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和尚北美巡迴關懷

從西岸到東岸 遍灑佛法甘露

九月份,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飛往美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北美關懷,
本期接續報導洛杉磯、紐約及波士頓等地的弘法行,
以及與北美教界的交流。


▲方丈和尚於波士頓普賢講堂弘講「學佛與佛學」,引領信眾認識學佛的信仰、信心和知見,安頓生命的價值。(王智娟 攝)

◎曉亞、胡麗桂

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度北美關懷行,接續九月上旬到訪溫哥華、舊金山,十七日起轉往洛杉磯、紐約及波士頓等地。為期一個月的弘化行履,方丈和尚陸續於各地舉行五場講座,結合佛學思辨與學佛實踐,成為此行弘化一大特色。

二十二日,方丈和尚來到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以「五福臨門」為題,於太平洋棕櫚度假中心舉行講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朱文祥大使、蒙特利公園市華裔市長梁僑漢伉儷及聖嚴師父法子吉伯.古帝亞茲(Gilbert Gutierrez),與現場三百多位聽眾專注聆聽,回響熱烈。

方丈和尚闡述二十一世紀人類生活文明的關鍵力量,即在科學、社會、藝術、哲學及宗教等五類精神生活範疇:以「發現」的力量開展科學生活,以「管理」的力量產生社會生活,以「創造」的力量開啟藝術生活,以「思考」的力量啟發哲學生活,以「信仰」的力量成就宗教生活。指出這五種力量,能開發人類幸福的潛能,若要深刻認識自己、獲致成長,則有賴內心體驗的宗教生活。


▲方丈和尚至麻州巴瑞佛學研究中心拜訪,與該中心總監威廉.埃德爾格拉斯(右二)、執行長瑞克.亨寧(左一)合影。(釋常鐸 攝)

「一般宗教的永恆,來自信仰與禪定,佛教則是超越永恆的智慧。」方丈和尚指出,人之所以有我的存在概念,源於剎那連續的念頭。禪的實踐,則在肯定自我,而後否定自我,進而超越對立與統一,才能看見生命的實相,迎向五福臨門的人生。

轉赴紐約後,二十九日,方丈和尚以「觀音法門」為題,於東初禪寺臨時會址分享八種殊勝的修持方法。其中特別介紹〈大悲咒〉法門,既為聖嚴師父所推崇,亦與法鼓山道場土地覓得因緣密切相關,為此剖析法門的功能、特色、修持層次及修行要領,勉勵大眾效法觀音精神,自利利他。

十月一日,方丈和尚於波士頓普賢講堂主持「學佛與佛學」講座,以佛教、佛學、佛法為主軸,旁述佛教發展史及分析佛教與各宗教間的異同,引領現場近九十名聽眾認識學佛的信仰、信心和知見,解行並重,安頓生命的價值。

學佛與佛學,哪裡不同?方丈和尚援引聖嚴師父《佛教入門》指出,「學佛是道,佛學是學說;道是減法,學說是加法。」勉勵研究佛學,也要從佛法得到受用,如同一顆色香味具美的蘋果,只有親自品嘗,才能識得其中滋味。學佛則應建立正確信解,釐清佛教與其他宗教、民間信仰之差異,否則修行將有隱憂。

普賢講堂前身為當地一處佛學圖書館,信眾習於研讀法義,佛學底蘊厚實。方丈和尚應機說法,分析佛教的殊勝,在於緣起性空;發展至大乘佛教,則有空、有二宗的緣起詮釋。「『有』是平等大悲的菩薩道,『空』是無我大智的解脫道,此為一體兩面。」恰如黎明甦醒,但覺昨日如夢一場。尚未悟道前,生活中有真有假,即使已知無常迅速,仍要學習以假當真,善盡自己的本分,悲智行願,積極成長。

首訪北美,方丈和尚多次談及此地生活環境舒適,民眾很有福報,如還有所求,便是求法,「內心得到平安、法喜、智慧、福德,才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最值得!」


教界交流 汲取西方弘化經驗


▲方丈和尚率同僧團法師與護法悅眾,至佛光山西來寺拜會交流。(釋常鐸 攝)

◎釋演禪

繼拜會靈巖山寺、法界大學與慈濟美國總部後,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副住持果醒法師及洛杉磯道場監院果見法師等一行人,於九月二十三日前往西來寺拜會。住持慧東法師率洛杉磯佛光會悅眾等人接駕。方丈和尚感佩星雲長老願力無窮,讓漢傳佛法的種子早在八零年代就飄洋過海來到西方落地,並建立如此莊嚴雄偉之佛寺。隨後雙方針對目前北美學佛風氣與佛教現況做深入交流。接續參訪西來大學,由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守仁全程接待,介紹在美辦校因緣及目前辦學現況。


▲方丈和尚前往慈濟美國總部,與護法居士們互動,交流在西方弘法的經驗。(釋常鐸 攝)

十月一日,方丈和尚前往位於麻薩諸塞州的巴瑞佛學研究中心(Barre Center of Buddhist Studies),由前任總監穆宋(Mu Soeng)、現任總監威廉.埃德爾格拉斯(William Edelglass)與執行長瑞克.亨寧(Rick Henning)共同接待。方丈和尚特別深入了解該中心營運方式及課程安排,盛讚該處展現北美佛教的包容性,除定期廣邀不同傳承老師授課之外,館藏有眾多佛學書籍,相當值得我們學習。

近一個月北美關懷行程,方丈和尚表示:「聖嚴師父住世時每三個月在國外,三個月回到臺灣,可見師父致力將漢傳佛法傳播於世界各地的願心,特別是在西方地區著力最深,法鼓山在漢傳禪佛教的推廣與佛教教育上的特色,更容易於當今社會所接受。」

延續師父在西方弘揚漢傳佛教的願心,經由此次巡禮關懷北美各道場,除了更深一層了解在北美佛教發展現況外,透過參訪各友寺道場交流過程,體會到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方丈期許,未來我們在西方社會接引,不管是在當地成長的華人,乃至土生土長的西方眾,若發心加入法鼓山僧團,完成僧人養成教育後,回到原生國家,將能一同為漢傳佛教的推廣盡一分心力。

溫哥華佛教座談會特別報導

佛法能為驟變的世界帶來什麼貢獻?
9月21日,溫哥華道場以「佛教與社會變遷」(Buddhism and Social Change)為題舉辦座談會,
邀請北美五位知名學者與談,期許實踐佛法,成為改善社會的動力。

探索社會變遷 佛法新視野

佛法能會驟變的世界帶來什麼貢獻?
溫哥華道場邀集五位學者專家,借鏡佛法的智慧,
探索新的可能。

◎沈麗文

當前全球氣候變遷加遽、各國保護主義抬頭、人際間對立擴大因而更形疏離,人類正面臨新一波的挑戰和壓力。佛法深遂的智慧可以為這擾動不安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新視野?佛法修行者又有何反思,結合各自專業領域自利利人?

九月二十一日,法鼓山溫哥華道場舉辦「佛教與社會變遷」(Buddhism and Social Change)座談會,邀請北美地區五位知名學者,與現場一百五十多人,以及透過網路直播參與的聽眾,一起關心這個議題,分別從經濟運作、群體共業、生態環保、社會改革、以及佛教現代思維等面向做探討。五位學者同時是佛教各個傳承的修行者,因此在這些議題上提出有別於一般學者的見解。

加拿大卡加立大學宗教系教授韋聞笛(Wendi Adamek)提出以「人」為本的經濟運作,資源共同享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副教授葛約翰(Jonathan C. Gold)提出以注入佛法思維的教育,轉變社會共業;知名學者及作家羅大維(David Robert Loy)主張「生態環保菩薩道」,呼籲正視地球生態;宗教學教授麥瑪漢(David L. McMahan)從華嚴「重重無盡」的隱喻,探討人與他人互為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李世娟教授(Rebecca Li)呼籲禪修者身體力行,帶動社會改革。

法鼓山歐美地區寺院管理副都監暨溫哥華道場監院常悟法師也籲請所有佛教徒關注當前的社會問題,「正如聖嚴師父所言,如果佛教無法利益社會,佛教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佛教也就沒有未來。佛教傳世兩千六百多年,帶給世人廣大的利益,但如果今天佛教徒無法好好運用佛法利益世人,積極參與社會,對全球人類做出貢獻,佛教的未來是令人堪憂的。」期許大家興起危機意識,共同發願努力,成為社會改革的正向動力!


探索佛教與社會變遷

◎圖/溫哥華道場 提供

韋聞笛│資源共享,人類共生

加拿大卡加立大學宗教學系教授韋聞笛(Wendi Adamek)指出,資本主義以純粹獲利為經濟目的,運作過程中經常刻意排除許多重要的價值觀,導致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飽受苦難,並引用經濟學家凱特.羅沃斯(Kate Raworth)的理論,闡述了重建經濟學實務與實現全能生活之間的連結必要性。

根據凱特的觀點,當今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將經濟效率、生產力和經濟成長視為理所當然,卻避談正義、公平和權利,導致許多公共政策的制定出現所謂「道德空缺」的核心問題。韋聞笛表示,這些課題需要重新被拾起,並整合至經濟活動中,採取中庸之道,追求折衷後的經濟利潤,以兼顧社會全體成員及生態的需求。

她指出,我們可以改變既定的思維,如不追求立即獲利,接受社會成員可以彼此互惠、分享,並跳脫被消費主義操控的價值觀,了解人與人之間並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韋聞笛表示,這些觀念將有助於人類在經濟發展中,兼顧到多數成員需求與地球的永續發展。順此將可逐漸減緩資本主義帶來的傷害,並發展出以人(仁)為本的經濟活動。

(楊雅穎)


葛約翰│以佛法轉化社會共業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葛約翰(Jonathan C. Gold)指出,佛教實踐不應只關注個人成長,更應包括社會轉型。佛教教義,如緣起性空,為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人類種種形式的苦,提供了真知灼見。大部分種族、性別的區別並不存在,而是文化的有為法,覺照、止觀則是可能的解決方案,因為歧視不僅是個人觀點,同時也參雜了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明白這一點有助於認清自己的道德責任和改變的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社會業力觀」。同時,因為共業的關係,一個人的心靈淨化,也將影響並帶動社會的淨化。

葛約翰並指出,全世界第一所學術機構就是佛教的那爛陀大學,匯集教界優秀的學者與專家,為當時社會帶來很大的作用,值得當今學術界及佛教界學習,今日的學者可以科學地評估各種煩惱形成的因與緣,例如自我如何被構建,以及偏見形成的歷史模式,即可從個人開始帶來改變,最終改變社會──雖然這是一個痛苦的漸進過程,或有一時的混亂,卻讓我們預見轉化社會共業的美景。

(邱惠敏)


羅大維│生態佛法的修行之道

日本禪三寶教團法脈的禪修老師羅大維(David Robert Loy)教授,創辦洛杉磯生態禪修中心(Rocky Mountain Ecodharma Retreat Center),關注於透過禪修,應對全球所面臨的生態災難。他指出個人的困境,來自誤以為有一個獨立的自我,此概念將我們與外境分離,也導致苦,需要不斷向外在尋求,來填補自己的匱乏感。集體的困境亦然,或以族群、國家為單位,或是身處全球現代化的異化社會中,文明與自然的分割。「我們無法回歸自然!事實上,我們從未離開它,因為我們就是自然。」羅大維認為,自我和集體的認同,和分離的幻象,都是被建構的。

如何解決人我分離所導致的苦?他舉保羅.霍肯(Paul Hawken)所著《看不見的力量》為例,指出各地出現大規模自發性的社會組織,嘗試修補社會、生態的傷口。而禪修能幫助我們回到當下盡最大的努力。因此,他主張以「生態菩薩道」作為應對:「真正的菩薩,不再有人我的分別,了解到別人好,自己就好。當這種概念深植心中,也會顯化在行為上。可以說,菩薩道就是佛教的免疫系統!」

(江胤芝)


李世娟│以禪修促進平等

佛法能否改變社會階級的不平等?美國新澤西學院社會學教授暨中華禪法鼓宗法脈法子李世娟(Rebecca Lee)指出,社會階級的不平等之所以能代代延續,來自於我們對於不平等現狀的無所察覺;甚或,為保有自身階級利益,不願做出任何改變。以美國社會為例,在企業、大學或政府機關裡,種族歧視至今仍然隱性且有系統地鑲嵌入某些制度,合理化社會資源的不平等分配。禪修中培養的覺察力,將可幫助我們覺察出社會間存在的各種顯性或隱性的界線,是如何透過階級畫分,讓某些階層的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李世娟進一步指出,已有研究證實,平等待遇將有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換句話說,若縱容階級不平等,將對自己、對他人帶來苦受。若能有此覺察,我們將有機會鬆動現存的不平等結構。李世娟強調,身為禪修者,可以隨時地覺照自己的行為是否悲智相應,練習關心社交場合中被排擠的人們,接受與我們不同的人,練習修正生活中許多視為理所當然的慣性,慢慢地從生活中改變不平等現象。

(楊雅穎)


麥瑪漢│從現觀和無盡觀重新思考自他

美國賓州富蘭克林和馬歇爾學院宗教學教授麥瑪漢(David L. McMahan),從華嚴法界的重重無盡切入,探討現代人的自我認同喪失與情感疏離等問題,以及佛法因應之道。

麥瑪漢運用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創作的「無限鏡屋」模型概念,指出人站在鏡屋中呈現兩種鏡像,一是單一獨立又自主的我,另一個則是分裂為多重的我,他以這兩種狀態分析社會學家的論述,指出源於歐洲啟蒙意識的「我」,正從一個單一、自主的個人,退卻為支離破碎、混亂的主觀意識。

這種改變根源於現代全球化的經濟、無處不在的媒體,以及個人對傳統社群的疏離感。過去社群所能提供穩定的自我認同感不復存在,因而產生現代型的焦慮和情感疏離。

在這情形下,佛教思想和修行開展出重新思考和感受自他關係的可能,包括以無我的觀念來超越自我分裂,降低自我與他人及外界的分離感和孤立感、從因緣法則中提起無常觀,以及在禪修過程中,重新內省與認識自我。同時,運用大乘佛教慈悲與利他的精神,提起對社會的關注和責任感,才能消弭兩極化的弊病。

(釋演曉)

【方丈和尚北美巡迴關懷】
從西岸到東岸 遍灑佛法

教界交流 汲取西方弘化經驗

【溫哥華佛教座談會特別報導】
探索社會變遷 佛法新視野

探索佛教與社會變遷

韋聞笛│資源共享,人類共生

葛約翰│以佛法轉化社會共業

羅大維│生態佛法的修行之道

李世娟│以禪修促進平等

麥瑪漢│從現觀和無盡觀重新思考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