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生命的覺招

第15屆生命自覺營圓滿後,探索生命、自我醒覺的心,
正持續在年輕學員的內心激盪著、發酵著,
本期分享僧大自覺工作坊的現場報導,以及學員們的心得與啟發。
▲(僧伽大學 提供)

自覺工作坊

無常大考驗 用自覺接招

◎釋演化


▲學員在自覺工作坊中溫故知新,進一步察覺參與營隊後的生命轉變。 (李東陽 攝)

如同生命的疑情始終存在,自覺,也是一個永不停止的追尋歷程。為了讓歷屆「生命自覺營」學員,持續走在自覺的道上,法鼓山僧伽大學與世界青年會合辦「自覺工作坊」系列活動,於三月十日,在法鼓德貴學苑展開第一堂課,由僧大常悅法師、演道法師、演復法師帶領,透過遊戲、影片以及《八大人覺經》,引發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在「我的來生」遊戲中,學員們盡情發想自己的來生,包括性別、家庭、職業等,接著輪流扮演主講者、對話者以及觀察者,在「主講者」敘述自己的來生時,「對話者」隨機給予變數,「觀察者」則作為生命智囊。一個個開頭完美的生命,面臨一個個不期而至的變項,隨時可能悲喜互換上演,由於沒有預演,因此,主講者的錯愕、無助等情緒轉變極為真實,一場遊戲下來,學員們熱烈分享:「生命有很多無常,但也有很多可能!」、「貴人就在身邊,只要我們願意開口求教!」、「對不幸的人,更能感同身受」、「更珍惜現在的人生了!」、「在遊戲中轉念很容易,但在真實的生命中,需要更多練習」、「抱著歡喜心面對接受,問題就沒那麼大了……」學員們深刻的體會,也令授課法師讚歎動容。

遊戲之後,結合《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內容,以及印度劇《佛陀》中對生命的辯證片段,讓學員們極有感觸。

甫參加今年生命自覺營的莊璦淳表示,在遊戲中突然領悟,想做的事,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做?並發現:「生命有目標很重要,即使無常來襲,也不會因此失去方向。」江建儒則分享,參加過自覺營後,更能自我覺察,這兩年則藉由持續的共修,讓自己保持身心安定,參加自覺工作坊,除了溫故知新,還發現自己更有力量幫助別人。

「自覺工作坊」以漢傳禪法為核心,《八大人覺經》為脈絡,並結合禪的觀念,以及現代心理學、認知科學等,規畫九次的課程,將讓學員從課堂互動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進而消融自我。

2018生命自覺營學員心得

生命探索心啟航

◎黃演定

來到自覺營前,曾想像要如何填滿無聊時刻,因此想帶幾本佛學書籍。收拾行裝那天,一個念頭閃過:為什麼不能順著眼前因緣,純然接受每個當下呢?於是決定放下自己的想像,帶著必要的行裝前往法鼓山。有趣的是,行者八戒正授後,某日早齋聆聽聖嚴師父對首屆自覺營學員的開示影片,師父說:「你們都帶了些什麼玩具來啊?」當下會心一笑,也生起一種明白。

我們的心大部分都活在過去或未來的想像裡,如同猴子般,往往將環境弄得一團糟。出家是團體生活,有共同原則可依循,幫助個人「暫時」看住躁動的心猴,讓我們身心保持暫時的安定。

為何說是「暫時的安定」?因為問題根源──「不正確的觀念」還沒得到治療。我們的心會對種種現象貼上標籤,去定義「我喜歡」、「我不喜歡」,這些思惟在自覺營任何時刻都可以觀察到,特別是早午齋時,眼前各類菜餚、行堂菩薩給菜過程,最能覺察個人對現象的反應。

小組交流時,帶組的法師說:「必須以白話方式來表達對佛法的理解。若只是說出似懂非懂的佛學名詞,對個人生命的幫助不大。」那時突然覺知到:佛法智慧必須以自己的生命來進行實驗,讓知識的學習觸及內心,然後轉化成行為。

倘若沒有帶著一顆找尋生命答案的心,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煩惱多於快樂,累積再多的佛學知識,生命仍不會發生轉變,更無法從困惑、恐懼裡鬆綁。因此,常問自己:發現了生命的局限嗎?想用一些方法超越局限嗎?

下山後,帶著兩種心,繼續生命探索的旅程。一種是無名(nobody)的心,練習放下個人的想要,成就他人的需要;另一種是勇士的心,在每次想超越卻感到無助的困境裡,提起勇氣,堅持超越生命的局限,勇敢走向出口。

律制生活好舒暢

◎黃演緞


▲體驗清淨簡樸的出家生活,從日常出坡作務開始。 (釋演澤 攝)

一般人對出家生活的印象是簡潔、樸素、整齊、清淨。但從來沒想過,律制的生活,可以讓人過得這樣舒暢!

過去一年,總處於遷徙的狀態,每次搬遷,都覺得自找苦吃。明明很多物品一年可能只用一次;明明香港的居住環境有限,卻要找空間安放它們;明明工作已經很忙碌了,還要常常整理、打掃它們,於是不停地減少身外物。當默默為自己讚歎的時候,卻被這堂課打敗了。

上完常先法師的課,才發現:原來出家人才是高手。人們常談到「斷捨離」,出家人根本不須考量,因為日常生活已簡潔到無法再減的地步。下課後,帶組的法師領我們進寮房學習內務整理,忽然,寮房空間變大了、視野變寬了。最佩服的是法師們都有一雙巧手,教我們把帶來的俗家衣服摺得起角,每件都是同樣尺寸,連塑膠袋也可摺得整整齊齊,神奇的是,襪子也可摺成方方正正的豆腐乾,既好看又方便收納。

課堂上,法師指出內務整理在修行上的作用,如同一位禪師所說:「把這裡(茅廁)變成一處莊嚴的寺院。」我不自主地瞪大眼睛、張開嘴,對出家人生起無比尊敬。 內務整理讓我們生活得有條有理,生起惜福愛物及感恩的心。十一天簡樸的生活,讓我發現:原來心可以讓出多些空間去做其他事情,不必被物質牽著走,可以過得更加快樂。境可以影響我們,但也是心的反照。

離營後,「不去擁有太多物質」成了我的口頭禪,並用行動支持這句話,除了餵養身體,真的沒有再買任何東西。清淨是從生活細節上開始的──師父,弟子明白了!

讓一滴水不枯竭

◎許常定

元月三十日受完行者八戒後,我們有幸參加僧團的圍爐和禮祖。那天傍晚,排班準備進入大殿晚課,因為是最後一班,來到側門時,禮佛三拜已結束,由於不清楚流程和內容,又擔心穿袍搭衣的自己,笨手笨腳壞了殿堂的莊嚴,內心隱隱有股焦躁感。

隨著師兄弟步入大殿,魚貫排入僧中時,突然有一種「被拋入大海」的觸動,不用徬徨下一步該怎麼走、毋須擔心下一刻會如何,和戒長法師、師兄弟並排而站,無形中就是一股安定的力量。「大慈大悲愍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當維那法師起腔,我隨著木魚的節奏,融入梵唄聲中,初次嘗到了一點入眾、隨眾、倚眾、靠眾的法味。

我其實是個內向、很善於保護自己的人,對人不容易敞開心房互動,而這次在自覺營中,卻有了一點突破,這也引發我去思索:為什麼向來不善於與人互動的自己,和這班師兄弟卻可以如此自在、無牽無掛地相處往來?之前的我在害怕什麼?

十一天下來,從法師、師兄弟的言談互動中觀察、涵養、學習、調整,沒有個人情感的算計、情緒的牽絆,有的都是率直、坦誠,用佛法相互提攜、解脫煩惱,原來這就是道情,而道情之所以可以直來直往、無牽無掛,仍來自於自己心態的轉變,願意敞開心房接納自己、接受別人。

營隊接近尾聲的一個清晨,我醒來,看著窗外山下的點點星火,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此時往生,我做得了主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幾輩子的流轉,上升下墮,接下來的我會去哪裡?還有機會學佛,甚至出家嗎?我沒有把握。但是,此刻的我還有選擇的機會,此刻的我可以作主踏上解脫的道路。這是自覺營帶給我最大的震撼與體悟。

如何讓一滴水不枯竭?「將它拋向大海。」感恩這一生有此因緣流入大海,願在諸佛菩薩的願海中,潤澤眾生。

莫斯科無極門禪修會 尋根回響

尋根團發起人

深深打動我的心

◎伊旺(Ivan Kapalin)

我們於元月八日抵達法鼓山,一直到元月二十三日才離開臺灣。尋根團共有八人,六位來自莫斯科,一位來自聖彼得堡,還有一位來自瑞士,因此,這次的尋根可以說是跨國性的。我們參訪了總本山和所有北部寺院,在這些地方,人們都可以禪修和唱誦,深化修行的智識,了解生命的實相,發現內在的慈悲與智慧。

這是我第三次參訪法鼓山,儘管是尋根團發起人,對於我們所得到的,仍充滿感動和驚奇。行前曾對團員說明,我們會遇到一群真誠的人,他們在精神生活上有實修經驗,還能分享所學與法喜。最深刻的一次,是果醒法師的指導,開示佛法的無我觀念和三法印。奇妙的是,我們都能感受到這份法喜,即使很少微笑的禪眾,也同樣感到開心。開示結束後,人人都在討論剛才談的內容,甚至忘我到難以入眠。

到各地參學,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拓展胸懷,了解法鼓山。前兩次我是以義工身分前來,住在居士寮,當時只能看到總本山的面貌。有句話說:「博學廣聞,有益於深入理解細微之處。」很多人讀過一些名人所說或所寫攸關生命的準則,但很少能激發我們自我改變、提昇生命。所謂生命提昇,是指以慈悲心過生活,關懷他人,也是指以智慧來過生活,以我所知,那是關於活在當下、無限的智慧。這些可以在修行人身上找到,而法鼓山就是這群善知識共修的福地。

我們也上了關於禪修、禪宗史的課程,並參訪法鼓文理學院和僧伽大學,還在天南寺打禪二。禪期結束後,我對於禪修方法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明白過去自己的誤解之處,對如何上坐和下坐,也獲得了指導。我們還參加了早晚課及法會,和眾人一起唱誦。在這些過程中,法鼓山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願未來能學習觀音道場的精神,盡己之力回報。

翻譯義工

每一幕都在說法

◎范寧鷳

陪同尋根團的三天中,對於他們的精進和安定大為驚歎,幾乎每位團員都不會錯過每天的早晚課、活動、課程,把握沉浸漢傳佛教宗教氛圍的機會。

腦海中,有一幕凝視他們的畫面,那是法師帶大家去聆聽〈叩鐘偈〉的夜晚。他們安靜又恭敬地站在大殿外,看著、聽著法師們叩鐘與跪拜。團員亞力克西(Alexey)發現我站在後方,特意讓出自己的位置,要我一起上前來看。那時,我很感動他的細心和善意,然而,我沒告訴他,其實站在後面看著他們,同時聆聽法師唱誦,我好像更明白〈叩鐘偈〉裡安定、慈悲和智慧的意境。

很好奇他們讀到的俄文佛經有哪些?亞力克西告訴我,英譯的佛經比較多,他所讀到的俄文佛經僅有《金剛經》、《心經》等幾部經典。這讓我對自己的「習以為常」感到慚愧,原來離開臺灣,要閱覽經藏、聽聞佛法,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感恩這次護持尋根團的機會,更感恩聖嚴師父在遠方灑下佛法種子,並建設法鼓山這片淨土,使這些菩薩能循著師父身影回來尋根。這當中尚有很多感動,或許未來某個契機,又將帶出此次回憶的某一幕,輕輕地再一次為我說法。

內護法師

當年法緣結花果

◎釋常襄


▲八位團員於英文禪二圓滿後,與常襄法師合影。(天南寺 提供)

這次尋根團行程內容相當豐富,除了參訪法鼓山及多處分支道場,也體驗了在寺院出坡、梵唄教學、茶禪等,其中之一,是一場英文禪二。由於今年各分寺院行程早已排定,經過協調,終於在天南寺的活動空檔,安排這場特殊的禪二。

禪二過程相當順利,禪七中有的活動:法鼓八式動禪、早晚課、經行、拜佛等,一應俱全。開示內容由我講英文,伊旺翻譯成俄文,包括:禪修的意義、基本觀念、基礎打坐姿勢、數息法,尤其有六位團員希望皈依,所以也講解三皈五戒的意義。我念一遍英文,再翻譯成俄文,然後他們再複誦一遍俄文。

除了佩服他們如此遠道而來尋根,體驗禪法的求法若渴,也為俄羅斯當地缺少正信佛法,而感到惋惜。我們身在臺灣,又能持續地親近正信道場,實在是非常幸運的事。

臨別前,勉勵他們不只在禪堂用方法,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時時運用禪修方法。從團員身上,我看見當年聖嚴師父結下的法緣,已然開花結果。

傳承生命的覺招

【自覺工作坊】
僧無常大考驗 用自覺接招

【2018生命自覺營學員心得自覺】

生命探索心啟航

律制生活好舒暢

讓一滴水不枯竭
莫斯科無極門禪修會 尋根回響

【尋根團發起人】
深深打動我的心

【翻譯義工】
每一幕都在說法

【內護法師】
當年法緣結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