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版280期 2013.04.05 出刊
 
要聞 護法關懷 各地報導 教育文化 心靈成長 生活佛法 樂在修行 焦點報導 

正念與禪修 孕育慈悲能量

「正念與慈悲禪定國際研討會」法鼓山上舉行 開展佛法在教育、心理、醫療領域的實際運用

▲惠敏法師(前排左三)、大衛森博士(前排中)與國內外心理、教育、醫療等專家學者,於「正念與慈悲禪定國際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許朝益 攝)

【黃佳卿/金山報導】由法鼓佛教學院、佛教蓮花基金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共同主辦的「正念與慈悲禪定國際研討會」,三月七日至九日於法鼓山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三百五十位佛學、醫學、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專家與會,透過四場主題演講、二場綜合座談、三場正念工作坊,探討佛教的正念及禪修方法,於科學、醫學、心理、教育等領域實踐的成果。

正念與慈悲禪定的研究運用,在國際學術界廣受重視且行之有年。大會邀請享譽國際的神經心理學權威、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理查.大衛森博士(Prof. Richard Davidson),主講二場專題演講,提供正念的神經科學實證成果,並分享慈悲禪定與心智訓練的研究設計。

大衛森博士從事禪修與心智腦科學研究三十多年,他和達賴喇嘛創立的「心靈與人生學會」(The Mind and Life Institute)合作,運用精密儀器進行實驗,從資深禪修者禪修時的腦中足跡,證實禪定對大腦神經迴路具有調節作用;近年來,他運用研究成果設計出正念、慈悲訓練課程,並推行到幼兒、青少年教育上,其中對學齡前四至五歲小孩的教育實作,產生的正面效果顯著。

本次研討會中,佛教學院有四位師長發表演講,包括:校長惠敏法師、杜正民教授介紹以校訓「悲智和敬」為主軸,結合神經影像技術,設計慈悲心像的禪修課程,將四無量心的禪修方法帶入教育場域,並將規畫數位學習平臺,提供大眾利用;助理教授溫宗堃分享現代學術界對正念的定義與運用;助理研究員法樂法師則介紹原始佛典中,慈悲禪定與正念的關係。

惠敏法師表示,情緒、意圖、美感、宗教信仰等主題,在過去難以進行實證,經由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進展,已得到驗證的機會,成為當今科學領域的重要議題。目前佛教學院已與國內各校展開合作,進行「心智科學腦影像研究計畫」,期盼未來提出有益的研究成果。

由臺北教大助理教授黃鳳英、臺師大副教授陳秀蓉等帶領的正念心理治療及教育工作坊,則引導與會者實際演練「正念減壓療法」,了解正念禪修的臨床運用。三天的研討會分享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促成佛學與科學的對話,也記錄了跨學科交流的新里程。  (更多內容請見焦點報導)

.................................................................................................................................................................................................................

主教新教宗就職、佛光山新住持陞座 方丈和尚表祝賀

【本刊訊】「世界各大宗教雖各有其願景,然而為整體人類謀福祉、為世界和平奉獻努力,則是一致。」天主教團新任教宗方濟就職,以及國內佛光山教團新任住持心保和尚陞座,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代表法鼓山僧俗四眾申表祝賀,並為共同致力世界和平的友盟後繼有人,表達感動與歡喜。

三月十三日晚間(臺灣時間十四日凌晨)天主教新任教宗正式選出,由阿根廷樞機主教柏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當選第二百六十六任教宗,並於十九日舉行就職彌撒。秉持創辦人聖嚴師父提倡各宗教多元對話的願心,方丈和尚十四日發表祝賀聲明,除了表達未來希望能與天主教持續交流,並指出二十一世紀的宗教,具有包容性及多元性,站在人類福祉與世界和平的基礎點上,建議「從多元對話之中,找出一種適用於全人類的倫理價值。」讓不同的國家、信仰及族群循此共識,避免衝突產生,則為世界人類之福。

以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為依據的佛光山教團,於三月十二日舉行第九任住持陞座法會,方丈和尚當日專程南下祝賀。方丈和尚感念說道,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長老與聖嚴師父,同於一九四九年將漢傳佛教的法脈薪傳來臺,同以無比堅毅的信心與願心,為當代佛教開創新局面。方丈和尚以「胸襟寬廣、眼光深遠、奉獻己力」與新任住持心保和尚共勉,祈願佛教薪火,代代相續,各佛教團體並肩努力,讓佛國淨土早日在人間實現。

.................................................................................................................................................................................................................

江宜樺院長上法鼓山 緬懷聖嚴師父

▲江宜樺院長(右二)在方丈和尚(右一)陪同下,到生命園區表達對聖嚴師父的緬懷追思。(隨行小組 提供)

【本刊訊】三月十六日下午,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偕夫人李淑珍,來訪法鼓山園區,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副住持果暉法師接待陪同。院長對法鼓山大學院教育的推展極為關心,言談之中,時時提起對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感念,並特地前往生命園區表達緬懷。

輕裝簡從的江宜樺院長,主動問起法鼓大學進度,興建中的校區建築、招生時程表,以及法鼓山大學院教育理念,都是江院長關心之處。方丈和尚表示,教育部已於今年春節前夕,正式通過成立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未來法鼓大學與法鼓佛教學院將是同一教育體系,以「心靈環保」為辦學理念,實踐佛法入世關懷的核心價值。

「法鼓山開山後的第一年春節(二○○六年),我們全家人一起上山,當時也見到了聖嚴師父,記憶很深刻。」江院長表示每次來訪法鼓山,都有不同的體驗,他也理解聖嚴師父在辦學理念上,是「以佛教教育為基礎,進而推展大學理念」,這點與方丈和尚的分享不謀而合。

茶敘後,江院長伉儷即在方丈和尚等人陪同下,前往生命園區表達對師父的緬懷追思,現場巧遇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帶領著臺灣科技大學同學進行通識課程,永恆的時空,寧靜與光明的境教,讓江院長與在場同學生起不一樣的體驗。

.................................................................................................................................................................................................................

方丈和尚中興新村、臺中榮總演講 分享心六倫、抱願不抱怨

▲方丈和尚於南投中興新村分享「心六倫」,期勉近四百位公職人員盡責盡分、奉獻利他,演好人生大戲。(趙炳義 攝)

【本刊訊】從事公職,或在民間機構擔任義工,看似兩種截然不同的族群,卻有共同的核心價值。三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應邀前往中部進行兩場專題講座,指出從事公職或擔任義工,均是從服務中成長自己、利益他人,除了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之外,還必須從「心」找回服務的力量。

二十二日上午,方丈和尚前往南投中興新村行政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為苗栗以南、嘉義以北近四百位公職人員舉行「中興學術文化講座」,講題為「心倫理──演好人生大戲」。方丈和尚指出,一般倫理,多講求責任與義務,心倫理則重視從心出發。「人的心很微妙,起煩惱的是心,轉念、奉獻,也是心的作用。」心可能因外境產生挫折,卻也可以擴大心量,把一切人事物,當成奉獻服務的契機。

從心倫理的角度出發,則「公僕難為」的挫折感會少一些,隨時隨地學習與奉獻,「身在公門好修行」。方丈和尚分享,人生雖然如夢如戲,因緣角色隨時在變化,然而還須本著務實、踏實的心態,「認識自己、認識因緣、認識環境」,盡責盡分,奉獻利他,演好人生大戲。

二十三日上午於臺中榮總醫院舉行的專題講座,方丈和尚則以「抱願不抱怨」為題,為該院服務義工及職工近五百人,分享如何在服務之中常保熱忱。「臺中榮總志工隊」成立已三十多年,以退休人士居多。這份終身學習、終身奉獻的精神,讓方丈和尚非常讚歎,肯定所有發心為社會服務者,都是人間的天使、菩薩。

「大家都是發心而來,可是在服務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逆境挫折,有時不免慨歎:為誰辛苦為誰忙?」一席問話,引起現場熱烈回應。方丈和尚指出,義工精神最可貴的,在於自發的使命感,而使命感須有健全心態來支持。「凡事正面解讀,逆向思考,經常保持內心平靜與安定。」勉勵現場聽眾以這份心靈涵養,「服務他人,也服務自己。」

方丈和尚也特地為這場演講題寫了八句箴言:「你我相見即有緣,面帶微笑歡喜緣。志工布施種福緣,彼此關懷相惜緣。感恩接受順逆緣,報恩奉獻結善緣。榮總成就好因緣,得心自在福慧緣。」期許義工們經常回到初發心,珍惜每個因緣,全力以赴,服務的力量與熱忱就在其中。

.................................................................................................................................................................................................................

全國大專學務長 認識佛法生命觀

【本刊訊】在資訊發達、價值多元、強調自主的現代社會中,如何引導青年學子認識生命、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是國內各大專校院亟需學習與處理的課題。有鑑於此,三月十五日於弘光科技大學舉行的「全國大專校院跨區學務中心委員聯席會議」,邀請法鼓山僧團代表──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向四十位大專校院學務長分享佛法的生命觀。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司長劉仲成,以及臺灣師範大學林淑真、聖約翰科技大學陳建宏、中興大學歐聖榮、成功大學林啟禎等北一、北二、中、南區學務中心召集人,都出席聽講。

生命是怎麼來的?人生的目的在哪裡?果賢法師首先分享自己從小對生命的探索之旅,從生物、物理、哲學中探尋不著,直到接觸佛法中的因緣、因果觀,才了解生命的軌則。「生命的目的在受報、生命的意義在盡責、生命的價值在奉獻。」果賢法師分享聖嚴師父的法語,並以十二因緣解說佛法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觀,「從佛教的觀點來說,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經過人生過程的歷練,下一個階段就有希望變得更好,這也正是教育工作的意義。」

掌理學生事務工作的學務長們,壓力十分繁重,「各位是否想過『為什麼是我當上學務長?』」果賢法師一句提問,觸動了學務長們的內心。「其實各位都是『發願』來的!」法師以舍利弗過去生曾發願,要幫助佛陀弘法的故事,引導學務長們重新看待目前的職務,並說明當透過佛法體悟生命的實相後,自己更能踏實、歡喜地接受並勇於承擔。

................................................................................................................................................................................................................

北京龍泉寺來訪 交流弘化經驗

【陳慧蓉/臺北報導】三月十一日、十二日,北京龍泉寺工程部門監院賢立法師率領寺內幹部二十三人來法鼓山參訪,並展開交流座談。

龍泉寺為北京著名的千年古剎,現任方丈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一九九八年,學誠法師參加中華佛學研究所舉辦的「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座談會」與聖嚴師父結下法緣,此後雙方多次進行交流。學誠法師對師父多所景仰,此次參訪團專程前來,即由學誠法師促成。

參訪團首日於法鼓山園區,與法鼓佛教學院、法鼓大學與建設工程處,針對教育的軟硬體發展和運作進行交流;第二天前往農禪寺,與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文化中心、普化中心交流現代弘化經驗。

龍泉寺於二○○五年恢復弘化活動,賢立法師自謙「起步較晚」,此行可說是來臺「取經」。參訪成員表示,平時經常閱讀聖嚴師父著作,因此來法鼓山感到很熟悉,對於農禪寺水月道場創新佛教建築景觀,更留下深刻印象。

.................................................................................................................................................................................................................

下載>>法鼓雜誌第280期PDF電子報

若無法安裝Acrobat請先下載安裝
.................................................................................................................................................................................................................
 

正念與禪修 孕育慈悲能量

主教新教宗就職、佛光山新住持陞座 方丈和尚表祝賀

江宜樺院長上法鼓山 緬懷聖嚴師父

方丈和尚中興新村、臺中榮總演講 分享心六倫、抱願不抱怨

全國大專學務長 認識佛法生命觀

北京龍泉寺來訪 交流弘化經驗

下載 法鼓雜誌第280期PDF電子報
 
無標題文件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服務信箱訂閱/取消法鼓雜誌電子報合作提案徵求義工

尊重智慧財產權,轉載請徵得同意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