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與天地共好生態村』活動報導 2017/3/11

20170311法鼓文理講堂「與天地共好生態村」活動報導


一行禪師曾說「下一個佛將不會以個人的形式出現,而以社區的形式出現。」法鼓文理學院環境與發展學程黃信勳教授在3月11日「與天地共好生態村」講座一開始,便以一行禪師的這段話和紫雲寺與會的大眾們分享,黃教授更開宗明義:要以重塑現代文明、創造移居環境的生態社區,作為建設人間淨土的實踐起點。
自古,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由最初的有機論,亦即人與其他物種、大地,共生共榮,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漸漸轉變為「人定勝天」的機械論,最終強調「三生一體」(生態、生活、生產)的永續發展。為此,黃教授指出如何滿足當代需要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發展,是當代重要之課題,而生態村正是永續發展理想之具體實踐!
在不過度依賴科技為前提,人如何和自己、社群、自然萬物和諧共存?用什麼方法才能凝聚共識,讓人們願意一起努力、創造新的生活方式?諸多待尋求解答的問題,促成了生態村運動。教授進一步指出,藉由「個人修行、社會生活、生態保育、經濟穩定」的並行並重,學習如何善待自己、他人和環境,以期達到全面向的永續生活,在人、我、大自然間,尋得平衡點。
黃教授更以南投埔里桃米社區、美國紐約州Ithaca生態村以及英國倫敦南郊BedZED (貝丁頓零耗能發展計畫)為例,讓大家知道生態村的概念非紙上談兵。這三個位於不同國家的成功案例,皆強調與土地互依共存的理念,而其居民因著對社區的認同及歸屬感,進而產生保護地區、維護自然的意識。
講座最後,黃信勳教授與大家分享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在105年度獲得「新北市環境影響評估優良開發案營運階段:銀級」的殊榮,並勉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落實多購買節能標章產品、多食用在地當季食材、茹素等具體作為,友善我們的環境,以點滴之功、匯集成大力量,讓政府重視永續發展的議題,也唯有改變生活態度,建立與天地共好的生態村,我們的未來才不是夢!紫雲寺將於4/22(六) 9:00~16:00舉辦【與樹木對話】講座,邀您一同來珍愛我們的家園,為環保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讓淨土在人間實現。
◎文/朱敏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