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溫暖的長者菩薩

編按:
弘法護法共行二十多年長路,與名譽總會長陳嘉男合作密切的退居方丈,
對這位慈悲的長者,有著深切的感恩與感佩。
一席如家常般的談話,一句句真摯的感恩,
細數一生護法利他,功德圓滿。

◎文/果東法師(退居方丈)
 圖/本刊資料

名譽總會長的大公子有仁菩薩說,他的父親與我,並肩走過二十餘年,具有深刻的「革命情感」。我說我們是互相共勉勵,有願就有力的菩薩道情。

學佛,從嚴肅變溫暖

陳嘉男菩薩接任護法會會長那年(一九九四),我擔任聖嚴師父的侍者,隔年接任助念團輔導法師,又陸續擔任關懷中心監院及護法總會輔導法師。在那十餘年間,總會長與我有比較多的互動,還有當時擔任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的果肇法師,我們經常一起開會,研討如何凝聚僧團、護法會與基金會,大家分工合作,共同關心護法信眾。

當時正是法鼓山工程建設極為重要的階段,為了募人、募心、募款,護法總會於全臺各地密集發展關懷活動。總會長對於師父賦予的任務,總是欣然接受,使命必達;對師父的敬重,對任務全力以赴完成的決心,使我非常敬佩。

聖嚴師父常講,我們要接引人,最重要的是真誠、踏實的態度。名譽總會長過去經營事業,必然有其「霸氣」;在他護持法鼓山之後,用佛法改變自己,散發出來的慈悲溫暖,即使不多言,許多護法信眾和他的友人,都深受感動。

陳總會長個性內斂,卻總是讓人覺得很溫暖,形成很微妙的特質。我也認為自己偏內向,只因任務需要,學習應對進退,扮演好各種執事的角色。

陳總會長或許也有相同的心境吧,尤其他接受到佛法的利益,非常重視世法與佛法的融合,積極推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並且以身作則去實踐。從此,他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皆不離佛法的內涵。

病中,護法願心不退

二○○九年,因為跌倒,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經常到各地關懷信眾,讓他覺得無法盡職。為此,曾數次表達希望請辭總會長一職。我勸勉他:「人倒,心不倒。」團體仍需要他以願心奉獻,共同成就。

幾年後,他的行動日趨不便,更為自己於團體的缺席而自責不已,但我仍然感受到他堅定的護法願心,始終不退。因此,勸請他繼續以名譽總會長的身分,關心法鼓山,他也接受了。

每年我都會去探望名譽總會長及其家人,特別是農曆年前一定去拜會,這兩年則是電話關懷,隨時了解他的近況。包括他於三月二日從醫院返家前,我都與他的家人保持聯繫。

三月三日清晨,我到了名譽總會長家中與他互動,分享我們感恩父母給予的四大五蘊假合身,成就我們用來修福修慧的道器身,保持隨時活在當下,珍惜生命的可貴;即使這一生任務圓滿,也是充滿法喜,放下萬緣,與家人互相祝福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繼續前往下一期的新生命。這就是隨時隨地身在淨土中。那時,他數次流淚,不久即安詳捨報往生。

名譽總會長對師父與教團的恭敬、對年輕僧眾的愛護,在在處處,如同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已圓滿此生任務,新啟另一段願心旅程,謹致上無限的祝福。

幸福隨手可得

雲來禪行半日閒

◎釋常哲

雲來寺後方原為一片荒地,幾年前重畫後,住宅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每棟都展現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可感受到建築師所表達的理念與心境,彷彿在「說」著建築「心法」。

從外觀上看,有的建築規矩穩重,有的如鑽石切面,更有突破傳統的表現。每棟一樓所規畫的「友善空間」,實踐人性化的思惟,散發出對人們需求的尊重。每於飯後經行其間,思考著:不論人與人、人與生活環境、人與自然,不都需要這樣的友善空間?而學佛的人,可以透過佛法的智慧與慈悲來營造友善環境,在忙碌的多元生活中,過得更自在、健康與快樂。

這片人文景觀中,最美的莫過於雲來寺後方的水塘公園,綠樹繁茂,涼蔭處處,四周鋪設環形木棧道,加上寬敞的草皮及人行磚,從早到晚,都有居民於其間散步運動。水塘生態豐富,群鴨魚龜悠哉戲水,偶有白鷺翩然飛來,人與自然構成一幅和諧的人間淨土。每當夜幕低垂,周圍燈光一盞盞亮起,樓影映於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虛實交映的夜景,別有一番意境。

每當辦公久坐或外出關懷回來,總要親近一下後花園,讓身心調整放鬆,專職和義工菩薩們也常於飯後,相約倘佯其中,冬陽高照時,更是享受日光浴的美好時刻。每當信眾來訪,會招呼到後花園,看他們讚歎羨慕的眼光,深覺能在雲來寺辦公真有福報。這方園林是一處自然的心靈殿堂,除了感恩與珍惜,讓身心融入其中,更得浮生半日閒。

值此防疫之際,願大家多多發現與分享身邊隨手可得的幸福,在知足感恩中,享有真正的心安平安。

師徒禪話

沉重的僧袋

◎文/姚果莊‧圖/曹一竹

早期,聖嚴師父每次回臺灣,總會把在美國三個月所完成的手稿放入僧袋,親自揹著,不放入行李箱,怕萬一弄丟,心血就白費了。稿子是成疊的,非常重,師父總是揹著它,絕不離身。

我問師父:「行李箱怎麼可能會丟?」師父說:「還是小心一點好。」無巧不成書,那一年我從臺灣回美國,兩個託運的行李箱真的不見了,原來是別人拿錯了,後來雖找回箱子,發現還是少了些物品。

師父做任何事都是那麼細心,寫稿子也一樣,通常一篇稿子一來一往,總要三至四校以上才能完成。其實錯字不多,多半是認為不妥而刪去,然後再補充些新資料。雖然我以前做的也是編輯工作,但是從師父那裡學到的,才是真正深入人心的編輯工作。師父會考量廣大讀者的層次,該深的深,該淺的淺,這正是當代高僧接引信眾的典範。

站在人生岸上

聽見佛陀輕聲說

◎何筱淇

認識佛教,不是因為人生很苦,相反的,我覺得人生很有意思。不過,人生因為太有意思,我們一不小心就陷入貪欲、憎恨與愚癡之中,忘記思考自己來到世界原本的意義。苦樂參半的人間,很適合修行,但很多人在迷失方向後,彼此的不安全感,日夜傾瀉成一條盲流,把日子過得載沉載浮。

我是半途爬上岸的人,看著盲流上的眾生,個個急速通過我的眼前,他們想去的地方很相像,但都不是淨土。著急看著他們,然後不停自問:「我知道自己是誰嗎?」或者,「我還記得自己是誰嗎?」我認識佛教的動力,是因為對生命意義的渴望,還有站在岸上那份巨大的孤獨。

為了知道自己為何而活,所以先去了解死亡,以終為始成為我的目標。於是,法鼓山上的生命園區,是我最開始認識佛教的地方。這裡紀念生命逝去的方式,即是將色身視作回歸大地的原料,如此自然不過。世間一切,純屬無常的因緣聚散,這也讓我對時間有新的認識。時間,真的存在嗎?我們認為的時間,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但在解脫之前,你我終將一再從頭來過,那才是一條看不見的時間軸,而到底它也不是真正的時間,那是輪迴。

寧靜的生命園區,襯出那條盲流的喧囂,有情眾生的臉上,掛著喜怒哀樂,他們不斷朝我招手,要我趕緊下水,一起奔向出生、學業、職場、婚姻、年邁、病痛、死亡,然後再次出生。他們想抵達的地方,差不多都是成功、富裕與欲樂。但是盲流的盡頭,卻又是回到娑婆世界。

接觸佛教以後,彷彿聽見佛陀輕聲說: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你和我一樣,聽見佛陀的呼喚了嗎?

人人本有佛性,期許自己要有承擔這個事實的勇氣。我上岸之處,原來才是我人生真正的起點,如今,要做的就是去找回自己的本心。

爸爸的生日禮物

書香安心好防疫

◎梁常梵

老爸今年八十歲,姊妹們相約宴請親友為爸爸祝壽,雖然適逢新冠肺炎疫情,眾親友仍踴躍出席,只是席間話題仍不離擔心與憂慮。

抽獎活動人人愛,四姊拿出預先準備的迷你春聯貼紙,逐桌讓每位大小親友玩起抽抽樂,「我抽到『心安平安』!」「是『知福幸福』耶。」「哇,恭喜『平安無事』!」「您要多多『培福有福』!」

貼紙之外,再送上相對應的主題小書,讓大家從聖嚴師父的著作中,了解法語真正的意涵;闔家出席的,再加送一本《福慧傳家》。智慧的法語和滿滿的祝福,讓受疫情影響,而無法像以往一樣到處趴趴走的叔叔伯伯、阿姨嬸嬸,心中有個所依。抽中《平安無事》的小外甥女,立刻拿起小書在一旁讀了起來,還幫弟弟問:「有沒有注音版?」

如同師父在《培福有福》書中說的,當要為某個人祝福,如果只是說:「但願你很有福氣!」這樣僅是口惠而實不至,做的還不夠;應該再做一些讓對方真正得到實惠的事,也許送他一本書或為他誦經,這才是實質上真正的祈福。

書香與心安,不只是最適合的防疫結緣品,也是給老爸最好的生日禮物吧!

法鼓徵文

菩薩在人間 分享善的力量!

全球疫情嚴峻,生活隨時處在緊張狀態。聖嚴師父曾說:「當外在的環境起了變化,我們要知道那是外在環境在動,心不要也跟著動。」防疫期間,您如何以法安心?生活中,您有哪些學佛故事、修行體驗?別猶豫,趕快提起您的筆,與讀者分享善的力量,把好的心念與行動傳送出去。

■來稿請寄:臺北市112北投區公館路186號5樓《法鼓》雜誌收
■傳真:(02)2896-0731
■E-mail:mag@ddmf.org.tw
■請註明「法鼓徵文」
(本刊保有刪修權,若不願修稿,請於來稿中註明。文稿如經採用,請至各地分院索閱,將不另行通知)

慈悲溫暖的長者菩薩

【幸福隨手可得】
雲來禪行半日閒

【師徒禪話】
沉重的僧袋

【站在人生岸上】
聽見佛陀輕聲說

【爸爸的生日禮物】
書香安心好防疫

【法鼓徵文】
菩薩在人間 分享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