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聽見神祕的聲音

常聽一些同事及表姊(她是外校的老師)提起的丁畢汝老師,卻不曾見面,卻在去年淡水辦的《做自己人生的GPS》講座下,居然有機會認識同校的退休老師,實在太開心了。而她竟然是教師聯誼會的會長,邀請我參加「教師心靈環保一日營」,我心想:上班、帶小孩都累死了,管它一日營、半日營,我在家睡覺還比較實在,實在沒有吸引力!但前輩和藹可親、盛情難卻,便答應了!

好吧!DM的菩提綠葉滴一株水在湖上,泛起漣漪,頗有禪意;而活動地點是「金山田園步道」,那更好了:輕鬆自在,走走路、吹吹風、聊聊天,還可以趁機跟會長吐吐苦水,CP值很高,應該很快樂,把集天使與惡魔於一身的兩小孩丟給老婆,放假去吧!

下了車,又遇見一年不見的退休同事,她說:等一下有很多時間邊走邊聊。實在驚喜連連,她說:我是特別從台中上來,希望能跟你碰上一面的,哇,像是老友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要聊!卻沒想到所謂的「田園步道」,不過是山間的產業道路,而指導法師要求四項規則,不講話交談、只專注走「一步」路、關機(我偷開)等,放自己一天假,此時與自己相處,工作的、家庭的、煩惱的,等結束之後再想吧!

這才不是散步,根本像行軍(其實是戶外禪的「經行」)!而大家就這麼一個接一個健行登山,不知路線、也不知方向終點,到底走了多久也不知;反正有人帶隊,誰怕誰!我就練習「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專注腳下,趙州禪師八十歲還行腳,我算什麼!

法師說:只專注「一步」的腳下,可是,行經田間,看見湍急圳溝,水聲潺潺,或見梯田之水,冷風吹得漣漪像聲波往外擴散,更有柏樹林田、小櫻花開放,田間偶有農夫而空曠,時而飄來山林才有的花香,真是驚喜,都市哪有這種清香淡遠!而偷看到汪汪地瓜園農場裡的老少歡樂聲(心想:下次帶爸媽我們全家族來),哪裡還只是專注腳下一步!

但走著走著,看到天空烏雲、看到芋頭初種,聽到呼呼冷風,忽然飄來絲絲細雨,實在無法看來看去,有點累、有點熱、有點冷,眼睛看來看去,頭腦想來想去,還有腳步不能停,實在太累!好好的不在家睡覺……,既來了,就把它走完,騙都騙來了。

於是,最好的方法,是「一步、一步」專心走,就只是專注在腳下!

這讓我想到民國79年在農禪寺參加聖嚴師父主持禪七的故事了!最開心的是他晚上的開示。那帶著江蘇腔的國語,溫文儒雅,那時冬天,在大殿清冷,大家披著毛巾聽師父開示。他老人家談到去參觀梵諦岡吧!要爬走那古老教堂的旋轉梯,又高又狹小、沒電梯,怕腳也不行,硬著頭皮,用禪法,不去管到了沒,就只想著那「一步」就好。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最終到達頂端。

跟著同學登山健行好像是二十年的事了,平常開車習慣的我,很怕膝蓋韌帶不行。好吧!硬著頭皮走,到底走了多久也不知,沒看手錶手機,就只是專心走。

忽然間,心不再亂想,就只聽到一群人,寂靜無聲的「行軍」,繼而又聽到神祕的聲音,在呼呼的風聲下,一個個的「噗噗」鞋聲好驚人,又安靜又沉穩,我的心既專注又是驚喜,身是既輕鬆又連貫的行走。師父說:在當下休息,這就是了吧!

這個訓練,比部隊還厲害,應該請法師去訓練軍官,教軍官如何帶兵行軍的。

來到一處橋上,我們休息靜默,微冷風吹來、看看灰灰的天空,聽聽水聲衝擊,看看遠方,聞到田野泥土花香,也真令人療癒的!只有我偷偷拿起手機想拍照,人啊!才一下子,自己就被手機綁住,被外在景色綁住,哪有真的自由可言!


而最感動的是,在馬路口,不論是山林的居民或是遊客,他們的車子不論是雙B車或是國產車,都靜靜的等我們這一行人通過,我心裡一直擔心著他們會不會不耐煩,按後面人的喇吧;但真的很謝謝民眾的素養,這麼尊重健行者的隊伍。

復前行,漸漸轉彎又爬陡坡,感到累了,又嚇一跳:怎麼那些「老的」還走,這麼強,反而一些年輕的忍不住揉腳,可大家居然都是高手,沒人停、沒人撐登山杖或敗陣求饒,奇怪了,我實在想休息一下...

下午的大堂分享,原來真的有前輩受不了,但聽到法師說,一次就走「 一步」,不想走多久、不想目的,於是,就這樣走到了生命園區(有名的生命植存專區)用齋飯。

在早晨的遊覽車上,看到不知萬里還是金山,整片山頭都是靈骨塔和墳墓區,非常巨大,顯然是依山傍水的好風水;可是,這樣的一片大好風水寶地,山林,就挖得慘不忍睹!一定要這樣嗎?除了緬懷,一定能庇蔭子孫嗎?庇蔭了子孫,那子孫所處的環境是這樣的不堪,算是庇蔭嗎?那一片墳墓林,子孫願意過去緬懷嗎?清明節快到了,傳統上,也只敢這一天來掃墓,避之唯恐不及!

一個愛世人的人、慈悲的人,必定解決人世間的問題,聖嚴師父必定是超越時代的孤單聖者。心靈環保到徹底是,火化後的骨灰裝到可分解的罐子中,埋在生命園區的森林的土裡,莊嚴肅穆,森林優美,不令人害怕!人從自然來,再回到自然,化成養分,再利益世人,這不是早於時代的智者嗎?這不是真正的「神愛世人」嗎?

這一群默默奉獻的法師、義工、教聯會等,讓平日充滿精神、體力壓力的老師們能一日徹底的拋開手機、工作、生活雜事,一步一步專心走向放鬆、專注、智慧之路,不亦慈悲、不亦樂乎?

大堂的分享,「如何運用在生活或工作上?」我說:不論課堂上學生乖不乖,工作忙不忙,在下課鐘響時間,回到那「一步」,就可以當下獲得心靈的滋養,充電療癒了。


◎文:藍慶尉

◎圖:林志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