是再訪的地方。當年身體不適的師父,在陳天明、鞠立賢伉儷力邀下到公園散步,園中野生的鸚鵡,落在師父手中啄食瓜子。非常湊巧,這回拍攝停落在眼前的鸚鵡,與當年師父所邂逅的鸚鵡,花色與模樣完全相同,彷彿二十年的歲月,不曾有過任何遷易與改變。


▲二○○四年師父關懷墨爾本分會,陳天明(左四)、鞠立賢(左三)伉儷與悅眾們一起和師父合影。(本刊資料)


▲今年三月十一日,墨爾本分會啟動實體讀書會,常恩法師帶領現場及線上學員研討師父著作《禪的智慧》。(墨爾本分會 提供)

臺南分院禪一心得

重回禪堂,找回禪修契機

◎徐果恆

說起來,我接觸禪修的時間非常早,二十多年前,剛從大學畢業,就有殊勝因緣參加聖嚴師父主持的禪七。印象中打了兩次禪七、一次禪三,那個年代好像還沒開辦初級禪訓班,禪坐的基本知識都是進禪堂後,由師父從頭教起。

雖然有這樣的福報,但幾次禪修之後,雜亂心始終無法克服,自認沒有慧根,自動放棄禪修了。即使如此,生活中偶爾還是會用方法來幫助自己,尤其是在需要耐心等待的時刻,如搭公車、捷運、飛機……運用基本的調心、調息來調伏躁鬱的心。

人生中最長的一段等待,就是三年的疫情,但也在那段期間,找回禪修的契機,參與了幾次線上禪修課程。也許年歲增長,定力稍微增長,重新再練習禪修,竟能體驗到一絲絲禪味。疫情過後,各地共修法會紛紛恢復,某次,偶然看見臺中寶雲寺開辦初級禪訓班,立刻手刀報名,圓滿了沒參加過初級禪訓班的缺憾。在四週課程快圓滿前一日,剛好臺南分院舉辦禪一,毫不猶豫立刻報名,竟幸運地報上了。

這次在臺南參加禪一,是二十多年來第一次重回禪堂。臺南分院的禪堂有濃濃的法鼓山古早味,因此整個過程中,我都沉浸在滿滿的回憶幸福感中。

比起當年,每炷香都在腳麻、腳痛,身心雜亂到想立刻逃出禪堂的情況,這次禪一的身心安定多了,也能用上方法。每炷香的時間都剛剛好,就在開始坐不住的時候,引磬聲就響了。雖然我的禪修程度還很初淺,但很明顯地感覺到,禪法對我的幫助比從前更大。

能獲得這麼好的體驗,歸功於活動規畫的非常好。除了打坐,還安排聆聽師父的影片開示、經行、大休息,使整天的禪修不單調、不沉悶、有節奏。此外,法師的引導對於凝聚意念產生很大的助力,監香法師與義工菩薩們的護持,都是幫助我們禪修的善緣,衷心感恩。


淡水分會初級禪訓班心得

活在當下的基本功

◎周清江

三月份在學校的海報街,看到了淡水分會「初級禪訓班二日營」的海報,由於正在學六度中的「禪定」,從文字上不太容易了解,很高興有機會報名禪訓班。

指導我們的演本法師淺顯、清楚又詳盡地講解,為什麼要學禪修、禪修的內容、如何禪修,引導我們有次第的學習,比如七支坐法、八式動禪、經行、數息、慢式拜佛、立禪等,法師親自示範,帶領我們學習「身在哪裡,心在哪裡」,可感受到這是「踏實安定地活在當下」的基本功,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會被外境干擾,以後還要多練習。

第一天下課後,法師善巧地安排了功課,讓我們把學到的方法應用到生活中。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先去小吃店吃晚餐,還是先回家?發現自己的心念很容易漂移,沒有專注當下。後來在小吃店內,不自覺地邊吃飯、邊看電視,回過神來,發現看不看那些新聞似乎沒什麼差別,應利用機會練習吃飯禪,想想經過多少人協助,自己才能吃到這餐飯,要多感恩、珍惜與專心享用每一餐。

到戶外托水缽,特別感受到法師及義工們的用心,不但承擔學員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更用心設計每一個關卡,例如交換前一位學員的水缽後,轉三圈、跳三下等,這些關卡幫助我們省思:外面境界雖然很多,重要的是如何活在當下,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

特別感謝法師指導慢式拜佛,在慢動作的過程裡,我學到身和心的協調,稍稍體會到「身在哪裡,心在哪裡」,也體會到如何用虔誠恭敬的心拜佛。希望未來能達到心不隨境轉,平靜看待因緣的聚合生滅。

組員們都說,能參加這次禪訓班,得到法師及義工們的指導與協助,真是太有福報了!除了感謝,未來一定要依循禪修地圖繼續學習。

【千年禪法 千里弘傳9】
重訪澳洲看見弘法願心

【2004澳洲】
心在當下就平安

【2022澳洲】
傳承使命不曾忘記

【臺南分院禪一心得】
重回禪堂,找回禪修契機

【淡水分會初級禪訓班心得】
活在當下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