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經行心放鬆

民眾闔家浴佛叩鐘鈔經  體驗禪修心樂園  放鬆歡度母親節


▲臺北市長柯文哲(右)與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一同叩鐘,以平安的鐘聲,為社會祈福。(施純泰 攝)

【本刊訊】五月十四日清晨,向來繁華喧鬧的臺北市中心才剛甦醒,近二千位來自臺灣各地的民眾,分別從捷運象山站及忠孝復興站出發,走向國父紀念館。經行在櫛比鱗次的大廈之間,體驗清楚放鬆的身心律動,並將這安定祥和的心念傳遞街頭,也為二○一七年「心靈環保SRE」禪修體驗活動揭開序幕。


▲在剛甦醒的都心中,以清楚放鬆的腳步行走,心也變得輕鬆自在。(梁庚寅 攝)

這場結合浴佛節與母親節的禪修體驗活動,邀請臺北市長柯文哲、臺北市民政局長藍世聰、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以及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法鼓山榮譽董事會會長黃楚琪、SRE家庭代表等各界嘉賓,與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共同帶領大眾祈願、浴佛。

「法鼓禪心浴佛行,回歸佛陀本懷行,洗滌塵垢清淨行,心靈環保理念行。」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以「法鼓禪心.福慧傳家」十二行,勉勵大眾時時關心母親,以及整體的生活環境,乃至山河大地,因為每一個人與自然環境都是生命共同體,若能互敬互諒、和諧包容,便能和樂無諍、福慧傳家,迎向光明遠大的未來。柯文哲市長也勉勵大眾:「活在當下,身心最安定;慈悲喜捨,福慧漸增長!」

祈福儀式之後,在法青活力四射的〈把心拉近〉帶動唱中,分散在國父紀念館各處的生活禪體驗也同時展開,包括感恩浴佛、鈔經祝福、鐘生幸福,以及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禪修心樂園等,十多項精心設計的禪修體驗遊戲,讓人在趣味中領略禪滋味,並可過關集點,兌換懷舊小吃枝仔冰、糖葫蘆、棉花糖等,參與民眾驚喜發現,原來禪修可以這樣好吃又好玩!

「幫小佛陀洗澡好開心!」五歲的李品儀第一次拿著小碗浴佛,神情專注可愛,媽媽楊家瑜說,一家三口趁母親節來探望當義工的阿嬤,也藉此機會體驗心靈環保;來自民生社區,第一次參加法鼓山活動的呂素卿則表示,都市經行讓人自然而然地安定下來,從走路中體驗到身心放鬆,很享受這樣的走路過程;家住大安區的江東益、李鴻利夫婦,則帶著五歲大的女兒,以及二歲半的雙胞胎兄弟一起來叩鐘,希望啟發孩子們效法悉達多太子,為世界奉獻心力。

(相關報導請見八版焦點報導)

新北佛誕文化節

方丈和尚受邀祝福


▲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在新北佛誕文化節,為大眾開示祝福。(李東陽 攝)

【本刊訊】新北市今年擴大舉辦「二○一七新北佛誕文化節」,透過叩鐘祈福、佛誕主題花燈展覽、淨灘、植樹、佛誕文化國際佛教論壇、佛誕音樂會等系列活動,同時邀請來自國際間藏傳、南傳等傳承的法師共襄盛舉,提昇民眾對佛教文化的認識。

五月七日的浴佛祈福法會中,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受邀主法,與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淨耀法師暨各寺院長老、法師及貴賓共同浴佛,為國家安定祈福、為全民安樂祈願。新北市長朱立倫分享,「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也是臺灣社會的良善基礎,因此特別舉辦浴佛活動,希望能淨化人心,並帶來信心、歡樂與希望。

方丈和尚開示時,以「無諍和樂、離苦得樂、寂滅最樂」為勉勵,祝福大眾「佛誕快樂」,並說明依靠佛、法、僧三寶,能幫助我們轉迷為悟、棄邪歸正、化染為淨,因此透過一次次地浴佛,就好像一次次地依靠佛法,透過反省慚愧,以滌淨身心。由於現今社會正面臨許多轉變,方丈和尚期許社會大眾以佛法的慈悲智慧,面對多元而變動的環境時,仍能自利利他。

「新北浴佛殊勝行,淨智莊嚴功德行。五濁眾生離垢行,同證如來法身行。盡心盡力第一行,四海同心利他行。」方丈和尚並祝福所有與會大眾,悲智圓滿,福慧雙修。

法鼓山出席

曼谷2017聯合國衛塞節


▲常順法師(右二)與摩訶朱拉隆功大學校長達磨俱舍旃大法師(Most Ven. Prof. Dr. Phra Dharmakosajarn,左二),於聯合國亞太總部會場內合影。 (釋演禪 提供)

【釋演禪/曼谷報導】聯合國衛塞節暨第三屆IABU國際學術會議(The 3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Universities Conferences),五月六至八日分別於泰國曼谷、大城府舉行。三天會期中,有來自三十多個國家、一千多位各國佛教領袖代表、外交使節、佛教學者及僧眾參加,法鼓山由僧伽大學男眾部副院長常順法師、演禪法師代表出席。

第三屆IABU國際學術會議先於六、七日兩天,在泰國大城府的摩訶朱拉隆功大學(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舉行,以「正念:其傳統與慈悲的應用」為主題,分以「文獻」、「生活傳統」及「現代實踐」三個子題進行交流研討。大會也藉由此次活動,發表歷時八年,結合南傳、漢傳與藏傳三大佛教傳統文獻,所編撰而成的現代佛教聖典︽通用佛典:佛陀的教法與智慧︾Common Buddhist Text: Guidance and Insight from the Buddha,並舉行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國際佛教大學協會大樓的落成典禮。

八日,於曼谷聯合國亞太總部進行衛塞節慶典活動,當日除了有來自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與泰國總理帕拉育.詹歐查(Prayuth Chan-ocha)的祝詞之外,泰國皇室成員頌莎瓦莉公主(Princess Soamsawali)出席並供養僧眾,常順法師代表法鼓山致贈創辦人聖嚴師父的「福慧傳家」墨寶,祝福泰國人民能透過「四安」心法的練習,帶來平安與幸福。

禪解《楞嚴經》

副住持果醒法師香港弘法


▲果醒法師生動風趣的開示,帶給香港信眾《楞嚴經》中的智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的方法。(香港道場 提供)

【劉演寶、劉雨鈤/香港報導】明末的憨山大師曾說:不讀《楞嚴經》,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五月六至八日,僧團副住持果醒法師至香港弘法,這是法師連續四年至香港以《楞嚴經》為主題演講、指導禪修。法師舉貼近生活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解說經典中的重要意涵,讓信眾能清晰禪修方向、了解《楞嚴經》中,心與空性的抽象概念,並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應用,進而少煩少惱。

分別於六、七日舉辦的禪修工作坊中,法師以快速運轉的霓虹鐘,說明人的妄念及身體的細胞,是剎那剎那地變動著,但由於太快,以至於我們覺察不到剎那生滅,因此誤以為有「我」的存在;然而,開悟的人體悟到身體和念頭是生生滅滅的,所以不會和前念互動。法師引導學員思考,當前念已經滅去,若還不斷地與它互動,那麼痛苦是誰造成的呢?

果醒法師再以布袋戲偶來比喻,戲偶有手操作,因此看起來像是有生命;同樣地,令我們的身體會動、會感知的是心,不是身體。凡夫卻以身體、妄念為我,誤以為身體停止運作,便是「我」死了。《楞嚴經》中佛陀用大海和波浪比喻「心」,指出波浪是大海表層波動時產生的現象,但凡夫卻抓著波浪為「我」,當波浪生生滅滅,凡夫便以為自己生了又死,卻不知自己原是大海。

八日晚間,甫擴建啟用的香港道場九龍會址,佛堂與禪堂坐滿聽眾,共有二百六十三人到場,聆聽果醒法師主講的「楞嚴空義IV」講座。法師提醒大眾時時刻刻覺察「記憶的假相」,例如執取不快樂、辱罵和生氣的相為對方,把自己感受到的委屈相當成是自己,其實我們是跟記憶生氣,這些「相」都是不斷生滅的無常現象而已,其中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

短短兩個小時的講座,果醒法師生動風趣的開示,讓聽眾了解真正的心是佛性、是空性,如此,便不會執取外境的變化而煩惱憂傷。法師更鼓勵信眾精進禪修,讓自己清楚覺察念頭的變化,不起執著。

大馬泰萊大學學子 認識心靈環保

【謝佳君/馬來西亞報導】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四月十九日 ,應邀至泰萊大學(Taylor's University College Malaysia)主講心靈講座「聽見自己,世界才會聽見你」,與青年學子分享煩惱產生的原因,以及正面處理煩惱的方法。

「什麼是成功的定義呢?」講座一開始,常藻法師先詢問現場的聽眾。聽眾紛紛給予回應後,法師歸納出,一般認為的成功,是一種目標和生活動力,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擁有一顆不會輕易被外界干擾、平靜的心,這就是內在的成功。法師指出,表面上,煩惱看似來自外境,因此當煩惱出現的時候,怪罪別人和環境,似乎就可以不用面對自己,但也因為如此,煩惱從未被真正處理。

一般人常對因果觀念有誤解,認為遇到了逆境,是業力使然。常藻法師強調,真正的因果觀念是「重因不重果」,面對事情,我們有能力、也有權利,選擇要種什麼因,並且負起責任。例如處理事情的態度,抱持著「做好」,而不是「做完」,那麼過程就是收穫,而非只看結果;又例如在事情發生的當下,轉換心念,不讓自己的情緒受對方影響,都是在選擇要種什麼樣的「因」,而非要求什麼樣的「果」。

常藻法師指出,凡事都是多因多緣的,我們未必能知道,但卻可以讓心回歸到自己身上,而不是隨外境而轉變,如此,才有力量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有聽眾提問,面對生離死別,無法自制而產生負面情緒怎麼辦?法師分享,應該真誠地面對心與情緒,而非壓抑,並鼓勵聽眾,以禪修提昇對起心動念的覺察能力,適時放鬆疏導,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下載>>法鼓雜誌第330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心靈環保Stop→Relax→Enjoy
都市經行心放鬆
新北佛誕文化節
方丈和尚受邀祝福
法鼓山出席
曼谷2017聯合國衛塞節
禪解《楞嚴經》
副住持果醒法師香港弘法
大馬泰萊大學學子
認識心靈環保
下載法鼓雜誌第330期PDF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