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紫雲寺創建歷史與殿堂藝術』活動報導2023/7/30

20230730紫雲寺創建歷史與殿堂藝術活動報導
見證紫雲寺弘化歷史 新舊殿堂美不勝收

法鼓山紫雲寺於1954年由開山住持演禪長老尼發弘願籌建迄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弘揚佛法不遺餘力,成為南臺灣佛教信仰的重鎮。為使信眾追本溯源,對寺院有更深刻的瞭解,7/30特邀法鼓文理學院陳清香教授以「紫雲寺創建歷史與殿堂藝術」為題,帶領近150位信眾搭乘時光機回顧歷史,遨遊寺院建築的美。

紫雲寺位於澄清湖畔,風景優美殿堂宏偉,開山住持演禪長老尼為天臺宗高僧斌宗上人弟子,因此將紫雲寺冠上「南天臺」,名為「南天臺紫雲寺」,第二任住持為淨圓法師。2001年,演禪長老尼有鑑於自身及淨圓法師年事已高,為使法務永續、正法弘揚,故力邀法鼓山創辦人 聖嚴法師承接紫雲寺的法務。2003年3月1日聖嚴法師正式接任第三任住持,薪火相傳、推動教育,引領社會大眾一起建設人間淨土。

陳清香教授說,融合創新與傳承,舊大殿與新大樓各有特點。紫雲寺的外觀有兩大特色,其一為尊重原有建築而保留鮮艷的澄紅色琉璃屋瓦;其次是以24根白石立牆,並鑲上《金剛經》的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做為三門。

舊大殿的特色有,前後庭屋頂分別採廡殿頂、歇山頂設計,象徵尊貴。屋脊以卍字、法輪及蓮花瓣為紋飾。內部天花板採「方格藻井」的北方式建築設計,為臺灣少見。供有三寶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陀菩薩及伽藍尊者,屬早期日治時代的供像。前庭天花板則延襲佛教壁畫的精髓,彩繪「佛誕故事」與「初轉法輪」,非常珍貴且少見。

新大殿的特色則有,5樓挑高採八柱七間設計屬正方形佛寺建築。大殿內部天花板採新藻井部局與舊大殿相呼應。正面外牆右上角為法鼓山山徽,具代表性。各樓圍欄雕刻以蓮池、蓮花、蓮葉為主,欄杆則以蓮花花瓶為裝飾,顯示清淨之意。大殿的釋迦牟尼佛係以銅鑄,佛像形態展現戒、定、慧三無漏學,整體造型質樸莊嚴,極具視覺威德力,令人目不暫捨,十分攝受。

擔任接待組義工的蔡幸娟表示,這次講座真的很精彩,之前擔任接待員,介紹紫雲寺大約要半小時,現在可以講得更多更深入;信眾何妍逸感動地說,擔任義工多年,今日發現紫雲寺處處都是寶,感恩多位發心長老與長老尼的願力所成,發願要更積極接引更多人來挖寶。

兩小時的寺院巡禮,訴不盡紫雲寺70年的創建歷史,道不完紫雲寺的殿堂之美,信眾們意猶未盡,期待正新建中的禪堂落成後,能再次力邀陳清香教授,再次帶領倘佯佛教藝術之美。

◎文/蔡宜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