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86期 2013.10.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捧盤供養人獻上僧鞋、僧衣,受度者換著僧裝、搭上幔衣,發願荷擔起如來家業。(許朝益 攝)

弘法願力 僧僧不息

26位行者剃度出家 邁向成佛利他之道

【陳慧蓉/金山報導】九月四日,是今年的地藏菩薩聖誕日,法鼓山僧團上午於園區大殿舉行一年一度的剃度典禮,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擔任得戒和尚,副住持果暉法師擔任教授阿闍梨,為二十六位行者剃度,授沙彌(尼)戒。此次求度者有五位男眾、二十一位女眾,為歷年來最多的一屆,並有十一位行者求受行同沙彌(尼)戒,在現場六百多位親友祝福下,圓滿出家願心。

「諸位剃度菩薩,諸位親友、護法菩薩,大家生日快樂!」方丈和尚祝賀新戒法師展開新「僧」命,邁向成佛之道;同時也喜賀僧團「生日快樂」,新戒法師的加入,讓僧團生生不息。方丈和尚期勉新戒法師,在有限的色身生命中,積極行菩薩道,以漢傳佛教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並與大眾分享在生活中出離煩惱、習氣,便能日日快樂。

果暉法師也叮嚀,創辦人聖嚴師父色身雖已捨報,但法鼓山的理念與方針常在,出家以後要以團體為重,「團體就像鐘表,需要許多零件一起運作,才能讓表面的兩根指針順利運轉。」勉勵眾人以道心為重,放下個人利害得失。

剃度前的辭親儀式,求度者向父母頂禮三拜,感恩成就出家因緣,隨後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中進行執剃、換著僧裝、乞受沙彌戒,當受度者在海青外搭上幔衣,現出莊嚴出家相,也正式荷擔起如來家業。

來自四代同堂佛化家庭的演觀法師,當天全體家族上山祝福,母親陳素華期勉法名演觀、法號智應的他如同觀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珍惜這份因緣為佛教奉獻,行菩薩道,度化更多眾生。」

曾任臺中分院專任義工與法青悅眾的演合法師,受到許多法青朋友的祝福。擔任供養人捧盤的俗家妹妹,看到法師一年來精進修行,展現不一樣的身行,誠摯祝福他在奉獻的道路上堅定向前。

▲方丈和尚為新戒法師執剃,期勉求度者積極行菩薩道,以漢傳佛教來淨化人心和社會。(許朝益 攝) ▲剃度前的辭親儀式,求度者向父母頂禮三拜,感恩成就出家因緣,親友們誠摯合掌祝福。(許朝益 攝)

【新戒法師分享】

走出研究室 用佛法助人

◎演本法師(禪學系二年級)

出國念書跟大師學習,是我從小的夢想,但是當順利申請上國外名校的博士班,卻沒有很快樂的感覺,反而在與人互動、幫助別人的當下,是我比較快樂的時刻。因此希望我的未來不是整天待在研究室裡,而是走入人群。

從小看著父母因學佛而改變,我在學生時期也走入法鼓山,閱讀聖嚴師父著作、參加禪修,獲得了很多成長,一直希望可以奉獻報恩。考慮未來的志趣與宗教信仰,決定出家來報恩和奉獻。這一年來,在團體生活中,我執慢慢減少;也因為練習禪修,內心更加安定。期許自己畢業後,能運用所學所修,帶給大家快樂與歡喜。

承擔一份弘法責任

◎演建法師(禪學系二年級)

在馬來西亞時,跟著繼程法師學禪修,覺得佛法很好,想要分享給其他人;加上近幾年看到許多長老、長老尼相繼圓寂,感到有一份責任與義務,承擔起佛法分享與弘傳的工作,所以有了出家的想法。

我開始尋找到哪裡出家,得知繼程法師的師父是聖嚴法師,便親自到法鼓山參訪,發現僧伽大學的辦學理念很適合自己。聖嚴師父非常著重宗教師的培育,尤其是身儀、口儀、心儀的養成,正是剛出家最需要學習的。

進入僧大以來,山上單純的作息,讓我有更多時間內省,觀照內心的念頭,練習選擇善的念頭,讓惡念慢慢淡化,提起善的力量。未來期許自己做好出家人的本分,老實、踏實地修行。

................................................................................................................................................................................................................

惠敏法師參加慈宗論壇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助理教授鄧偉仁,八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前往香港理工大學,參加第一屆「慈宗國際學術論壇」,分別發表〈瑜伽行派之聲聞、菩薩「慈悲喜捨」與佛菩薩「大悲」〉、〈中國佛教重脈絡化:窺基大師阿毘達摩方法論之意義〉(Recontextualiz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Significance of Abhidharma for Kuiji)等論文,與各國學者分享研究成果。

二十四日上午,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也受邀出席開幕典禮,與主辦人、貴賓共同點亮「慈宗」蓮花燈。今年為主辦單位香港慈氏學會成立十週年,廣邀全球各佛學研究中心、佛教寺院、文化機構等協辦論壇;這次會議,也是香港首次由宗教學術文化機構籌辦的大型佛學論壇。 (文/編輯室•圖/釋常貴)

漢傳佛教跨文化交流研討會 10月底登場

由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10月26、27日將於政治大學、法鼓佛教學院舉行,將由中、日、韓、美、印等國際佛教學者,針對「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專題發表論文,進行跨區域對話。此次會議,特別邀請第一任「哥倫比亞大學漢傳佛教講座教授」于君方教授、中華佛研所榮譽所長李志夫教授,發表主題演講。歡迎學界、教界前輩踴躍參與。

◎詳請上網查詢:http://www.ddbc.edu.tw/

................................................................................................................................................................................................................

【海外研修心得】

拓展視野 長養包容胸襟

◎釋見寂(法鼓佛教學院碩士班學生)

進入研究所後,歐美佛學研究多元活潑的議題、跨領域研究方法,使我產生高度興趣,於是說服自己突破學習生涯的舒適圈,於二○一二年三月申請教育部「學海飛颺」獎學金,幸運地獲得補助,前往美國柏克萊聯合神學聯盟(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簡稱GTU)研修一年,也一圓大學時代的留學夢。

不過,出國研修並不容易,首先遭遇的困難,就是語言的適應。繁重的作業和課堂上聽得稀稀落落的學術英文,讓求好心切的我感到挫折,曾一度萌生落跑的念頭,所幸經過二個月的摸索,不斷肯定地告訴自己回到初心。隨著逐漸掌握課堂進度,加上認識了願意幫忙修改英文寫作的朋友,這道語言學習的阻礙,算是化解了一大半。進入第二學期後,課堂學術英文的困難已減少許多。

由於GTU是由十幾所宗教神學院、研究機構聯盟組成的學校,課程選擇非常多元,舉凡聯盟學校的課程皆可跨校選修,即使僅是一年的交換學生,也能享有一學期十幾所學校、幾百門課程的選課資源,讓我感受到美國學術圈對學生的大方栽培。

以宗教師的身分出國研修,除了應修的課程,親自參與各種宗教活動,也是此行設定的學習目標。透過實際對話,更清楚佛教在美國的現況,明顯地發現佛教在美國的開展,幾乎與禪修離不開關係,而這股風潮仍持續醞釀,對於美國社會文化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這一年,不僅接觸美國的學術環境,了解西方宗教研究的趨勢,生活層面也親身體會到美式文化。在美國多元的文化氛圍中,熏陶以人為本、法治尊重的待人處事環境,確實開闊了人生視野,長養更寬廣包容的胸襟。這趟學習,是此生難得的留學經驗,也是跳脫教科書、用生命全然體會的環境教育。過程中,個人生涯慧命如有一絲一毫的增長,都願回歸投入更多、更廣的佛學研修。

................................................................................................................................................................................................................

【教育文化短波】

兒童繪本《最酷的小鳥》出版

「爸爸,人為什麼會死?」「媽媽,人死後會到哪裡去?」孩子對「死亡」的發問,常令許多大人不知如何回答。僧團常燈法師第一本圖文創作《最酷的小鳥》繪本,九月份已由法鼓文化出版,書中運用明亮的色彩、簡單的語彙、擬人化的故事情節,幫助家長陪伴孩子,一同探索親情、友誼、分離、死亡、信仰等生命疑問。

《最酷的小鳥》藉由繪本主角「小吉」真誠祝福所產生的願力,傳遞無限的信心與希望;即使在生命終了時刻,也能因懷著祝福,使內心自在安樂,生命充滿意義;死亡之後,祝福的力量也會成為來生安樂的因,引導生命航向下一段旅程。(邱惠敏)

僧大《法鼓文苑》第五期出刊

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刊物《法鼓文苑》,第五期於九月底出刊。本期專題「僧教育這條路」,學僧們整理了創辦人聖嚴師父對僧才教育的理念脈絡、法鼓山傳承曹洞、臨濟法脈──東初老人、靈源老和尚對僧教育的期許;並邀請僧大副院長常寬法師、果光法師,戒長法師果徹法師,分享如何在團體中安住、對國際社會奉獻、進入僧團領執奉獻的心態。

本期《文苑》增加「佛眼看世間」專欄,展現學僧在每次活動與實作中,所看見的佛法示現。本期召集人演正法師表示,為漢傳佛教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僧青年責無旁貸,僧大同學以此互勉,並透過文章、照片、詩作、插畫等形式,分享對道心、修行、弘化的體會和使命。文編組演香法師表示,藉由編輯《文苑》的互動,不僅更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學習承擔使命、包容不同觀點、放下人我得失。 (編輯室)

................................................................................................................................................................................................................

【法鼓書齋】

■《人生》雜誌362期10月號

印光大師 老實修行念佛好

大力倡導「老實念佛」的印光大師,自稱「常慚愧僧」,一生幾乎都在法雨、靈巖關房中,一個「死」字貼在額顱,一聲佛號都攝六根、一枝健筆教化人心、一心念佛須臾不離。印光大師書信弘法,提倡敦倫盡分的在家佛教,使契理契機的「持名念佛」法門,深植亂世人心,並影響至今。本期專題從印光精神、修行提要、靈巖故事、影響貢獻等不同面向,學習大師「老實修行」始終如一。

象岡道場監院常聞法師到校園弘法,發現美國大學生很苦悶,「西洋僧New Talk」帶您一起了解大學生悶什麼。「禪味點心坊」這次端上夜市小吃天婦羅、蚵仔煎,邀大家一起體驗「素素看」的小吃魅力。《失魂》不落魄,「電影與人生」與您一起踏上漂泊心靈的歸程,身心合一,找到生命實相。(每本150元,訂閱一年1440元,另有特惠專案,請見心靈網路書店)

歡迎加入《人生》雜誌facebook

洽詢電話:(02)2896-1600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http://www.ddc.com.tw

【教育文化看板】

佛教學院103學年度甄試入學招生

【招生系所】佛教學系碩士班

【報名日期】11月4∼20日

【簡章索取】線上免費下載,請上佛教學院網站 http://www.ddbc.edu.tw/zh/

【報名方式】以限掛郵寄,或上網報名。

【洽詢電話】(02)2498-0707分機2372教務組

法鼓佛教學院推廣中心秋季班招生

課程名稱 教師 開課日期 上課地點
學佛法要──佛使尊者 《一問一智慧》導讀 楊郁文 10/13 慧日講堂
《般若經》──性空與假名 劉嘉誠 10/15 愛群教室
日文文法 鐘文秀 10/14、10/18 法鼓德貴學苑
佛學日文 許洋主 10/14
生命故事與創意轉化 辜琮瑜
基礎藏文2 曾德明 10/15
《寶積經》選讀2 藍吉富
正念減壓 溫宗堃
敦煌能量養生舞3 黃靜蘭
印度宗教文化 陳世賢 10/16
佛學德文初階 曾德明 10/17
梵文初階閱讀2 鐘文秀
入天臺的殿堂1──教觀學習入門 釋如碩
《清淨道論》智慧品2 釋智懿
梵文閱讀 許洋主
學英文•讀藏密1 楊書婷 10/18
親近觀音菩薩 曹郁美
禪韻山水初階3進階3 簡淑華 10/31
禪柔正念紓壓瑜伽 10/28
禪柔正念養生瑜伽 10/31

【課程詳情】請上網查詢http://ddbctw.blogspot.com

【線上報名】http://140.134.134.243/ddb_pes/

【洽詢電話】(02)8978-2110分機8011

...............................................................................................................................................................................................................

弘法願力 僧僧不息

【新戒法師分享】走出研究室 用佛法助人

【新戒法師分享】承擔一份弘法責任

惠敏法師參加慈宗論壇

漢傳佛教跨文化交流研討會 10月底登場

【海外研修心得】拓展視野 長養包容胸襟

【教育文化短波】兒童繪本《最酷的小鳥》出版

【教育文化短波】僧大《法鼓文苑》第五期出刊

【法鼓書齋】《人生》雜誌362期10月號 印光大師 老實修行念佛好

【教育文化看板】佛教學院103學年度甄試入學招生

【教育文化看板】法鼓佛教學院推廣中心秋季班招生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