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建設人間淨土,我願無窮

建設人間淨土,我願無窮

法鼓山台南分院聖嚴書院福田班第六次課程「體驗法鼓山」,在班導師常宗法師帶領下,於3月24日,在清朗溫暖的早晨,分乘三台遊覽車出發參訪有小法鼓山之稱的天南寺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在車上,由法師帶領大家做早課,雖是長途的旅程,大家的心情歡喜,並充滿期待。

抵達天南寺,綠意盎然的草坪與簡約莊嚴的環境,攝住大家的眼光。適逢天南寺的禪一,大家盡量保持禁語或輕聲細語。天南寺監院常哲法師親自帶領義工菩薩接待。法師輕柔幽默地介紹天南寺緣起,天南寺是邱春木老菩薩及其11位子女無私的奉獻,目前已經成為法鼓山的重要禪修中心。



午齋後,導覽義工帶領大家漫步於山林經行步道,沿途許多蕨類植物、桂花、含笑及柚子花,花香鳥鳴、初春陽光、及微風輕拂,長途奔波的倦意瞬間吹散。等待著體驗茶禪時,大家在輕食區,以隨喜布施的方式,享用著義工發心出資提供的咖啡與柔軟綿密的杯子蛋糕。常哲法師說:「請大家在等待時,安頓自己的身心。等待也是禪修,安住當下就是禪修」。



天南寺的茶禪是剛推出的活動。在佈置雅風禪意的茶桌,茶藝老師優雅緩慢地沖泡茶葉,聞香,品茶,茶湯在唇齒間散開,茶香及茶滋味讓五感全開,身心舒暢。帶著茶香餘韻,在草坪上禪坐,常宗法師開示
「這時候,什麼都不要管,只要自己管自己。」每個人帶著斗笠、瑜珈墊、大毛巾,或坐或臥或經行,各自找到安頓「自己」的角落。



托水缽前,常宗法師分享比丘托油缽故事。法師提醒大家:「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水就是你的心。不要觀水,身心放鬆,清楚當下。」在托水缽的過程,中途站交換水缽,是刻意植入的考驗,在終點,單腳跳三下,讓水濺出來,表示一切已過去,必須放下。這天,天南寺的活動,就在托水缽之後進入尾聲,前往法鼓山。



抵達法鼓山時,天色已暗,進行安單與盥洗後,參加大殿的叩鐘。感恩法師和義工們在平日已經休息的時間,仍然在大殿布置準備。叩鐘偈,一句一叩,祈願眾生「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大家跟著法師莊嚴有力的音聲,一句一叩的跪拜,為眾生祈禱。叩鐘後大止靜,一切止靜安板。

次日,五點起板,大家把握難得因緣,前往大殿參加楞嚴早課。其間有幾隻難得一見的台灣藍鵲飛入大殿,長短鳴聲,像是一起歡喜做早課。

小組討論,開啟了福田班課程。學員們分享自己的義工經驗,以及對自己往生後的安排。有學員分享,要立家訓讓子女傳承。常宗法師分享:俗家老菩薩往生後,植葬在法鼓山生命園區。老菩薩告訴後輩們,到法鼓山來做水陸法會,就是來幫她掃墓,所以子女們會來法會共修為老菩薩祝福。



接下來,演授法師為大家介紹法鼓山的禪悅境教。藉由參訪的過程,發起對佛法的感恩心及積極學習,改變觀念行為,並幫助別人,自己也可以離苦得樂,這就是禪悅境教的意義。隨後播放聖嚴師父的開示影片,說明法鼓山的建築理念。

禪悅境教課程後,由導覽義工帶領大家走訪園區開山紀念館、祈願觀音殿及開山觀音等重要建築,在義工菩薩的解說下,大家對於聖嚴師父的悲願及法鼓山的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了保育七株雀榕「七如來」,圖資館從原本的建址後退了數尺,尤其讓人印象深刻。



下午,由常嗣法師帶領大家唱佛曲《法鼓山》來喚醒精神。「法鼓山的建設理念」課程中,果治法師介紹聖嚴師父對於法鼓山的建設理念,是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回顧歷史文化的優良傳統;並主張保持建築基地的原地貌,不可移山填壑,珍惜資源,讓建築像是從大地長出來一樣。建築基本的安全設施及美觀實用,盡量做到技術,建材的現代化及本土化。

課程結尾,學員討論與分享心得,許多學員感恩收穫滿滿,聖嚴師父的大慈悲與毅力令人感動。班長東亮師兄以「離開蒲團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與大家互勉。班導師常宗法師分享,此行中的叩鐘,讓她想念起師父,感覺好像又親近師父。自己曾發願要在台南區弘揚禪修,勉勵大家「離開蒲團,還要再回來蒲團上」。法鼓山的法是師父的禪法,希望大家發願護持九份子道場能早日完成。



課程圓滿後,常宗法師和常嗣法師在教室門口為大家送上充滿祝福可口飯糰,讓每個學員倍感溫馨。回程經過山徽石,車長提醒大家靜下心來,用滿懷感謝的心情,體驗這條由眾多菩薩合力完成的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是聖嚴法師的弘願,以佛法利益眾生的事做不完,在未來無量生中還要繼續推動。這趟寶山之旅,讓參與的菩薩們更堅定信念,共同建設人間淨土。

文 / 張耀心
圖 / 林瀴芳,楊婷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