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保幸福之道

災禍、挫折或失敗並不會直接轉變為幸福,而是要靠自己不斷地提昇自我。


(梁忠楠 攝)

◎聖嚴師父

幸福不一定是物質上、外境上的順利,而在於自己的心是不是平靜、是不是感到滿足、能不能喜歡自己?喜歡自己並安於現狀的人是最滿足的。安於現狀並不等於得過且過,而是清楚自己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並且努力去做,自然得到了回報和收穫,如此才會心存感恩而覺得滿足,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挫折打擊 都是生命養分

不知足一定不會幸福,另外,恐懼、排斥、妒嫉都是造成不幸福的原因。所謂不知足,就是得隴望蜀,這樣會很痛苦。「生命就在呼吸間」,如果忘記呼吸是幸福的,而認為擁有身外之物才幸福,就一定不會幸福;錯把幸福寄託在身外之物、身外之名、身外之事上,一定不幸福。但也不是說物質全都要捨棄,生活所需的物品還是要,與自己相關及對他人有益的事,還是一定要管、一定要做。能夠付出多少,就看自己的能力和擁有的資源而定,再加上環境、時機的配合,這就是智慧!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講,生命中的打擊和災難,有人為的、也有天災,但每一項打擊或災難對我來說,都是生命的養分。當熬過這些挫折和打擊後,就會轉換成自己的能量。本來是壓力、破壞及危機,度過以後就會使我更上一層樓。

以我剛到美國時為例,剛抵達時,他們樣樣都準備得好好的,我一去就擔任佛教會副會長、寺院住持,加上正要開闢一座大道場,對我來說是前途無量。可是我自己選擇離開那裡,結果變成流落街頭的流浪漢。過去我沒有想過自己會當流浪漢,當時沒有地方住,每天背個睡袋、背包到處走。在這種狀況下,卻發現自己的生命力很強,從來沒有活在這麼大的希望裡。所以,這個生命歷程對我來說太有意義、太有價值了!

逆向思考 轉出幸福天地

另外,臺灣曾發生過好幾次災難,像是九二一大地震、納莉颱風、桃芝颱風,還有SARS疫疾。每次災難後,我見到不少人從頹廢、消極的情緒轉變為積極,從旁觀者變成救災的參與者。有的人房子倒了或被水淹沒,甚至家裡有人往生,但他們很快就站起來自助助人,同時也成長了。例如我們有安心服務站、急難救援組織,主動與受災的民眾接觸,給予他們關懷,結果他們也親自參與救災工作,這樣就是因禍得福。照道理說,他們本來很倒楣,但是通過這些歷程以後,他們得到了幸福。而關鍵是,災禍、挫折或失敗並不會直接轉變為幸福,而是要靠自己不斷地提昇自我。

除了感恩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還要思考如果失去了怎麼辦。這時,要感謝這樣一來自己能少一點負擔,這就是逆向思考。逆向思考很重要,不管發生任何事,好的不要想得太樂觀,因為可能隨時有不好的狀況發生;遇到壞的狀況也要懂得逆向思考,因為壞的狀況不可能一直壞下去,遇到任何轉機,馬上就是另一個天地出現。所以,「逆向思考」能讓我們常保幸福。

(摘自《不一樣的親密關係.開啟兩性的幸福密碼》)

中英默照禪七心得

妄念 任它來去


(李東陽 攝)

◎張演裕

此次參加中英默照禪七,源於六月底聖嚴師父圓寂十週年活動時,參與了吉伯.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所帶領的禪修體驗。禪七中,吉伯老師說為了傳承佛法與禪法,一定要來臺灣,盡可能幫助我們體驗禪法、修學佛法。

首次參加默照禪七,吉伯老師開示默照就是「以心觀心」、「用心看著方法」,禪眾一開始滿臉疑惑,漸漸才懂得用「心能知」的能力來觀照自心。吉伯老師表示心有如明鏡,被用來投射一切人事物,對於投射出的景象,不生起任何念頭或批判,就是「無念」。然而,執著狡猾的自我,常讓我們對一切做出批判,當心被妄念占據而失去安定,便會生起波濤洶湧的情緒,讓我們的人生過得不如意。又或者在享受打坐的舒服時,欺騙我們這樣已經很好了,而失去覺照的心。

如何分辨哪個是真實、哪個是妄念?吉伯老師說明,那需要一個「參照點」,例如當眼睛睜開,就以眼前為參照點,以六根來觀照,耳聽周遭聲音、鼻聞木頭香味、身上感受吹來的風、放鬆身心往內看心中生起的念頭,讓它自然地來,知道它,讓它自然飄走,再回到無念、安定、清楚的狀態。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心體驗。

團體小參時提問:平日閉眼打坐易昏沉,數息沒有著力點,這次十分清醒且妄念很少,偶爾生起妄念也能很快察覺,並回到安定清楚的狀態,這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吉伯說這樣很好,很接近用上方法,鼓勵我持續練習。

吉伯老師分享每天早上離開臥室時,便開始修行。下樓時,在樓梯第一個轉角,對著準提菩薩像,為所有認識的人祝福;到地面時,為廣大的眾生祝福。他提醒我們,對於無法理解佛法的人、比我們不足的人,要保持祝福的心。瞬間,我開始懂了願意對別人好,心才會變柔軟,不再執著自我,不被自己所苦。

這幾年來,總是被執著綑綁,愈綁愈緊,愈加生起妄念和敵對防衛的心。明白這點,心也開闊了,有種「回到本來面目」之感,更體會到〈觀心銘〉所說:「內心不起,外境不生。」

中階禪七心得

記住的與記不住的

◎林碧純

這次禪期中,聆聽聖嚴師父開示影片,從止觀、中觀、空觀,進入默照、話頭,彼此都可互通。師父還指導隨息法,吸氣時是清涼的,呼氣時是溫暖的,對我而言很受用,體驗呼吸的美好是世間寶,沒有了呼吸,也就沒有生命。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為這次禪期主七,他分享小時候讀書時,從鄉下騎腳踏車到鎮上補習,晚上沒有路燈的害怕心情。高中參加游泳隊、大學參加橄欖球隊,首場比賽便受傷縫了好幾針,想成為運動員的夢也醒了。還有師父提點他要多笑,於是他到祈願觀音殿請了一張菩薩像結緣卡,還買了小鏡子,隨時練習微笑,學習觀音慈悲、智慧的笑容。很多師兄姊分享,回去也要買個小鏡子,效法方丈和尚認真學習的態度。

方丈和尚也提點大家,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他分享在日本留學時,因火車種類很多,自己曾搭錯方向,等知道時下了車,需要買票再往回搭乘,時間、金錢都浪費了,所以把握正確的方向,是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智慧。方丈和尚的親和力、幽默感、赤子心,令大眾印象深刻。

總護法師同樣慈悲為懷,告訴大家不要抄筆記、寫日記,腦中能記多少就多少,記住的,便是與自己相應的法門;記不住的,就放下。師父影片和方丈和尚開示時,都提醒禪眾腿痛可以放腿,昏沉時就站到旁邊聽,打坐昏沉就起來到一旁拜佛。看到太陽出來,就到戶外經行;天冷下雨,就在室內大殿經行,結束時,還可以躺在大殿放鬆休息,如此智慧、慈悲的引導,讓禪眾個個心生禪悅、法喜充滿。

初階禪七心得

平安幸福 從禪修開始

◎徐紘宸

如果用七天的時間,就能讓自己與社會開始平安幸福,您願意嗎?

到天南寺參加初階禪七,總護法師分享禪修應延續到生活中,而非只限於打坐。小參時,詢問出了禪堂後,如何將禪期延續下去,讓方法運用於生活?法師回應「收攝六根」,時時觀察自己的舉動,將身體重心放在下盤,較能感到平穩安定。

生活上外在刺激多,注意力總會被拉走,即使留意到注意力分散,想用隨息或念佛的方法拉回,但當下的心很浮躁,難以持續,透過觀察身體重心,是回到當下的一個方便法門。閉上眼睛深呼吸,吐氣時,觀想重心從上半身落到腳底,再回到自然呼吸,體驗腳底的感覺。這個方法解決了我無法持續專注當下的問題。

感受特別深的是,聖嚴師父影片開示及同參善知識,一直提醒對禪修不要抱有期待。當期待要有好的體驗,就已活在還未發生的未來中,忽略當下真實的自己。而渴望好的體驗,便會排斥不好的體驗,抗拒任何苦受的出現,當內心產生對立,怎能好好用方法?重新定義「活出當下」對我的啟發,是「持續接納一切體驗到的變化歷程,帶著欣賞及好奇與任何經驗相處」,這樣的心態幫助我在方法上更得力。

第七天大堂分享時,有禪眾問到在禪堂打坐,能對社會有什麼助益?法師表示在不安的社會中,只要有人堅守修行安定的方法,就是黑暗裡的一盞明燈。禪修者應保持不只是求自己心安,更要將心安的力量帶給周遭的人。一句鼓勵、一個看到需求而做的努力及奉獻,只要發願去做,就能夠讓光明延續下去。

禪二心得

拜出心中的佛

◎游鎮鏞

這次蘭陽分院舉辦禪二,播放聖嚴師父的開示影片,直接地給我們處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拜佛」。師父小時候在狼山出家,前半年天天拜佛,對拜佛有很深的體驗,認為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方式。

為了體驗拜佛,總護法師要我們以最慢的動作來拜。我的個性急躁,平常拜佛總是迅速完成,突然間要放慢速度,真的很困難。第二天,法師讓我們繼續慢動作拜佛,並以懺悔心來拜。我嘗試以從未有過的慢速度來拜,發現必須集中精神,專注於每個細節。當法師念出〈懺悔偈〉,好像念出自己的心裡話,眼眶濕了,很想大聲地哭出來。

拜了一段時間,突然體驗到「活在當下」的感覺,過去已過,未來未到,只有當下這一刻,感受到「我在呼吸」、「我在動作」、「唯有此刻是我能把握的」,內心感到喜悅而平靜。這份體驗,是參加這次禪二最大的收穫。

大堂分享時,法師以《東初禪寺的故事》中的一段話和大家勉勵。師父告訴弟子:「我們這個緣,不是現在結的緣,是過去漸漸、漸漸地累積起來的,我們已經有了這個緣,這次碰在一起成熟了,還沒有成熟的,慢慢地還會成熟。」

雖然我們無緣親自受教於師父,只要至誠恭敬地依師父的教法修行,必能與師父的大悲願心感應道交,向成佛之道邁進。

法鼓山園區義工召募

邀您來體驗出坡禪
◆景觀維護日(花草修剪):2/1~22/28
◆環保清潔日(環境維護):2/1~22/28
◎以上報名詳情請洽【法鼓山園區義工室】
‧電話:(02)2498-7171分機2660~2663
‧E-mail:ddmvol@ddmf.org.tw

【知福有幸福2】
常保幸福之道
【中英默照禪七心得】
妄念 任它來去

【中階禪七心得】
記住的與記不住的

【初階禪七心得】
平安幸福 從禪修開始

【禪二心得】
拜出心中的佛

法鼓山園區召募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