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 攝)

共修法華 心蓮處處綻放

延續去年(2022)共修《法華經》的精進氛圍,
10月起,齋明別苑繼續推廣《法華經》募集誦持活動,
迴向世界心安平安。
不限時地的共修方式,帶來哪些回響?本期邀您一同來分享。

◎文/林珮雯 圖/齋明別苑 提供

「你今天誦《法華經》了嗎?」深秋時分走入齋明別苑,一樓藝廊《法華經》祈願樹上掛滿迎風搖曳的菩提葉,每一片都承載著菩薩們發願誦持《法華經》的決心與祝福,祈願樹旁,整齊擺放的《法華經》靜待下一位發願者前往結緣;義工菩薩們在廊道上相遇,不忘以每日誦持進度彼此問候。精進共修的氛圍,讓人彷彿置身靈山勝境。

一念與經文相應 處處是壇場

《法華經》將大小三乘歸入唯一佛乘,大開大合的思想深受歡迎,正是這種「開闊」的特質,讓齋明別苑選擇以《法華經》作為共修經典。去年(二O二二)首次舉辦「心蓮綻放.妙法華」活動,讀誦《法華經》一時蔚為風氣,圓滿二十部以上的菩薩更獲得頒獎鼓勵。為延續精進用功的氛圍,齋明別苑再次於十月舉辦「心蓮綻放──二O二四部《法華經》募集誦持」活動,廣邀大眾以《法華經》為日常功課與用功法門,預計將於年底圓滿二O二四部,並舉行祈福法會總迴向。

「《法華經》讓我認識佛的世界,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感動;內容又能與生活結合,愈讀愈相應。」義工陳秀華不僅自己參與持誦《法華經》的活動,也邀請沒有誦經習慣的同修一起加入。原以為會被拒絕,沒想到同修答應後變得十分精進,將平常閒談的時間轉為做功課,起初僅發願圓滿一部,後來增加為三部,讓陳秀華感受到共修可以互相增上、化小願為大願的力量。

「共修期間,大家出坡的空檔都拿來讀誦《法華經》,不會散心雜話。」義工何嘉惠分享經典共修帶來的轉變,除了誦經,她也會聆聽法師對《法華經》的開示及講座,並研讀聖嚴師父關於《法華經》的著述,希望一門深入之外,更期許自己解行並重,能將聽聞的佛法運用於日常生活。


▲在一樓祈福專區,信眾於菩提葉上寫下心中祈願。一旁的《法華經》等待下一位發願者接續。

轉發分享訊息 隨喜功德行

除了率先發願誦持《法華經》的各組義工,今年福田班、佛學班、禪學班學員也紛紛投入精進用功的行列。為接引更多菩薩親近道場,十月連假期間,齋明別苑連續六天舉辦《法華經》實體活動,結合誦經、繞佛、開示等方法,帶領大眾深入《法華經》的智慧。

副寺常林法師表示,誦持《法華經》的活動,只要願意發心用功、祝福迴向,都很歡迎參加。無論身在何處,能夠把握時間精進,一念與經文相應,就能「處處是壇場」。個人自修時,秉持定課精神,以「寧可短、不要斷」的心態,專一相續,並善調自我身心,設定的進度不造成負擔,就能保持歡喜心,持續地用功。

「一念隨喜功德之心,就能與法相順而行。」常林法師勉勵大家可從一天一品或一天一卷開始,隨喜參與,進而邀請親友共同發心誦持《法華經》。期待「《法華經》募集誦持」成為齋明別苑每年歲末的特色活動,秋冬之際,花落蓮成,帶領大眾一起心開意解、綻放心蓮。


▲許多參與《法華經》募集誦持的信眾,到齋明別苑誦讀共修。

人生,怎麼自在?

以佛法智慧 過自在生活

◎林演佩

《智慧一OO》是由聖嚴師父從《法句經》、《華嚴經》、《法華經》及《大智度論》選出一百則短偈,再解說成冊。由於主題明確、篇幅簡潔,不但是我在線上讀書會的熱門選書,參加農禪寺跨年法會收到「新年心功課」時,《智慧一OO》也幫助朋友和我理解卡片上的偈語。因此,得知常用法師「人生,怎麼自在?」系列要以《智慧一OO》為題材,探討如何以佛法的智慧過生活時,內心非常期待。

原以為課程只以講授的方式進行,沒想到法師另依不同主題規畫一系列作業,引導我們實際操作課堂上聽到的方法。選讀「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今世及後世,行法者安穩」時,不難理解如法、非法的定義,但「行法者安穩」仍是莫測高深的境界。

下課後,拿著法師提供的「情境自我覺察紀錄表」,以具體事件為練習機會,觀察身、口、意分別產生哪些反應,並如實記錄,再拿出上課筆記核對,對「行法者安穩」的深意,才開始有些體會。原來我的生活不缺情境,但缺乏覺察,因此錯過許多認識自己的機會,這張紀錄表看似容易,有些欄位甚至只要打勾就好,然而,如果連感受都找不到,又怎麼判斷如法、非法?「行法者安穩」的前提是覺察自己的感受,清楚自己的感受,才能調整,趨向安穩。

這堂課也讓我學習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某次選讀:「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原本非常期待法師解析「瞋」,希望藉此化解自己當時對某些人事物的不滿,沒想到一上課,法師卻從不同面向介紹「安忍」。起初若有所失,隨著法師導讀,對安忍有了更多認識,漸漸發現:如果懂得轉換切入點觀察,反而有機會發現癥結點,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智慧一OO》共十次課程,經由法師層層解構,讓我們更了解師父平易近人的文章背後富藏的教理基礎,再藉由回家作業加深對課程內容的體會。每次上課都像在解密:除了感到佛法浩瀚無窮,對智慧的探索也無止境。


▲每堂上課前,常用法師引導學員先放鬆身心,再開始學習佛法智慧。(心靈環保學習中心 提供)

「遇見心自己」課後心得

覺照力提高 身心更安定

◎詹瑋伶

今年二月初,第一次參加傳燈院舉辦的「遇見心自己」課程。我不是佛教徒,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來上課純屬偶然。

記得農曆年前,與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聊天,她提及自己還是學生時,常跑道場參加禪修活動,並簡單分享禪修對她的幫助,包括頭腦變得更清楚,身心比較安定。「禪修」這個詞,就這樣印在我的腦海裡。某一天,從網路上搜尋「禪修」二字,出現「遇見心自己」課程,沒有多想,直接就報名了。

走進德貴學苑,我變得緊張了。為什麼義工要對我雙手合十?為什麼稱呼我「菩薩」?內心緊張的我,外表故作鎮定,幸好在小組裡,學長知道我什麼都不懂,之後只要有分組練習或討論,她都特別照顧我,讓我覺得很溫暖。

課堂上,法師說明打坐的正確姿勢、方法和觀念,其中,我對佛法的觀念特別有感,平實又生活化的說法,沒有一點兒怪力亂神,對我深具說服力,也相信自己沒有走入附佛外道。

課後我也認真練習打坐。從身體很緊繃到慢慢放鬆,當狀況好一點之後,又出現腳麻、背痛的情形,再不然就是昏沉,可以說每次打坐,都不知道會遇上什麼身心反應。看似坐著不動,實則內心非常忙碌。幾週後,開始體會到打坐能放鬆身心,提高覺照力,尤其是覺照力的提高,對我非常有幫助,比較不會再讓自己的情緒波及家人。

如今,轉眼一年過去了,由於體驗到禪修的益處,期許自己多親近道場,定期參加禪修活動,也能當義工護持禪修活動,讓更多人受益。

加寬行願利他之路

◎曾培哲(農禪寺福田班)

成為奉獻自己、成就大眾的法鼓山義工,迴向曾擔任勸募會員和助念團義工、如今臥病在床的母親,一直是我近年來的願望。今年初,下定決心報名農禪寺福田班。然而,三、四月間某日清晨,母親突然二度中風,意外的重病打亂了原本的規畫。

身爲母親唯一的孩子,加上我與同修都需要工作,十分欠缺照顧母親的人手。為了處理這個難題,幾乎必須放棄上福田班。於是,我每天加緊持誦〈大悲咒〉迴向母親,同時發願:總有一天要成為法鼓山的義工。感恩觀音菩薩護佑,母親一路從加護病房、普通病房到回家休養,僅僅歷經兩週時間,再經過一段時間安排好照顧事宜,終於在福田班開學前夕排除萬難,如願上課。

這段期間,關懷員陳燕玉師姊在電話聯繫中,再三鼓勵我克服困難來參加。感恩師姊堅定了我的信心,及時挽住這次機緣。果然,自開學以來才短短數月,我已歷經了數次感動不已的時刻,自此清楚明白:福田班是翻轉我的人生、走上修學菩提路的啟行處。

其實一直深自懺悔,當年皈依後,未能好好把握與聖嚴師父的法緣,白白度過數十載的時光,如今才幡然清楚自己的修學因緣,就是在法鼓山甘飲法乳,才得以加高自己的慧命之路;唯有擔任法鼓山義工,才得以加寬行願利他之路。因此,我發下誓願:願奉行師父的教導,願追隨僧團法師、善知識,以及萬行菩薩們的步伐前行,為護持法鼓山這處正信道場來奉獻,以報佛恩、報師恩。

共修法華 心蓮處處綻放

【人生,怎麼自在?】
以佛法智慧 過自在生活

【「遇見心自己」課後心得】
覺照力提高 身心更安定

【課外心一章】
加寬行願利他之路