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08期 2007.04.10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教育文化  建設法鼓山-1  建設法鼓山-2 

念觀音 學觀音 做觀音(二)

慈悲救度無時不在

觀世音菩薩就像我們的保母, 他是眾生的救濟者、護持者, 以及平安的守護者,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

◎ 聖嚴師父

在許多佛經裡,我們可以看到觀世音菩薩的出現,主要有兩個方向的發展,第一個方向是觀世音菩薩對苦難眾生、對煩惱眾生的教導,幫助他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得樂」,可有兩種苦和兩種樂,第一種苦是生活上的苦,以及恐怖、不自在、不自由的苦;另一種苦是沒有智慧、煩惱重、不得解脫。在這兩種層次上,許多經典都提到了觀音菩薩的修持方法。


(釋常護 攝)

另一個方向,觀世音菩薩與往生救濟的阿彌陀佛關係密切。許多人活著的時候,都希望少煩少惱、健康平安、快樂順利,然而每一個人都將會面臨死亡,當死亡來臨之時怎麼辦?很多佛教徒知道要念阿彌陀佛,卻不知道亦可念觀世音菩薩。其實,凡是有阿彌陀佛的地方,就有觀世音菩薩;凡是提倡淨土、念佛法門的經典,也一定讚歎觀世音菩薩;況且,觀世音菩薩就住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他是阿彌陀佛的侍,也是阿彌陀佛一生補處的佛。因此,許多經典都講到,眾生在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所希求的救濟,多是從觀音信仰中得到的。

觀世音菩薩就像我們的保母,他是眾生的救濟者、護持者,以及平安的守護者,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當我們行將往生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化身成為阿彌陀佛的侍,擔任西方極樂世界的接引者。

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後,他儼然又是一位教化者,凡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都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教化。我告訴諸位,如果是下品下生的眾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是見不到阿彌陀佛的,但是漸漸地可以見到觀世音菩薩,然後經由觀世音菩薩的教化,漸漸地我們的業障會消除,而能夠見性見佛。能見到自性佛,就能見到阿彌陀佛,而那正是觀世音菩薩的教化所致。

在我們每一期的生命之中,從小到老、由生至死,以至到達西方佛國淨土的過程中,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無所不在、無時不在,而且無人不救,任何一個眾生他都救度,這是觀音法門的殊勝。這便是為什麼在漢傳佛教也好,在藏傳佛教也好,所有被大家倚賴、信仰和崇拜的菩薩,主要還是觀世音菩薩,同時各種經典裡的諸佛菩薩,也都鼓勵眾生念觀音菩薩、修觀音法門。 (待續)

.................................................................................................................................................................................................................

【生活禪體驗】

覺察身口意,生活不粗心

◎薛常鵬

由於環境不斷快速變遷,每個人須時時面對不同境界現前的考驗,這些現前的境界,往往衝擊著自己生命的盲點,即使修學禪法的人,面對這些幽微盲點,常常難以覺察到。就像我,經常發現自己數年的禪修功夫,或者是禪七期間累積的能量,遇到境界現前時,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經常使我頓感挫折、驚恐、慚愧,嚴重時,甚至對習禪的信心產生動搖。

參加三義DIY心靈環保教育中心「生活禪體驗營」過程中,透過聖嚴師父在影片中對「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的開示,以及果醒法師對「身口意」的覺察、解析之開示,再藉由禪坐、八式動禪、過堂用齋、經行、學員分組觀摩演練,去感覺「身」的動作、表情、生理反應,「口」說出的內容、語氣、語調、音量、速度、用詞,以及「意」──心理的情緒、想法(念頭的內容)、心態。

五天中,層層綿密的課程和實際演練,自己驚訝發現,原來日常生活中對身口意的覺察是那麼粗心,內心總是企圖想改變外境,以迎合自己所想,卻換得更多煩惱。平時習慣將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語言、行為對錯,事物好壞美醜等上面,忘了當面對這些外境時,向自心做深度、細膩的探查。因為覺照不足,處處「拿尺量人」,造成生活上處理事情不圓融,身心無法和喜自在。

課程圓滿結束前,我跪在佛前發願,願今後針對自己身口意的習氣,訂下目標明確、具體可行、方便檢查的項目,藉由「自我提昇日課表」的運用,持之以恆地實踐,期許能以智慧觀察自己、以慈悲觀察他人,讓世間充滿「和敬平安」。

每個當下,都是禪修時機

◎李育憲

基於對「禪」的嚮往和好奇,想一窺「禪」的堂奧、體驗「禪」的妙用,所以我來到法鼓山學習。然而,就像「禪」本身難以捉摸,我的探索之旅也如在霧中看花一般,時而懷著疑惑,時而抱著希望,對於「禪」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仍然無法有較清晰的掌握。

我想大部分禪修者都有類似經驗,經常在打完禪七後,能體驗到一段時間的安定和寧靜,但過不了多久,這種感覺就會消失。想到禪宗祖師大德們屢屢提及: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如何將禪修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開始成為自己探索的方向。這次很幸運地,參加了傳燈院舉辦的「生活禪體驗營」,課程提供了不少答案線索,讓我獲益良多,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

透過不同情境呈現,課程首先讓學員體驗以「攝心」和「散心」在面對各種情境時,身心產生的強烈對比,讓大家明白攝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著介紹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的攝心方法,這些方法以「止觀」、「默照」、「四念處」為依據,培養大家在每個當下,將心的焦點拉回自己身心的觀照上。把心放在自己身心上是「止」,也是「默」;觀察自己身心反應是「觀」,也是「照」。觀察對象和次第則依四念處「身、受、心、法」來進行。如此一來,心就比較安定,不容易受外境所影響。

上過課後,更讓我深刻體會每個當下都是禪修的好時機。也許祖師大德們常說的「行住坐臥無不是禪」的境界,現在無法達到,但我肯定知道在行住坐臥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禪修,唯有在每個當下收攝身心,禪修的功夫才能成片、綿密。想將生活變成禪修道場的菩薩們,「生活禪體驗營」是不可錯過的課程,希望大家都能從中獲益。

.................................................................................................................................................................................................................

【園區義工活動看板】

◆「住山義工」面談預約中,約需 70 名,即日起額滿為止!
年滿 18 歲以上,認同法鼓山理念而願發心,身心健康能獨立照顧自己。額滿為止,敬請把握預約面談機會,歡迎您一起來加入!

「園區義工工作說明會」一般庶務組(初級)
• 日期: 4 月 21 日(六) 08 : 30 ∼ 16 : 30

「園區義工工作說明會」交通機動組(初級)
• 日期: 4 月 14 日(六) 08 : 30 ∼ 16 : 30

「園區義工工作說明會」綜合說明會
• 日期: 5 月 20 日(日) 08 : 30 ∼ 16 : 30
「園區導覽服務員培訓」 您是否也覺得「佛法那麼好,知道的人那麼少」,邀請您加入參學室導覽組的行列,成為護持法鼓山的第一線!
• 日期: 4 月 21 日(六)至 22 日(日)

「經常性義工」快來加入萬行菩薩行列!
您知道嗎?最近園區急缺環保、一般庶務義工喔!一週七天,隨時需要您發心參與!

「景觀維護」好山、好水、好修行!
每月邀親友上法鼓山,認識山上原生物種,景觀維護及栽培實作,學習生活禪,體驗與自然融合的清涼,更歡迎諸位菩薩來認養景觀福田。
•日期: 4 月 14 日(六)、 4 月 29 日(日)、 5 月 12 日(六) (請攜帶雨衣、工作手套、飲水、帽子。)

◎以上各項資訊詳情,請洽法鼓山義工室:
( 02 ) 2498-7171 轉 2661 ∼ 2663 或 E-mail : ddmvol@ddm.org.tw
園區義工室網站: http://vol.ddm.org.tw

.................................................................................................................................................................................................................

【大家一起來禪修】

∼法鼓山邀您來分享禪的妙用∼


【禪修指引】

•農禪寺 4/28 、 5/12 ( 14 : 00 ∼ 16 : 00 )
•台北安和分院 4/21 ( 14 : 00 ∼ 16 : 30 )

【精進禪修】

•禪一 5/13 農禪寺( 8 : 30 ∼ 17 : 00 )
 
4/15 台中分院 4/7 台東信行寺 4/15 潮州辦事處 4/22 高雄紫雲寺 4/29 高雄三民道場
• 戶外禪一 4/29 台北安和分院
• 精進禪一 4/16 南投德華寺、 4/29 屏東辦事處
• 默照禪七 4/7 ∼ 14 法鼓山
• 默照禪三十 5/4 ∼ 6/2 法鼓山
• 話頭禪七 4/22 ∼ 29 法鼓山

※農禪寺、安和分院等各地分院、精舍,每月均開設禪訓班;各分院、辦事處、共修處亦有禪坐共修。
相關內容最新動態,請查詢 http : //www.ddm.org.tw ,或電話洽詢各分院、辦事處。

.................................................................................................................................................................................................................

佛學推廣中心新開佛學講座

.................................................................................................................................................................................................................
 

念觀音 學觀音 做觀音(二)

【生活禪體驗】

【園區義工活動看板】

【大家一起來禪修】

佛學推廣中心新開佛學講座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