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 福田

種福田不在於錢多錢少,有錢沒錢,有勢沒勢,力量大力量小,
凡是能給人方便、給人無畏、給人安慰,都是在種福田。

◎聖嚴師父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鉢,農夫卻對佛陀說:「我耕田種穀,所以有飯吃;你不耕田種穀,何以要飯吃?」

佛陀說:「我也耕田種穀,我是在所有的眾生心中種田,播下善種子,善根會發芽茁壯;而你布施給我,就像是在種福德田,當我度眾生時,你的供養便在其中。」

四種態度看福報

有些人為求五福臨門而求神拜佛,認為三妻四妾、兒孫滿堂、華廈百間、良田千畝就是福;其實如果有福而不惜福,只是享福揮霍,這是浪費自己的福報,福享盡就沒了。從佛教的觀點,對福報有四種態度:惜福、知福、培福及種福。知足常樂,稱為知福;需要的東西夠用就好,不浪費,這是惜福;福報不足的人繼續培福;沒有福報的人努力種福。

福少的人,雖然自己擁有的資源少,但也能造福。布施一毛錢,隨喜一句美言、一句關愛的話、一個同情的安慰,都是在造福;所以即使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多說感恩、感謝的話,這也是種福田;看到別人做好事心生歡喜,心裡沒有忌妒,也是種福田。因此,種福田不在於錢多錢少,有錢沒錢,有勢沒勢,力量大力量小,凡是能給人方便、給人無畏、給人安慰,都是在種福田。

一般人認為自己所擁有的,都是憑自己的資本、頭腦、雙手、血緣關係、社會關係,以及身分的人際關係獲得的,所以應該是自己的福報,沒有理由要和別人分享;他們認為所擁有的是憑自己本領賺的,別人沒有本領是活該。會有這樣想法的人,多半不知培福、種福,一旦福報享盡,便是無福的人,所以有「富貴不過三代」之說。有力量的人,應該藉此來照顧他人,照顧一個也好,照顧兩個也好,除了被照顧的人會感謝你,你也會因此得到福報。

奉獻合作種福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我們出生以後,不論付出的是智慧或勞力,其實都極為有限,所擁有的知能、福報,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創造的,是屬於同時代中的大家所促成的,所以有福的人,應該分享給大家,而不是自己獨享,這才稱為真有福報。如果能體認到,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其實都是社會大眾所共有的,自己是在為大眾管理財富資源,在管理階段應該要讓大家得到福利,這就是種植福田。

有些企業家被員工罵、被員工鬥,老闆們覺得員工很可惡、忘恩負義,養他們還被欺負,這其實是雙方面的問題。員工可能得寸進尺,不顧老闆的經營成本;老闆也要自我檢討,是不是對員工太過苛刻,給的福利太少。懂得經營的老闆,會厚待員工,體貼老闆的員工,會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身為老闆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替大家在做管理,要和員工同甘共苦、共患難,有了盈餘則要和員工利益同享;而員工跟經營者之間,也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體認唇齒相依、血肉相連的道理。勞資雙方能同甘共苦,為整體社會做出奉獻,這就是合作來種福田的方式。

今天的社會,除了特殊地區的特殊狀況,多半的人都還沒到三餐不繼的地步;所以在知福、惜福的過程中,更要懂得培福及種福。將每月所得做妥善的分配,經營者在不影響營運的範圍內,應該要將一部分財力作為慈善公益之用;一般大眾,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原則之下,應該積極投入種福培福的活動,那就是最快樂的事了。

(選自《人間世》)

洗石洗心 心明淨

挽起袖子、彎身低頭,專心撿起水池裡的鵝卵石,待一一排列池邊後,再細心洗淨石頭上的青苔……法鼓山園區自新冠肺炎疫情暫停活動近八個月後,九月五日於祈願觀音殿舉辦洗石活動,連續兩個週末共有六百三十一位義工參與,大家忙得歡喜,洗石也洗心。

帶領義工出坡的果耀法師,特地到現場表達感恩並勉勵大家,莫忘洗石洗心的感受,時時保持心地明淨;法師也以池石的擺放,必須視相鄰石頭的大小形狀來決定如何相互和合,成就整體之美,提醒大家行事要多考慮周遭的因緣條件,才能讓事情圓滿。

參與洗石活動六、七年的義工沈演筠說,疫情過後上山洗石,分外珍惜這份機緣;希望藉自己小小的奉獻,早日讓這方水池煥然一新,讓上山參訪的民眾,來到明淨池水邊,也能如她當年那般,見水淨,心自淨,洗淨滿心塵埃。

(文/編輯室.圖/李東陽)

2020法鼓山關懷生命論壇

逆光遇見自己

如何在逆境中突破極限、超越自我?
在突破及超越的同時,還能將光與熱,播灑給需要的人?
邀您一起分享「二○二○關懷生命論壇」,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大提琴家張正傑、舞蹈家許芳宜的生命智慧。

◎攝影/李東陽


▲「2020法鼓山關懷生命論壇」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右二)、張正傑(左一)、許芳宜(左二)分享「逆光,遇見自己」。右一為主持人石怡潔。

果暉法師 堅持初衷不迷失

「當你發現另一個自己,該不該放棄一切去追求?」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回想當年從臺灣大學畢業前夕,同學計畫出國留學、就業或進修,看到大家各有規畫,但內心的聲音告訴他:「這些都不是我要的選擇。」

當時同學們相約到飯店舉辦畢業舞會,他卻站在門口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直到舞會結束。搭公車返回途中,佛號持續著,在很短的瞬間,他感受身心統一的狀態,就在當下,他決定走向出家之路。

出家之後,方丈和尚收到入伍通知,需返俗家拿相關證件。務農的父親對他仍舊不諒解,讓他內心備感煎熬,就連鄰居也不斷勸說,但他堅持自己的選擇。多年後他的父親不僅皈依三寶,還勉勵他:「既然選擇當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人的責任義務做好。」讓他非常感念父母成就之恩。

出家之後,以為只要跟隨團體隨眾生活,但聖嚴師父指派他到日本留學。在日本,要取得博士學位非常困難,他除了加緊用功,其他能做的就是持誦觀音聖號。因緣不可思議,後來他不僅找到當時尚未有人研究的論題,更順利完成學位。他深刻體會:「每個人都要走自己的路,前人的路僅供參考,自己的路一定得靠自己摸索。」

修行是經由不斷地練習、累積,才能逐漸領略到單調生活的獨特況味。但在驟變又充滿誘惑的現代,特別可能誤入暗處,如何堅持初衷不迷失方向?方丈和尚分享,可藉由練習「省電模式」,方式是默照禪法,關鍵是不給名字、不比較、不形容,就像照相機鏡頭打開與外界接觸,但不要隨時去調焦距,這代表不時時消耗心力,而省電之後,才有光能發散。方丈和尚表示,人生像火箭升空,愈往高處愈要懂得放下。「火箭的速度非常快,如同人生的短暫,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更要關懷生命、關懷他人。」

(釋演曉)


許芳宜 轉化危機成轉機

從小不會念書、卻熱愛跳舞的許芳宜,猶記放學後,穿越幽暗的學校操場,遠遠望去,舞蹈教室前那盞路燈,是生命中的第一道光芒。

十九歲的許芳宜初展天賦,立志當職業舞者;畢業後順利進入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的舞團,成為首席舞者,被媒體譽為葛蘭姆的傳人。

「當時既開心,又感到擔心。」許芳宜表示,傳承別人是沉重的包袱。不願頂著這個光環而獲取掌聲,於是,她離開了舞團那個溫暖的家,讓自己往前邁進。
少了國際知名舞團的「大品牌」,許芳宜一度自我懷疑。想培育下一代,成立舞團,卻因包辦幕前、幕後,身心俱疲。她深刻體會到:「照耀別人以前,自己必須先發光!」原來,關懷需要培養能力,唯有當自己變得飽滿有力時,自會感召別人。她許下願望:與世界頂級舞者同台,再將最好的表演帶回臺灣。

「一旦遺忘了初衷,沒有停下來思考,就會淪為機器一般。」許芳宜常自問自己是誰?某次,她與一位來自紐約的舞蹈老師聊天,分享自己邀請了許多傑出的舞蹈家合作,老師沉思半晌後說:「與其聚集一堆星星,為何不把自己變成太陽?」這句話如當頭棒喝,讓她重新校準了方向──成為太陽發光發熱。此後透過一場場的表演,建立個人的品牌,聚集世界之光。

「很多人討厭逆光的照片,但舞台上有許多刻意以逆光呈現的效果。如今看來,那些逆光行走時的黑影,是我生命中最大的養分。」許芳宜勉勵所有迷路的人,誠實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陰影,「當我們能用足夠安定的心和智慧,與自己好好對話,便知道何時該轉念、轉身,或站起來往前走!」

(江胤芝)


張正傑 真誠面對每件事

十四歲就到維也納讀音樂學院的大提琴家張正傑,直到二十多歲第一場演奏會,才確定自己要走的路。「人生很奇妙,當逆光發生時,曙光也會出現。」留學生活節省的他,不想向家裡拿生活費,在即將陷入困境之際,他得到了樂團的工作機會,短短三個月賺足一年的生活費,雖然每天工作四小時、練琴十二小時,卻不以為苦。

當他回到臺灣,又是很大的改變,「當時聽音樂會是睡著的人多,我的第一個突破是演奏前先講話,讓大家了解如何聽音樂。」接下來他跳脫傳統,讓人明白舞台不僅在國家音樂廳,也到太魯閣、金門坑道舉辦音樂節,並結合美食,「就是開心玩音樂」。

二○一八年,他在維也納騎單車摔斷左手,很可能無法回到舞台。他不斷拉琴復健,幾個月後順利登台演奏。搭高鐵北上時,他第一次哭了,因為他確認:「最快樂的張正傑是在舞台上。」他說,能克服受傷的逆光,主要是改變了心念,告訴自己有了新的手,每天醒來還可以拉琴,就是最幸福的事。

張正傑當初雖已在歐洲開過音樂會,在臺灣卻沒有辦過。「現在的太魯閣音樂會、金門坑道音樂會很成功,這些都是我構想後,花了五、六年說服相關單位,不斷堅持,用音符說服了大家。」被稱音樂點子王的他,發現創意只占二成,執行面占了八成,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張正傑對世界充滿好奇,常思考自己能做哪些別人沒做過的事,例如親子音樂會、輪椅音樂會、監獄演奏會。在逆光時如何遇見自己?張正傑分享:「真誠地面對每件事情,熱誠地面對每個事物,人生就會有路,而且燦爛。」

(邱惠敏)

【種福有幸福10】
如何種植 福田

洗石洗心 心明淨

【2020法鼓山關懷生命論壇】
逆光遇見自己

果暉法師 堅持初衷不迷失

許芳宜 轉化危機成轉機

張正傑 真誠面對每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