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楞嚴禪心」分享會』活動報導2020/9/13

法鼓山紫雲寺9月13日,禮請禪堂堂主果醒法師,分享法師的第一本著作「楞嚴禪心」。現場來了兩百多位信眾開心聞法。
法師以自己未出家前,研讀《楞嚴經》的體驗開場,淺白風趣的引領大眾,進入聽法的脈絡。為了瞭解《楞嚴經》,法師研讀許多祖師大德的註解,加上自己禪修三十多年的體驗,及生活中的實踐力行,成就了這本書。書中內容是針對《楞嚴經》中的「十番顯見」,闡揚其在生活中如何落實的觀念與方法。法師指出:佛教經典及禪宗語錄的義理,均能扣緊當下的經驗,來展現生命力。

法師說我們的「真心」與「佛性」完全一樣,具有見聞覺知的功能。一般人卻以為:能見的是眼;能聽的是耳;能嗅的是鼻;能嚐的是舌。其實這些都是心的功能,甚至能判斷、歸納、分析,堪稱是心的「河沙妙用」。又說「真心」是「無位真人」,不在任何一個地方,但能思考辨別。還幽默的說,我們是用「佛性」穿著「我」的外型與面具,佛性就像操作布袋戲偶的手。祖師洞山良价的「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是最好的說明。這好比「波浪是海水」,但海水不是波浪,因為波浪只是一個小小浮漚。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這是法師教導人改變記憶的模式。修行要學習「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或許曾被射一箭,但不要再「拔箭自射」千百次。還說有人明明記憶中的仇人已往生了,仍怨氣未消,這是把虛妄的記憶當真人,且未學習「甘願」的功課。此外,面對記憶中討厭的人,要學著能笑得出來,並看到對方的優點。又談到晚上作夢,夢中人明明不是自己,一般人仍「認物為己」,還分自他,這是顛倒見。
法師以旋火輪為喻,說明「後念碰不到前念」。旋火輪的每一個點,都是即生即滅,一般人看來是留下圓圈的痕跡。其實,「鳥飛虛空」、「法法不相知」,只一味後念逐前念,一直複習過去的痕跡,我們就受限了。法師分享 聖嚴師父的話,開悟的人是「世界統統有,人我是非不見了」、「世界怎麼流動都是對的」、「同時看到現象與空性」。法師鼓勵大家,要與開悟的人同見同行。

法師強調「見性無雜」與「見性不分」均講佛性不是物,也不離物,二者是禪宗祖師的指南。修行要放下攀緣心、能所雙亡,在生滅現象中廣度眾生。修行時,修行力與業力,往往此消彼長,「生處轉熟,熟處轉生」,練習讓修行力越來越強化有力。
最後,Q&A時間。有人提問,如何克服恐懼;也有人提問,如何改掉愛喝咖啡的習性。法師教導「不轉相」的方法,學習面對恐懼、面對慾望,不對抗、不排斥,因為恐懼與慾望都是生滅的,任它來,任它走吧。同時也要有「每一念都是圓滿的,都是真心的妙用」這樣的知見。
果醒法師旁徵博引、逸趣橫生的新書分享會,讓與會大眾法喜充滿、滿載而歸。
◎文/林淑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