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體驗法鼓山』心得分享-2014/1/11~12

20140111《福田班10206紫雲班「體驗法鼓山」》心得分享
 
文/蔡欣穎
 
 清晨五點多,被鬧鐘噹噹叫醒後,一點也不敢賴床,立刻盥洗整裝出發,就怕錯過這難得的總本山體驗之旅。抵達紫雲寺,發現同學幾乎都已到齊。說來慚愧,住家離紫雲寺很近的我,以為在這個時間點到達就一切沒問題,沒想到竟然「吊車尾」由此可見,大家在學佛的道路上,真的是非常精進。

 

 

 

 經過這二天的課程及實地走訪總本山,很感動當初師父在構建法鼓山時的「無我」精神,完完全全站在眾生需要佛法教育的理念上,摒除傳統寺院不必要的枷鎖,像是建築物一定要看起來像「廟宇」、一定要色彩斑斕、一定要有門檻…等等。一切一切的堅持,只為避免眾生行走在法鼓山的每一個角落時,生起不必要的煩惱心。師父一手創立的法鼓山,是一片富有教育功能的教育園區,簡單、樸實卻同時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創新設計,處處景觀都帶給每位蒞臨法鼓山的眾生當下的境教。

 

 更令我震撼的是師父為了不破壞這塊山坡地的原始樣貌,在動工之前先將原生植物一株一株移植,等到建案完成後再將其一株一株移回原處,就這樣,費時了十六年才完成法鼓山。如此細膩關懷大地的心思,對一草一木,乃至對眾生,是如此無私奉獻了他的一生來宏揚佛法。

 

 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們福田班的同學一樣有福氣,能來到總本山體驗師父的建設理念,在此沉澱身心,藉由觀察這富有人文、處處皆具佛教精神的法鼓山,來好好體驗自己的「心」。若能更進一步親近佛法、學習佛法、實踐佛法、宏揚佛法,讓一個小小的好,變成一個大大的好,處處皆是人間淨土!

 

 曾經,我是個無神論的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自從接觸了法鼓山的課程,進而瞭解到 聖嚴師父的傳教理念,長久以來心裡對於宗教的疑惑及不信任感,終於得以放下。我認知到,唯有一步一腳印,透過自己實在的修行,修改自身的習氣才能成佛。

 

 在法鼓山有系統的佛學教育體系下,我學習到修行的方法及正思維;在這期間,更透過參加許多培福的義工工作,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也過的更自在開心。

 

20140111《福田班10206紫雲班「體驗法鼓山」》心得分享

 

文/朱敏華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就在天色破曉之際,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踏上我們【體驗法鼓山】之旅! 旅途中,法師們及師兄姐們貼心地幫大家準備了豐盛的餐點及點心,讓我們無論是北上或南下,都是元氣滿滿! 當遊覽車行駛進入金山時,我期待且興奮的心情,溢於言表,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參訪總本山!

 

 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山徽石」,簡單卻莊嚴! 隨著遊覽車緩緩開進園區,一幢幢師父精心設計及規劃的建築物,令人佩服且讚嘆!這次福田班課程,特別邀請了和師父一起努力十六年才將法鼓山建設完成的陳洽由前任總工程師現身說法,分享當年師父創建法鼓山的理念和堅持,聽得大家是拍手叫好!在當時環保意識尚未抬頭的時代,師父已經知道我們必須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因此師父千交代、萬叮嚀總本山所有的建設,都必須依山勢建築,而師父也必定排除萬難,參與每一次的工程會議,他的足跡踏遍了總本山的每一寸土地,因著師父的親力親為,我們才有這麼一個「繼往開來、承先啟後」的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而陳洽由菩薩也為法鼓山的建設,下了一個最棒的註解:法鼓山的建設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師父在【大寶山】說道: 「法鼓山是大寶山,每寸土地自然寶,每種生態都是寶,每項設施全是寶! 」師父要每個走入這個”大寶山”的人都能體驗到:何謂人間淨土? 何謂慈悲智慧?何謂清淨的心靈? 雖然這次「體驗法鼓山」的課程,我們無法將我們的腳步延伸到總本山的每個角落,但從法師們、前任總工程師及影片的介紹,再加上參學室師兄姐的導覽,我們參訪了園區的一些景點,當師兄姐為我們細細訴說景點種種,無疑是師父「願」與「力」的示現!而師父對萬物的慈悲與修行的智慧,也在法鼓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表露無遺。

 

 課程結束後,有位師姐對我說:「師姐妳一直很有精神、很有活力!」我回答說:「那應該是法喜充滿!」是的!這次的課程我深刻體會師父所言「禪悅境教」的意義!。

 

 常報法師曾在課堂中隨機抽問我們此次體驗法鼓山的感覺,我想那是一種”回家”的感覺,而回家的感覺無他,就是「心安」、「自在」!


20140111《福田班10206紫雲班「體驗法鼓山」》心得分享

 

文/劉興樺

 

 1/11天色尚朦朧,法鼓山聖嚴書院10206福田班的菩薩們帶著一顆雀躍的心參加「體驗法鼓山」一百多人參加。分三輛遊覽車,在車上常報法師帶領我們誦經做早課,祈願此行可以一切平安順利。

 

 抵達總本山,映入眼簾的是溫暖陽光、蓊鬱樹林、以及充滿禪意的建築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一旁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溪聲,令人不知不覺陶醉其中。熱心的義工菩薩帶我們安單居士寮後,便引領我們到齋堂用餐,第一次和那麼多的法師一同用餐,大家都被法師的「威儀」攝住了,每個人都端正身心,正襟危坐,那一瞬間大家「吃飯禪」的功夫彷彿也隨之進步了,方法用的真好啊!人品一瞬間都提升了。

 

 常用法師一開始即讚嘆高雄紫雲寺學員們的熱情,將南部的陽光帶上山了。法師說:「進入寶山千萬不要空手而回,一定要用心體會”憚悅境教”的意涵,這裡不是一般的寺院道場,而是一所”佛教教育園區”」。

 

 師父的DVD開示讓我了解法鼓山建築設計是依山勢而建,不因為空間的需求而任意的破壞原本山形的結構。師父也提到:「山是主,房子是客;樹是主,人是客」。再再說明萬物平等的道理。師父以60歲高齡創建法鼓山,他的足跡遍及山上每一吋土地、每一次的建築研討會與工程會議亦從不缺席,為的只是建立「心靈環保」的基地。這一切付出皆是為了留下一個永續的道場,師父一生提倡「自然環保」,並且用生命落實它。

 

 陳洽由菩薩是和師父一同建設法鼓山的建築總工程師,他提到師父在建設法鼓山時不斷的提醒他要融和傳統與創新、兼顧人文自然、突顯佛教精神特色等三個原則,經過這幾年佛法熏陶,他有感而發的說:「構造法鼓山不是單純的建築專業、也不是世俗的事,而是一場莊嚴的佛事」。他也以潭拓寺、南華寺來說明師父的設計理念,他提到師父「堅持不抄襲、不放棄傳統」,將法鼓山定位在”教育”及”修行”的實用性建築,他語重心長說道:「建築物如果沒有用途,那充其量只是公園而已」。

 

 1/11晚上課程中安排觀賞《鑑真大和尚》,鑑真大和尚經歷五次東傳戒律失敗,直到第六次才成功。鑑真和尚一生慈悲為民的情操,不也和師父西方弘法,建立道場的悲願相同嗎?出家人捨己為人的精神,真是讓人從內心肅然起敬,出家人之胸懷真堪稱大丈夫所懷之襟抱。鑑真和尚說:「儘管無常來臨,對的事情做就對了!此為法事也,何為生命?」真是令人感動。

 

 山上的夜晚似乎特別寧靜,滿天星斗讓人忘卻俗事塵憂。在這個莊嚴的殿堂,幻想師父曾經在這裡說法的身影,雖然我無緣見著師父,但我彷佛感受到師父的身影一直陪伴著我們,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將心照顧好,那人間淨土一定能夠出現。

 

 師父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師父的悲願感動了每一個曾經在法鼓山上佇足過的人。師父謝謝您,從您的言教、身教、到境教,您為我們指引了一條光明的道路。謝謝您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因為有法鼓山這心靈歸宿,我們才不致迷失在茫茫人海之中,願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心中的寶山,師父我們永遠感恩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