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華嚴六相與溝通成長』活動報導2022/9/24~25

20220924~24「華嚴六相與溝通成長」活動報導

義工們發心來護持及學佛,福也要修、智慧也要修。紫雲寺特於9/24-25邀請到法鼓山演一法師前來為義工們上了結合禪修、心理學與華嚴義理的課程『華嚴六相與溝通成長』期能幫助義工們成長,將佛法的慈悲智慧活用於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藉事練心,過快樂人生。
華嚴經字字珠璣不可思議,如何將華嚴經的方法運用在生活上,放下自我的執礙,達到良好的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技巧。學有專精的演一法師帶領近120位義工逐步進入華藏世界的毗盧性海裡。首先從經行體驗禪的精神(過程即是目的,當下就是全部),展開華嚴經『四種無礙法界』的修行—事無礙(擴大心量)、理無礙(體驗覺性)、理事無礙(體驗法性)、事事無礙(理事不二)。從華嚴經的核心—理、事、願,引導信眾體驗虛空、生滅顯現及諸佛菩薩願海。並提示修行人應有行菩薩道的誓願,而這誓願便是搭起「諸佛菩薩願海」與「六道眾生苦海」的橋樑。華嚴經所謂六相,是指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法師藉由看畫的方式,一一道破難懂的六相定義;並結合總別層次理論(logic levels,環境、行為、能力/身心狀態、價值觀/信念、身份、精神)與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加上華嚴宗十玄門的生活應用分別可運用於「溝通的六相分類」、「價值觀的總別層次」、「修行vs心理狀態的提升」、「慈悲心的總別層次」及「感恩心的總別層次」。法師說明,價值觀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及行為,但它只是一個工具。所以我們要從六層級中的下三層(隨著過去的業力流轉),提昇至上三層(開始具備觀照自己、活在當下的能力)以認識自我,進而成長自我,消融自我。

知行合一是必要的,從總別層次開始實際操作,對人由上而下的溝通、對環境則由下而上的說明,如將二者反置,即造成溝通障礙;而面對二人的溝通則採取「換位思考」與「自他交換」,以第三者善知識的角度去看待,就能用更超然的立場解決問題、減少對立,多些同理心;如何快速的凝聚團體共識,就將總別層次運用於開會或辦理活動上,便立即得到驗證;「觀音菩薩寫給你的一封信」的演練,能清楚的看見自己,達到自我療癒的功效,也同時知道觀音菩薩的慈悲智慧也是我心中的一部分;最精彩的莫過於「迴向時間線上的眾生」,用慈悲、智慧與感恩心的狀態迴向給時間線中的「小我」、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眾生,讓他們也體會到更好的狀態,並觀想未來世,生生世世彼此不斷的鼓勵修行、互相成長。義工分享,整整兩天紥實的操作練習(輔以台北來的學長)正確的引導及方法釐清,受用無窮。另一位分享,透過實際操作演練後才深層的認識自己和看見許多似是而非的價值觀,運用「換位思考」與「自他交換」的溝通,能減除對他人的標籤,更能包容與接受;再一位分享,「迴向時間線上的眾生」時,讓她與父母多年的千千結,已開始鬆動了,紅著眼眶表示會盡力的去解開它。
法師說明,知道自己的角度就是覺察,不斷的放下身心狀態以提昇自己,才能同理別人。生活中業力都是反射性的引發,須要保持正念應對,如何保持正念?要靠時時練習。修行的目的不是要成佛,是為了完成實踐成佛的過程,這就所謂「過程即是目的,當下就是全部」。
法師最後說:「成佛的最後一步很重要,但成佛過程中的每一步,也就是你們現在的每一步,都與最後一步成佛一樣重要。歡迎報名10月9日世尊喜歡的再傳弟子—聖嚴法師、10月15日校長的博雅新視界及11月13日步步成佛系列-菩薩行願等講座。
◎文/蔡宜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