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師父圓寂15週年暨法鼓傳燈法會

同心共願 永傳菩提

今年的法鼓傳燈日,也是聖嚴師父圓寂十五週年的日子,
海內外四眾弟子於總本山、各分支道場,念師恩、傳心燈,
共願實踐「學觀音、做觀音」的菩薩萬行,報師恩、行師願。

◎文/編輯室‧圖/鄧博仁、李佳純、梁忠楠、各分寺院提供

發願向前

重溫聖嚴師父禪修的指導,佛法日用的叮嚀,點亮學佛的初發心,提起佛弟子的菩提心,發願走在菩薩道上,踏實向前。


▲齋明別苑

點亮心燈

「報師恩最好的方式是精進用功。」馬來西亞道場131位信眾齊聚緬懷師恩,在監院法師的帶領下,點亮自心慈悲智慧的心燈,發願燈燈相傳,建設淨土。


▲馬來西亞道場

法的禮物

聖嚴師父親書的法寶「人生所求四大美事」,贈予每位與會信眾,作為對大眾的關懷與提勉,打開這份法的禮物,讓人滿心歡喜。

法燈常照

〈傳法偈〉深印心田,再將象徵「一師一門,同心同願」的心燈供在佛前,願傳承師志,以願導行,實踐六度萬行的菩提心行。


▲寶雲寺


▲農禪寺

禪的教導

禪法是聖嚴師父留給世人最珍貴的禮物之一。東初禪寺以傳燈禪二,感念師父教澤,大眾精進修行,發願實踐佛法,傳承佛法的心燈。


▲東初禪寺

護持教育實踐師願

◎鄭丁旺(法鼓文理學院董事會董事)

傳燈法會,短短兩個小時,給了我很多的震撼,尤其聽到聖嚴師父的聲音感到非常親切。每一次參加法鼓山的活動,坐在大殿,就會回想起第一次打菁英禪三,和師父結緣的那段日子。

當時我有個叛逆的想法:出家人比在家人精通佛法,這沒有什麼特別的;然而,師父提出了「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又帶領大眾將佛法落實在生活,讓我逐漸對師父產生敬意。後來我擔任法行會、禪坐共修會會長,一直跟在師父身邊學習,法鼓山奠基時,很榮幸隨師父走進地宮放文物,所以每次回到大殿,感觸特別深。

法鼓山有兩大特色:首先是重視教育,以三大教育淨化人心,未來期許法鼓文理學院結合學術與佛法,逐漸成為世界級的佛教研究中心和禪修中心;其次是禪修,師父指導的禪修方法,將佛法真正落實於生活,讓人知道學佛的用意在回復清淨的自性,過得平安、快樂、踏實。

我常常有機會應邀對年輕人演講,每次演講我都會透過「人生的三個階段」來傳遞師父的理念:踏入職場的第一階段:做事要積極進取、做人要謙虛忍讓;晉陞為高階主管的第二階段:用智慧做事、以謙虛(慈悲)待人;成為最高主管的第三階段,也就是登峰造極時:必須懂得消融自我,成就他人。

當年我主持師父捨報的記者會,一晃眼十五年過去了。如今欣見法鼓山僧團人才濟濟,無論研修佛法、推廣禪修或引領大眾深入經藏,均卓然有成。期盼大家持續精進,運用更多現代化的工具、以活潑的接引方式弘揚佛法,幫助信眾深入教法。此外,也希望僧團法師可以多到各地走動,與信眾聯繫、更貼近信眾的心,如此僧俗一心,法鼓山必能慧命永續,師父的理念也將無盡地傳揚。(林珮雯/採訪整理)

感念師父點撥生命

◎楊蓓(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

大年初九,沒去傳燈法會,躲在研究室,時而看看比爾波特的紀錄片《禪的行曩》,時而讀讀坂本龍一《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交錯之間,聖嚴師父的身影和跌宕起伏的心情也交錯著。十五年了,斯人已渺,卻朝夕相遇。

年紀愈大,愈能體會因緣不可思議。過去,因緣是名詞,也是感嘆的形容詞。如今,明明白白看見自己在每個因緣中流轉,既是因,也是緣;在使力和無力之間,隨順,逆向;在收放之間,清晰地知其所向,盡己之力而已。這些修行的痕跡,如同窗外山林的寧靜,狀似空寂,卻是生機盎然。

眷戀這人間煙火嗎?好似眷戀,卻又敢於放手。為何毫無遺憾?只因我在因緣中,那初心是根植於法,不是根植於相。每每於生命轉彎處走進祈願觀音殿,為的只是向師父懺悔;離開時,也總是一身輕鬆,因為我知道,師父是懂得的。

紀錄片正展演著禪宗各祖庭的前世今生,一座座廟宇的改朝換代與改頭換面,心中只覺淡然中有絲絲的傷感。荒煙蔓草中的破敗磚瓦,金碧輝煌中的佛像垂視,世人只愛眼前繁花,當比爾波特親手撫過那千年屹立的破石時,心中的觸動是什麼?我想著:開山觀音喜歡我們幫他換上的衣服嗎?

泡在高等教育學院四十五年,看盡「教育」,也看盡「學術」,回到本質,就是「教」與「學」,單向、雙向、多元,人類的文明就這樣積累著,人心的鍛鍊,更是悄無聲息地變化著,變成什麼樣,冷暖自知。坂本龍一說,音樂使人自由;佛陀說,悟道方得自由。在自由之前,如同在死亡之前,我們顯得渺小,人心能否自由,教育能做什麼?

年輕時,一位朋友在心理劇中對我嘶吼:你已經夠自由了,你還想要怎樣!我無言。但是數十年過去了,這句話成了我的生命課題,無言,卻從不忘懷。我學著,我教著,我盼著,在每一次的滿月,在每年的大年初九,我對自由都能有新的體悟。

夜深了,大年初九將盡……

不斷奉行師父教導

◎林博文(美國護法會資深悅眾)

時間過得很快,沒想到聖嚴師父離開已經十五年。因為經常聽《大法鼓》、看師父的書,每天早課時,會向佛桌上師父的法相頂禮,總覺得師父還在人間。

但隨著年歲增長,身邊常有親友往生,與我結婚六十年的同修,也在去年(二○二三)離世。因此,告訴自己趕緊做好人生的功課,也自然想去探討生死問題。

不久前翻看三五九期《人生》雜誌,標題為「法華經尋寶去」,從《法華經》中的故事,知道佛陀不只曾在人間,而是一直都在不同的地方傳法。同時,他的許多弟子也不只一世,而是多生多世都跟隨他、聽他說法,所以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世時,才會有那麼多人證得阿羅漢果。這使我深深感覺到:師父也正在做同樣的事,繼續向弟子們說法。

這十五年中,比較值得提的有兩件事,一是圓滿師父的期許。一九九六年,我接下洛杉磯護法會召集人的任務,二○○一年師父最後一次來弘法,曾期許這裡有永久性的場地。洛杉磯信眾積極勸募,終於在二○一一年夏天,購置在愛滿地(El Monte)的道場,目前信眾人數一直穩定增長。

二是不斷奉行師父的教導。師父的眾多開示中,我最常使用的是以下兩句話:「佛教的四苦,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會成為苦,是由心念引起的」、「該來的會來,該去的終究會過去,遇到問題時,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便得解脫」。

每個人的一生,早晚都會遇到問題,除了需要時時熏習佛法的正知見,還要勤練「念起即覺」的工夫,才會有能力在「苦不堪言」前將它處理,然後放下。

俗語說:「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同時也常提醒自己:「人生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遇今已遇。」因此時時以感恩心,活在當下,充分應用剩餘的生命,好好完成這一生的功課。

精進心傳遞佛法明燈

◎編輯室


▲溫哥華道場信眾,發願秉持師志,為漢傳佛教在加拿大弘傳奉獻。(溫哥華道場 提供)

今年是聖嚴師父圓寂十五週年,北美地區的東初禪寺、新州分會,於二月三、四日舉行傳燈禪二,大眾聆聽師父的影音開示,在坐香、動禪中精進用功。東初禪寺監院常華法師並帶領信眾做感恩禮拜,感恩生命中所有的善因緣,有禪眾有感而發:「雖然未見過聖嚴師父,但能透過文字接引,學佛修行,很幸運,也很感恩。」新州分會的E. Yu則說:「對師父最好的感恩,就是從信心出發,發大願,精進修行。」

舊金山、溫哥華和洛杉磯三地道場,以「真空妙有的禪法與生死傳承」為題,聯合舉辦兩場線上講座,約兩百五十名信眾聆聽。十七日首場講座,由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辜琮瑜談「聖嚴師父的生命傳承——真空色身妙有法身」,鼓勵大眾閱讀《法鼓全集》,思惟如何願願相續,傳遞師父的心燈。十八日由法鼓文化編輯總監果賢法師主講「聖嚴師父的生死四書——生不惑死無憾」,從師父關於生死的選文著作中,學習如何以自在的心面對生死。

講座之外,溫哥華、洛杉磯道場分別於二月十七、十八日舉辦傳燈法會,今年適逢溫哥華護法會三十週年,溫哥華道場特別邀請資深信眾分享初次見到師父的因緣。資深悅眾林美惠回憶,一九九四年師父首次蒞臨溫哥華,師父的一句勉勵:「有十幾個人,很好!可以開始了。」讓溫哥華護法會得以成立,成為加拿大弘傳漢傳禪佛教的重要據點。

洛杉磯道場的法會由副住持果廣法師主法,法師以聖嚴師父創建法鼓山的艱辛歷程,勉勵大眾愛惜常住物,更要常回來修學佛法,讓佛法的智慧與慈悲,照亮自心,溫暖他人。


▲新州分會舉辦傳燈禪二,果增法師帶領大眾戶外經行。 (新州分會 提供)

【聖嚴師父圓寂15週年暨法鼓傳燈法會】
同心共願 永傳菩提心燈

護持教育實踐師願

感念師父點撥生命

不斷奉行師父教導

精進心傳遞佛法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