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77期 2013.01.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系列報導【4】

感恩有您!

◎陳玫娟

▲方丈和尚與農禪寺監院果燦法師繞行會場,向護法菩薩們表達感恩,期許大家繼續共同推動師父未完成的事。(李東陽 攝)

「歡迎回家!」二○一二年十二月八日、九日一連二天,農禪寺於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前夕舉辦「感恩聯誼會」,邀請歷年擔任北區轄召、召委、會團長的護法悅眾,以及二、三十年來一路跟隨聖嚴師父、護持法鼓山的開拓菩薩,再回農禪寺團聚,回憶當年篳路藍縷、創建法鼓山的故事,同時分享水月道場落成的喜悅。

對早期護法信眾來說,走進農禪寺,就等於回到了法鼓山大家庭。感恩聯誼會上,久未相聚的菩薩們都回來了!三十多年前即追隨師父、護持中華佛研所的果慈菩薩(黃詹愛)、謝黃麗月、楊黃玉淑,法鼓山草創時期的開拓菩薩謝淑琴、陳柏森、施建昌、林顯正、林政男、熊清良、李純恩、陳照興等,經由主持人資深悅眾陳秀梅、護法會第一位辦事員廖祕書(廖今榕)的介紹,一一起身向大家揮手問候。

隨著大螢幕播放的一張張回顧照片,護法菩薩們彷彿乘著時光機,再度回到當年的農禪寺,無論是鐵皮大殿內進行的護法會會員大會、勸募會員聯誼會,齋堂或佛堂中的會團成長課程、籌備活動的討論,還是入慈悲門下、照壁前的合影,照片中,每一位專注的年輕主角,如今都已是法鼓山的資深護法。在主持人邀請下,多位護法菩薩上臺分享,一段又一段的農禪故事,不斷鋪展開來。

「看到大家回來,時間好像回到從前,每個人都年輕了二、三十歲!」農禪寺監院果燦法師歡喜迎接悅眾們回家,「農禪寺的發展,是眾願所成,這都要感恩大家一路的護持。」

從一棟農舍,到擴增鐵皮屋,到今日新建水月道場,「對護法菩薩的感恩,不只是一時的,而是盡未來際!」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感恩所有菩薩的護持,並分享水月道場的興建,是聖嚴師父淨化人間的願心,也是成就人間淨土的歷程。「大家是開拓者,也是開心者、開展者。」除了見證農禪寺的發展,方丈和尚也期許大家共同發願,將師父未完成的事,一起繼續來推動完成。

「我念上一句,你們念下一句,要背起來喔!『提昇人的品質』,下一句……」,「建設人間淨土!」聯誼會中,特別播放一九九○年聖嚴師父於農禪寺宣講〈四眾佛子共勉語〉的開示錄音,重溫當年「最難忘的一堂課」。帶著師父的殷殷教誨,護法菩薩們一同走入新建水月道場,巡禮當年學佛成長的心靈家園,發願要將東初老人、聖嚴師父傳續下來的農禪家風,發揚光大!

▲十二月九日的感恩聯誼會上,僧團法師們 帶領開拓菩薩體驗茶禪,在沉澱攝心後,細細回味當年的感動。(李東陽 攝)

▲護法悅眾跟著導覽義工解說,巡禮新建水月道場,耳目一新的景觀,是眾人願心願力凝聚的成果。(李東陽 攝)

.................................................................................................................................................................................................................

【開拓菩薩話當年】

果慈菩薩:感念師父辦學艱辛-----------------------------------------------

想起當年,聖嚴師父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每天要為經費奔波,真的很艱辛。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但師父跟我說「要布施自己的能力」,我想到把家裡的首飾、戒指拿到銀樓,請師傅熔鑄成印有山徽、〈大悲咒〉的飾品來義賣。師父告訴我「要護持佛研所,可以辦法會」,我會唱梵唄,於是在文化館舉辦水懺、大悲懺、梁皇寶懺法會,幫佛研所籌募經費。

當年物資很缺乏,我在文化館大寮幫忙煮菜,看到師父吃得很簡陋,常常一個月才有機會吃一次豆腐。師父為了弘法、為了佛研所這麼忙碌,只吃一點點東西,身體怎麼有足夠的營養?於是偷偷為師父保留一塊豆腐,但是,師父回來知道後,告訴我:「大家都是平等的。」吩咐我把豆腐拿出來給大家吃。

對每個人永遠都那麼慈悲,這就是我們的師父啊!

李純恩:師父也要跑銀行?--------------------------------------------------

一九八八年,農禪寺預定在農曆春節舉辦「新春信徒聯誼會」,並規畫有始以來第一場義賣活動,要為中華佛學研究所籌措經費。當時聖嚴師父打了電話給我,「純恩菩薩,你一定要來幫忙,農禪寺辦義賣就有一點希望了。」我問師父:佛研所一年需要多少經費?師父告訴我,大概需要四百多萬。

掛上電話後,我很快便騎著摩托車去文化館,找師父討論籌備義賣的事。在那之前,我很難想像一個出家人,竟然要「軋三點半」。從師父口中,才知道原來師父為了張羅佛研所的經費,幾乎每天都要跑銀行。

後來,師父要我用摩托車載他去農禪寺,接著再去拜訪護法信眾果福菩薩。看到果福菩薩家中收藏許多佛像,我靈機一動,便建議她捐出來義賣。那次義賣會很成功,我們請到了港星施思來幫忙,師父也寫了二十幅書法響應,有人買了之後,又再捐出義賣。當天義賣共募得四百六十萬,剛好圓滿一年的辦學經費。

熊清良:辦朝山接引大眾-----------------------------------------------------

一九八九年左右,聖嚴師父為了找地的事,召集幾位弟子在文化館開會,我被推選為土地小組召集人,那時看了幾塊很漂亮的地,都沒談成,心中很煩,去向師父請辭。後來想到「把找土地的煩惱,交給觀世音菩薩」,於是建議師父帶領大家持誦〈大悲咒〉。

以前農禪寺念佛會不持咒的,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那一次念佛會共修,師父就帶領現場一百多位僧俗弟子持誦〈大悲咒〉二十一遍。法會結束之後,有一位李昭男居士到知客處說,他第一次參加念佛會,很受感動,希望一周內給我們答覆。沒想到,此時金山寺的住持全度法師也領眾持誦(大悲咒〉,希望找到一位解行並重的法師來接掌。過不久真的順利找到金山這塊地。

地找到了,建設需要募更多的款,我便建議師父辦「朝山」,請大家來朝法鼓山,接引更多民眾向師父修學佛法。第一次辦朝山,前十天天天下雨,直到正式朝山當天早上七點,師父從農禪寺打電話到金山,問我天氣怎樣?我說:「師父,阿彌陀佛,看到太陽了。」結果那次朝山非常成功。後來,法鼓山上常常可以看到絡繹不絕的朝山隊伍。

.................................................................................................................................................................................................................

【老照片•心故事】(5)

當年的護法火車頭

◎文/陳玫娟•圖/本刊資料

楊正的老會長風範

在早年法鼓山護法會,提起老會長楊正,護法信眾是再熟悉不過了。楊老會長於一九八七年,便接任當時「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理事會」第二任理事長,後來改組「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會」,乃至再更名「法鼓山護法會」,他都是第一任護法會領航員。

身為首任會長的楊正,謙稱是「無牛駛馬」,面對千頭萬緒的護法工作,總是與大家互勉從「做中學」。在楊老會長的帶領下,法鼓山不僅有了勸募組織,還開始舉辦義賣、園遊會等,廣邀社會大眾一起種福田。圖為一九八八年農禪寺舉行義賣活動,楊正老會長(右)歡喜響應,為佛研所辦學出錢又出力。

-------------------------------------------------------------------------------------------------------------------------------------------------------

推動勸募的郭超星

法鼓山首任護法會副會長郭超星,是資深悅眾相當懷念的護法夥伴。早在佛研所護法理事會時期,郭超星即是福田組組長,負責推動勸募,為法鼓山的勸募組織打下很好的基礎;擔任副會長後,關懷會員更是不遺餘力,每每得知有會員往生,總是排除萬難前往關懷;各地分院、共修處成立時,也都親自走訪。圖為一九九二年郭超星(左)從聖嚴師父手中接下法鼓山委員聘書。

少欲知足、關懷他人,郭副會長的風範,在在讓人感受到法鼓精神。一九九九年郭副會長往生前,仍關心著法鼓山的建設工程,那一份永不退轉的護持願心,令人無限感佩和感念。

.................................................................................................................................................................................................................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系列報導【4】 感恩有您!

【開拓菩薩話當年】果慈菩薩:感念師父辦學艱辛

【開拓菩薩話當年】李純恩:師父也要跑銀行?

【開拓菩薩話當年】熊清良:辦朝山接引大眾

【老照片•心故事】(6)當年的護法火車頭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