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珍惜 無福要種福

一位懂得知福惜福的人,這一生一定感到很幸福。


(本刊資料)

◎聖嚴師父

臺灣已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不僅消費能力驚人,製造出來的廢物及垃圾量更是驚人。實際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需要的「必需品」不是很多,所欲求的往往都是「非必需品」,因而形成一種「浪費」。這也就是我所說的:「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當用則用 不當用就節省

所謂「必需品」,是指如果缺少這樣東西就會危及生命安全的物品,譬如:日用品、飲食等。如果是買不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浪費;但如果是隨意揮霍,即使買的是必需品,也不是一種惜福的行為。

譬如一張紙,做為草稿紙時,可以雙面書寫,等到無法書寫之後,還可用來包裝物品,最後再回收為再生紙。這樣盡可能地利用一張紙,就是惜福。

同樣的一張紙,有的人可以寫上兩、三百字,有些人卻只寫了三、四個字就隨手丟棄,沒有考慮到一張紙的製作以及得來不易,這是不惜福。然而,如果是一張對外的邀請卡,或者是獎狀、聘書等,用紙就必須講究精美,這樣收到的人才會珍惜、收藏。

使用公眾的金錢和物品,一定要節省運用,以經濟效益的觀點來用錢,就不容易有浪費的情形發生。然而,也不是什麼錢都不要花,而是當用則用,不當用的就要節省。

此外,個人也應該有惜福的習慣。由於現今社會福利、養老等制度逐漸完整,愈來愈多人沒有儲蓄觀念,所謂「寅吃卯糧」的情形很多。以借貸而言,如果沒有周詳的考慮和計畫,一旦發生變故,財務上就可能發生問題。因此奉勸諸位,對奢侈品和必需品的需求要分清楚,也應該了解自己的經濟能力,否則可能一生都會為錢所苦。

做功德行布施 也是存款

有一些人收入不高,卻常常做功德、行布施,他們認為這樣也是一種「存款」方式。譬如,我知道有一位政府主管級的居士常來農禪寺,他不是坐公家配置的公務車,也不是坐計程車,而是坐公車來的。他認為不能公器私用地利用公務車辦私事,而坐公車和坐計程車同樣可以到達目的地,不如把錢省下來,每個月還可以多做一些布施,這就是惜福。一位懂得知福惜福的人,這一生一定感到很幸福。一個不惜福只知享福的人,總會覺得自己很窮,所以他的一生不會愉快。

所以要養成「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的消費習慣,凡是預算、計畫都要考慮到「錢」。有句話說:「錢雖然不是你的,但是被你用掉的就是你的。」意思是說,錢雖然不是你的,如果你不知道惜福、浪費物資,這「不惜福」的帳就算在你的頭上。

有句話說:「為公司省錢,雖然省的不是自己的錢,但是你如果能節省,還是替你自己省到了錢。」意思是說,因為你的惜福,為大眾、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福利,無形之中福報就是你的。

如果是一個很惜福、珍惜自己福報的人,別人也會同樣信任你。因此,有福的人要惜福,沒有福的人要種福,福不夠的人要培福。

(摘自《帶著禪心去上班:聖嚴法師的禪式工作學》)

塔城禪七心得

難以接受的好安排

◎張演均(舊金山)

距離上次打禪七已兩年多,是需要再充電的時候了。這次前往佛羅里達州塔城分會參加禪七,帶領我們的果谷菩薩於前兩晚,不斷強調禪修應有的正確態度,包括:平常心是放開心胸,全盤接受喜歡與不喜歡的,不受煩惱所影響。再者是強烈的興趣和進一步的決心,但不抱任何期待。

小參時,果谷菩薩得知我用的方法是默照,提醒「觀全身」不是同時要知道身體各部位的情況,而是去體驗全身在打坐的感覺。回到蒲團上,不到半小時便開始腿痛。想起他的話,檢查自己的態度,將心鬆開後,一切彷彿變得廣大遼闊,很快地心便安定下來。身體痛麻仍在,但似已不受干擾。內心有些感動,想起他說的一句話:「當你不被煩惱牽著走的時候,就是修行的開始。」頓時慚愧心起,學習禪修好些時日,如今才真正開始嗎?當引磬聲響時,靜靜地潸然淚下。

正當以為默照方法有進步時,果谷菩薩要大家喚起對生死的疑情,剩下幾天全都用話頭方法。一直覺得與話頭不相應,這才發現自己在兩種方法中揀擇,產生了二元對立而不自知。幸好已練習兩三天的平常心,可以容納各種變化,於是放開了心,改用話頭。

問話頭時,我用的句子是「 What is it?」起先太用力,導致眼和腦都很脹。每當如此,就先回到放鬆,再提起話頭。偶爾可在參話頭和放鬆之間找到平衡點。倒數第二天,果谷菩薩說明禪修需要謙卑心,拜佛是培養謙卑心的好方法,進而引導大家練習無相拜佛。跟著引導拜佛,第一次感受到身體可如此輕盈地拜下和起身。

解七後心得分享,提到自己對方法的揀擇,果谷菩薩回應要求大家用話頭,本不在計畫之中,是隨當時的因緣來決定,他以親身的體驗,分享兩種方法可以互助。原先自認難以接受的轉折,卻是最好的安排。這次禪七產生的信心,也提醒自己繼續精進,在那座聖嚴師父比喻為塗滿油的玻璃山上,一步一步慢慢爬。


(釋常鐸 攝)

念佛禪七心得

動中念佛 身輕如飛

◎魏瑟琴

上「小法鼓山」天南寺參加念佛禪七,好似遊子回到家,感到無比溫暖;又彷彿置身清涼淨土中,滿心歡喜自在。

這次禪七中,動中快步念佛、靜中睜眼念佛,有著不同以往精進修行的體驗。以往快步念佛很容易疲憊,佛號與身體的律動無法持久配合,這次用常乘法師教導的輕重轉音換氣法,配合大眾和諧的音聲、規律的步伐,身心狀況良好,箭步如飛,一點兒也不累。

禪期前幾天坐念時,依習慣閉著眼睛,身體障礙一出現,專注及覺照力便提不起來,陷入昏沉無明之中。還好法師當下棒喝,提點要張開眼睛,當下心念一轉,調整過去的習慣,結果發現睜眼念佛能夠清楚周遭動靜、辨識大眾音聲,色身障礙變小了,更能保持覺照力,綿密不斷的佛號自然湧現,毫不費力。

這次禪七回響熱烈,有一位禪眾分享自己患有紅斑性狼瘡症,又曾車禍受傷,醫生表示終身需坐輪椅。禪七前幾天,她飽受病苦糾纏,身體異常疼痛,連一句佛號都念不出口,加上筋肉萎縮無力,行走困難,但她堅持不放棄,盡力隨眾念佛,直至最後一炷香,不僅佛號念得順口,身體也輕盈許多,念佛禪共修的力量不可思議。

念佛禪的妙用也讓我有了深刻體會,明白日常中隨時隨地清楚起心動念、提起方法的重要性,如同法師的提醒:「生活中的每一刻,隨時安住現在,清楚放鬆,佛號隨身繫,隨處隨地都在修行,則達成念佛三昧,指日可待。」

初級禪訓班心得

一圓禪修願

◎丁婉仟

人身難得的機率,如同一隻百年才會浮上海面的盲眼烏龜,浮出時,剛好將頭穿過了一塊中間有個洞的漂流木;又如同一個人在山谷下拿著一根繡花針,另一個人自須彌山頂垂下一根細線,剛好穿過了針孔。

初級禪訓班一開始,法師透過《雜阿含經》中「盲龜浮木」、《提謂經》中「須彌穿針」的比喻,說明我們的因緣如同人身難得一般,因曾於累劫前發願修行,才得齊聚在蘭陽分院。由於相信因果與因緣,感受自己和一起上課的同學們都很幸福,更能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全程參與。

打坐是禪修方法之一,先前對打坐感興趣,卻不得要領,往往花半小時「命令自己」不要有任何舉動,腦袋卻想東想西、不停運轉。平時睡前,不斷回顧過去或白天發生的事,究竟是反省還是自虐,自己也分不清楚。我意識到自己需要老師引導,學習睡覺以外的放鬆方法。

課程中,男女老幼都依著法師帶領,練習八式動禪、調整呼吸、放鬆身心,用方法打坐。法師鼓勵我們,打坐可依個人的身心狀況調整,時間不一定要長,每天養成固定打坐的習慣,慢慢便能體驗身心的安定與溫暖。

禪訓班結束後,重新調整自己的時間,將睡醒後的清晨分配給打坐,然後開始一天的生活。如此,一圓二十五歲時初聞打坐好處時,渴望於生活中實行的願望,也避免了打坐時昏沉的惱人感覺,更加珍惜每天與人相遇的緣分。

法鼓山園區義工召募

邀您來體驗出坡禪
◆景觀維護日(花草修剪):4/1~30
◆環保清潔日(環境維護):4/12
◎以上報名詳情請洽【法鼓山園區義工室】
‧電話:(02)2498-7171分機2660~2662
‧E-mail:ddmvol@ddmf.org.tw

【惜福有幸福1】
有福當珍惜 無福要種福
【塔城禪七心得】
難以接受的好安排 蜜

【念佛禪七心得】
動中念佛 身輕如飛

【初級禪訓班心得】
一圓禪修願

法鼓山園區召募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