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 入流亡所」的詮釋 活動報導

台中寶雲講談學術講座「聖嚴思想面面觀」系列
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 入流亡所」的詮釋
陳劍鍠教授—
文/陳美娟
台中寶雲講談學術講座「聖嚴思想面面觀」系列,八月二十一日邀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陳劍鍠教授主講: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 入流亡所」的詮釋。陳教授講綱層次分明且融合自身修行經驗,150多位聽眾得以一窺聖嚴法師禪淨融會的教法,現場氣氛十分熱絡。
精研淨土法門的陳教授以「大家是如何念佛?用口念還是鼻子念?還是用心憶念?」巧妙開場,說明法師融攝「念佛法門」和「觀音法門」,開展禪淨不二之教,相應於「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心六倫」,正是無相念佛。
陳教授說,法師提倡念佛應都攝六根,念念都是佛號,念念孤立且相續不斷,主張「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淨念相繼」;而「入流亡所」則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反聞自性之聲、無聲之聲,入空性之流而「聞所聞盡,盡聞不住」亡失所聽之聲與所聽之人。若結合二者,則念佛要「一心念佛」,六根都在佛號的浸染之中,無所攀緣,這就是清淨,才能與佛相應;也要「無心念佛」,念而無念、不念而自念,最終失去念佛的佛號與自己。而心淨國土淨,「一念見淨土,念念見淨土,一人見淨土,人人見淨土」,淨土就在人間。
陳教授也提及,雖然「淨念相繼」並不容易,但仍要努力練習,正如生活中的諸多事情,應以正面承擔的態度來面對。這場講座由台中法行會蔡瑞榮會長引言,演講結束,他提出自身的小故事來呼應,幽默地表示,等待紅燈時會把車窗搖下,讓大眾聽見車上音響傳出的念佛聲,因此即可讓大家一念見淨土!語畢贏得現場聽眾如雷掌聲。
此次演講,聽眾法喜充滿,對念佛修行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同時期待下一場9月18日由張宏吉醫師主講「解析歐洲博物館珍藏之東方藝術」,藉由佛像藝術的導覽,聆聽千古不滅的梵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